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广州松日总部大楼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中建三局).docK—掺合料折减系数。粉煤灰取0.25~0.3.
F—混凝土活性掺合料用量kg/m³;
Q—水泥28天水化热KJ/KG;
c—混凝土容重2400kg/m3;
r—混凝土比热DBJ04/T 426-2022标准下载,取0.97KJ/(KJ*K);
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T=68.4(℃)
混凝土的内部最高温度:
Tmax = Tp +T*ζ
ζ—混凝土的散热系数,混凝土厚度为2.6m,取ζ=0.66;
按上式计算,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Tmax=69.9℃。
H-一混凝土的计算厚度;
ΔT--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的最大值;
计算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为Tbmax=38.8℃。
(2)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系统
(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布置
第一次养护时,采用蓄水养护,蓄水养护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要保证养护用水的深度在20cm,周边的挡水不能有渗漏的情况,否则会产生蓄水深度达不到要求的高度,同时产生水的流动,这些都将使水温降低与混凝土表面产生更多的热交换,加快混凝土表面温度的下降,从而加大混凝土中心和表面温度的温差。
保证养护用水的温度不得低于25℃,宜分次灌水达到最终的蓄水深度,以控制水温。
第二次养护时,采用保温保湿养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应做好测试记录;
2 、保湿养护的持续时间不得少于14d,应经常检查塑料薄膜或麻袋的完整情况,当有大风大雨天气,要提前将塑料薄膜和麻袋用重物压住,防止被风吹翻,混凝土表面温度降低或者干燥。
3 、保温覆盖层的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可全部拆除。
4、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之前,宜立即进行喷雾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宜立即进行洒水养护工作。
5、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等,可作为保温材料覆盖混凝土和模板,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形式等原因。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可能导致裂缝出现。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素混凝土(方块)内如果结构出现拉应力,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稳定温度时间短,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
选择水化热量少的水泥品种,减少水泥用量。理论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热量。本工程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同时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5以下。
掺加外加料和外加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后,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渗能力,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降低最终收缩值,减少水泥用量。
外加剂可以选用UFA 膨胀剂和减水缓凝剂。UFA 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适度的膨胀,一方面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另一方面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以抵消混凝土中产生的部分拉应力。减水缓凝剂可以延缓水化热的峰值期并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化热。
在骨料的选择上应该选取粒径大强度高级配好的骨料。这样可以获得较小的空隙率及表面积,从而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干缩,减小了混凝土裂缝的开展。
制定合理的浇筑顺序,按照正确的振捣方式进行混凝土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以利于散热,减小约束;混凝土运到工地后应立即检测坍落度,并尽快浇筑。如发现坍落度不足,不得擅自加水,应当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用追加减水剂的方法解决。
加强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在终凝后及时浇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薄膜和麻袋保温,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保证混凝土表面缓慢冷却。
为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的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组织机构成立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对项目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实施全面管理、协调。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组织架构如下:
泵送设备的主要安全措施
泵手持有效上岗证,严禁无证操作。泵手不得疲劳作业,最长操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以免发生危险。对磨损严重及局部穿孔现象的泵管不得使用,以防爆管伤人。泵管架设的支架要牢固,在拐弯处必设井字式固定架,泵管转弯宜缓,接头密封严。浇筑结束前用压力水压泵,泵管前面严禁站人。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2)加强现场临电管理,经常检查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如有损坏,及时更换,除电工之外的任何工种不准私自接改电线,需用时应申请电工完成接线工作。
(3)现场围护栏杆,要严密稳固,电缆线不允许直接敷设在栏杆上。夜间施工时要有明显的安全提醒标志和足够的照明。
(4)混凝土操作人员处于湿作业环境中,振捣操作时要戴好绝缘手套,穿好胶鞋。
(5)各类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等都由专业人员操作,出现故障时,应立即找相关负责人,严禁私自排除故障。
(6)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安装安全保护装置,防止设备带病运转,指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机定人。
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相互配合,相互保护,项目部建立健全成品保护措施。浇筑混凝土前,为防止踩踏板筋、楼梯钢筋和弯起钢筋,在板上铺设马道,供行走通道及浇灌站立用。泵管焊接专用支架,严禁与底板钢筋连接,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并且上面不堆放重物。浇筑完之后要随时做好防雨防扬尘的准备。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1)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尘、降尘措施,控制作业区扬尘。对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对可能造成扬尘的露天材料堆场采取扬尘控制措施。
(2)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搬运、施工设备和机具作业等采取可靠的降低噪声措施。
(3)施工现场各类材料分别集中堆放整齐,并悬挂标识牌,严禁乱堆乱放,不得占用施工便道。
(4)施工现场必须保证道路畅通、场地平整,无大面积积水,场内设置连续、畅顺的排水系统,做到施工现场清洁规整。
(5)施工过程中177.轮胎式装载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应采取光污染控制措施。对可能造成强光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防护和遮挡措施。夜间施工,应采用低角度灯光照明。
(6)运输散装材料,车厢要封闭,避免洒落;混凝土罐车撤离现场前,派人用水将下料斗及车身冲洗干净,保持整洁。
(7)混凝土外加剂、养护剂应满足环境保护盒人身健康要求。
(1)在施工众若停电,我项目部配置柴油发电机来供应该工程因停电带来的应急;
(2)浇筑中,一旦发生混凝土的配合比与设计的不符合及塌落度过大或过小,立即退回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3)及时听取天气预报的信息,预防在浇筑过程中,有暴雨及台风的袭击Q/CRCC 33304-2020 盾构法水下交通隧道技术规程.pdf,避免在在这样的天气中施工,若在浇筑中有降雨天气,及时用材料布加以覆盖,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在浇筑中由于配合比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泵管堵塞,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完毕,以便浇筑混凝土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