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道路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本工程采用立体交叉流水作业,施工时遵照先深后浅,车行道采用半幅施工制,先摊铺砾石砂垫层及三渣基层,待车行道三渣基层养生期间施工侧平石,最后全路幅摊铺沥青砼面层顺序组织施工。
3.2.1总体施工前期准备
3.2.1.1办妥三证一卡,即:道路施工许可证、夜间施工许可证、掘路许可证和
3.2.1.2配合建设方“三通一平”前期工作,在确保工期前提下,全面规划、统筹兼顾,见缝插针地要安排好施工工作。
3.2.1.3施工前编制好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分解到各工序国际广场项目雨季施工方案.docx,经各方审批后,层层交底到有关施工人员。
3.2.1.4接受建设单位交桩,保护好控制桩,并会同监理单位对控制桩进行踏勘、复测,根据实际需要发现问题及时向建设方及测绘单位汇报解决。
3.2.2施工现场清理
清除工作遗留下的洞穴如果不是挖方之处,均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填方料回填、压实。
3.2.3工程测量、定位
本标段我们准备采用如下方案进行测量定位。
3.2.3.1中心线桩的复测与加密
3.2.3.1.1复测导向线
组织技术员和测量员进行实地查验,恢复设计单位布设的交点,复测导向线边长和转角。复测完后,将正确的交点进行栓桩固定。
3.2.3.1.2定桩
检查设计单位所留下的要素桩是否正确并弥补丢失的桩。恢复定线后,根据控制桩,每隔25m设置加密桩进行加密。具体方法:利用计算出的各桩点坐标,然后利用全站仪一次分段进行测设。
3.2.3.1.3固定主要控制桩
复测完后,对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曲线的起讫点以及起控制作用的百米桩等,根据实地地形、地物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固定,如延长切线点、交点法、直线法、距离交汇法等。
3.2.3.2路线高程的复测与水准点的增设
3.2.3.2.1高程复测
对沿线建立的水准点和加密水准点进行测量,对中桩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第一水准点开始,逐点施测中桩的地面高程,闭合于下一个水准点。
3.2.3.2.2增设临时水准点
中心线桩和高程复测完以后,即随施工进度进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放样。
为保证施工质量,以纵向每隔25m以及各曲线主点、横断面中桩、边桩以及每隔4m一控制桩,形成一个放样网格状控制图,来控制施工测量定位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道路工程施工较简单,道路施工的好坏关键是土路基的施工。由于本工程施工范围内工作内容主要是翻排侧平石,新建车行道及部分路面铣刨加罩,施工时要保证沥青砼基础的施工质量,施工层次清晰。
施工准备工作拆除北侧侧平石翻挖北侧车行道摊铺北侧砾石砂及三渣排砌北侧侧平石摊铺北侧粗粒式沥青砼
拆除南侧侧平石翻挖南侧车行道摊铺南侧砾石砂及三渣
排砌南侧侧平石摊铺南侧粗粒式沥青砼全幅路面摊铺细粒式沥青砼清场收尾
1、本工程侧平石1783m,预制砼侧平石出厂前及现场收料时,应进行成品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标准为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外形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应不小于30mpa,预制厂应提供质保书和书面质检报告。
2、侧平石施工应根据图纸路面设计纵横坡及宽度计算标高进行放样,排砌侧平石按照“预制砼侧平石通用图”进行施工,在施工时线形顺直,间缝宽1公分,平侧石应错缝对中相接,平石与侧石问缝小于l公分。
3、侧平石灌缝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在大于10mpa,灌缝时必须饱满嵌实,侧石勾缝以凹形缝隙,深度为0.5cm,光洁坚实,侧石排砌应整齐稳固、线直、园角和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牙,侧石坞膀拍实,紧密无松动,外侧填土必须夯实。
4、侧平石的质量要求:顺直度15mm,相邻块高差3mm,侧石顶高程±l0mm,缝宽直线段±3mm,曲线段±5mm,平石不积水。
4.4调换雨污水窨井防沉降预制盖板施工
由于该路段的雨污水窨井基本上都存在下沉的现象,本工程将对雨污水的盖板进行调换,调换成防沉降盖板。
调换防沉降盖板前,先对原窨井盖座及窨井顶部墙体进行必要的拆除,调换过程中新砌的砖及所用的砂浆应符合设计要求,砌筑前应将顶部冲洗干净,施工时应先铺设砂浆后方可砌砖,砖必须浇水,砖砌后做到尖角对齐,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墙面平直,边角整齐,尺寸正确,砂浆饱满无通缝。粉刷前应将墙体浇湿,先括糙后抹光,先外墙后内墙,内外粉刷接缝应错开,以防渗水,粉刷不得有起壳、龟裂现象。最后采用用汽车吊车把防沉降预制盖板安装到位,同时在预制盖板上安装窨井盖座。
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系老路改建工程,翻挖部分主要是对老路翻挖,翻挖结束后对路基进行整修,路基施工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路基碾压前应仔细平整,做出路拱,碾压时顺道路中心线方向进行,按先轻后重、先稳后重、先慢后快、先边后中、先高后低、速度均匀地进行,轮迹重叠循压实,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机夯或人力夯认真循序夯实,夯实面在纵横方向均应相互重叠一半,防止漏夯。
为保证土路基质量做好排水处理,我们在施工道路两侧各做一条0.5米×0.5米排水沟,在道路土路基上每各15米做一条0.3米×0.4米的横向碎石盲沟。
4.5.2砾石砂垫层施工
本工程砾石砂垫层摊铺厚度为15cm,摊铺前应先对路槽质量进行复验,合格后方能再进行砾石砂垫层摊铺。砾石砂应具有一定级配的透水性良好材料,不含杂质,粗细料均匀,远后近循序进行,摊铺的砾石砂应级配分布均匀一致。为利于砾石砂压实,其表面宜湿润,碾压应双轻压路机,自路边压向路中,碾压轻迹应重叠,应随时用路拱板和直尺校正路拱、平整度、厚度,使其符合要求。
4.5.3三渣基层施工
本工程机动车道三渣摊铺厚度为40cm,粉煤灰三渣基层摊铺前,应对砾石砂垫层的质量进行复验,符合质量要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验收同意后,才能进行三渣层摊铺。粉煤灰三渣采用厂拌粉煤灰三渣(50~70mm),对三渣生产厂家进行核查,了解其经营资质和厂家生产质量情况,混合料运至工地应及时摊铺、及时碾压,当天运至现场当天摊铺、当天碾压,摊铺时应控制好松铺系数,松铺系数按现场试铺及结合施工经验决定。摊铺以“宁高勿低,宁铲勿补”为原则,严禁薄层加铺,以免脱壳,摊铺中做到一次性整平,严禁在碾压成型的粉煤粉三渣上罩补薄层。
三渣基层施工时尽量减少纵、横向接缝;本工程分两层摊铺,上下层的施工缝必须错开(横缝大于1米,纵缝大于0.3米),下层压实后尽快摊铺上层,上层不能立即摊铺时下层进行保湿养生,再铺上层时对下层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使上下层连接良好,混合料在摊铺时尽量做到一次整平,摊铺后如发现局部粗骨料集中产生蜂窝现象,用少许较干二灰嵌实后再进行碾压。
摊铺好的三渣当天完成碾压,中途若遇降雨将已铺好的混合料先普压一遍,以利排水,天晴后待混合料含水量适当时再补压。粉煤灰三渣用10-12T光轮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先轻后重,自路边压向路中,碾压次数为8-10次,轮迹重叠30CM,速度控制在30-40M/min。严禁雨天铺筑。
三渣基层碾压完成后立即湿治养生,三渣碾压完毕应湿润养生两周以上,表面干燥泛白时应补充洒水。特别在施工后二周内应使三渣层表面保持湿润。未铺筑面层前,三渣基层不宜开放交通,包括施工车辆,否则应作沥青封层保护或铺设钢板。
4.5.4道路面层施工
4.5.4.1沥青砼摊铺
铺筑沥青砼用有自动调平装置的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前应对已铺筑基层标高进行纵断面水准测量、检查,对超差部位,应进行必要的整修。认真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部现场技术人员向机械操作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交底,使参战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质量标准明确。
沥青砼摊铺前摊铺机安装好自动找平仪及滑车装置、预热熨平板,使夯锤能正常振动,料斗及相关部件适当喷洒油水混合物。摊铺机起步速度控制l米/分,待摊铺正常后以3米/分速度向前摊铺。摊铺后随时检查平整度、坡度及厚度,个别未达到要求时,适当用人工修正,不允许在摊铺机后面用人工大量摊铺沥青混合料,每条摊铺纵向缝搭接10cm,以使接缝紧密,上下层的接缝应错开,纵缝至少15cm,横缝至少l米。各层接缝用切割机切齐接平,接缝处涂沥青粘层油,接缝表面要熨平。
施工遇雨应及时通知拌和厂停止供料。已出厂和已铺好的沥青粗粒式混合料,应立即快铺快压,抢工铺筑完毕,如细粒式混合料施工遇雨,除已铺筑的做齐施工缝抢压完毕外,其余不得继续铺筑。
4.5.4.2沥青砼路面压实
碾压工作是沥青砼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对施工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控制,本次施工配备了业务熟练考核合格的压路机驾驶员承担压实工作。
本次施工中,为保证压实度达到98%,加开震动,震动频率拟采用30~50赫兹之间,震幅在0.4~lmm之间。
压路机在碾压开始前,前后轮全部喷湿后,再上摊铺层碾压。纵缝压实,摊铺机后面用一台静态钢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以静态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为止。
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在摊铺层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驾驶员必须防止压路在同一断面上停顿,以及在回程过程中,在尚未冷却的面层上停留,压路机碾压每幅重叠30cm。待沥青面层全部完成并冷退到常温后方可开放交通。
4.5.4.3沥青路面施工缝的处理
沥青路面摊铺宜进行连续作业以尽量减小施工接缝。施工接缝处理不好时易形成跳车现象,关键在于接头的切除,用6m直尺量测,将平整度接近超标处为界切缝挖除。新铺接缝处采用斜向碾压方式,并用6m直尺检测辅以人工找平以保证平整度。
工程范围内的雨水口及窨井、开关箱等设施须按道路设计高程相应升降。施工时保护好各类地下管线。
第四章交通组织措施方案
1、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道路长度940米,机动车道翻挖,机非分隔带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维持原状,机动车道两侧侧平石翻排.
2、控江路道路设计中心线按现状道路中心线确定,机动车道设计宽度为12米。
3、道路纵断面根据路中高程及道路两侧商店和住宅地坪高程,确定设计路中心线的设计高程。
4、道路设计横坡:隆昌路~内江路车行道设计横坡为2%,采用修正的三次抛物线路拱。
5、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迎世博道路整治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控江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道路设施陈旧问题,以文明城市迎世博。
根据现场勘察,施工范围居民居住密聚,工程范围周边有居民小区、商店、菜场、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为确保施工期间周边居民及过往车辆正常通行、道路的畅通,尽可能减少施工单位施工对周边居民影响,特制定此交通组织协调措施。
1、本交通组织方案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的编制。
2、会同交管部门作好交通筹划,施工中遵守交管部门对交通安全提出的要求及建议。
3、增加与管线施工单位、临近标段的协调、沟通,统一,有序的进行交通组织。
4、文明施工、以人为本,尽可能减少对周边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5、施工中落实养护管理措施,保证交通通道处于平整,畅通。
6、本工程工期相对较短,施工方各工种密切配合,各分项工程要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必须处理好各个环节的搭接施工情况。
7、在交通组织方面,由于路幅窄小,施工期间需保证此路段附近车辆有序通行,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见缝插针、抓紧工期,合理安排分项、分部的工期进度。
8、施工时采用施工临时护栏进行围护,严格执行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必须分隔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期间应确保过往行人的正常通行和安全。
9、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出行及过往车辆的影响,施工时,并派专人在各道路交叉口进行交通协调、疏导工作。
1、本工程施工道路分三幅路段进行施,共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南侧施工
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北侧施工
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路中施工
2、各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措施:
1)、第一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措施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南侧施工:
隆昌路~内江路段分为三个路幅,每幅宽度为4米,先进行第一阶段南侧施工,采用施工护栏进行隔离,确保施工区域及非施工区域的隔离,至粗粒式沥青砼摊铺完毕后进行第二施工阶段施工。
2)、第二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措施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北侧施工:
第一施工阶段粗粒式沥青砼摊铺完毕后,进行隆昌路~内江路北侧路幅施工,采用施工护栏进行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分隔,至粗粒式沥青砼摊铺完毕后,再进行第三施工阶段施工。
3)、第三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措施控江路【隆昌路~内江路】路中施工:
采用移动式施工护栏对南北两侧进行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的隔离,进行路中4米宽路幅施工。
鄂州北货运站及港区铁路工程K64 211.273~K69 859.067段线路拨改信号施工方案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机械设备配备
本工程接业主进场通知提前3天下达的开工令为准,并及时进场,并确保2009年3月1正式开工,至2009年6月9,总工期为100天。
5.2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为了明确工期的顺利实施,我们拟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选配精干、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踏实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切实地抓好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并派遣具有相当施工管理和技术素质,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
2、时间用足,空间占满,交叉施工,力争多开作业面,要见缝插针进行施工,把工作尽量做在前小型洞室爆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轮班作业,提高施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