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杭州]钢拱组合体系桥钢结构顶推施工组织设计8.6.1、桥梁监控计算理论 94
8.6.2、监控岗位责任 95
8.6.3、监控技术方案其他保证措施 96
DB34/T 3585-2020 桥梁预应力张拉和孔道压浆施工指南.pdf九、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99
9.1、难点分析 99
9.2、解决措施 99
十、主要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 101
10.1、质量保证体系 101
10.1.1、质量保证组织 101
10.1.2、质量保证体系 102
10.2、质量目标 103
10.3、质量保证措施 103
十一、主要安全保障体系及措施 104
11.1、安全保证体系 104
11.1.1、安全生产保障组织机构 104
11.1.2、安全保证体系 105
11.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06
11.2.1、设备安全技术措施 106
11.2.2、结构安全技术措施 106
11.2.3、安全注意事项 106
11.2.4、防涌潮安全措施 107
11.2.5、防台安全措施 108
十二、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110
12.1、文明施工目标 110
12.2、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110
12.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10
十三、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12
XX大桥属于XX上规划建设的十座大桥之一,位于彭埠大桥(原钱江二桥)下游5km,下沙大桥(原钱江六桥)上游8km处。
1.2.1、主桥结构形式
主桥上部结构为3×210m三孔结合梁—钢拱组合体系拱桥,相邻两个拱桥间采用简支结合梁连接。简支拱支承跨径188m,拱肋系由主拱肋、副拱肋、主副拱肋之间的横向连杆以及拱顶横撑等构件组成。主拱肋外倾12º,立面矢高43.784m。副拱肋轴线为空间曲线,立面矢高33m。主拱采用矩形截面,宽2.2m,高3.2m;副拱采用方形截面,边长1.5m,主副拱肋之间的横向连杆采用圆钢管,间距8.5m。拱桥主梁为等截面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全高4.5m,全宽37.7m。结合梁钢梁材质为Q345qD,为主纵梁(闭口边拱梁)、中横梁、端横梁、小纵梁组成的双主梁梁格体系。其中:两侧钢主纵梁间距27.6m,纵梁每8.5m一个节段(跨中为12.75米,拱梁交界段为12.155米),每间隔4.25m设置一道横梁,每两道横梁之间设置一道小纵梁。钢横梁间距4.25m,混凝土桥面板厚26cm。钢主纵梁内部设系杆索。拱桥吊杆间距8.5m,吊杆上端锚固于主拱肋,下端锚固于钢主纵梁。简支结合梁支承跨径18.2m,构造形式与拱桥主梁相同。
1.2.2、引桥结构形式
引桥上部结构为55+2×85+90m,引桥桥面宽度31.5m,结构形式为等高度单箱单室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拱梁,梁中心线高4.5m。结构断面由砼桥面板及整体成槽形的钢梁组成,槽形钢梁整体上由顶板、腹板底板、空腹式横梁、实腹式横梁、腹板加劲肋、底板加劲肋组成;顶板厚度36mm~56mm,宽1.2m~1.8m;腹板厚度24mm~36mm,斜率约1:4.07;底板厚度18mm~36mm,宽11.05m;腹板上布置有竖向及水平向腹板加劲肋,竖向加劲肋断面形式为T型或板式,连续布置,水平向断面形式均为U肋,间断布置;底板上布置有底板纵向加劲肋,断面形式为板式,通过设置过焊孔穿越空腹式横梁,纵向连续布置;空腹式横梁标准间距4.25m,空腹式横梁由T型腹板竖向加劲肋、T型横向底板加劲肋,以及水平和斜向撑杆等组成;支点处布置实腹式横梁。
槽形钢梁顶面宽度13.1m,底板宽度11.05m。在横梁位置设置撑杆及横向连接系统,横向连接系统总宽度31.5m,在空腹式横梁位置设置外侧挑臂撑杆及内部撑杆支撑桥面板系统,撑杆下侧连接于横梁下侧两端靠近腹板位置,撑杆上侧连接于挑臂横梁及内横梁,实腹式横梁处只设置外侧挑臂撑杆。
在两侧横向离腹板顶缘5.75m位置设置小纵梁,两端连接于横向连接系,用以增强挑臂钢结构额稳定性及通过布置剪力钉群增强与桥面板的密贴性。
支点左右各约12.75m范围内采用双结合的结构形式,该区域内底板纵向加劲肋演变为开孔板剪力键,同时间隔布置剪力钉,保证砼板与钢梁密实结合。底板砼跨越1道实腹式横梁及4道空腹式横梁,为保证底板砼的连续性,在这4道横梁腹板上配有剪力钉。
1.3.1、气象水文条件
1.3.1.1、气象条件
杭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交替明显;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低温少雨季节;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东南风为主,海洋带来充沛的水气,空气湿润,是高温、强光照季节;春节降水丰富,且降水时间长;秋季干燥,冷暖变化大。
1.3.1.2、水文条件
工程河段内河床演变特点:年内洪冲潮淤,年际受连续丰、枯水文年及下游尖山河段主槽曲直的影响较大,连续丰水年尖山河湾主槽顺直,河床大冲大淤;连续枯水年尖山河段主槽弯曲,河床变幅较小。深槽的年内变化与整个河段洪冲潮於的特点基本一致,年际最大冲於幅度达11m。
桥位断面由于受五堡至七格弯道及北岸丁坝局部冲刷坑的影响,河床主槽主要集中在离北岸200~800m的范围内,出现频率为92%。主槽摆幅在650~880m之内,年内冲於变化在2~6m之间。
桥位断面南岸处于七堡~七格湾道的凸岸,在弯道水流的作用下存在边滩,边滩的宽度及高程随XX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冲於变化,变幅较大,平均低潮位以上的边滩宽度多年平均值约为330m。
XX大桥工程处于XX河口沙坎顶端附近,受潮流和径流的共同作用。相关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桥址处于洪潮共同作用的河口段中间,桥址断面最大流量和最大洪水流速出现在特大潮落时刻。
断面平均流速(m/s)
以逐年年最高潮位与当年平均潮位的差值,即距平值,作为统计样本,采用皮尔逊Ⅲ型适线进行重现期分析。七堡、仓前站高、低水位统计结果见下表,桥位附近的设计高低水位取用七堡站的值。
涌潮是XX特殊的水力现象。由于河口段河宽沿程向内急剧收缩,河床迅速抬高,潮波从外海向河口上游传播过程中产生剧烈变形,遂使涨潮波前开成明显锋面,陡度达1:9~1:9.4,近岸滩地较浅处潮波锋面往往破碎。涌潮行进速度一般约4~7m/s,同一地占水位涨率可达1m/s。水位骤升的同时,流速亦从落潮方向反转成涨潮方向,随之,流速剧增,俗称“快水”,快水一般持续二十分钟左右。
今年来,涌潮约在高阳山下游2.5k的白腊礁一带形成,上溯过程中逐渐增强,到八堡~大缺口一带最大;之后强度渐弱。强潮时,涌潮潮头可上溯到闻家堰以上,全程约90km。
1.3.2、气象水文条件
工程区第四系地层厚度达60余米,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工程特性,划分为6个大层,13个亚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填土,受人类活动影响,成分较杂,结构松散,分布于表层。
②、全新统上中段冲海相沉积层,下分四个亚层。
③、淤泥质亚粘土,为全新统中段滨海、海湾相沉积层。灰色,流塑,具水平层理,层间夹粉砂薄层,含腐殖质,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高压缩性。
⑤、全新统下段浅海相沉积层,下分两个亚层。
⑥、亚粘土,为晚更新统上段河、湖相沉积层。灰绿、灰黄色,软塑一硬塑,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局部夹亚砂土、粉细沙,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稍有光泽,中等压缩性。
⑧、晚更新统上段河流冲击相沉积层,下分三个亚层。
1.4、工程施工重点与难点
1)、工程区第四系地层厚度达60余米,多为软土淤泥地质,拼装及起重设备基础处理困难。
2)、拱梁起重结构件大,吨位重,起重高度高,吊装设备较难选择。
3)、现场焊接量较大,现场拼装焊接工艺要求高。
4)、钢拱梁拱肋设计为空间扭曲线,加工制作难度大。
5)、拱肋支架高约70m,吊装困难,在拱肋及风荷载作用下,支架变形难以控制,拼装精确调位困难,安全风险大。
6)、三孔钢拱梁带拱整体顶推,国内尚无成熟施工经验可以借鉴,施工中的意外因素难以估计,顶推施工难度大。
7)、主跨跨径210m,中间仅设计一个临时墩,引桥墩跨径也有90m,顶推施工悬臂大,主梁受力复杂,应力大,各类变形难以有效控制,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8)、三跨带拱顶推重心高,顶推时易发生失稳,且顶推时间要遇台风季节,安全风险大。
二、总体部署及工艺介绍
2.1.1、施工总平面布置
2.1.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2.1.2.1、组织机构
XX大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由项目经理负责整个实施过程中的全面管理工作。项目总工主管实施过程中的全面技术工作及对外的技术联络工作。由工程部、劳安部、质检部和工地试验室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为更进一步保障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每个施工班组设专职质量监督员,用以监控施工质量。
2.1.2.2、管理体系
顶推施工采用“过程方法”建立、监视、测量、改进管理体系。过程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施工项目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有关过程进行项目施工,实现对每个施工过程进行周密策划,对每个工序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因素和职业安全健康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制定预防措施。
2.1.3、主要资源配备
为了满足钢箱梁顶推施工要求及进度计划缸砖、水泥花砖、通体砖地面施工工艺,配备足够的人员、设备及材料,主要资源配备使用计划见下表。
2.1.3.1、劳动力配备计划
2.1.3.2、船机设备配备计划
2.1.3.3、主要材料配备计划
单跨主拱节段统计(2片主拱)
单跨副拱节段统计(2片副拱)
G3、G4、G5、G7、G8
引桥钢梁标准节段工程量统计表
Q/GDW 11458-2015 水电站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导则.pdf引桥钢梁特殊节段工程量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