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云南省曲靖市昆铁路立交桥箱梁顶推专项施工方案ZLDB泵站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
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结构图
连续顶推千斤顶工作原理:
顶推时,如上图所示,启动系统后,前置顶夹紧钢绞线,牵着箱梁向前行走,当前置顶撞上5X(行程开关5)时,后置顶亦同时往前行走。此时,前置顶与后置顶同时往前运动,后置顶的夹具自动夹紧钢绞线,荷载由前置顶向后置顶转移。当前置顶走到并撞上6X(行程开关6),前置顶立即往回行走。此时外墙平涂施工工艺0514,前置顶的夹具自动松开,荷载全部由后置顶承担。当后置顶走到并撞上2X(行程开关2)时,前置顶开始往前行走。如此循环,周而复始,使箱梁保持连续、匀速向前行走。
(3)、拉锚器和牵引装置
后锚点临时齿块大样图(单位:mm)
(4)、限位及纠偏装置安装
在顶推过程中,为防止箱梁在顶推过程中横向出现较大的偏位,在0#~3#永久墩和5#、7#临时墩上均安装限位纠偏装置。限位纠偏工作均在箱梁顶进过程中进行。
1#、2#墩限位纠偏装置图
3#墩顶限位纠偏装置图
5#、7#临时墩顶限位纠偏装置图
顶推过程中,如出现横向偏移,在导向装置(滑轮小车)与箱梁之间塞进钢楔、钢板进行横向限位。当水平位移超过8mm时,采用水平纠偏千斤顶进行纠偏。
为确保施工安全,在顶推施工的各作业点均应设置施工作业平台。搭设施工作业平台的施工点为千斤顶放置处(0#台、1#、2#、3#永久墩)。施工平台采用脚手管进行搭设,1#、2#、3#墩作业平台沿墩柱四周设置,在千斤顶位置顺桥向纵向设置两道,作业平台宽1米,上铺50mm厚的木板,并在平台四周设置栏杆,栏杆的设置不得影响顶推作业。每个平台处均应设置上下通道,通道采用“之”字形设置。作业平台及通道满铺5cm厚木板223平方。
2#墩作业平台及通道搭设实例
箱梁上后锚点共有两处,分别为后锚点1,距梁尾端距离33.5m;后锚点2距梁尾端距离为84.5m。
在箱梁顶推之前需对导梁进行预顶,确保导梁的整体刚度以及连接部位的强度。顶力300t,每侧150t,两侧起顶同步进行,箱梁顶推总距离为122.75m,随顶推的过程进行,箱梁顶推分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顶推准备工作就绪后,此时导梁前端悬出0号台5m,箱梁尾部悬出1号临时墩3.3m;0号台及临5号墩处的千斤顶参与工作,分别牵引至1号、2号后锚齿块。
利用列车间隔前顶15m到达铁路限界范围外,此过程为试顶阶段,注意记录相关数据,检查结构关键受力部位是否正常。
2)、第二阶段:向铁路部门分4次要点240分钟(每次60分钟),分次前顶22m,导梁前端到达1号永久墩顶,结束要点。
3)、第三阶段:拆除临5号临时墩顶千斤顶处的牵引钢束,将锚固于2#后锚齿块处的钢束牵引至0号台处的千斤顶。由0号台顶处的千斤顶进行单点顶推,顶进59米,导梁到达3#永久墩。
4)、第四阶段:拆除临0号台顶千斤顶处的牵引钢束,将锚固于2#后锚齿块处的钢束牵引至3号墩顶处的千斤顶。启动3#千斤顶装置,由3号墩顶千斤顶进行单点顶推,将梁体往前顶推26.75m至设计位置,箱梁顶推过程结束。本过程边顶推边分节段拆除导梁。
箱梁顶推前已经将各永久墩支座安放完毕,采用10台500t及4台600t落梁千斤顶,同步操作将箱梁落在设计位置。千斤顶布置在0号、1号墩、2号墩、3号墩顶。
0#台落梁千斤顶布置立面图(单位:m)
1#、2#墩落梁千斤顶布置立面图(单位:m)
3#墩落梁千斤顶布置立面图(单位:m)
1)箱梁就位之后,在各墩顶同时向上顶梁5cm(可根据实际操作空间调整顶梁高度),拆除滑道,安装梁底调平钢楔块;顶梁前,向铁路部门要点240分钟(分4次要点,每次60分钟)。
2)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准备就绪。
对梁体依照设计中线位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开始落梁。每墩落梁高度均为8cm(已包含顶起的5cm)。每个桥墩每次下落按2cm进行控制,4个循环下落8cm落到设计标高,支座完全受力。通过控制进油压力来确保每个桥墩千斤顶受力均匀。测试并调整梁体线形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锚固支座。
为防止落梁过程中梁体下滑,落梁时,牵引索不得松开,待落梁完成后方可拆除牵引索及千斤顶。落梁时,0#~3#永久墩限位装置处用木楔楔紧,防止梁体倾覆。
3.6.7、顶推中的位移控制
通过计算,确定顶推运动轨迹:箱梁在平面上为直线前进,立面上下坡前进。顶推过程中,通过控制永久墩和临时墩上的横向限位装置控制箱梁的横向偏移,通过顶推千斤顶的行程控制箱梁的纵向位移。
(1)顶推准备阶段:2014年6月22日前完成预制箱梁支架拆除、滑道清理、导梁安装、限位装置安装等一切准备工作,并进行预顶。
(2)顶推第一阶段:2014年6月23日,利用列车间隔前顶15m到达铁路限界范围外,此过程为试顶阶段,注意记录相关数据,检查结构关键受力部位是否正常。
(3)顶推第二阶段:向铁路部门分4次要点240分钟(每次60分钟),分次前顶22m,导梁前端到达1号永久墩顶,结束要点。2014年6月24日~27日每日封锁沪昆线曲靖~马龙区间上、下行线K2494+200~K2494+400一次,每次60分钟,进行连续梁顶推。根据类似工程经验,顶推平均速度为6m/小时,考虑调度命令的下达及申请开通的影响,每个封锁点行程6m。
采用10台500t及4台600t落梁千斤顶,同步操作将箱梁落在设计位置。千斤顶布置在0号、1号墩、2号墩、3号墩顶。
箱梁就位之后,在各墩顶同时顶梁5cm(可根据实际操作空间调整顶梁高度),拆除滑道,安装梁底调平钢楔块;
各墩顶分次、逐级将梁体落至设计位置;将永久支座上摆同梁体连接固定。
5.1、顶推箱梁中线精度控制
在箱梁的顶板和底板上做中线标记点(点位的布置及观测频率详见第三方监测单位上报的监测专项方案)。顶推时,观测点上架设全站仪对梁体中线进行观测,当出现偏差超限时,进行纠偏。阶段顶推箱梁差2m就要就位时,开始不间断地观测和精确地纠偏,使箱梁首尾中线偏差控制在4mm范围内。最后就位时箱梁首尾中线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每次顶推结束时,画出箱梁的位置情况,分析箱梁中线的偏差情况,确定下一步施工箱梁中线的控制方法,将箱梁的实际中线与设计中线相比较,使箱梁的实际中线绕设计中线左右摆动,避免出现大弧形,以免影响顶推施工的正常进行。
5.2、箱梁截面位置的控制
阶段顶推就位前,在箱梁的顶板上作明显标记,并设专人观察。测量一次横向、纵向位置,偏差过大时进行调整,以保证箱梁截面位置正确和梁底支座预埋件位置正确。
5.3、保证走行顺畅,防止局部失稳和控制梁体竖向线形措施
为防止梁体在顶推过程中发生局部失稳,采取了如下措施:
1)提高滑道的制作精度,严格控制滑道标高,每次顶推施工前,均检查各墩顶滑道标高。
2)以高标准严格控制箱梁预制质量,确保箱梁梁底平整度满足要求。箱梁浇注脱模后,设专人负责检查梁底,若发现梁底面平整度大于5mm,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修整、打磨平箱梁底面。
3)监控测量,严格控制梁体的挠度,及时修正滑道标高。
我方防护人员协助配合设备管理单位的监督人员,对设备的安全稳定情况进行详细的排查;有专门的千斤顶及油泵操作人员,时刻观察运行情况;设置3~5名安全巡视人员,不间断的对顶推设备及临时设施进行检查。
经过全过程的仿真计算分析,得出了最大悬臂时梁体受力安全的结论。但考虑到实际理论的偏差,已由业主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具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梁、墩进行顶推全过程的监控监测,将测试数据与提前设置的三级预警值相比较,及时判断梁、墩的安全情况。
主要安全措施有以下几点:
2)进场前,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操作规程指导,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
3)按《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设置驻站联络员和安全防护员,使施工现场时刻与车站保持密切联系。
4)严禁各种施工用料和机具侵入铁路限界,确保铁路设备安全和行车安全。
5)为确保行车安全及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铁路回流线、接触网承力索上均设置绝缘套管。
6)顶推施工临时设施和机械设备仪器,必须经过有法定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算检验标定,定期进行自检校正,并做好记录。
7)顶推施工过程中,由业主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具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相关临时设施、永久墩、砼梁、钢导梁进行全过程的监控监测,由监测单位上报详细的监测专项方案并经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第三方监测数据需同时报业主和路局备案。
8)顶推施工前,派专人清理钢导梁及砼梁上的杂物,防止顶推过程中坠落危及人员及行车安全。
9)钢导梁侵入既有沪昆铁路限界后,顶推作业必须在封锁时间内进行。每次顶推结束后千斤顶不回油,限位装置处用木楔楔紧,将梁体固定稳固,防止梁体滑移或倾覆。
10)利用列车间隔时间进行顶推作业时,需在作业地点两端1km外各设置1名防护员,如有险情列车不能通过,立即通知驻站联络员或列车应答点配合人员,及时拦停列车。
11)及时与气象观测部门联系,获得天气变化资料。大雨和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不进行一切顶推相关的作业。
12)高空作业时配挂好安全带,脚下应铺设走道板并铺设平稳,不得有探头板。走道两侧必须设置扶手和围栏。
13)夜间施工,需建立值班制度,保证照明条件,在作业区附近悬挂警示标志。
13)重点部位设常规消防器材,易燃、易爆材料必须设专库储存,设立警示标志,并远离生活区。
14)施工现场用电,须建立用电管理制度。严禁乱拉乱接电源,严禁非电工拆除电器设备。
15)临近既有线回流线5m范围内的钢构件需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
16)所有施工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令则行,无令则止。
为规范中国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南响公路上跨沪昆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经理部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
本应急预案编制的依据是:《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有关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本预案。
7.3.1、本预案适用于中铁八局南响公路上跨沪昆铁路立交桥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范围内发生的铁路行车安全事故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7.3.2、事故类型和危险性分析
(1)、事故类型:按照《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事故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4个等级,一般事故又分为A类、B类、C类、D类。
(2)、危险性分析:是指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钢导梁弯折、连续梁倾覆砸断接触网、破坏既有线路、破坏通信、信号电缆中断行车信息,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危及列车旅客的紧急事故。
在充分进行施工调查及综合考虑的情况下,提出重大危险源如下:
①由于顶推过程中钢导梁弯折、连续梁倾覆造成的砸断接触网、破坏既有线路;
②破坏通信电缆、信号电缆、供电电缆等中断行车信息;
③钢导梁或其他材料侵入限界。
7.5、组织机构及职责
7.5.2、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期间负责人为项目经理。
(2)、应急响应期间组织机构。
7.6、监控与预防措施
7.6.1、营业线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报路局主管部门审批。
7.6.2、按批准的“施工运输计划”封锁施工,并执行路局“天窗修”考核办法。
7.6.3、防护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条款防护。
7.6.4、施工安全管理按昆铁办538号《昆明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7.6.5、发生行车事故,立即报告行车部门和设备管理单位组织救援。
(1)、迅速、准确、逐级上报的原则。
(3)、现场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项目经理(组长)报告,由项目经理上报各部门主管、上级单位及业主;出现人身伤亡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上报中铁八局昆建公司生产调度、安质部,监理单位、项目业主单位;并按照《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事故报告程序规定报告工程管辖地所在昆明铁路局铁路运输、设备管理单位和主管部门。
13987496190
JJF(浙)1164-2019 电缆故障闪侧仪校准规范13508816195
13629458369
13769842593
7.8.1、响应分级(按照行车事故等级分级响应)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行车安全事故分为一般事故、较大、重大、特别重大事故等四级。对应相应事故等级,采取相应的事故应急响应行动。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各级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按以下响应程序执行:
在事故现场参与救援的各单位和人员应当服从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指挥日产吨水泥生产线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并及时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汇报有关重要信息。
(5)、发生行车事故后,项目部必须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并全力协助开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6)、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根据事故状态,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应划定事故现场危险区域范围、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及时发布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