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缺省触发信号为开关量触发,是常开信号,当有车辆通过时闭合。
依据应用场合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了TC/IP网络或RS232串行端口或RS485串行端口传输数据。
2)双层笼式接线端子接线方法:
本采用双层笼式弹簧夹持的(PCB)接线端子,正面接线的接线方法。接线步骤如下:
①螺丝刀完全插入(上层)【山西图集】12N7.pdf,沿弧型路线向上用力,笼式弹簧打开;
②将剥去皮的导线完全插入笼式弹簧压持处;
③松开并拔出螺丝刀,导线会自动被夹住。
双层笼式弹簧夹持接线端子接口定义如下:
硬件机外引线正面俯视图
触发触发信号(在测速项目中连接识别的触发信号)
测速项目中连接测速后线圈
接PC串口(DB9)2针
接PC串口(DB9)3针
接PC串口(DB9)5针
(4)配件——辅助光源
由于白天与夜间的光线环境差异很大,为保证采集到的车牌图像具有足够亮度,而获得更好的识别效果。在安装时需要选择专用辅助光源。
专用辅助光源分为智能LED长寿命补光灯。LED灯为频闪光源且与摄像机快门同步,光源亮度和开起受测光单元控制,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均能保证很高的图像质量,进而保证了很高的系统识别率。LED光源的闪动控制与系统的触发相连,当触发装置检测到车辆到达指定位置时,控制电路给出闪光动作和图像抓拍信号,获得清晰的图像。
支持一路视频监控车辆的全景图像。采用高分辨率、低照度、车道专用、一体化摄像机,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只通过数据通信端口与上位机相互通讯,因此软件接口只体现在与上位机的通信协议之中。
数据通信协议主要完成以下数据的传送:
上传车牌的识别结果和压缩形式的车牌图片
发送验证车牌的验证结果
接收需验证的车牌信息,可能为车牌号码或车牌图片
接收上位机发送来的模拟硬件触发的报文
公司免费提供标准的调用控件
所有设备、电缆布线和配电安全、可靠。
所有的电缆芯及端子应适当装配、固定、支撑并要有不同的颜色用以正确识别。
电缆和设备的绝缘电阻要大于IEC规定要求。
所有设备和系统的性能指标要选用适当的仪器、方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并经由业主同意。
所有源程序、自动编程器、程序调试工具、系统接口要保证该程序适用于系统。
分系统调试是指对各路段收费站已经安装完毕的设备进行调试。调试的目的是检测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在上电后能否正常工作,为下一步系统联调奠定基础。
分系统调试记录是向业主和监理说明工程进度的一个阶段性材料。
分系统调试是系统实事求是原则、先完工先调试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是指根据当时调试的结果分析设备能否正常工作,如果某些功能不能实现需要实事求是分析是由于参数没有调试准确导致,还是设备本身存在问题。先完工先调试原则是指根据各收费站施工速度进展不一采取的设备调试原则。
调试设备是指针对设备调试专用测试设备,包括专用数字万用表、笔记本电脑等。
第一步,确定设备数据线、电源线正确连接;
第二步,确认供电电源符合设备供电要求,并且现场有电源供应;
第三步,给设备上电后,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源板三组电源是否达到指标;
第四步,电源板电源达到标准后方可将该电源连接到主板上;
第五步,启动笔记本电脑,打开调试软件,开始调试;
打开调试软件前,需确认软件安装正确并且能够正常使用。以下是调试软件界面。
分系统的调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参数调试包括视野、焦距、调光基准、调光时间段、时间校准、图片压缩比、是否上传小图、是否上传大图、是否传送识别结果、是否识别车牌、图片及文字叠加等。
功能调试包括图片抓拍、车牌识别、数据传输等功能。
系统联调主要是配合收费软件进行的联合调试。是指设备和车道收费软件、读写卡器以及出入口车道收费软件联合调试。系统联合调试是建立在分系统调试基础上。联调主要目的是观察个分系统运行良好的基础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
系统联调需要详细登记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形成记录并递交业主和监理。
(1)在通知试运转开始日期之前,向业主提供2份能证明系统联调成功,可正常运转的所有测量数据和资料。在试运行期间修理、纠正或更换不符合本规范的任何设备。
(2)在试运转期间,使任何缺陷或故障都能在24小时内(节、假日也不例外)修复。
(3)记录试运行期间修复的全部细节。
(4)所有试运转期间设备的修改和软件变化都应在试运转结束后写入操作和维修手册中。
保证收费站正常经营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尽量少的影响收费站的正常经营工作,技术负责人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计划,协调好业主和工程队的工作,合理安排占用车道的施工时间,尽量在夜里车少的时间了,封闭部分车道进行施工,尽量少影响收费站的工作。
5.1项目质量管理内容
确定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职责。
根据工程项目的组织结构和质量要求,确认审核其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保证措施,自检程序。
根据质量总目标、总方针要求。将质量要求体现在其设计中,这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检查审核
a、设计规范性检查、审核
b、对国际、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审核。
c、符合标准、规范情况下,设计合理性检查、审核。
d、业主对设计更改指令的落实情况。
(3)编制施工指导性文件
a、汇总对各子系统施工指导要求,指导文件,对各子系统施工中具有共性的施工指导书,编制统一的施工指导文件。
b、确定采用的施工方法,确定质量控制点。
c、按各系统质量特性要求,选择相应的设备,配备必要的测试仪器,进行验证工作。
d、根据进度要求,进度计划,制定质量检验计划,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严格设备、材料的质量管理;
严格设备、材料的审批管理制度,对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的质量进行把关,不符合设计规范、订货要求的设备、材料拒绝入场。设备安装前做好《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表》;
严格质量控制点管理:设定管理点流程图,检查操作指导书,自检、交接检等专业检查记录,质量保持与质量改进措施记录。
隐蔽工程实施中,将所要预埋的预埋管等隐蔽工程根据技术要求规范,向施工人员作相应的技术说明、标准,确定自检、初检标准,施工中保持抽验的经常性,隐蔽工程必须经过业主、监理方检验合格后方可回填土方。
预埋管的数量、管径尺寸、位置、牢固、接头弯头。
暗穿线缆的数量、型号、通断。
技术要求: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要求管路短、弯头少,两头位置准确。工程验收要严格检查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主要控制点:线缆数量,号码标识、穿线工艺:不能扭缠、破皮、断芯,过渡盒位置设置,光纤弯头弯曲度。
在放置水平、垂直干线施工中,应认真注意控制点要求。穿线工作的质量对整个系统的质量影响重大。因此,对此阶段工作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技术交底和增加抽验密度上。
技术交底:根据所承建子系统线缆穿线的技术要求,编写线缆穿线工艺要求,划分明确的作业面,并向施工单位交底,以使责任明确,便于查验。做好穿线记录表,电缆敷设检查记录表。
增加抽验密度:由于此阶段施工的特殊性,通过增加抽验密度的措施,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主要控制点:牢固程度、接线接头工艺以及接地、外观。
设备安装前,根据其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对其安装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工作。固定件的牢固程度、安装程度要正确,严格按程序安装,安装外观美观。特别要注意设备的接线、接头制作工艺以减少软故障的发生。
主要控制点:测试仪器、调试软件、数据完备。
所有要用于调试用的测试仪器,必须有有效的校验合格证,在调试阶段对常用测试仪器要进行计量抽验,保证测量、测试精度;测试、调试的数据必须要完备真实。
主要控制点:检查未完工作和缺陷,对未完工作,保证监督执行,应诺保证。
监督试运行及时解决试运行期间的质量问题。
5.2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严格执行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及施工规范。由公司技术总监全面负责该工程深化设计及技术工作,各系统均有专业工程师现场督导施工,处理现场技术问题。
(2)主要设备安装、关键工艺的施工及系统调试、测试均由我公司具有相应培训上岗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
(3)进场材料及设备,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工程中使用的各类仪器仪表,使用前进行校验,保证计量合格,性能良好,使测量精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
(5)严把施工质量关,每道工序开始施工前,现场工程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质量要求,并对上道工序进行检查。上道工序不合格,整改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落实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设专职质检工程师,使工程质量在制度上、程序上得以保证。
(7)教育参与施工的所有员工,始终保持对业主负责,对工程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坚持质量第一,争创优质工程。
(8)做好施工、测试记录,整理出高质量的竣工文档,以便于业主使用和管理。
本工程分两期实施,我公司将在合同签订后3天之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供一份详细的工程计划,此计划显示出计划完成工程顺序,步骤和日期。根据业主的工程进度要求确保完成工期目标。
车牌自动识别项目的建设,涉及众多收费站,它们是相互独立,但又是相互联系的,是一有机整体,施工过程虽不必齐头并进,但必须是协调进行。
根据业主对车牌自动识别项目施工总工期的要求,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做好进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按期开工,进场后能连续施工。
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进度执行情况,如发现滞后,分析原因并及时与业主、监理联系提出赶工措施或合理调整计划。
每周拍摄一次施工进度照片,以准确记录工程施工进展情况。
对施工中用到的大型租赁设备应提前预约并考虑使用周期,确保设备、材料等按计划进场,不得造成现场停工待料现象。
工程施工所用仪器仪表、工机具定期校验、保养,保证使用性能良好。
根据施工人员安排计划。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交叉施工,组织流水作业。
充分认识进度与质量的辩证关系,严格质量管理,避免因质量问题返工而延误工期。
7.施工机械、检测设备的选用和布置
7.1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
施工机械设备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均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考虑选用施工机械设备时,需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机械设备性能,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结构形式,施工组织以管理,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使施工所用机械设备能合理装配,配套使用,有机联系,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力求获得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机械设备的选用,应着重从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
7.2施工机械、检测设备的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很容易出现的,但是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机械的不安全状态背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为失误。
针对施工中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形成与发展,在进行施工设计、工艺安排、施工组织与具体操作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在施工进行之前。
对施工机械及检测设备的使用,本公司将严格遵照相关管理规定来实施。
在使用施工机具及检测设备前,必须做到验收合格以后才能使用(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应极大限度地杜绝在工艺过程、操作过程中因人为的失误而导致的机械设备的故障,造成严重的后果。
保证在出现人为失误或险情之后,具有控制失误后果的能力,不致发生更大的危险,以及严重地影响到施工进度的时展。
若机具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失误、应防止引起其它的故障和失误,或者其它机械设备的故障和失误,避免故障或失误的扩大与恶化。
机具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失误后,能以最快速度,以最有效的解决方式来排除故障,弥补失误,做到不影响整体的施工时度。
国网基建[2018]1061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加强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精准管控的意见(含附件1、2、3)7.3施工机械的进场计划
机械进场将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由于本系统工程量很大,涉及路段和收费站也比较多,所以在开工之前将让所有涉及到安装的各个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这样能确保开工以后的施工进度,当然在机械设备进场之前我们将与业主和监理方做好协商,提前解决好设备摆放问题,安排仓库。
在系统进行安装之前,所有用于调试的设备将提前进场,进行校验,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7.4机械、检测设备的使用要求
合理使用机械、检测设备,正确的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章程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殡仪馆施工组织设计机械设备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发生事故,尤其是预防事故损坏(非正常损坏),及指人为的损坏。造成事故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麻痹大意;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不良;机械设备运输和保管不当;施工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挥错误,气候作业条件的影响等。
因此,公司制定下列标准,来严格规范操作人员,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完成任务好要做到高效、优质、低耗和良好服务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