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综合性、现代化、智能办公建筑模板施工方案

多层综合性、现代化、智能办公建筑模板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11.8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多层综合性、现代化、智能办公建筑模板施工方案

2.3.2.2后浇带:科研楼有贯通至顶的施工后浇带,待两侧混凝土浇筑60天后可以浇筑后浇带部分。后浇带施工模板施工方法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极大,本方案对后浇带施工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3.2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3.2.1管理层负责人

3.2.1.1生产负责人():计划模板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对模板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下达各项工作指标降水与排水施工工艺标准,布置各项工作并检查完成情况,组织施工过程的交接检。协调模板施工中与其他专业施工的配合,依据施工的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组织交接检。

3.2.1.2技术负责人():审核施工设计图纸,组织各专业共同会审图纸,确定模板配置方案及技术交底,负责编制模板配套材料的需用计划。

3.2.1.3质量负责人():检查模板半成品的加工质量,依据模板设计、施工图纸组织模板的质量验收工作,检验支摸前脱摸剂涂刷、模板拆除后的模板维护质量。组织自检并做好记录,质量负责人主抓质量验收工作及质量报验。

3.2.1.4材料负责人():依据模板材料需用计划组织供方的考察,组织模板材料的进场的验收、储存、发放和回收,建立消耗领料制度。监督模板材料的合法使用情况。

3.2.2劳务层负责人

3.2.2.1现场施工负责人:按总承包方的布置对外施队各项工作进行总的管理、安排,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参加总承包方组织的协调会、生产会及每星期的监理例会。

3.2.2.2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负责模板工程的配模设计,负责模板的加工制作、安装、拆模、维护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反映,落实施工进度计划,贯彻执行技术交底所要求的施工标准、质量标准。

4.1.1熟悉审查图纸、学习有关规范、规程

4.1.1.1木工工长首先应通晓本专业的各种规范及工艺,熟悉各专业工种的图纸,积极参与各种技术活动,如设计交底、技术安全交底、方案编制、加工定货等。

4.1.1.2进行逐级技术交底,专业工长向各班组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交底内容要真实、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即要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工艺标准,又要符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便于操作,便于贯彻执行。

4.1.1.3各专业工种之间要加强合作,互相监督,认真做好交接检查的工作,定期进行生产及技术工作会,调节工种之间的协作,总结各工种的施工质量。

4.1.1.4模板的配置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施工图纸,以及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技术方案严格进行配置。在配置模板之前,木工工长应先计算出各个部位模板的用量,然后放出大样,上报技术组,经审查无误后方可配置。

钻头直径12~20mm

重量0.25、0.5kg

开口宽(mm):17~19、22~24

长450、500、550mm

4.3.1模板材料的选择:矩形柱采用定型钢模,板选用12mm厚多层板,地下室墙体及基础地梁采用钢模板,木模使用水乳型脱模剂,钢模脱离剂选用油性脱模剂。

4.3.2项目生产经理负责组织木工工长、质检员、材料员对材料供方供货能力进行考察,专业模板加工厂家的加工能力和加工质量。

4.3.3材料负责人负责收集公司库存的旧木方,专业工长应配合检验旧木方是否合格,负责挑选能使用的木方运进现场。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的划分,见分段图。

5.2楼板模板及支撑配置层数

为保证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因此地下室模板支撑配置层数按二层配置,地上按一层配置,共计3层模板量。

5.3隔离剂的选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木制模板使用水乳型脱模剂,直接到市场采购;钢模板的隔离剂选用油性隔离剂,即机油和柴油1:3比例调匀,油性隔离剂严禁使用旧机油。

5.4.1剪力墙模板设计

地下室墙体模板采用60系列、30系列、15系列、10系列组合钢模板,要求边角无翘曲、表面光滑,止水螺栓:ф14,方木:采用50×100mm,模板骨架、支撑架、操作平台采用ф48钢管。

5.4.2柱子模板设计

5.4.2.1矩形柱模板均采用定型钢模,,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600,与结构顶板预留钢筋连接。

5.4.3梁、板模板设计

5.4.3.1顶板模板配模设计

本工程顶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板,次龙骨为50×100mm木方,中心距250mm,主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支撑体系采用碗扣架,钢管支撑,立杆间距均为900×900mm,上架可调托撑。立杆下用50×100×400木方作垫板,详见下图:

5.4.3.2梁模板配模设计

梁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板作面板,侧面用50×100mm木方作龙骨,底模采用50×100mm木方作龙骨,配以φ14对拉螺栓,与顶板模板同时支设。如下图:

楼板标高变化处的支模详见下图:

弧形梁的底模与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梁侧模的内楞按图纸尺寸预先加工成定型圆形胎具,木胎具要求内弧刨光,使其紧贴模板。梁底模按图纸尺寸进行放样加工成定型模板。由塔吊运至作业面组合拼装。然后加横楞,并利用支撑体系将梁两侧夹紧。其它同直梁模板。

5.4.4楼梯模板设计

地下部分楼梯模板由木工事先按图纸尺寸加工成型,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模板制作和安装时要考虑到装修面层因素,保证两跑楼梯装修后踏步立面在一条线上。楼梯底模采用12mm厚竹胶板做面板,下方采用50×100木方作背楞,中心间距300mm。竖向龙骨采用两根100×100木方,位置靠近次龙骨两端,采用φ48钢管,加可调托撑作为支撑。楼梯侧模及踏步模板采用50mm厚木板外贴15mm厚多层板作面板。如下图:

5.4.5门窗洞口配模设计

门窗洞口、预留洞口模板采用50mm厚的木板,其角用定型角钢固定,并用螺栓拉牢。侧面用铁钉将多层板固定在木板上,木螺丝要凹进多层板表面。上、下用边梁加内控式定位筋分左、中、右三道支撑定位,左右两侧与暗柱内控式定位筋分上、中、下固定。窗洞口底模开2φ40砼浇筑排气孔。见下图:

5.4.6.1底板后浇带

模板采用加工成型的竹胶板配以木方作龙骨,具体如下图所示:

5.4.6.2墙体后浇带

1、地下室墙体竖向后浇带采用加工成型的多层板配以木方龙骨,如下图所示:

2、墙体后浇带外侧固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作为浇注混凝土时外模,外侧进行防水施工,不影响回填土进度。

5.4.6.3顶板后浇带模板

楼板后浇带支模,后浇带模板及支撑体系同周围分开,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其余部位拆模时,此处予以保留,见下图所示:

5.4.7施工缝的留置和支模

5.4.7.1顶板施工缝:顶板施工缝采用多层板开槽配合木方龙骨支撑,详见下图:

5.4.7.2梁施工缝采用双层钢丝网,外侧加木方支撑。

5.4.7.3楼梯施工缝:施工缝留置在上层楼梯第3步处位置。见下图:

5.4.7.4柱的施工缝留置在梁底上2~3cm。

5.4.7.5基础底板和外墙均以后浇带划分流水段,每段必须保证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5.5.1存放的位置及场地地面的要求

现场存放地面必须进行混凝土地面硬化,表面平整、坚实,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模板下垫100×100mm方木。

5.5.2一般技术与管理的注意事项

5.5.2.1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工程结构的实际情况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交底。

5.5.2.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工期和流水段的安排,明确需要配制模板的层段、数量。计算好每段所需模板量,做到随用随进场,保证现场材料充分利用。

5.5.2.3组织管理和施工人员学习创结构“长城杯”的支模经验。

5.6.1墙体模板的安装

5.6.1.1模板支模方法:

外墙模用市政组合模板和木方子组合,在外边采用Ф48横向钢管,用Ф14螺杆(螺杆两头的丝扣长度不少于15cm),3型扣件固定坚固(3型卡采用厚壁、螺杆加双螺帽)整齐,墙厚采用焊钢筋限位的方法,水平每隔600mm设置一道螺杆,竖向间距为600mm。

5.6.1.2支模质量保证措施

(1)竖向结构钢筋隐蔽工程完毕后、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墙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浆。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由专业人员对轴线、标高、尺寸、支撑系统、扣件螺栓、拉结螺栓等系统连接件进行全面检查,浇砼过程中应派技术好、责任心强、有处理能力的木工“看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应及时汇报。

5.6.2柱模板的安装

5.6.2.1工艺流程:抄平放线→模板底部找平(贴海棉条)→安装模板→调整垂直度→固定模板→进行自检、专检→浇筑砼→拆模→维护、修理→下一流水段施工。

5.6.2.2柱模板安装施工

1、柱模板施工前,首先要对轴线、边线进行预检复查,做好钢筋隐检后,焊好钢筋导模支撑→立柱模板和脚手架临时固定→加水平钢管斜撑→校正模板(垂直度、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对角线方正)→紧固钢管支撑,检查无误后报质检员核验。

2、考虑保护层、模板、龙骨的尺寸,在板面上、柱子钢筋的四角内侧预留8根顶模筋,柱支模完成后,在龙骨与顶模筋之间塞100×100木方,紧顶柱根部,保证根部的截面尺寸。

3、在接缝处垫海绵条,防止漏浆。

4、拆模后,及时清理模板,刷好脱模剂,按规格存放在指定地点,以备下次利用。

5.6.3顶板模板的安装

5.6.3.1工艺流程

楼层放线→根据标高弹出主龙骨水平线→搭设碗扣架→安放可调托撑→调整平整度→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铺设竹胶板→检查平整度→进行自检、专检及交接检→下道工序施工

5.6.3.2顶板模板安装施工

1、在墙体上弹出50cm水平控制线,并经验线合格。

2、根据50cm水平控制线,在墙顶弹出主龙骨水平控制线。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龙骨支架,按控制线调整托撑高度,支柱应放在垫板上。

3、拉线调节可调托撑高度,安放100×100mm木方作主龙骨,再安放50×100mm木方(立放)作次龙骨,依次逐排安装,安装时将龙骨表面找平。

4、铺设12mm厚竹胶板,将竹胶板与次龙骨钉牢,竹胶板之间的缝隙要严密。

5、顶板模板铺好后,用水平仪测量表面平整度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

6、当房间跨度大于4m,应以四周向中间起拱20mm。

7、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按已放出的楼层轴线和标高线,放出梁的位置线。

2、拉通线安装梁底模板,梁跨度大于4m,按2/1000起拱。

3、在梁、柱及梁、墙交接位置模板侧面粘贴海棉条,防止漏浆。

4、安装梁侧面模板固定好支撑。

5、每根梁底模的端头设置清扫口,距梁端300mm。待钢筋绑扎完,模内清理干净后,用模板封好,顶牢。

6、梁模拆除方法见顶板拆模。

5.6.5楼梯模板的拼装与拆除

5.6.5.1楼梯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放楼梯线→安装休息平台模板→铺设楼梯底模龙骨→铺设楼梯底模→安装外帮侧模和踏步模板。

5.6.5.2施工时根据图纸在楼梯间靠墙一侧弹出坡线和踏步线,然后将模板组装而成。

5.6.5.3楼梯底模拆除条件同顶板,侧模在保证不损坏砼棱角时即可拆除。

5.6.7梁、柱节点部位支模

梁、柱接头部位在现场加工工具式模板,该模板由竹胶板配以木方龙骨构成,共分八块,可有效控制梁、柱截面尺寸,防止梁、柱接头部位出现混凝土跑模、漏浆等缺陷。其模板形式参见下图:

5.6.8基础底板及反梁模板

底板侧模采用直接在地基上砌24砖墙,既做为底板防水保护墙,又做为底板侧模。公寓部分外墙与地梁及交界处砼施工缝设在底板顶面,其它部分外墙砼施工缝设在底板顶面上300mm处并设置BW止水条。反梁用钢模配置,模板配置见下图。

5.6.9门窗洞口模板安装

安装墙体模板前将门窗洞口、预留洞口模板安装好,根据墙体标高线及洞口定位线确定模板安装位置。并采取加定位筋方式固定,保证模板不移位。

5.6.10积水坑模板

积水坑模板采用12㎜厚竹胶板,配以木方龙骨及木方支撑。见下图:

模板拆除应依据设计和规范强度要求,并且现场宜留设拆模同条件试块,含侧模、底模和楼板混凝土上人强度;墙、柱、梁模板应优先考虑整体拆除,便于整体转移后,重复进行整体安装。

5.7.1.1墙模板拆除顺序:先拆除穿墙螺栓等附件某住宅小区6号楼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再拆除斜支撑,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即可把模板吊运走。

5.7.1.2柱模板拆除顺序:先拆掉柱斜支撑,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5.7.1.3楼板、梁模板拆除顺序:应先拆掉梁侧帮模,再拆除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有穿梁螺栓者先拆掉穿梁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

5.7.2侧模拆除的要求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DBJ/T13-102-2019标准下载5.7.3底模拆除的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