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机场专用公路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动员将逐级进行,普及全体职工,确保参加建设本工程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士气,根据工程需要有计划的分批进入施工现场。主要人员、设备进场时间计划安排如下:
第一批:2011年7月6日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约10人和部分先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如装载机两台、挖掘机1台,自卸运输车4台,联破轧石机一套,25T吊车一台)。进场后主要工作包括:详细了解、调查施工现场,办理交接桩手续及进行复测,清理场地,修建临时房屋、工地试验室,选择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办理有关证件手续,征求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咨询单位的意见,以保证尽早开工。
第二批:2011年7月15日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及设备人员约10人。主要工作有备足配件,进行机械设备测试预制梁场布置施工方案,设立各种施工作业标志,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为主体工程开工做好准备。
第三批:2011年8月进入施工现场,主要是级配、水稳层施工班组人员和设备,并根据实际需要在本分项工程全面展开之前及时进入施工现场。
第四批:2011年10月进入施工现场,主要是沥青施工班组人员和设备,并根据实际需要在本分项工程全面展开之前及时进入施工现场。
根据施工进度和业主要求,我们将合理组织一批性能优良、生产效率高的道路施工设备及砼施工设备和测试仪器进场,充分满足工程任务的需要,确保施工工期。所有大小座台式机械、行走机械都采用拖运汽车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和调试。
我们将根据路面结构特点,按照施工总体计划与安排,提前做好材料使用计划和供应方案。在对材料详细掌握的基础上继续严格把关,保证所用材料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保证配合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抽检的同时,加大抽检频率。工程上所用各种材料可通过公路运输运入施工现场,并分类堆放(参见附表7材料生产和供需计划表)。
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认真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本着满
足施工、尽量节约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方案。
一、项目部及各施工队驻地布置(详见附表1、附表2):
二、临时用水、电、通迅及污水处理设备
所有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采用招标单位已经接通的自来水。
本标段范围内的河水经检验确定合格无腐蚀性作用后可修建蓄水池,就近抽取河水
工程施工用电需要自装一台变压器,位置在料场附近(详见附表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为防止因电力不足或停电及特殊情况对工程产生影响,在主线安装变压器的基础上同时配备2台320KW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施工污水主要有泥污水和少量油污水,泥污水采用通过沉淀的办法,油污水通过过滤池过滤的办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循环使用或排放。废弃泥浆决不直接排放至河内,以免污染河水。
三、工地实验室及试验、质检仪器配备
进场后,我单位全面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首先在工地组建中心试验室,配备相应得到技术监督部门检定的、能满足施工需要的试验检测设备,形成材料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能力。在试验室设置标准养护室及办公室,确保完成本工程的现场试验、检测任务。参见附表9
工地中心试验室(面积50㎡)设在项目部内,办公室及生活区(250㎡)、土工室(20㎡)、混凝土室(30㎡)、水泥分析室(20㎡)、力学室(20㎡)和标养室(50㎡),配一台320kw发电机备用。
试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检测,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当监理需要抽检试验时,我方技术人员负责配合。
第五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案和方法
一、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本标段的重点和难点工程是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严格按照各分项工程的先后顺序,合理组织施工,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保证。我公司将结合工程地域实际特点,采用分段分幅组织流水施工。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如下: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货载的作用,必须具有高强、稳定的耐久性。路面基层施工前必须人工配合机械对路基进行整形施工,在路基顶面采用压路机对路基进行碾压。碾压密实后,弯沉、纵断高程、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等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对弯沉值较大的路段及特异点应对路基进行处理(如换填处理、路槽翻挖碾压等),路基顶面施工检验代表弯沉值应该≤180(0.01㎜),若不满足时,必须对路床进行处理;待路基强度处理合格达到规范要求时,并转序验收后方可进行路面铺筑。并把转序验收的控制在丽江市规定的±50范围内进行转序验收。
三、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1、级配碎石基层集料级配要求
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的几组不同粒径碎石及石屑组配而成,级配碎石采用的集料应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石屑或其他细集料为专门轧制的细碎石集料,或碎石场的筛余料。根据现场踏勘收集资料,我单位选择机场跑道起点采石点进行采石、轧制、并设立搅拌站。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轧制碎石,严格控制制针片状颗粒,确保集料的质量;级配碎石层施工时,我单位严格遵守特定规定:
颗粒组成是一根顺滑的直线;
在最佳含水率时进行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6%;
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18㎝,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
碎石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碎石的最大粒径控制在≤37.5㎜,碎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控制在≤20%,且不含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表3级配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表
施工前应做好级配碎石备料工作,拌合场内不同粒径的碎石、砂砾等集料应分别堆放。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规范要求。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mm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级配碎石采用厂拌法施工。拌和采用电子计量设备,计量准确,混合料必须进行材质及级配试验,材质及级配均要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进行配比及标准击实试验,正式拌和前,调试厂拌设备,并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在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据初选的摊铺、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填料,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填料级配、施工含水率、混合料颗粒密度、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施工组织等工艺参数,并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后方可使用。
填筑按验收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大于100m。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填筑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每一压实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类的填料。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分层的压实厚度按试验段确定的方案控制。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压实质量。
要特别重视对路基内预埋管线、设施及结构物等周围的填料摊铺整形和碾压。压路机在构造物接头处、拐角、预埋管线等基础周围部分不能靠近压实时,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或振动夯板压实,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并对各类与路基同步施工的预埋管线及设施,在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要求制订有针对性和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并加强检查与监测。确保与路基同步施工的预埋管线、设施及结构物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通过质量检测了解施工过程的质量情况,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查明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工艺,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施工工艺及主要技术控制
1)、级配碎石施工工艺框图
填筑前应检查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底层验收标准。
3)、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严格控制标高;按10m一桩,放中线和边线。
4)、拌和:级配碎石混合料用级配碎石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混合料需拌和均匀,采用不同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预定配合比在拌和设备内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正式拌制级配碎石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级配和含水量都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拌和需要各种级配的碎石数量,以使级配碎石填层具有更好的强度和刚度。
6)、摊铺:摊铺时以日进度需要量和拌和设备的产量为度,合理计算卸料需要量。
级配碎石的摊铺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进行摊铺。每层的摊铺厚度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严格控制。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用摊铺机摊铺时,应根据摊铺机的摊铺能力及拌和场的拌和能力配置运输车辆,使摊铺机的摊铺作业能够不间断的连续进行。
7)、碾压:级配碎石碾压时的含水量控制在由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采用三轮压路机、重型光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按实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和程序进行压实,使其达到规定压实度,且表面平整,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直线地段,应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曲线地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压实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8)、检测: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合格后报验监理工程师抽检的质量检测系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试验方法、试验点数、检验频次,逐层分段、分部进行试验检测。
各类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规定,凡检验不合格者,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路面基层施工,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按层次施工。从水稳基层集料的调配,到混合料试件的制作,从试铺段施工,到大面积的摊铺。
(1)、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
首先必须把好料源头关,其次对所进每批材料都必须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组、业主抽检,经三方检测合格后才组织上料,同时留样备查。材料入库后,必须严格管理料场,做到材料整洁无污染,对石料必须进行隔仓处理,插牌明示,细集料采取必要的覆盖措施,采取加盖防水彩条布及防雨棚的办法。
、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做和料,我单位选择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在6h以上)不适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受潮变质水泥。根据现场交通地理环境,我单位选择以交通部、丽江市质检部门规定的、合格水泥。参考水泥品牌有四川的水泥以及丽江市著名品牌“永葆牌”水泥。
、水:凡是饮用水均可用,根据现场情况及水源点,现场主要是山泉水,更有利于水的利用及施工。
、集料:基层用级配碎石备料按粒径9.5~31.5mm、粒径4.75~9.5mm、粒径4.75~2.36mm,2.36mm以下的四种规格筛分加工出料。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集料中小于0.6mm的颗粒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9,压碎值不大于30%,7D龄期的无测限抗压强度和级配范围如下表:
表4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及7d龄期无测限抗压强度
表5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类集料级配范围表
B、配合比组成试配设计
取工地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确定各种集料的组成比例,同时要求4.75mm、0.075mm的通过量接近级配范围的中值。
表6水泥稳碎石混合料中集料的颗粒组成通过下列筛孔(mm)的重量百分率(%)
取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按不同水泥剂量分组成试验。水泥剂量: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设计为3%~5.5%,水泥最大量不超过6%。当达不到要求时,应根据设计级配及规范要求进行调整级配,为保证路面的质量要求,一般水泥剂量按4%、5%、5.5%、6%、7%、五种比例进行试验(水泥:集料=4:100、5:100、5.5:100、6:100、7:100)。制备不同比例的混合料,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为减少基层裂缝,做到三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减少含泥量的同时,限制细集料、粉料用量;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具体要求水泥剂量不大于6%、集料级配中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大于4%、含水量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1%。
根据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按要求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98%)。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养护6天,浸水一天后取出某钢结构工程独立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做无侧限抗压强度。
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满足R≥4.0MPa。
取符合强度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生产配合比,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经批准,以指导施工。
①外形检查,检查底基层高程、中线偏位、宽度、横坡度和平整度。
②底基层应进行压实度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路段,应分别采用碾压、填换好的材料等方法处理,达到规定要求。
③清除底基层表面的浮土、杂物等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将底基层表面洒水湿润。
提前做好路面中桩、原地面测量,宽度放样,宽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填筑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每一压实层全宽应采用同一种类的填料。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严格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参数控制压实速度和压实遍数。分层的压实厚度按试验段确定的方案控制。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压实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