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5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库区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泥盆系下统西屯组(D1×t)以及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冲洪积层(Qapl)和滑坡堆积层(Qdel),其中以泥盆系下统西屯组(D1×t)出露范围较大,为库区和坝址区的主要地层,D1×t地层岩性以碎屑岩和钙质泥质页岩为主。库岸出露地层和库盆基底主要为D1×t地层,地表第四系松散层也广泛分布。

库区除有小的褶曲发育外,总体地层为单斜构造,岩层呈单斜层产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10º~55º,砂页岩地层内小褶皱发育,另外距坝址上游约03km的右岸发育一走向北东小断层,该断层对库区的渗漏和库岸稳定均无较大影响。

库盆Qapl地层弱~中等透水,局部富含砂(卵)砾石,强透水。下伏D1×t地层属相对隔水层,库水不存在向深部的渗漏问题。库盆周边山体宽厚、高峻,地下水分水岭及库尾(库区北、西部)所分布的泉水高程均高于设计蓄水位,同时水库外围不存在与库区相连通的断烈构造和低领谷,库水不存在向外围的渗漏问题,经过多年的运行也未发现向外围渗漏的迹象。因此,库区蓄水条件较好。

(3)枢纽工程地质条件

坝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下统西屯组(D1×t)、第四系残坡积层(Qdel)。据坝址勘探及区域资料JTS 147-2017标准下载,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泥盆系下统西屯组(D1×t):岩性为灰黄、灰、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与粉细砂岩层,夹钙质泥岩、泥灰岩、灰岩。厚114~36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分布于整个坝址区,并为该区的主要地层。

第四系冲洪积层(Qapl):为含砾粘土或砂卵砾石与粘土交互产出,砾石成份主要为砂岩,岩层不稳定,厚0.2~2.0m,分布于河床及河床两岸的阶地上。

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为含碎块石粘土、砂质粘土,厚0.3~0.5m,分布于在右岸坡麓地带。

第四系滑坡堆积层(Qdel):为含碎块石、块石砂质粘土,厚0.3~0.5m,分布于大坝左右坝肩上游岸坡坡麓地带。

1、输水低涵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评价

输水涵属于丽下圬工支砌箱形涵洞,涵洞下部座落在D1×t基岩上,岩性为钙泥质页岩、粉细砂岩和钙泥质粉砂岩,强~弱风化,稳定性较好。但涵洞过水断面较水,为0.7×1.2m圬工支砌箱形涵洞,经多年运行,受水的侵蚀,砂浆缝成为漏水通道,主要集中在坝体上游段,渗漏量约0.5L/s。因渗漏曾发生过坝内坡塌落形成陷坝造成严重漏水,同时整条涵洞表面均有碳酸盐白色物质析出。放水设备为Φ500mm转盖闸,设备原始陈旧,锈蚀突出,闸门无启闭设备,启闭不便,操作不灵,需封堵该坝下涵洞,新建输水隧洞。

2、溢洪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稳定性评价

溢洪道位于右坝肩山坡处,河岸式,进口为宽顶堰,堰顶宽4m,堰顶高程2036.0m。进口至消力池段基础底部置于强~弱风化的D1×t基岩上,岩性为钙泥质页岩、粉细砂岩和钙泥质粉砂岩,沿线无断裂构造通过,地基承载力均能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基岩段岩层呈单斜产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1º~14º,层理发育,岩层走向与溢洪道轴线交角较大,为切向坡,稳定性较好。岩体完整性稍差,岩质软弱~中等坚硬,抗冲刷能力较差。据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基岩中等透水,其渗漏将影响坝基和溢洪道基础的稳定。

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主要针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工程区至王家庄镇政府6km,至马龙县城20km,交通运输较方便。

1.6、施工生活生产用水、用电

输电线路需架设1km,并配备50KVA变压器一台,施工用水可用水泵从水库提蓄后供各施工点使用。

由建设单位按承包方所提计划、指定地点、范围办理征用地手续后交承包方使用。征地由建设方负责,所征土地使用后由承包方负责恢复并交建设单位。超计划的施工占地需经建设单位同意,所需征地费用由承包方负责。

二、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承包方在执行本合同时,对于所有材料、设备和施工工艺,都应遵照水利部或水利电力部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颁发的有关现行技术规范执行。若国家和部标准和规范作出修改时,则以修订后的新标准和新规范为准。本合同必须遵照执行的现行技术规范主要有:

1.6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1.6.1本合同承包人承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本合同工作范围包括:(1)上下游坝脚采用堆石体压脚。(2)上下游护坡。(3)新建溢洪道消力池。(4)清除两坝端库岸滑坡体。(5)新建一条输水隧洞并封堵低涵。

1.6.2发包人承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发包人在合同期间将实施一些临时和永久工程,并于本合同工程开工以前具备使用条件,主要项目如下:

合同文件规定的场地的提供;

公用施工供电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包含引至各施工区的10kV输电线路及变压站建设和维护);

《专用合同条件》中规定的永久公路、桥涵的修建和维护;

用于本工程的存弃渣场的修建与防护工程。

2.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本标工程若我公司中标,我公司将成立“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管理。该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贯彻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受企业法人代表委托,代公司全权处理施工管理中的一切事,对工程施工承担全部责任。

本着高效、精干、灵活,有利于生产管理和保证合同工期、建设质量及施工安全为原则,以建设“精品”工程为出发点,项目部管理人员以从事过同类工程的管理人员为主,组建专业化精干高效的施工队伍承担该标施工任务。

项目经理部下设“六部、一室、五个作业队”,按各自施工管理职责进行本工程施工及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图所示:

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本标工程的生产、安全、质量和经营合同管理,具有人、财、物的独立调配、使用、奖励权及对职工的处罚辞退权。

项目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生产、经营、质量和安全管理。

经营部: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生产经营、合同管理、月生产计划和统计报表编制检查督促及工程内外结算等工作。

财务部:负责本工程的财务工作。

质安部: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检查、督促质量体系的正常运作以及整个工程施工现场试验和质量把关控制工作,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及落实。

物资部:负责工程施工过程所需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放、调配及使用、回收等管理;负责设备及其备品配件的供应、维护、管理和保养使用。

综合部:负责本工程的人事工资管理、资金管理、成本核算、日常事务处理、对外联络及后勤管理、宣传教育工作。

调度室:执行决策层的决定、调度设备、检查现场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跟踪检查,协调、监督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实现。

本工程我公司将投入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选派有较强敬业精神与业务水平的施工队伍进行本工程施工。

根据本合同工程的施工特点及施工工作量、施工强度,施工高峰人数150人。

本工程施工人员组成及分年度劳动力计划如下表:

在各个施工阶段,项目部对施工人员将本着一专多能的原则,打破工种界限,搞好人员及劳动力合理调配,最大可能地做到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确保各个工作面、各道工序的工作质量及接口质量。

第3章施工总体布置及施工辅助企业

根据招标文件及附图,结合现场踏勘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发包方提供或形成的主要施工布置条件有:

3.1.1对外交通条件

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主要针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工程区至王家庄镇政府6km,至马龙县城20km,交通运输较方便。

施工现场内需修建1000米的施工临时道路,即能满足施工需要。

1、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招标文件及其补充通知书;

2、国家的法律、法规,水利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

4、与本标工程施工相关的、现行的国家和部颁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及施工手册;

5、我公司已承建类似工程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6、本标合同工程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受自然条件的局限等;

7、我公司可以调用到本合同工程的各类资源。

1、生产、生活设施均布置在招标文件规划的场地内,坚持“避免施工相互干扰,就近布置,方便生产、生活,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环保,优化设置”的原则,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和环保等的专门规定;

2、一切临时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布置应满足主体工程施工需要并互相协调,避免干扰,尤其不能影响主体工程的施工和运行;

3、坚持“科学组织、合理配置、优化方案、节约投资”的原则,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方案可靠,质量有保障,确保工程万无一失。施工过程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临建工程成本;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最优技术方案选取;

3.3施工风、水、电及通讯系统

3.3.1施工供风系统

3.3.1.1供风系统任务及组成

供风系统供应本标主体工程石方开挖、砼施工、钢筋作业等所需的施工用风。砼拌和系统及其它辅助企业自设供风系统。

①根据本标工程施工部位分布特点,供风系统设置一座空压站,空压站布置在大坝上游的空地上,主要供应砼施工、钢筋作业等施工用风。

②另配备移动式空压机满足初期施工、零星施工用风以及补充高峰负荷的短期需要。

3.3.1.2供风主要设备及材料

3.3.2施工供水系统

3.3.2.1供水系统水源

本标工程设置2座供水系统:水源取自水库

3.3.2.2供水项目

生活区办公生活用水,混凝土拌和系统生产用水及主体工程施工用水。

3.3.2.3供水系统布置

供水系统布置二座供水系统,一个一体化净水装置,二个水池。

1#水池:容积为120m3水池,由1#泵站负责向其供水,水处理措施采用通过调节水池沉淀处理,主要供应大坝施工用水。

2#水池:位于生活区处和拌合站,容积为150m3水池,由1#、2#泵站负责向其供水,并经一体化净水处理后,分别向生活区和拌和系统供水。

3.3.3施工供电系统

3.3.3.1施工电源

发包人已在施工区架设10KV施工供电线路及变压器向承包人提供施工用电。

3.3.3.2备用电源

本工程设2台200kw柴油发电机做为施工备用电源,用于维持照明排水及小型用电设备运行需要,具体布置情况如下:

分别设置在上、下游围堰顶部,主要用于应急照明、拦河坝施工,以及基坑排水等。

3.3.3.3施工照明:

在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常规照明;在露天施工作业区、施工道路、临时设施设置专用大面积斜照灯;在施工辅助企业工厂内设置广照型工厂灯。

3.3.3.4施工供电主要设备及材料

3.3.4施工通讯系统

配置12部无线对讲机作现场指挥调度。

3.4.2混凝土拌和系统

在进场后,在上游施工平地布置一拌合系统,建筑面积100m2,占地面积300m3(包括骨料堆放场及预制件厂)。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方便施工。

3.4.2.1混凝土浇筑强度及拌和系统生产能力

规定混凝土的生产能力为45m3/h。

3.4.2.2拌和设备的选择

施工时不同级配、标号的混凝土拌和切换不频繁。因此设备选择0.4m3搅拌机两台及能满足生产要求,理论生产能力45~60m3/h,生产工艺见图。该搅拌系统设计合理,经久耐用、节约能源、资源、符合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安全可靠运转平稳,操作简单,调整方便、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并设有手动、自动、半自动功能,电器元件工作可靠性高,整个搅拌系统运行可靠。

3.4.2.3混凝土拌和系统平面布置

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在

混凝土系统,建筑面积100m2,占地面积300m3(包括骨料堆放场及预制件厂)。布置力求紧凑合理、方便施工。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混凝土拌和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3.4.2.4混凝土拌和系统基础工程量

3.4.2.5混凝土拌和系统的人员配置

3.4.2.6施工机械修配厂及停放场

施工机械修配厂及停放场布置于上游可用地内,主要承担本标施工机械设备的修理、保养和工程所需部分零配件、非标准设备、施工结构件的加工制作任务。建筑面积200m2,占地面积400m2(包括设备停放场),3.4.2.7钢筋加工厂

3.4.2.8木材加工厂

承担本标锯材、细木结构、木模板等木制品加工制作任务,占地面积80m2,(棚建),建筑面积100m2,布置在于大坝附近的可用地内。

DB34/T 4246-2022标准下载3.4.2.9金属结构加工厂

零星钢构件在本标内车间完成。加工车间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100m2(棚建),堆放场占地面积200m2,布置在于大坝附近的可用地内。具体加工设备见下表。

3.4.2.10综合仓库

主要存放五金器材、办公物资等,按使用要求分设五金材料库、化工材料库、劳保用品库、备品配件库及其它库房。布置在于副坝附近的可用地内,建筑面积100㎡。占地面积200㎡

桂花箐水库位于马龙县城西北部20km的马龙河右岸支流上,库区及灌区分布于马龙县王家庄镇,首部枢纽工程位于扯度村民委员会王家石岩村,桂花箐水库除险加固主要针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工程区至王家庄镇政府6km,至马龙县城20km,交通运输较方便。

场内施工道路和生活设施的布置比较为容易鸿运苑B区A7#、A8#楼小高层施工组织设计,现水库上下游有500~1500m2的场地平整后可供利用。

办公及生活营地布置于上游可用地内,主要包括:

(1)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医疗和公共卫生等房屋建筑及设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