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路桥区河道连通工程顶管电力施工组织设计

台州市路桥区河道连通工程顶管电力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71.0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台州市路桥区河道连通工程顶管电力施工组织设计

具体施工流程详见“第四节三、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本工程招标文件规定总控制工期为90日历天。我司组织了有关人员认真阅读、理会有关招标文件精神DB34/ 1800-2012标准下载,多次踏勘现场,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各周边环境,精心细致编制本施工计划。

我公司计划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03年7月23日,竣工日期为2003年10月15日,总施工时间为85日历天,比招标要求的总工期提前5天。由于开工日期为暂定开工日期,实际开工日期将以施工承包合同约定的开工日期作为正式开工日期。开工时间有所变动时,我司将重新调整进度计划以满足业主需要。

为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我司将沿线截污管道划分为三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又细分为两个工作面,工作面之间采用平行作业法组织施工。施工段的划分充分考虑了现场交通状况、施工项目分布特点以及我司对本工程的投入。具体施工段的划分详见“第三节施工总体部署”。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踏勘情况,本工程位于五羊新城内的寺右南一街及明月二街,全线大部分采用顶管施工。由于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复杂及交通条件限制,因此工作井的施工将成为本工程工期控制关键,直接影响到其后续工序的施工,并影响本工程能否按期完成。

关键线路:施工前期准备W11~W15井段顶管施工W1~W7井段顶管施工WA~W1井段管道敷设原砼路面及人行道恢复竣工交验及清退场

利用同一接收井的顶管施工段尽量安排平行作业法施工,确保该施工段按期完成;并尽快恢复原地面路面,将占地交还给市民,以减少施工过程对现有交通、居民生活的影响。

我司将根据本施工进度计划投入相应的劳动力、机械数量,同时保证材料供应、资金使用满足工程施工的需用,确保在赶工的情况下我司也能精心施工,提高各工序整体质量。具体情况可参见《劳动力使用计划图》、《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主要材料使用计划表》、《资金使用计划图》等图表。

二、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图);

三、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见图);

为了保证本工程按期、按质完成,我公司将采取如下保证工期的管理措施,有效地控制好总施工工期。

2、精心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做到保证重点,统筹兼顾,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为了保证对施工项目的进度实行计划控制,首先必须编制合理的总进度计划。在具体实施中,将规定的任务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如施工场地的情况、劳动力机械等资源条件和施工的实际进度,编制周密细致、切实可行的周计划、月度计划,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强调当天计划当日完成,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从而达到对施工项目整体进度的控制。

3、建立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组织系统:项目部的各级负责人,从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技术主管,班组长及其它所属成员共同组成施工项目进度计划实施的完整的组织系统,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难度,确定工程施工的人员,坚持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结合,把有施工经验,有创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担负重任,各专业队伍遵循计划规定的目标去完成任务项目经理和有关劳动力调配、材料设备、采购运输等职能部门都按照施工进度规定的要求进行严格管理,把计划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个人,层层签订承包责任。施工项目经理,施工队和作业班组之间分别签订承包责任,按计划目标明确规定完成工期,相互承担的经济责任、权限和利益,或者采用下达施工任务书,将作业下达到施工班组,明确具体施工任务,技术措施,质量要求等内容,使施工班组必须保证按作业计划完成规定的任务。

4、认真做好施工准备,优化施工方案:认真做好施工准备是施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必须认真做好全场性施工准备(设备、材料、劳动力等),单位工程条件准备(三通一平、测量放样等)以及分部工程作业条件准备(施工技术交底等)。在施工中,尽量采取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同时,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各项施工方法,以加快施工进度。

5、做好施工进度记录,填好施工进度统计表

在计划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各级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者都要跟踪做好施工记录,记载计划中的每项工作开始日期、工作进度和完成日期。为施工项目进度检查分析提供信息,因此要求实事求是记录,并填好有关图表。

6、做好施工中的管理调度工作

7、协调好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及与本工程施工有关的各种外部关系,创造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施工环境。

8、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的行动,要使有关人员都明确各项计划的目标、任务、实施方案和措施,使管理层和作业层协调一致,将计划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干劲和创造精神,建立奖罚严明的经济责任制度,广泛开展“全员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效率。

9、做好交通维护工作,加强与交通部门联系,办好有关手续,避免因交通等因素影响施工进度。

总之,我公司将本工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开展全员劳动竞赛,科学地组织和管理,确保按期完工。

为确保本工程按期竣工,除制定以上工期保证措施外,还制定以下奖惩办法:

1、制定的工期完成不奖不罚;

一、顶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二、管道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

第五节劳动力使用计划

第七节主要材料使用计划

F型机制钢筋砼管D600

2003.07.025~2003.9.29

承插式钢筋砼管D600

2003.08.025~2003.10.10

2003.07.025~2003.9.20

2003.07.025~2003.9.20

2003.07.025~2003.9.20

2003.07.025~2003.10.10

2003.07.025~2003.10.10

2003.07.025~2003.10.10

2003.07.025~2003.9.29

2003.07.025~2003.9.29

2003.07.025~2003.9.29

本工程是根据五羊新城雨污分流的现状,计划取消五羊新城污水处理厂,另在五羊新城寺右新马路南侧处新建管线D600经寺右新马路南一街、明月二街,将截流污水截入沿江集污渠箱,输送至猎德污水处理厂处理。

因设计的污水管所经过的道路的地下管线较多,车流量较大,且位于小区内,明挖施工要迁移较多的地下管线,迁移费用较大,综合施工方便与经济因素,本排水工程大部分采用机械顶管工艺。顶管部分采用F型机制钢筋混凝土圆管,检查井采用马路甲式。根据施工路线走向,施工时全线共设四个工作井和四个接收井。顶管部分总长736米,另有78米采用开挖法施工,开挖部分排水管采用承插式机制钢筋混凝土圆管,管道基础为B式。承插管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再用1:2水泥砂浆抹带。

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广州五羊新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岩土地质勘察报告》,拟建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2、淤泥层:层厚1.7~1.8m,平均厚度1.75米。深灰色、流塑、饱和,含少量粉砂。

5、粉质粘土层:层厚1.10~2.30m,平均厚度1.70米.呈透镜体状。

6、基岩风化层:拟建场地的基岩为上白垩统泥岩,根据岩层的风化程度分为强风化、中风化两个带。

拟建场地含水层主要是素填土及中、粗砂层中孔隙水,中、粗砂层储水量较大,微具承压性,主要受生活用水及珠江用水的补给。其余土层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位为1.2~2.30米。

第二节顶管施工技术措施

本工程排水管道大部分采用顶管施工,具体范围为W1~W18。根据排水管埋深及其管径,大部分管道位于中砂或粗砂层,部分管道置于淤泥质土层。我公司将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地面遥控的泥水平衡式顶管机进行施工,该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如下:

1、适用地质范围较广,在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地质变化范围大的土质条件,效果尤其突出。

2、可保持挖掘面的相对稳定,对周围土层的影响较小,施工后地面沉降最小。

3、与其他类型的机种相比,泥水顶管的推力较小,适宜于长距离顶管。

4、工作坑内作业环境较好,作业比较安全。由于采用泥水输送弃土直至地面,搬运土方更为方便。

5、由于采用地面遥控操作,施工更加文明安全。

6、由于连续出土,大大提高了推进速度。采用了方向引导装置,使得顶进速度快、精度高。

因该段地下管线较多,开挖基坑前必须开挖样洞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确保施工范围无管线或迁移后方可进行施工。地质资料显示,施工范围内地质情况较差,开挖前采用打入密扣拉森钢板桩护壁。

1、人工配合机械挖工作坑

工作坑应有足够的空间和工作面,保证下管、安装顶进设备和操作间距,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工作坑的尺寸为B*L=5.6*6.2(米)。

工作井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施工,井壁每节深度1000mm,壁厚300m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井壁施工到工作井井底后,施工后背墙。井壁及后背墙均埋入底部800mm。人工在井内挖土,挖孔土方人工装井吊斗,采用手绞架吊出井外、提升至地面堆泥场后装车外运。

工作坑内要有临时排水设施,工作坑左右两侧设30*30cm排水沟及集水井,并用水泥砂浆抹面,坑外地表设截水沟。

护壁钢筋绑扎:将已加工好的钢筋吊入井下绑扎,用混凝土块作钢筋保护层垫块,上节护壁钢筋伸入下一节护壁钢筋的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安装护壁模板:模板支撑要牢固,可在孔底下插入钢钎将模板固定,防止整套模板移动。

护壁混凝土浇注:挖孔护壁混凝土采用快速C35混凝土,用吊斗将混凝土均匀地在模板的各个方向浇注,人工用钢筋把混凝土插均匀,防止模板受机械振捣而偏移。

后背为千斤顶的支撑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各刚度,且压缩变形要均匀。本工程后靠背产将工作坑的混凝土护壁墙下半部加厚作为千斤顶的后靠背。厚度为30cm,混凝土标号为快速C35混凝土。钢筋设双层,采用φ14Ⅱ级钢筋,间距布置为20*20cm。

在工作坑中央设置一只集水井抽水,先铺筑一层厚度的碎石垫层可起过滤地下水作用,在碎石垫层面上铺设隔层带(油毛毡三层)防止地下水上升,阻止浇混凝土基础时水泥浆水流进碎石层中堵塞地下水通道,让集水井发挥作用。在隔离带上现浇C20混凝土基础,只留下集水井的部位让地下水从集水井中向外抽排,使底板混凝土不承受水压,底板混凝土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把抽水位封闭。

5、工作坑导轨设置及基础加固

工作坑底根据土质、管子重量及地下水情况,做好基础,以防止工作坑下沉,导致管子顶进位置的偏差。

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当工作坑底土质松软,有地下水时,应采用等级超过C20的混凝土封底,厚度为200mm,混凝土底板漏水处应采用灌注水泥浆。

接收井采用开挖形式,用钢板支撑,尺寸为B*L=3*2.2(米)。接收井采用开单排筋布置,井洞口处不配筋,混凝土标号为快速C20混凝土。

四、顶管施工的准备工作

1、顶管工程力学参数确定

顶管道受的阻力,包括工具管切土正压力、管壁摩擦阻力及工具管水压力。

根据设计图纸得知,在考虑了安全系数的前提下最大控制顶力为300吨。考虑到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2倍能力储备,设备顶进能力应达到600吨,采用2个300吨的千斤顶可满足要求。

顶进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顶铁、工具管及运出土设备等。

千斤顶是掘进顶管的主要设备,考虑到为避免千斤顶故障而影响工程进度,故采用两套设备。千斤顶在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两台并列式,顶力合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根据施工经验,采用机械挖运土方,管上半部管壁与土壁有间隙时,千斤顶的着力点作用在管子垂直直径的1/4~1/5处为宜。

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要求它能承受顶压力而变形,并且便于搬动。根据顶铁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横顶铁、顺顶铁和U形顶铁三种。本工程采用横顶铁形式。

工作坑上设活动式工作平台,平台用30号工字钢梁,上铺15×15cm的方木。工作坑井口处安装滑动平台,作为下管及出土使用。在工作平台上设直重架,上装电动卷扬机,其起重量应大于管子重量。

DBJ/T15-119-2016 预拌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用技术规程.pdf顶管施工顺序如下图所示:

首先将工具头下到导轨上,就位以后,装好顶铁,连接好各系统并检查正常后,校测工具头水平及垂直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合格后即可顶进工具头,然后安放混凝土管节,再次测量标高,核定无误后,开动工具头进行试顶,待调整好各项参数后即可正常顶进施工。

1、顶进掘进机洞口处地基加固及止水圈施工

因本程管道所处部位为中粗砂,透水性较强。施工时考虑在洞口外8米范围内注浆以提高地基土的抗渗性与承载力,防止工具头出洞后下沉与地层透水。注浆孔以梅花型方式布孔,孔距1.5米。对洞口上3米、下3米及左右各4米作为上下左右的加固范围。土体加固过程中要对管线地面进行跟踪沉降观测。顶管机进入加固范围时,要观察出土与顶力的变化情况。顶管掘进机在顶至离接收井约10米处停止对管壁外注润滑浆,防止进洞时浆液流入接收井内。

在洞口外侧,要设置钢封门,钢封门采用22#槽钢,密排布置。顶管掘进机出洞口处必须进行止水圈施工,以防漏水。洞口止水装置如上图。

顶进施工主要利用工具头的管前端取土,千斤顶出镐在后背不动的情况下将雨水管向前顶进,其操作过程如下:

(1)安装好顶铁挤牢,管前端已一定长度后,启动油泵,千斤顶进油,活塞伸出一个工作行程,将管子推向一定距离。

(2)停止油泵浙江景宁县财税培训中心装饰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打开控制阀,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

(3)添加顶铁,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需要安装下一节管子为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