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灾后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寺庙灾后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45.8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寺庙灾后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后殿是整个大殿的主体,歇山屋面,施筒瓦,抬梁式梁架,体量较大,面阔六柱五间23.1米,进深七柱六间11.85米,高度为9.27米(脊檩上皮高度)。其中明间前檐柱与中殿共用。殿内尚存雕刻精美的驼峰等装饰构件。

南北厢房位于大殿两侧,回楼东侧,对称分布。厢房为悬山屋面,施小青瓦,穿斗式梁架,无飞檐翘角。厢房结构以前殿耳房为界,东西两侧朝大殿方向檐部结构又有不同。西侧朝天井方向檐部出挑两个步架,下施垂花柱,做工讲究。耳房以东厢房出挑一个步架,无垂花柱,做工相对简单。

后殿已被拆除,其基址上现为糖酒厂仓库。所幸的是中江县文管所保存了一份简易的后殿勘察数据资料,得以知道后殿的建筑结构DB43/T 1773-2020标准下载,布局等。

后殿为歇山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面阔四柱三开间,通面阔14.5米,进深三柱,近7米,高度为7.0米(脊檩上皮高度)。前檐柱与金柱间留为廊道,左右两侧为厢房。

镇江寺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镇江寺又名王爷庙,因塑有镇江王爷薛运龙的神像而得名。它位于中江县城盐市街的凯江边,是中江县保存比较完整的走马转角楼式样的古庙。为在凯江从事航运的船帮祈求水运平安而集资所建,取镇水妖、避鬼邪之意,故名镇江寺。

1985年被中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自然特征、地域特征:  

中江地区系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早、夏无酷暑,冬暖、多云雾,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5℃,七月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9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特色各异:春季细雨霏霏,五、六月份为梅雨季节,七、八、九月份为夏季高温季节,九、十月份有暴雨,到次年三月,冬季施工期一般为80天。年平均气温16.7℃,1月份平均气温5.5℃。8月份平均气温26.1℃,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本工程施工时间为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施工要经历雨季和夏季。 

本工程地处中江县城盐市街的凯江边,坐东朝西,地势平坦,环境整体较为优越。

镇江寺年代久远,曾经历经多次社会动荡,其建筑功能也发生过多次改变,随着每次变动,都受到人为的改变,或拆除、或加建、或改建,加之南方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建筑现在糟朽、霉变、虫害等病症也相当严重。

解放后,镇江寺曾经有三家单位入住办公,清管所、杂技团和糖酒厂,因而镇江寺改建极为严重,前院内搭建一排住房,将前院一分为二,戏楼的院子归清管所,大殿的院子归杂技团。现如今,清管所院子已经无人居住,但杂技团的院子还有七八户人家,他们有的住在院子里搭建的住房里,有的就是把厢房进行改建住了进去,还有的对大殿的局部进行改建继而入住。但是由于居住条件很差,他们中的部分人搬迁出去,很多房间空置,废弃后的房间室内脏乱差使得古寺庙遭受严重破坏。

2、年久失修,城市违章开发建设:

2004年德阳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未履行任何报批手续的情况,将镇江寺前半部分左右厢房木楼屋瓦全部揭走,拆毁并变卖部分结构,严重危及古建筑安全。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镇江寺遭受如此破坏,让人心痛,所幸之后相关部门对镇江寺进行了排危处理,保住了主体建筑。

镇江寺的后殿在解放后被盲目拆除,现在原址修建的房子是糖酒厂的仓库,院子里靠近大殿一侧也加建了一排房子。

戏楼南侧的回楼外有搭建公厕,临近公厕一方,因湿气重,柱子糟朽腐烂,砖墙受潮酥化,竹编夹泥墙受潮发霉。

在有人居住这里之后,镇江寺就一直在被改建,主入口位置的改变就是其中一例,南边厢房一个开间被打通,做成了一个通往内院的入口,这种改变虽然更适合居住的方便,但是极大的破坏了文物本体原有的空间格局。

雨水侵蚀、腐烂、石质风化

屋顶瓦件在雨水侵蚀下遭受了大面积的破坏,大殿第一进的卷棚顶瓦片缺失面积约4平方米,屋顶普遍存在滑瓦现象,屋顶长草和青苔现象比较普遍。

4、自然及认为的破坏:

由于地震,大殿的结构遭受严重破坏,其中第一进大堂左侧第二根和第三根檩断裂(见大殿1—1剖面),左侧大堂屋顶塌陷,中堂架上正堂檩条结构相应塌陷,望板也有不同程度的塌落。

中堂两侧的天井,靠近中堂的内天井由中堂、前堂、后堂、和中堂与厢房间的一堵墙围合而成,外天井由前堂的耳房、后堂、中间墙体和厢房围合而成,其中北侧内天井的屋檐部分破坏严重,檩条垂落,屋檐缺失,垂花柱腐朽断裂,天井内散落堆积大量杂物和砖块泥土,杂草及灌木。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原则,修缮严格保留现存文物建筑的基本特征和构件,在对现场实物、留存痕迹作严格考证和认真比对的基础上,修缮碉楼及民居,恢复到文物建筑震前状态。

修缮的重点在于解决地震对羌寨内文物建筑造成的破坏,适当改善文物建筑的安全和环境。解决地震对碉及民居造成的破坏和隐患,以延缓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对在地震中受损的建筑做必要的干预和加固,谨慎对待修复或复原问题,最大程度保护布瓦碉群及民居及其整体风貌的真实性和历史信息。

在修缮中尽量保留原有的构件,建筑材料和提倡运用当地的传统做法和工艺。经过处理的部分更换构件应与原物在工艺、材料方面保持一致的同时,在观感上与原物或前一次处理的部分既相协调,又可识别。

根据现场调查的镇江寺各建筑破损的成害原有和残损程度,对镇江寺建筑采取局部落架和揭顶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维修。

具体的保护维修措施如下:

(1)拆除大门南侧的后建公厕,和北侧加建的砖墙,平整大门前的场地,铺砌青石板或红砂岩石板。

(2)拆除前院内加建的建筑,恢复原天井的石板铺地和开敞的空间氛围。

(3)拆除大殿东侧的后建建筑,现为烟酒厂仓库,恢复为后殿和两侧厢房。

(4)天井周边做排水暗沟,保证排水通畅。

(1)拆除后加水泥抹面和杂物,清理至原铺设层,用450×450×50mm青方石板墁铺,修补及归安残损或缺损的条石;更换破损严重的阶沿石;

(2)对表面有轻微风化的石质构件做防风化处理(喷涂B72),阻止其进一步风化,增加耐久性后继续使用。

(3)清理院内杂物,并进行夯实、平整,铺设青石板。

(1)木柱进行防腐、防虫处理(桐油钻生二道),对糟朽严重的柱子包镶柱根或墩接;

(2)修补脱落的漆饰部分;

(3)对石质柱础进行防风化处理(喷涂B72)。

(1)对梁架的检查要特别注意隐蔽部位,对朽坏严重已断裂的梁、枋并影响到结构安全的要予以更换,对糟朽深度不大,能继续使用的,清理糟朽表面,剔除腐坏部分,用同样材质木材粘接修补,对于部分开裂的梁、枋、柱,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采用铁件加固;

(2)对受白蚁侵害和糟朽的柱子,检查柱子的朽坏程度,经计算不符合结构要求的,予以更换(如朽坏部分长度不超过1/2以上的,采用墩接办法解决),如任能继续使用的,剔除腐败部分后,用同样材质木材粘接修补;

(3)对脱榫的梁枋进行归安,归安后对梁枋进行防腐、防潮、防虫处理(桐油钻生),对缺失、脱落的漆饰、彩绘进行修补。

(1)拆除后期加砌砖墙,恢复原有木装板或竹编夹泥墙体;

(2)修补梁架间的夹竹泥墙,更换糟朽或缺失竹筋,补灰皮;

(1)屋面进行揭顶维修,修补筒瓦或小青瓦屋面;

(2)检查檩子、椽子隐蔽部分的朽坏程度,保留无朽坏能继续使用的,更换已朽坏的檩子、椽子,按原材质、原大小、原方法制作安装,检查檩子的隐蔽部分,特别是檩子与屋面的接触面和与墙体及其他构件的搭接支撑位置的朽坏程度,对只是表面糟朽,深度不大的,进行表面清理,剔除朽坏部分,用同样材质木材粘接修补后继续使用,对朽坏严重,经计算不符合结构要求的,予以更换,对于部分糟朽或直径不够的檩子,采用更换檩子或在檩下增加随檩枋;

(3)对屋面缺失的脊饰和宝顶按同时代其他同类建筑相应的宝顶和脊饰予以设计并恢复,且材料和工艺必须与同时代的保持一致。

(1)木装板、木下槛、檐板、驼峰按原样式、原材质、原工艺进行维修加固或替换;

(2)门窗参照同时期其它建筑另行设计,修补隔扇门、窗(见设计图);

(3)对恢复的装饰构件进行防腐、防潮、防虫处理(桐油钻生);

(4)对脱落的漆饰按原样进行修复。

针对白蚁及霉菌等病害做相应的专项整治。

其中对部分受损严重及存在病害潜在威胁的构件应予以表面清洗并清除糟朽表面,并对虫害严重的地方采用注射法与大面积表面多次喷涂相结合的办法杀虫灭菌,利用注入虫眼与表面涂刷相结合的办法,尽可能使木结构较多的吸收杀虫剂,新加枋子及其它木构件做相同处理。

在后期施工中对长期暴露在外的梁、柱等结构构件的荷载能力应进行相应的再评估,对于其糟朽程度以施工时实际情况为准,对于方案至施工期间屋面坍塌及糟朽如深的程度导致需要更换的构件,应及时上报文管所,以备作为方案修改依据。

施工过程中如如有新发现,及时报告文物部门,本设计将做适当变动和调整。

第五章施工部署与施工组织方案

我公司根据招标文件中的工期(300个日历天),深入研究本标段工程特点,明确机构管理体制,组建经验丰富的项目班子(项目班子人员表详见下表),拟建了统一的工程指挥系统(项目管理体制图详见下图)。我公司如果接到中标通知书,3天内项目班子、承包管理部人员及相关人员立即进场,作好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及承担起施工承包管理职责。开工之前5天,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位,而施工人员将根据现场需要分批进场,并在公司内部备足各类专业的施工操作人员。

我公司组织了主要技术人员进行了图纸理解与现场踏察,充分解析工程施工自然条件和施工工期等特点,参照我公司完工的类似工程,比选了各种施工方案,最终确定该标段建筑均采取“不落架,揭顶大维修的同步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并且我公司承诺施工中一定严格按照设计说明要求:

1、按照施工图纸要求和文物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准则。

2、复原维修坚持原真性原则,尽可能按照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进行施工。

3、施工前,必须对复杂部位和装饰图形(特别是各种脊饰、木雕构件等)进行摄像或拍照存档,并附以说明,以便参照施工,力求保持和恢复原貌。

4、维修工作必须执行“不改变原貌”的维修原则,该建筑的外立面,必须照原形式、原材料、原色彩予以修复。

5、尽量保存旧构建的完好性,在施工中,自拆卸检修到安装,无论木质还是砖石和瓦件,经过加固能用的要继续使用,尽量少更新复制。

7、由于维修工程的不可预见性,施工期间,我公司如发现实际情况与维修设计图有出入时,一定通知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到现场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一步: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对各单体建筑进行全面打围,搭设施工安全通道,并各自设置施工现场出入口,禁止闲人进入;

第二步:对各建筑本身各自进行维修施工(包话抗震加固工程、建筑工程、装饰工程、安装工程);

第三步:对建筑各项工程进行自检。

2、单个建筑施工步骤:

第一步:在山门前空坝内搭设临时施工场地,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打围封闭;南厢房通道位置搭设全封闭安全通道,方便行人安全通行;

第二步:搭设施工脚手架;

第三步:拆除和保护施工中易被破坏的木门窗、栏杆等装饰构件;

第四步:拆除屋面瓦件、屋脊构件,减轻屋顶荷载;

第五步:校正移位、倾斜屋架;

第六步:检查加固构件,对墙、梁、枋、柱等主要构件应按照完好、劈裂、

糟朽、残坏分类,采取加固、更新等方法给予维修;

第七步:拆换、安装屋面木檩、桷子、望瓦层、小青瓦及筒瓦面层以及灰塑屋脊等构件;

第八步:修补、更换归安门窗、花板、吊瓜等装饰木构件、刷油漆、彩绘;

第九步:修补、更换木楼(地)板;

第十步:修补石板地面、台阶等石构件;

第十一步:自检各项工程;

第十二步:拆除脚手架。

(三)、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拆除所有改建的墙体,恢复原有格局,损毁的竹篾墙按原工艺恢复。

(1)本工程采取揭顶大维修,木椽子根据破损程度予以更换,无变形、无劈裂、无糟朽者均可继续使用;

乐山某煤电公司废水处理施工组织设计(2)需要更换的木椽应用优质杉木按原尺寸制安;

(3)拆除各种脊饰和小青瓦后,尽量用原材料,按原式样进行复原;

(4)所有屋面均做小青瓦望瓦;

(1)本工程主要梁架构件有梁、柱、檩、枋等。在维修时能尽量维持原貌不动,对能修补的要尽量修补,能加固使用的要尽量加固。对所有走闪、跑位构件予以归安,并进行铁件加固,加强构件间的约束力,加强整体刚度。对构件承载力不足引发的构件变形、损伤过大者在原材份、形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结构加固

补强,加强构件刚度。通过以上方法全面恢复结构原有受力体系、构件原有受力状态。使整个结构体系回位到原理想的、可以控制的状态。对已损构件采用成熟的修补方式予以现状修补。对确实糟、损严重,无法修补的构件予以原制新作。通过以上方法全面解决结构损伤,从根本上解决结构安全隐患,增强结构强度储备;

(2)本工程木梁架损坏程度主要有断裂、糟朽、劈裂;

(3)柱、梁、枋断裂DB13(J)/T 8365-2020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评价标准.pdf,必需用优质杉木干料按原尺寸进行墩接;

(4)木构梁架表皮糟朽不超过断面1/2的,可采取剔补加固,但必须将糟朽部分砍刮干净,用同种木材用传统方法进行嵌补,糟朽严重的应进行墩接或整个构件更换;

(5)木构梁劈裂采用两种方法处理;对于裂纹小于0.5厘米时,可直接用油漆腻子勾缝再作油漆;对裂缝超过0.5厘米时,采用木条嵌补,严重的采用传统加固法加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