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xxx工程BJ2 标段火车站扩能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开挖地层以杂填土、淤泥质黏土和淤泥质粉质黏土为主,该土层具有强度低,高压缩性特点,工程性质差。
(5)施工场地狭小,施工难度较大
该工程场地狭长,南北两侧无车辆通道A标段圆管涵施工组织设计,该施工段仅西侧为唯一的材料进出口,致使各工序相互穿插受到一定制约,施工现场的材料堆码和现场加工均有一定的困难。
(6)需高度重视地面沉降,确保周边建筑及行车安全
场地北侧为车站站台和股道,南侧为明城墙遗址,确保即有线行车安全及文物古迹的保护尤为重要,施工期间加强沉降位移观测,控制变形。
3.2工程重点和施工技术难点
地下行包房工期紧,快速可靠地完成钻孔桩组成的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及外运,有效地控制地表、建筑物的沉降,是本工程成败的关键。施工重点在于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
地下管线保护施工: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多,能否及时的进行管线的探查、尽快与管线所在单位联系,制定合理的管线保护方案,安全地改移、悬吊好所有的管线是保证施工进度的关键。
基坑开挖:由于本工程土方量较大,受存土场地、地下降水和出土时间的限制,基坑开挖进度的快慢将成为制约后续工序施工的关键。
降水施工:降水施工是工程能否安全、顺利按期完成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边坡失稳、地基承载能力下降,地面沉降过大。施工中,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制定科学的排水方案、通过详细的计算,确定合适的降水时间,安排合理的井点布置,保证降水工程的顺利实施。
基坑稳定: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坑的稳定、地下围护结构的变形大小及支撑的架设质量,关系着工程的成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
结构施工:该工程结构形式复杂,跨度大,受力复杂;北京地区温差较大,气温较干燥,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影响较大;提高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消除地下水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此,结构施工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确保结构施工质量。
防水施工:地下工程的防水施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的面广,它的质量是通过围护结构的墙身混凝土质量、接头防水,到主体混凝土自防水,主体结构外防水及施工缝、变形缝等各个环节的防水质量综合体现,任何一个环节做得不好,都有可能对整体防水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每一道工序的防水质量。施工中加强钻孔桩的施工质量和桩间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时进行钢支撑的支护和预应力的施加,同时加强变形观测,控制基坑变形。
(4)环境保护控制的重点
施工监测:该工程开挖深度较大,北侧紧邻站内股道,所处环境重要,施工中加强对重点项目的监测,如围护结构、支撑结构、结构自身变形、土体变形、水位变化、建筑物沉降、倾斜和开裂,地表沉陷等。实行信息化施工,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文明施工:本工程地处北京车站,人流、车流及到发列车较多,人员密集。施工期间加强环保措施建设,减少施工废气、废水、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采取先进合理的施工手段,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交通疏解:施工均在围挡范围以内,对地面交通影响不大,但施工期间的施工车辆会对交通产生一定影响,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疏解,保证交畅通通。
3.3关键环节及施工对策
3.3.1主要施工技术难点的施工对策
(1)施工前对本工程地质情况、工程环境,特别是水文地质条件做充分全面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降水施工方案设计,降水施工方案设计以理论计算为基础,借鉴北京施工的经验,对方案反复论证。
(2)开挖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按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降水。降水参数和工艺严格按方案执行。
(3)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和沉降监测网,对降水造成的地下水的变化、地表及地层沉降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指导施工。
(4)局部异常水处理时,首先查明异常水的补给源,断其补给源,将其中水抽出排走。事先准备好临时支护设施和紧急排水设施。
(5)当由于施工降水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及地表沉降过大,立即采取回灌措施,确保地面建筑及施工的安全。
(6)结构底板受承压水影响时,采取减压抽水措施,在基底针对减压部位设计减压抽水井,减压抽水结束后对减压井进行封堵处理。
(7)现场备用一台200kW的发电机,确保降水施工的不中断。
(1)对地下管线的补充调查,用超声波勘测仪全面检查并做好标记,针对每个管线的具体情况制定保护、迁移方案。
(2)由一名副经理牵头,组织管线迁移专门小组,积极与管线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在围护结构施工前,做好地下管线的迁移,施工过程中采取悬吊、跟踪注浆加固等措施保护地下管线。
(4)布置测点,监测地下管线的沉降,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措施保护地下管线。
3.3.2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污水管漏水的处理措施
施工中有可能出现污水管漏水,从而引起地表下沉和污水侵入基坑。对此我们已高度重视,制定了切实可行,安全稳妥的方案。
首先在施工前采用先进勘测方法提前进行勘测,做到早预测,早防备。施工中打超前探孔,根据前方土的含水量变化判断水管的渗漏情况,若发现渗漏严重,提前采用预注浆措施,对土体进行加固。
3.3.3关键环节和施工对策
通过对招标文件、设计图纸的阅读,对施工现场的调查及对本工程的特点、重点及难点分析,确定了本工程的一些关键环节,并针对每一个环节,并初步制定了相应的施工对策,施工时将严格按照对策,逐一对照检查,保证各关键环节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第4章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混凝土要求工期为地下行包房通道为2003年3月1日开工,2003年7月31日交工,西侧人行通道2003年8月31日交工,地下直径线预埋段管2003年3月1日开工,2003年11月20日交工。
地下行包房2003年3月1日开工,2003年7月31日交工;
西侧人行通道确保8月31日交工;
地下直径线预埋段管于3月1日开工,11月20日交工。
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执行,遵照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精心组织,信守合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所有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100%。
4.1.3安全生产目标
本工地杜绝重伤以上事故,建成安全样板工地。
4.1.4文明施工目标
4.1.5环境、水土、文物保护目标
4.2.1施工总体安排原则
(1)组织均衡生产,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连续性。
(2)在总工期、关键工期的要求下,合理安排各阶段施工进度。
(3)根据施工重点,难点及施工的关键,安排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
(4)采取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小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作到减小扰民,不影响地面交通,不破坏周围环境。
根据本工程特点、除行包房、行包通道、人行横道按一单位工程,地下直径线按一单体工程进行区段划分。
地下行包房与行包房通道的围护结构各成一体,故在土方开挖及主体施工时应分开考虑。
行包房工程综合考虑结构设计的变形缝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增加的施工缝,且考虑施工缝应设在结构受力最小的位置,故此行包房区段划分为13段。
由轴~轴按序排列,分别为1.2.3……12.13施工段。
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分为两个施工段,主体每段长度为20m,围护工程施工以第一、三次围档为一段,第二次围档为另一段,其余为二段。
4.2.3地下行包房1~36轴及西侧旅客地道施工安排
施工准备完成后,按施工顺序:浇筑桩、旋喷桩、格构柱,降水井→基坑开挖、支护→基层、防水层→底板钢筋混凝土→墙柱钢筋混凝土→顶板钢筋混凝土→屋面防水层保护层在围护工程完成后,降水5d后,开始基坑开挖,此后工序,可根据分段情况由东向西依次按序实行流水施工。
行包房工程时间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2003.3.1~2003.3.5
(2)围护结构2003.3.6~2003.3.25
(3)降水2003.3.26~2003.3.30
(4)土方开挖2003.4.1~2003.5.30
(5)行包房主体2003.4.9~2003.6.4
(6)行包房通道土方开挖2003.6.1~2003.7.19
(7)行包房主体结构2003.6.9~2003.7.26
(8)竣工验收2003.7.27~2003.7.31
4.2.4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施工安排
施工准备作第一次围档→围档内管线保护迁移→围档内浇筑桩、旋喷桩冠梁,降水井施工→拆除第一次围档作第二次围档→管线保护迁移→围护结构及降水井施工→降水→土方开挖支护→主体施工→回填土→第三次围档→土方开挖支护→主体施工→回填土→拆除围档交工
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工期安排:
(1)施工准备第一次围档2003.3.1~2003.3.15(15)
(2)围档内管线迁移、保护2003.3.16~2003.4.5(20)
(3)围护结构及降水设置2003.4.6~2003.4.25(20)
(4)第二次围档及恢复交通线路2003.4.26~2003.5.5(10)
(5)第二次围档内管线迁移保护2003.5.6~2003.5.25(20)
(6)围档内围护结构及降水设置2003.5.26~2003.6.15(20)
(7)降水2003.6.16~2003.10.5(110)
(8)第二次围档内土方开挖2003.6.21~2003.6.30(10)
(9)第二次围档内土方施工2003.7.1~2003.7.30(30)
(10)混凝土强度增长期2003.7.31~2003.8.6(7)
(11)围档内回填土方2003.8.7~2003.8.12(6)
(12)第三次围档及第二次交通段导2003.8.13~2003.8.27(15)
(13)第三次围档内主体施工2003.8.28~2003.9.7(10)
(14)第三次围档内主体施工2003.9.7~2003.10.6(30)
(15)混凝土强度增长期2003.10.7~2003.10.13(7)
(16)围档内土方回填2003.10.14~2003.10.22(8)
(17)拆除围档、临设恢复道路清理交工2003.10.23~2003.11.10(21)
4.3总体施工方案概要
4.3.1地下行包房~轴及西侧旅客过道施工方案概要
根据行包房所处位置,南北两侧均无施工通道,只能由东至西施工,由西侧退出结束。
按设计要求围护结构须形成整体封闭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行包房通道应在行包房主体完成拆除支撑后,由开始通道的土方开挖工作,为缩短工期,行包房通道部分采用由西向东施工,尽量提前开始,仅留与行包房相接20m,土方暂不开挖,待行包房主体完成后,集中力量抢做此段通道,以保证工期按时兑现。
围护结构钻孔桩,采用旋挖钻机按每100m间隔一台钻机布置,5台钻机同步开工,旋喷桩随后跟上施工,格构柱及降水井也同时开始施工,冠梁在浇筑桩完成后及时浇筑。待围护结构完成后,开始降水,降水5d之后,检测地下水位降至标高后,开始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分南北两个工作面,从轴开始由东向西依次递退分层开挖,分层支护。在基坑南侧安置两台50m臂塔吊,配合支撑安装及解决主体施工时所需施工材料的水平和垂直运送,从空间上解决土方出坑及施工材料进坑的水平交叉矛盾。
挖土机械为4台,运土机械8台,为自卸汽车运土,土方存放在临时存土场,外运采用装载机装在专用运土车夜间运至弃土场。
土方分层开挖:关于挖坡道,以足够的高度保证挖掘机工作不受上部顶撑影响,汽车可在下部通行,分层开挖的各层底面标高DBJ43/T 002-2010标准下载,根据支撑标高位置确定,严禁超挖以防围护结构变形增加支撑的设置难度,钢支撑要装时应施加预应力,施工期间,安排专人保护格构柱和降水井。
基础开挖至西侧时,当汽车坡道太大,汽车无法下坑时由挖掘机退挖倒运,当支撑加上挖掘机无法倒运,可采用机械垂直吊运方式将剩余的土方运出坑外。
主体施工在1段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开始组织分段流水施工。主体结构施工按底板→墙柱→顶板顺序施工,采用钢管式脚手架立模,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方法浇筑混凝土。
每段主体施工顺序安排为:
垫层1d→技术间歇1d→防水层1d→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d→放线、验线1d→底板钢筋绑扎3d→底板混凝土浇筑1d→技术间歇3d→拆除第三道支撑1d→侧墙防水层修补2d→墙柱钢筋2d→墙柱模型3d→墙柱混凝土浇筑1d→技术间歇3d→倒换支撑2d→补作防水层2d→满堂架、架底模2d→顶板梁板钢筋2d→顶板混凝土浇筑1d→顶板防水层2d
4.3.2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施工方案概要
地下直径线预埋段段施工主要应考虑交通疏解,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三次围档,使施工场区与疏解通道分隔开来,互不干扰。
作第一次围档后,根据调查资料,更改迁移管线,在围档内施工西侧钻孔浇筑桩降水井工程青岛地景广场基坑降水与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围档内钻孔桩及冠梁施工完毕后,拆除第一次围档,进行第二次围档,并施工围档内的围护桩及冠梁降水井。
土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挖土,渣斗装土,自行式龙门架配电动葫芦起吊,自卸汽车配合运土至临时存土场,外运采用装载机装土,用运土车运至弃土场。土方开挖同时作好横撑支护及井点降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