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榆林桥燃气管道跨河工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4.2.5.施工现场准备
4.2.5.1.施工场地的办公用房及驻地的位置
在榆林桥北侧的适当位置选一处300m2空地作为该工程项目经理部的住址东莞某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施工方案,在此位置上建立临时办公室、仓库并设立施工标志牌。
4.2.5.2.施工及生活用水、电
施工过程中生活用水采用水车拉水,注意合理使用,节约用水。
4.2.5.3.自行架设通向施工点的临时供电线路安装配电设施及照明设施,临时供电线路的架设安装必须符合临时用电有关规范要求。
4.2.5.4.自备75KW移动式发电机两台作为施工用电源。
4.2.6.临时通讯设施配备
4.2.7.1.做好与设计、业主、监理等部门的联系工作,对工程上的有关事宜及时进行沟通。
4.2.7.2.施工前召开施工范围内的地区政府、机关、交通等施工配合会议,阐明施工目的、施工方法及施工进度等,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4.2.7.3.申请施工的有关执照、许可证明,如:施工许可证、交通导行证明等。
4.2.7.4.在河道中施工应取得河道管理批准。
4.2.8.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我公司将组织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其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物资负责人,计划核算员、资料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参见附图二)
4.2.8.2.项目经理部主要岗位职责
代表公司对项目全面负责,在项目上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经营宗旨,全面履行合同。
保证质量体系在项目中的有效运行。对项目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和文明施工负责。
2)项目副经理、施工负责人
对项目经理负责,负责工程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工作。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负责各区域、各专业施工的协调,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组织有效的控制,执行公司工序交接管理制度。
对项目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监管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主管质量、技术管理工作;组织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工作;负责对单位工作施工组织设计、重大方案和试车规程的审核;组织协调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组织不合格品处置、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组织实施对工程产品的标识和成品保护工作;负责产品的可追溯性工作。
a.负责基础上所需的规范、标准、规程的配备和实施;
b.负责设计文件的管理和联络工作;
c.组织、检查施工图纸的自审、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d.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置方案。
e.负责项目的检验和试验及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工作;
a.负责业主提供的工程所需的材料、半成品和设备的验证、现场保管、供应等管理工作;
b.负责自行采购的材料、半成品、设备的采购、验收、保管、供应等管理工作;
c.负责施工现场的物资标识工作;
为了使参加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明确所担负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便于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前必须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a.由技术负责人向所有参加施工人员交底,明确关键性的施工技术问题,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
b.将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向施工人员交底,以便掌握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主要工种的相互配合,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及各项管理措施等。
c.结合管理工程的关键部位、提出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制定出保证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d.各专职负责人应根据施工计划提前做出本专业的工序安排人员组织,施工准备计划及有关专业人员配合的计划及要求。
4.9.3.有效的施工组织
4.9.3.2.专职负责人员均进驻现场组织指挥、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4.9.3.3.项目经理部定期召开由有关负责人参加的工程协调会。
4.9.3.4.各专职负责人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出本专业的工序安排、人员组织及有关专业人员配合的计划和要求。
4.9.3.5.中标后我公司现场项目经理部将根据设计交底内容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以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
5.钢结构制作主要施工方法和措施
5.1.1.1.钢结构加工详图
5.1.1.4.《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5.1.2.2.管道托架按施工图要求分节制作。
5.1.2.4.桁架的各节点及支座支撑板刨平顶紧后焊接。
5.1.2.5.管道钢托架制作的各节完毕后,在车间进行预拼装,合格后按预案分解后出厂。
5.2.1.钢构件制作技术准备
5.2.1.1.在钢结构制作前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工作。明确制作和加工顺序、检查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分析材料来源和可供程度。
5.2.1.2.编制工艺规程和工艺方面的技术组织措施。
5.2.1.3.制订工艺流程卡,按产品逐个零件编制具体规定,零部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所需经过的路线,使用的设备和工艺。
5.3.3.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和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
5.3.4.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
5.3.5.连接材及涂料(底漆和面漆等)均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3.6.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受潮结块或已熔烧过的焊剂以及锈蚀、碰伤或混批的高强度螺栓。
5.3.7.防腐油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严禁使用过期材料。
5.4.1.对于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实行工艺化管理。在制作和安装前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的要求编制工艺规程和安装施工方案,使每道工序用工艺来保证.
5.4.2.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严格按工序检验,合格后,下一道工序方可进行。
5.4.3.制作安装和质量检验所用的钢尺等计量器具应具有相同的精度,并定期送计量部门检。
5.4.4.焊工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施焊。停焊时间超过半年以上时,应重新考核。
5.4.5.在钢结构安装现场搭设一个12m×9m的组对平台;平台按图5.4.5搭设。
钢结构制作流程见图5.5.1
a.首先,在放样前应熟悉图纸,并校对图纸各部分尺寸,清除油污等不符合质量要求之处。
b.放样应在放样平台进行,钢平台必须垫平相互连接牢固,放样前应对平台的水平度进行检测,以确保放样平台的水平度。
c.对钢结构的零件、部件成批量的下料时,应制作样板和样杆,并做出标记,要求标记清楚、准确、详细。
d.放样用的样板、样杆制作完成后必须经过自检合格,专检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并妥善保管;不得损坏或丢失,以备检查。号料前应清楚、熟悉样板、样杆上符号、标记、数量,并确认样板的精度无误后方可用于号料。
g.放样的样板、样杆制作的允许偏差见表5.5.2
e.号料前应根据材料进场的实际尺寸,绘制出号料用的排板图,以便套裁下料。
a.工位置;打样冲印及标出零件编号。
b.号料时应尽可能做到合理用材。发现材料上有疤痕、裂纹、夹层及厚度不足等缺陷时,应及时与公司技术部门联系,研究决定后再进行下料。钢材有弯曲和凹凸不平时,应先矫直,以防影响量尺的误差。
长度方向0.7mm/m;宽度方向1.0mm/m
5.5.2.3.下料与切割
a.钢材厚度δ≥12mm时采用自动或半自动切割。
b.钢材厚度δ≤12mm时采用切板机切割,大于∠90×10的角钢或其它型材宜采用锯床切割,小于等于∠90×10的角钢等型材可采用无齿锯切割。
实际切割线与号料线之间的偏差
切割截面与钢材表面的不垂直度
小于厚度的10%;且不大于2mm
5.5.3.1.钢材、构件、零件在组装前应对其进行认真的质量、几何尺寸等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可进行组装;如需校平构件、杆件应进行校平或调直。
5.5.3.2.组装前应有组织地进行图纸各部尺寸的审核,明确各零件、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连接关系,按设计各工艺的要求制定组装方案或措施,结合我公司金属结构厂及外阜工地的具体条件,制作相应的工装设施或工装卡具。
5.5.3.3.钢结构成品或半成品的组装,应在组装平台上进行采用胎具、卡具、夹具进行定位或固定,要求组装平台的高低差不应超过4mm,根据构件的精度要求及施工图纸的要求,可采用增加垫板等方法,进行调平,以确保构件的组装精度。
5.5.3.4.钢结构成品或半成品在组装前,应认真检查其零件、部件规格、尺寸、材质、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与相关的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时根据钢结构构件的结构形式、各零件、部件的相对位置、连接关系以及焊接的方法、焊接顺序来确定合理、准确的组装程序。
5.5.3.5.钢结构组装允许偏差见下表5.5.3
t/10;且不大于3.0
5.5.3.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a.尺寸超出允许偏差:对焊缝长度、宽度、厚度不足,中心线偏移,弯折等偏差,应严格控制焊接部位的相对位置尺寸,合格后方准焊接,焊接时精心操作。
c.焊缝裂纹:为防止裂纹产生,应选择适合的焊接工艺参数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电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缝接头应搭接10~15mm,焊接中不允许搬动、敲击焊件。
d.表面气孔:焊条按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烘焙,焊接区域必须清理干净,焊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降低焊接速度,使熔池中的气体完全逸出。
e.焊缝夹渣:多层施焊应层层将焊渣清除干净,操作中应运条正确,弧长适当。注意熔渣的流动方向,采用碱性焊条时,必须使熔渣留在熔渣后面。
6.1.1.管子、管件等附属设备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核对无误,并应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6.1.2.安装前,应将管子、管件等内部清理干净,不得存有杂物。
6.1.3.管道安装时,管沟积水应排除,每次收工时,管端应临时封堵。
6.2.管材及管件的检验
6.2.1.1.管材、管件及设备运至现场后,必须由材料员(质检员配合)逐根、逐件的检查外防腐及管口质量,并做好标识记录,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6.2.1.2.用钢尺对钢管逐根丈量其长度并记录。
6.2.1.3.弯头、弯管安装前,必须核对管件的规格、壁厚、角度、曲率半径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6.2.1.4.阀门在安装前应根据设计核对阀门的型号以及法兰;螺栓的规格和数量,符合产品和试验记录。阀门各部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浇筑不足等缺陷。
6.5.管道安装的准备
6.5.1.管及管件在安装前都要用刷子除去内外表面的污泥或杂物,并将管端边缘50mm范围内用角磨机和电动钢丝刷进行打磨、除锈,露出金属光泽。
6.5.2.对钢管端部进行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缝褶皱、撕破及壁厚不均等缺陷。
6.5.3.对破损的防腐层用绝缘防腐带进行修补。
6.6.1.1.对口采用外对口器,撤离外对口器前,氩弧焊根焊道必须焊完50%以上,根焊道每段长度应近似相等且均匀分布。
6.6.1.2.两根相邻管的螺旋焊缝在对口处应相互错开,距离大于100mm。
6.6.1.3.管道组对要求如表6.6.1
≤管外径3/1000且≤2mm
管材:螺旋双面埋弧焊接钢管
规格:φ325×7;材质:Q235B
第一层: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采用H08Mn2Si焊丝
第二~三层:采用手工电弧焊填充、罩面、焊条型号为E4303直径Φ3.2、Φ4.0
6.6.2.1.参加管道施工的电焊工必须持有有效期内的焊工考试合格证书。
6.6.2.2.依照焊接工艺指导书,制订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操作工艺规程。
6.6.2.3.管口组对尺寸符合要求且管道端口的切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切口面应与管轴线垂直,且垂直偏差不得大于1.5mm。
6.6.2.4.当管道在沟外焊接时,管口处作业空间不应小于500mm,在管沟内焊接时,工作坑尺寸为宽0.8m,深0.5m。
6.6.2.5.管道焊接时焊条必须有生产合格证和同批号的质量证明书南昌C区、D区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焊条使用前严禁受潮气、雨水、油类等有害物质的侵蚀,应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
6.6.2.6.焊条使用前应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5℃-150℃,烘干时间为2小时,每次烘干数量以满足实际需用量为准,在使用过程中应放在保温筒中进行保温,随用随拿,保持焊条干燥。重新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当焊条药皮有脱落及显著裂纹时,不得使用。
6.6.2.7.焊条烘干设专人负责,并做好详细的烘干记录,经烘干的焊条应放在恒温箱内,随用随取,每日的焊条发放和回收设专人负责。
6.6.2.8.当管道安装工作有间断时,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以防止异物进入管内。雨季用的堵板应具有防止泥浆进入管腔的功能。
6.6.2.9.焊机性能稳定,功率等参数应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6.6.2.10环境要求:雨天、风速大于8m/s、天气相对湿度超过90%严禁施焊。(在无有效的防护措施情况下)
6.6.2.11.在进行氩弧焊打底时当电弧电压过高时,易产生未焊透,并使氩气保护效果变差,因此应在电弧不短路的情况下,尽量减小电弧长度。
6.6.2.12.氩气喷嘴与焊道之间的距离以不妨碍焊工视线为宜JJF(建材) 142-2018标准下载,一般为5~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