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循环水泵房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注:所有计量器具必须经校验合格,并贴好合格证及校验日期。
设备清点检查→基础、垫铁准备→台板就位→水泵组合安装→电机组合安装→联轴器找中心→附件安装→设备二次灌浆。附:详细安装流程图
水泵固定部分,包括泵底座、中间节、进水锥管、叶轮外壳、导叶体等应满足:底座及外壳各节的结合面、承插止口、填料压环等应平整无毛刺、变形和缺陷,各节上下接口应平行;对于分成两半的外壳以及各节间的相互配合的法兰或止口,在吊装前应进行立式组合南京某污水处理厂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相吻合并接触良好。
平衡鼓与套应光洁无损伤,螺旋槽应畅通无毛刺和杂物,其径向间隙每侧一般应为0.25~0.35mm,平衡套与壳体应紧密配合,无松动。
泵轮各部件经检查无锈蚀、毛刺和损伤,解体检查应打好配合标记。
泵轴晃度,联轴器端面跳动及外缘瓢偏测量并记录,泵各结合面,轴瓦等无损伤、毛刺、锈蚀,橡胶轴承无脱壳现象。
转臂与止推轴套端面的配合应接触良好,并应留有0.10~0.35mm的间隙,转臂与转子体内壁应无卡涩现象。
叶轮正式安装前应与壳体进行试配合,叶片端部应无显著凸凹,必要时应修正,与壳体间隙应均匀一致,一般为2~3mm,叶片根部在其整个调角范围内与转子体应无卡涩现象。
将导轴承在主轴颈处对研,并进行修刮,对橡胶轴承应禁止接触油脂。
电动机的机架、定子与转子都应认真清扫检查,定子的中心位置经复查误差在规定范围内。
机架支腿各结合面应平整无损伤,上下机架油槽应经渗油试验,并无渗透现象。
电动机风扇经检查确认无变形、锈蚀、裂纹等缺陷,风扇叶的方向高度符合图纸的规定,风叶镶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电动机的轴承在安装之前油槽内壁清理干净,除去油漆,各结合面应加耐油垫料、涂料、油槽应经渗油试验,保持4h无渗透现象;推力轴承的推力盘应光洁平整,无损伤;推力瓦与推力盘进行涂色检查,接触均匀,每1cm2接触2~3点的面积应达到70%,必要时进行修刮,每个瓦块的进出油侧都应刮出油楔。
检查油系统装置、管路及密封装置的严密性,要求组合面及螺栓孔无渗漏。
检查设备基础的质量、基础纵横中心轴线允许偏差±10mm,基础标高±10mm,并做好记录。
设备清点验收:与供货厂家、订货单位及项目部材料科共同参加,根据装箱单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附件、备品等的数量及资料,外观检查有无缺陷、损伤、变形及锈蚀,并作记录。
在布置垫铁的砼表面处理达到规范要求,准备好安装用的垫铁。
垫板就位,以螺丝千斤顶升至所需标高,调整其中心线及水平度,布置好垫铁,验收合格后灌浆浇固。
水泵组装,将外壳体逐节对接,吊装在台板上。
用专用工具对接分段的泵轴。
电机安装,定子吊装,找平、找正,作好记录。
吊装转子,下部以千斤顶顶起。
推力头、径向瓦块、推力瓦块、镜板安装。
拆去千斤顶,调整磁场中心,空气间隙,径向瓦间隙,并记录。
对轮连接,泵转子工作窜量调整。
联轴器端面,外缘偏差调整并记录,验收合格后对轮联接。
电机上盖及泵组附件安装,电机铰孔定位。
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某安装尺寸或间隙超出规范,应作好记录并报上级处理,处理好后进行下道工序。
垫铁之间、垫铁与台板接触如间隙超标,应研磨垫铁或台板。
如发现地脚螺孔与台板螺孔距不对,应报上级处理,确定处理方案。
开箱验收时,如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应会同材料,厂代协商解决。
栏杆、走台、小爬梯等零部件安装
滑线挡板及其他零部件安装
设备运到现场后,在安装工的配合下卸到指定地点,并在设备下面垫以道木。
设备尺寸核查,设备运到现场后,根据厂家图纸,应对设备主要尺寸进行仔细检查,主要检查项目有:
行车大车车轮及小车车轮的轮距,其偏差值应小于5mm;
行车主梁的上拱度:F=(0.9/1000~1.4/1000)L范围内,其测量方法采用φ0.5mm钢丝一端固定,一端用拉力计拉紧(拉力为150N)钢丝与主梁两侧等高件平齐,上拱度即为等高件的高度减去钢丝距中间上盖板的距离及钢丝的垂弧。
检查钢丝绳是否有磨损、断丝、搭接等现象
目检车轮、滚筒、吊钩及各零部件有无伤痕、裂纹和机械损伤等缺陷;
检查箱形梁的水平弯曲度,盖板的水平度及侧板的垂直度,其偏差值应符合图纸规定。同时检查箱形梁联接处销孔的位置及孔径尺寸应能满足安装要求;
清点随机所供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应能满足安装要求。
齿轮箱水平接合面接触应紧密,在紧固螺栓后0.05mm塞尺不入,否则应修刮。
走轮悬空,用手旋转各转动机构,车轮和转动机构应旋转灵活无卡涩。各轴转动灵活,吊钩、滑轮及转动轴的轴承应清洁,间隙应符合厂家图纸及规范要求,清理后加入润滑脂。相连接的各传动轴应无弯曲,允许晃度<1mm。
涂色法检查齿轮咬合情况,其接触宽度不小于齿高的65%,长度不小于齿长的75%,一般为一直线。
齿轮箱检修完毕后,应加入40#机械油,油位加至淹没最低齿轮的最低齿。
打开制动器液压缸,检查内部是否清洁,是否已加满液压油。
端梁组装:将端梁找平,然后用吊车吊起端梁与主动梁对接。
栏杆、扶梯、平台、阻尼器等附件安装:这些附件应按照厂家图纸要求进行安装,安装位置和尺寸应准确。同时应做到安装牢固和工艺美观。
操作室安装:首先依照操作室的尺寸做一个框架,然后将框架单独固定在行车驱动架下面,待驱动架起吊,将操作室与驱动梁下面的框架连接起来(为减少空中施工,节省安装时间也可在地面将操作室在地面安装)。
驱动梁安装:箱行梁成对称分布,吊点选择以箱行梁中心为基准,向两端延伸5m为起吊点。
操作室与驱动梁联接:驱动梁提升3米左右,将操作室移动到驱动梁旁边,将其联接在驱动梁下面的操作室框架上。
驱动梁吊装:提升驱动梁到一定高度,调整驱动梁的方向(走台侧朝扩建端)同时驱动梁两端的溜绳一定要有专人负责,防止行车摆动,起吊到位后放在轨道上,检查四个车轮是否落实,车轮中心应与轨道中心吻合,否则应进行调整。然后用短道木和千斤顶在端梁处将驱动梁调平,用木塞将四个车轮塞死,CC1000履带吊方可松钩。
从动梁安装:从动梁起吊到一定高度,调整从动梁,使其与端梁水平,检查车轮与轨道接触情况。四个车轮落实后,用2只手拉葫芦牵引与驱动梁连接。
滑线挡板及其他附件安装。
桥架对角线允许偏差:<5mm
箱形梁旁弯度:<6.75mm
小车轨道跨度偏差:跨端<1㎜跨中<7mm
小车轨道高低差(同一断面)允许值:<5mm
主梁跨距与行车轨道轨距偏差:≤5mm
主梁上拱度:12.15~17.55mm
长冲程制动器、制动带与制动轮单侧间隙:0.7~0.8mm(且两侧均匀)。
短冲程制动器、制动带与制动轮单侧间隙:0.6~1mm且两侧均匀。
检查设备基础的质量、基础纵横中心轴线允许偏差±10mm,基础标高±10mm,并做好记录,一次埋件的数量,位置,外露部分的形状均符合要求。
设备清点验收与供货厂家、电厂订货单位及公司设备科共同参加,根据装箱单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附件、备品、数量及资料,外观检查有无缺陷、损伤、变形及锈蚀,并作记录。
在布置垫铁的砼表面处理达到规范要求,准备好安装用的垫铁。
以一次埋件为基础安装清污机的导轨,导轨及二次埋件按要求就位后进行点焊,用调距螺母或卡、楔等方法进行调整,使其位置误差、直线度、平行度、倾斜度、垂直度等达到设计要求,记录这些数据。
将各段柜架(骨架)对接后,将骨架吊入起滑入导轨,其上、下滑动应自由无卡涩,此时可以进行二次埋件的焊接工作。
再次试验骨架在导轨中应能自由滑动。
进行二次埋件的灌浆工作。
在骨架下方的底坎上垫置二块和膨胀间隙等厚的钢板,骨架膨胀间隙调整及侧翼支座的灌浆,侧翼支座灌浆后抽去钢板。
按要求将电机、减速器等就位。
安装链、板,按厂家说明调整其松紧度,最后进行电机、减速器的灌浆工作。
检查设备基础的质量、基础纵横中心轴线允许偏差±10mm,基础标高±10mm,并做好记录,画出设备安装的基础中心线;一次埋件的数量,位置,外露部分的形状均符合要求。
从基础上拉线并引四根垂线垂至槽底,线垂要重量合适,作为安装时的参考线。
设备清点验收与供货厂家、电厂订货单位及公司设备科共同参加,根据装箱单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附件、备品、数量及资料,外观检查有无缺陷、损伤、变形及锈蚀,并作记录。
闸槽底部基础及墙壁上基础凿毛,检查连接钢筋是否合格,如不合格,要进行连接钢筋补焊,补焊人员要持证上岗,补焊长度根据现场实际调整,不能过长或过短。
对运至现场的闸门槽进行编号,从下至上依次增加,要根据厂家规定的号码排序,堆放整齐,并做好标记。
用行车起吊最下的一段闸门槽,缓慢放入一侧闸门槽,使用平垫铁和斜垫铁进行找平、找正,要保证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连接联系螺栓和螺栓座,点焊联系钢筋与闸门槽的连接螺栓。
用同样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的闸门槽。
测量并保证两侧闸门槽的相对距离。
所有闸门槽段安装完成后,检查所有相关尺寸,尺寸要符合要求。
用同样方法安装其他几台闸门槽。
待灌浆完成后,养护期过后,安装钢闸门。
钢闸门安装前,应在地面组合好其液压千斤顶、高压软管、管接头和分流阀。
钢闸门放入闸门槽时要小心谨慎,缓慢下放,上下均要有起重指挥人员,钢闸门正下方及其危险区不得站人。
就位钢闸门,检查钢闸门与闸门槽的接触程度和密封程度,是否合格。
安装闸门的相关附件,其中包括超高压油泵、相关阀门和管线。
钢闸门相关电气和热控设备安装、接线。
支吊架的调节螺纹部位,安装前应先涂上黄油;各连接处的螺杆必须带满、带紧,锁紧螺母应锁紧;
随着管线的安装,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及调整工作,管部位置应正确,安装应平整、牢固,并与管道接触良好;
落坑下管、吊装管段、管道安装
吊装管段、阀门、支吊架等部件,根据图纸确认方向、位置、长度、重量等数据,确保正确无误;吊具的选用要安全合适。
进行材料清点和领用,领用时要做好标记,领用后的堆放便于吊装,尽量按顺序排好。
吊装时应避免损坏管件的表面防腐油漆;
吊装、临抛过程中不得有任何碰撞,防止损坏管道坡口及相关设备,注意对设备的保护;
管子对口安装时用行车配合,对口时管段的焊缝应错开布置,采用常规对口方法,不得强拉对口,管道就位时要符合图纸设计的坐标和标高。管道对口合格后开始施焊,焊接结束后,进行焊口检查,清理管内的杂物,最后做渗油试验,检查焊口质量,焊口合格后进行焊口防腐工作。
循环水管严密性的保证措施:所有焊缝采用V型坡口,间隙4mm,钝边2mm,焊后做渗油试验。
阀门定位应与管线中心垂直。
在运输搬运过程中为了避免损伤阀座及轴承,应保持阀门的关闭状态。
安装前,阀门进出口的塞盖必须除去,且阀门内必须清理干净。
管道施工中,不允许附加的推力及弯力作用在阀体上。
作业质量标准应符合检验要求。
循环水泵安装完毕后,应符合设计图纸,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国家和部颁施工技术规范,工艺导则及技术文件。
底座各短节及结合面:无裂纹、变形、毛刺、沟槽
底座端面水平度:≤0.05mm
叶轮外壳、导叶等各节组合面局部间隙:<0.05mm
外观检查:无锈污、毛刺、机械损伤
转臂与止推轴套端面间隙:0.10~0.15mm
叶轮枢轴窜动量: ` ≤0.50mm
叶片端面与壳体径向间隙: 2~3mm
叶片密封装置零件:完整、无裂纹、毛刺、缺损
油管路及密封装置严密性:组合面及螺孔无渗透
主轴弯曲度: ≤0.10mm
轴颈处径向晃动: ≤0.06mm
联轴器端面瓢偏: ≤0.04mm
联轴器径向晃动: ≤0.04mm
主轴与泵轮结合面局部间隙: <0.05mm
联轴器法兰平面水平度偏差: ≤0.05mm
盘根填充:接口严密,两接头错开120~180
导轴瓦厚度偏差: ≤0.05mm
轴与导轴承上下间隙偏差: ≤0.05mm
垫铁安装所需测量的主要数据及技术要求:
几何尺寸:比底座边宽出10~20mm;
表面加工:无翘曲,无毛刺;
每叠数量:一般不超过3块,特殊允许5块,其中斜垫铁允许1对;
垫铁分布:在地脚螺栓孔两侧及承荷重部位;
垫铁安装:密实无松动,紧地脚螺栓后局部间隙<0.05mm。
基础准备及主要技术要求:
纵横中心线偏差: ≤10mm
地脚螺栓孔中心偏差: ≤10mm
垫铁位置砼表面处理:凿平,接触密实,垫铁无翘动
清水隧道进口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径向晃动: ≤0.06mm
端面瓢偏: ≤0.06mm
固定联轴器中心允许偏差750>n≥500
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样板)径向: ≤0.12mm(合格)≤0.10mm(优良)
横向: ≤0.06mm(合格)≤0.10mm(优良)
循环水泵房附属设备安装完毕应符合设计图纸,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