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

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2.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水淡化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

2.2 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2.3 冬期施工工程概况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安排,本工程2019年冬期施工的主要项目有:回填土工程、防水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

聚氨酯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方案2.4 冬期气温特点及施工简述

2.4.1冬期气温特点

(注:日平均气温是1d内2、8、14和20时等4次室外气温观测结果的平均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滨州市属华北暖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期干冷晴朗,雨雪稀少,北风频吹,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大冻土深度为45cm左右,冬期降水量在20~25mm,极端最大积雪深度为20cm左右。

根据滨州市的气温特点可把整个冬期分为三个阶段。

次年的2月上旬至3月中旬日大约在40天,气温特点基本上同初冬期,但气温的发展是一天比一天高呈转暖趋势。在此期间的混凝土施工,也应特别注意天气预报,注意寒流的变化,特别应防止思想上的麻痹,防止由人为的疏忽造成的冻害的发生。

上述三个阶段只是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旬平均气温的变化大致划分的,气温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实际上三个阶段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为了在制定总体施工方案时便于分析,指导性的决定所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但在每一个具体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时,还应根据当时的天气预报情况,有针对性制定相应的方案或在技术交底中明确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2.4.2冬期施工控制的关键或特殊过程

根据滨州市冬期的特点,本工程冬期施工中须关键和特殊控制的分部分项工程(工序)主要有:回填土工程、防水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砌体工程。

3.1 项目管理组织

3.2 项目管理目标

3.3 各项资源供应方式

3.3.1 劳务资源安排一览表

3.4 冬期施工重点和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4.1 冬期施工重点和难点

2 冬期施工安全、质量风险大:天气寒冷、场地结冰、升温取暖等方面易引发安全事故。防寒保温稍有疏漏会产生混凝土冻胀、裂缝(纹)、结构疏散、表面泛霜等质量问题。

3 冬期施工成本投入高:冬期施工需要从混凝土原材料开始至养护的全过程实施防寒保温,这些措施需投入大量的保温材料、设施、设备和能源。

4 施工生产效率低下:寒冷气候条件下劳动产生率大幅下降,防寒保温消耗工时多,工序间工艺和组织间隙时间多、混凝土强度增长慢等因素,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5 冬期施工的弊端:冬期施工由于施工条件及环境不利,是施工事故易发的多发季节,而且质量事故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3.4.2 应对措施

冬期施工用混凝土的原材料各项指标,均须满足相关原材料标准的要求,同时,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必须清洁。混凝土原材料使用时的温度,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情况确定,采用加热拌和用水为主,辅以骨料保温和加热措施,对骨料采取防风雪措施,对水泥和粉料罐采取棉被包裹保温,以保证混凝土拌和物的初始热量。施工前先测定砂石、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及外加剂的温度,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确定拌和用水加热温度,拌和水温度至60℃;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骨料预热至2℃;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能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停止冬期施工。

搅拌用水采用“W”型电加热管进行加热,在搅拌站设置的蓄水池内蓄满足够施工一次的用水量,包括搅拌用水、清洗搅拌站、罐车及料斗的水等,并考虑1.2至1.5的富余系数,水温控制不低于35℃。施工过程中,试验室加强对水池中水温的监测,在每车混凝土开盘前必须测定水温,并必须做好测温纪录。拌和用水温度由热工计算确定,当水温过高时,停止加热,往水池中加入凉水中和。

外加剂储料桶储存于活动板房内,房内可采用电热片加热,保证外加剂温度不低于5℃。

浇筑前,先通入蒸汽将模板进行预热,在加温过程中,安排专人观测温度,并详细记录,不达到5℃不浇筑混凝土。如模板上有积雪和冰块,必须先清理干净。经过搅拌的混凝土及时入模,要求混凝土从出机到浇筑完毕不得超过30min,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小于10℃,入模温度控制不低于5℃。混凝土浇筑完毕,进行抹面时,不允许在混凝土表面上洒水。抹面后及时覆盖保温。桥面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整体保暖棚覆盖,边浇筑边覆盖,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保暖棚重新就位后,对梁体进行养护,达到棚温不低于5℃要求,混凝土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浇筑混凝土选择在天气较暖的白天进行,一般上午10点左右开始浇筑,中午16点左右结束。当环境温度低于零下10℃时,不得开盘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拆模,确保混凝土质量。拆模时,梁体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且能保证棱角完整。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待表层混凝土冷却至5℃以下方可拆除模板。拆模后,不允许对梁体表面洒水,采用喷涂混凝土养护液进行养护。

冬期施工不可采用洒水养护,采用毛毡覆盖养护。

提前对生活区及现场临时水管采取保温处理,避免水管结冰,影响现场施工。

第四章 施工进度计划

冬期施工预计2019年11月15日开始,2020年03月15日结束,总工期121日历天。其中2020年01月15日至2018年02月10日,合计26日历天为春节假期。

第五章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5.3 保温材料准备

混凝土施工养护保温材料:

以上材料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由专业工程师在11月05日之前提出材料进场计划,材料员在冬期施工来临之前将冬期施工物资按照计划进场。

5.2 热源设备的准备

施工现场设置1台电锅炉(1.0t),配件在冬施前准备到位,管道安装完毕并试水合格,办公室的空调、生活区的采暖锅炉准备齐全并保证正常运行。

5.3 试验和计量设备配置

质量部负责冬期施工的测温和混凝土计量工作,要在冬期施工来临之前,将冬期施工所必需的测温和计量仪器组织进场,了解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高低温测温度计若干,测温前用的工具(手电筒、文件夹、测量记录表格等)准备齐全,满足混凝土测温和大气测温的需要。

负责天气预报的收听和记录工作,遇到寒流或者突变天气,提前做好应急措施。

6.1 临时设施冬期施工措施

6.2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6.2.1 原材料及配比要求

加大对所用搅拌站的管理力度,及时沟通,要求其所用水泥、外加剂、骨料等原材料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所用防冻剂必须根据初冬、严冬不同阶段选用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必须符合市建委所规定批准使用的品种和生产厂家):

6.2.2 混凝土搅拌

1 商品混凝土搅拌时,要求商品混凝土厂家严格遵照“混凝土搅拌工艺标准”;

4 严格控制防冻剂的掺量;

5 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

6 保证出机温度不低于10℃,并经过验算确认;

7 防冻剂与其它品种外加剂共同使用时,须先行试验,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

6.2.3 混凝土运输

1 保证预拌混凝土在运输中,不得有表层冻结、混凝土离析、水泥砂浆流失、坍落度损失等现象。

2 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严禁使用有冻结现象的混凝土。

3 罐车必须装上保温套,接料前用热水湿润后倒净余水,减少热损失。

4 平、竖向泵管采用50mm厚橡塑保温棉管进行包裹保温。

6.2.4 混凝土浇筑

选择最不利的位置测量室内温度达到5℃以上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1)遇下雪天气绑扎钢筋,绑好钢筋的部分加盖阻燃防水油布,减少积雪清理难度。对于支好模板且绑完钢筋,但未浇筑混凝土时,应先用阻燃保温帘覆盖好,待雪停后再浇筑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前及时将模板上的冰雪和泥垢清理干净,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

(3)在施工缝处接着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剔除接缝处的水泥浆和松动石子,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4)如遇大风天气,可将施工段的四周及底部采用双层五彩布或塑料布封闭严密,并与支撑架体按照2m间距绑扎牢固,封闭位置距离后浇带或施工缝2m。

(1)入模温度的控制:采用拖式泵浇筑每车测一次。测混凝土入模温度时,用小桶在吊斗下或泵管端部接混凝土测温,测定数据填入冬期混凝土入模温度统计表,要与车号对上。

(2)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已浇筑层的混凝土温度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2℃。

(3)混凝土浇筑时其升温速度不得超过5℃/h,可通过测温查出。

(4)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一天中温度较高时施工。

3 混凝土养护保温措施

(1)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掺少量防冻剂与蓄热保温相结合。

(2)对于楼板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覆盖两层阻燃保温帘,并根据内外温差及时调整保温层厚度。

(3)对于楼板、梁板、墙柱上口等薄弱部位,应加盖阻燃保温帘。

(4)以上养护措施,视环境温度及测温情况增减阻燃保温帘。

6.3 混凝土冬期施工测温

2 测温部位及间隔时间要求:

测温孔的形成采用棒式温度计进行测温,在各测温点设置孔洞,为在混凝土中形成测温孔,可用PVC管,直径10~15㎜,底部封闭,上口敞开,长度根据结构不同而设。也可用10~12钢筋短棒,浇筑于混凝土中,在混凝土终凝后拨出。在测温孔内放置温度计,并用棉花塞实,即可读数。

测温孔的布置一般选择在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的部位,易于受冻的部位,西北部或背阴处的地方多设置。测温孔不应该迎风设置,测温孔应有临时封闭。

梁测温孔布置位置当每跨梁长度大于4米时,测温孔的设置部位在跨中设置一点,两侧0.15L处各设置一点。当每跨梁的长度小于4米时,测温孔应在梁两侧0.25L处各设置一点。梁上的测温点应垂直于梁的轴线,孔深度为10㎝~15㎝。

柱测温孔的布置根据平面布置图在柱上设置测温孔,当柱高度大于4米时,测温孔设置3点,在柱中设置一点(0.5H)在柱两端0.15H处各设置一点。当柱高度小于4米时,测温孔在柱中设置一点(0.5H),在柱底部0.15H处设置一点。孔深为10㎝~15㎝,并与柱面成倾斜角30度。

现浇楼板、底板现浇楼板的测温孔布置应按纵横方向不大于10米(大面积可适当放宽)间距布置。房间面积不大于40平方米,可设置测温孔一个。测温孔应垂直于板面,孔深为10㎝~15㎝或板厚的1/3~1/2。

现浇混凝土板墙最大宽度在20㎝和20㎝以内时,可单面设置测温点,测温孔深度为墙厚的1/2或10㎝~15㎝。当墙厚度大于20㎝时,要双面设置,孔深为墙厚度的1/3或10㎝~15㎝。测温孔与板墙成30度倾斜角。大面积墙面测温孔按纵横方向均不超过5米间距布置,每块墙的面积小于20平方米时,每面可设置一个测温点。

混凝土养护的全部测温记录应按测温孔平面布置图中的编号填写。测温点采用预埋电子传感器,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在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0MPa时应每隔2h测温一次,以后应每隔6h测温一次,并应同时测定环境温度。

3 分析数据、及时反映

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应了解结构物的浇注日期、要求温度、养护期等。若发现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现象,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测温应与试压同条件试块结合起来,如温度可能降到低于防冻剂要求的温度时,应立即试压同条件试块,强度未达到抗冻临界,应加强保温措施并记录时间及措施内容。

4 测温项目及间隔时间

6.4 混凝土热工计算

1 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在搅拌站拌制后,由混凝土罐车运输至施工现场,为了满足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大于5℃,规定搅拌站的混凝土出机温度应不低于18℃。

2 混凝土拌合物经运输到浇筑时温度

3 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浇筑成型完成时的温度,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T3—考虑模板和钢筋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完成时的温度(℃);

Cc、Cf、Cs—混凝土、模板、钢筋的比热容[kJ/(kg·K)]:

混凝土取1kJ/(kg·K);

钢筋取0.48kJ/(kg·K);

mc—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取2500(kg);

mf、ms—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重量,取450(kg);

Tf、Ts—模板、钢筋的温度,未预热者可采用当时的环境气温,取-15(℃)。

4 混凝土蓄热养护过程中的温度计算

②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到任一时刻t的平均温度

③围护层(保温帘)的总传热系数K:

GBT35379-2017 木门分类和通用技术要求⑤温度降为00C的时间计算

试算: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t时刻(t=48小时,2天)的温度

试算: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t时刻(t=192小时,8天)的温度

说明当t=192小时(8天),温度基本降为00C。

⑥混凝土蓄热养护开始至t时刻(t=192小时,8天)的平均温度

混凝土在保温帘覆盖情况下养护8天时G205芜南三期施工组织设计,混凝土的温度近似降到00C,8天时间内混凝土的平均温度为15.6℃。

6.5 测量工程冬期施工措施

2 施工测量使用的钢卷尺和量具,土建和钢结构使用的相同,每日上下班之前进行温度和气压的测量记录,并适时调整仪器的大气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