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西路雨水泵站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海河西路雨水泵站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57.0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海河西路雨水泵站施工施工组织设计

4.3.3.2模板工程:方涵模板采用和6015的组合钢模板。支模前,要求先将模板除锈清理干净,并刷机油。模板接缝处用海棉条塞堵严密,以确保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不漏浆。模板的支设采用脚手管、双拼槽钢配合以穿墙螺栓进行支撑。支模时模板应支设牢固,并保证模板的垂直度与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墙壁顶板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底部采用100×100方木满铺支设,方木下方采用碗扣支架进行支设。

4.3.3.3混凝土工程:方涵垫层混凝土等级为C10,其他部位为C25S6。混凝土浇筑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为垫层浇筑,第二步为底板及吊梆施工,吊梆高度为30cm。第三步为剩余井壁浇筑成型。在第三步施工前,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剔去浆皮以及松动的石子,清除干净后用水湿润,刷高标号水泥浆两道,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浇筑。

浇筑时控制其浇筑速度,保证其振捣时间,严禁发生漏振、过振现象。浇筑完毕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铺盖无纺布,并进行浇水养护。拆模时应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根据当时气温状况,确定拆模的具体时间,保证井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时方可拆模。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对井壁的标高进行复测。

测量人员在做好导线点及水准点复测的基础上某建筑工程土方开挖、回填施工方案,做好导线点的加密,以准确无误的控制建筑物的各条轴线及各个部位的标高。施工人员根据施工现场人员的测量放线定出具体部位的几何尺寸及标高。

4.4.2基坑支护及开挖

在基槽开挖前,采用大口井降水,大口井在基坑内外均有布置,共布置18口,

基坑四角各布置1口,基坑外沿基坑四周每隔8米布置,井中至桩外缘的距离为3m,共14口,井深20m,井直径500mm,降水直至保证降水曲线低于基槽底50cm后,开始开挖基坑。降水时在围护桩的外侧设地下水位变化观测井,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基坑底面四周挖排水沟,基坑中间部分设排水沟两道,排水沟内每10m设集水井一座。井深低于槽底标高1.5m。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左右,由于基坑较深,为保证基坑四周土体的稳定性,基坑采用鞍Ⅳ型拉森桩作为支护体系,桩长21米。水平支撑采用400mm管撑上下布置两道,水平间距2m,第一道支撑位于地面以下1.5米处,第二道撑位于第一道撑以下4m处。具体布置详见基坑支护布置图。基坑开挖时,以时空效应理论为指导,采取“中心岛”式开挖,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选用适合的机械进行开挖,并辅以人工清槽,以基坑土体卸载后支撑暴露时间做为施工的主要参数,在开挖过程中遵循“段开挖、快支护、严治水、勤量测、分层分段、先撑后挖”

的原则进行,分层分段,先撑后挖,尽量减少分段长度,及时架设支撑,准确施加预应力,充分利用土体本身的自稳自抗能力,以确保基坑及其周边地区的安全。所挖土方用卡车运至厂区以外。基槽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在基槽周围设排水沟,排水沟截面尺寸为300×400mm。如果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淤泥、软土或杂土,应对土体进行相应的处理,首先将淤泥、软土及杂土清除至槽底标高以下,再回填石屑至槽底设计标高处,并分层夯实。其密度应达到95%。基坑开挖包括泵房主体与附属结构两部分土体,待泵房主体完成地下部分施工,将要进行地上部分施工时,可对附属结构基坑进行回填,回填土采用两步灰土,每步20cm,厚度共计40cm。回填至设计标高以后,泵房地上部分与附属结构部分可同时施工。

垫层浇筑完毕后,用无纺布苫盖并浇水进行养护。垫层施工完毕后,测量人员对垫层实际标高进行复测。

4.4.4底板、池壁吊梆及DZ3的施工

****路雨水泵站泵房底板厚度为750mm,最宽处18200mm,最长处27850mm。在底板施工的同时将DZ3做出。

4.4.4.1钢筋工程:底板施工前,测量人员准确定出底板及底柱的位置,底板钢筋按图纸要求进行布置和绑扎,并保证钢筋型号、位置准确。钢筋焊接或绑扎时,均按照规范要求保证其搭接长度。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钢筋遇孔时截断并与加固筋绑牢。

4.4.4.2模板工程:底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前,要求将模板清理干净,并涂刷机油。模板支设牢固,保证模板的垂直度与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模板外侧采用脚手管加固。底板、钢筋混凝土墙壁及DZ2吊梆、DZ3同时施工,在底板施工时混凝土池壁及DZ2施工至底板顶面标高以上0.3m处留施工缝,即吊梆高度为0.3m,吊梆处钢筋同样要求型号、位置准确,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要求。吊梆高0.3m,宽度为QB1、QB6为700mm,QB2为500㎜,出水管处宽度为550㎜,QB3、QB4、QB8、QB9为400mm,QB5为3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钢筋遇洞口截断弯钩。DZ2的截面尺寸为600×400mm,保护层厚度为35mm。DZ3的截面尺寸为Φ400,高度为2.2m,混凝土强度为C25S6。支模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模板的支设同样采用脚手管加固。模板接缝必须严密,防止漏浆,并保证模板的平整度与垂直度。模板与底面预埋钢筋拉紧,用钢管与四周顶牢,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4.4.4.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的浇筑形式。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并注意振捣,禁止漏振和过振现象的发生。混凝土浇筑时,注意浇筑顺序,采用斜茬分段浇筑的方法,应沿短边方向每2m向前推进。注意接茬部分混凝土的振捣,不能漏振。在浇筑至施工缝时,加设止水钢板,止水钢板规格为40×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铺盖麻袋片并洒水进行养护。

4.4.5第一步钢筋混凝土外池壁的施工

当底板及吊梆施工完毕后,即可进行外池壁的施工,外池壁包括QB1、QB1a、QB2、QB6、QB8、QB9。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剔去浆皮以及松动的石子,清除干净后用水湿润,刷高标号水泥浆两道,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浇筑。

4.4.5.1钢筋工程:****路雨水泵站在进行完底板与吊梆施工后,可进行外池壁的

施工。QB1及QB1a与QB5,L9,B8,及QB3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预埋钢

筋深入至池壁内的长度必须满足要求,钢筋型号、位置、搭接长度准确,待QB5,L9,B8,及QB3施工时将QB1及QB1a中预埋钢筋剔出与其连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QB2、QB6与QB4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预埋钢筋型号、位置必须满足要求。所有池壁钢筋绑扎时要求位置、型号准确,钢筋间距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保护层厚度为35mm,钢筋绑扎完毕后,测量人员对钢筋位置进行复测。

4.4.5.2模板工程:池壁均采用6015与3015的组合钢模板,并配以角模。模板支设到设计位置,模板支设前应进行除锈,并涂抹机油。模板外用脚手管配合双拼180槽钢进行支撑并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前,应对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对模板接缝处严格检查,接缝过大处塞堵海绵条,拧紧卡子及螺栓以避免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发生漏浆现象。池壁模板采用双拼槽钢配合以脚手管进行支撑。穿墙螺栓每隔1.5m设置一道,同时应注意穿墙螺栓处的防水处理。具体做法为:在穿墙螺栓的两端设置止水环及防水胶垫,使混凝土池壁在浇筑后池壁面留有4~5cm深的锥形槽,拆模后用膨胀水泥填充。

4.4.6第二步钢筋混凝土外池壁的施工

当第一步钢筋混凝土外池壁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二道水平支撑,回填土至第一步池壁以下。即可进行的二步外池壁的施工。此步施工至+1.580m处左右,即:浇筑高度为3m。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剔去浆皮以及松动的石子,清除干净后用水湿润,刷高标号水泥浆两道,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浇筑。

4.4.6.1钢筋工程:****路雨水泵站在进行完第一步池壁施工后,可进行第二步外池壁的施工。QB1及QB1a与QB5、QB3、B6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QB2与QB4、B6、B7、L8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QB6与QB4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QB8、QB9与B7预埋钢筋深入至池壁内的长度必须满足要求,钢筋型号、位置、搭接长度准确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所有池壁钢筋绑扎时要求位置、型号准确,钢筋间距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钢筋绑扎完毕后,测量人员对钢筋位置进行复测。

4.4.6.2模板工程:池壁均采用6015与3015的组合钢模板,并配以角模。模板支设到设计位置,模板支设前应进行除锈,并涂抹机油。模板外用脚手管配合双拼180槽钢进行支撑并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前,应对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对模板接缝处严格检查,接缝过大处塞堵海绵条,拧紧卡子及螺栓以避免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发生漏浆现象。池壁模板采用双拼槽钢配合以脚手管进行支撑。穿墙螺栓每隔1.5m设置一道,同时应注意穿墙螺栓处的防水处理。具体做法为:在穿墙螺栓的两端设置止水环及防水胶垫,使混凝土池壁在浇筑后池壁面留有4~5cm深的锥形槽,拆模后用膨胀水泥填充。

4.4.6.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S6,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输送泵进行浇筑,由于受到基坑支护的影响,QB1、QB1a、QB2、QB6、QB8、QB9均浇筑至+1.580m处代县南城门、西北角仿古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即:浇筑高度为3m。所有施工缝位置应准确,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并振捣,确保混凝土池壁浇筑的密实度,采用分层浇筑时每层高度为500mm,每层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振捣混凝土的接茬部位,浇筑完毕后根据当时的气温状况来确定具体的拆模时间。浇筑混凝土时一边浇筑一边振捣,振捣时要保证振捣时间,不能漏振或过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位置,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高对以后部位的施工造成不便。浇筑完毕后,待所有成型构件初凝后,铺盖无纺布或草袋子并浇水进行养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根据当时气温状况,确定拆模的具体时间。

4.4.7第三步钢筋混凝土外池壁的施工

当第二步钢筋混凝土外池壁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一道水平支撑,回填土至第二步池壁以下。即可进行的二步外池壁的施工。此步施工至+4.000m处梁、板以下10cm留施工缝。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剔去浆皮以及松动的石子,清除干净后用水湿润,刷高标号水泥浆两道,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浇筑。

4.4.7.1钢筋工程:在进行完第二步外池壁的施工后,可进行最后一步外池壁的施工。QB1及QB1a与QB5、QB3及TL1、TL2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QB2、QB6与QB4的交接部位留有预埋钢筋,深入至池壁内的长度必须满足要求,钢筋型号、位置、搭接长度准确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所有池壁钢筋绑扎时要求位置、型号准确,钢筋间距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钢筋绑扎完毕后,测量人员对钢筋位置进行复测。

4.4.7.2模板工程:池壁均采用6015与3015的组合钢模板,并配以角模。模板支设到设计位置,模板支设前应进行除锈,并涂抹机油。模板外用脚手管配合双拼180槽钢进行支撑并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前,应对模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进行检测。对模板接缝处严格检查,接缝过大处塞堵海绵条,拧紧卡子及螺栓以避免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发生漏浆现象。池壁模板采用双拼槽钢配合以脚手管进行支撑。穿墙螺栓每隔1.5m设置一道,同时应注意穿墙螺栓处的防水处理。具体做法为:在穿墙螺栓的两端设置止水环及防水胶垫,使混凝土池壁在浇筑后池壁面留有4~5cm深的锥形槽,拆模后用膨胀水泥填充。

4.4.7.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S6,混凝土的浇筑采用输送泵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并振捣,确保混凝土池壁浇筑的密实度,采用分层浇筑时每层高度为500mm,每层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振捣混凝土的接茬部位,浇筑完毕后根据当时的气温状况来确定具体的拆模时间。浇筑混凝土时一边浇筑一边振捣,振捣时要保证振捣时间,不能漏振或过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位置,以避免混凝土浇筑过高对以后部位的施工造成不便。浇筑完毕后,待所有成型构件初凝后,铺盖无纺布或草袋子并浇水进行养护。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根据当时气温状况,确定拆模的具体时间。

4.4.8.1钢筋工程:钢筋绑扎时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钢筋型号、位置、搭接长度准确,并保证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纵向钢筋与钢筋混凝土池壁预留钢筋相连接,保证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并严格控制其搭接长度。DZ2钢筋绑扎时,注意保证其预留钢筋的长度,使其达到图纸的要求。池壁钢筋绑扎应保证钢筋间距与图纸相吻合JC/T 2521-2019 氧化铝陶瓷过滤器,并保证35mm的保护层厚度。泵筒钢筋采用φ12,间距为200mm。钢筋绑扎时要求位置、型号准确,钢筋间距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绑扎。保护层厚度为35mm,钢筋绑扎完毕后,测量人员对钢筋位置进行复测。

4.4.8.2模板工程:模板支设前先清理干净,所有的模板均采用组合钢模板进行拼接,接缝严密不漏浆,混凝土池壁模板的支设采用脚手管,双拼槽钢配合以穿墙螺栓进行支撑,施工前应准确计算出模板的变形,以确保混凝土墙壁的平整度与垂直度。穿墙螺栓沿高度方向每1.5m布置一道。双拼槽钢利用铅丝和脚手管与周围构件顶牢,并与预埋钢筋拉紧。L9、L10、B8底模同样采用组合钢模板,组合钢模板底部采用100×100方木进行支设,方木下方采用碗扣支架进行支设。泵筒(BT)模板同样采用6015与3015组合钢模板,泵筒较深,下面支撑采用碗口支架,泵筒之间采用钢管相互支撑。各部位模板支设见模板支设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