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成花园施工组织设计(联合建司)

悦成花园施工组织设计(联合建司)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36.0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悦成花园施工组织设计(联合建司)

3.4.2项目经理部质量保证体系

1.组织人员、机械、材料进场,依据施工总平面的要求,测量定位、搭设临建,架设机械,在3天内作好施工准备。

2.配合甲方完成施工报建的有关手续,制作六牌一图,挂在醒目位置。

3.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及有关文件资料A15井架安装折除施工方案(最终修改文件),熟悉施工现场情况,为参加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做好准备,提出主要材料进场计划,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

4.按施工进度控制计划,逐步将各类施工机械准备就绪,分期进入现场。

5.组织试验人员进行各种原材料取样试验,为施工提供保障。

各类施工机械按进度要求分期进入指定位置,本工程施工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有:80式砼输送泵一台、ZJ50砼搅拌机一台、塔吊、砂浆搅拌机、卷扬机、电焊机、翻斗车、人力灰浆车等。

1.各种建材的采供由公司材料设备部从公司合格供货商名册中选定,保证材料按施工进度要求及时供应,对进场材料作好抽检复试工作,确保材料质量。

2.进场材料,按类别标识管理,做好材料的储存和防护,确保合格建材进入施工工序。

3.建设单位采供的材料,由项目部提出需用计划,经公司经营部审核后,提前一周报建设单位。

4.编制材料采供计划,加强收发料管理,妥善保存好工程材料材质证明和原始记录。

第五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本工程的施工场地比较宽阔。我们根据此具体情况,将本工程的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布置,砼和砂浆全部采用现场搅拌,钢筋加工和部分临时生活设施及食堂设在场地内,生产、生活设施齐全,能保证本工程的正常施工。

本工程严格桉施工总平面图进行科学布置,加强施工平面管理。详见附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6.1.1熟悉图纸,组织各工种技术交底,由公司材料部编制材料供应计划。

6.1.2平整场地,测量放线。

6.1.3确定临设方案,确定工地临时供水、供电方案、现场布局、排水措施,依据图纸做好钢筋、模板的翻样及设备安装、基础钢筋的制作工程。

6.2基础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6.2.1基础开挖定位

我公司在进入现场后,首先依据建设单位给定建筑红线及±0.000水准点,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测设、平整,明确现场地下的管线情况,对各栋楼开挖线依据图纸设计进行定位放线,并对开挖线延伸做好控制点。

楼号开挖定位后,经监理方、甲方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基坑开挖的工作。开挖过程采取2台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对开挖土方实行外运,脏土外运。开挖过程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坑边跟踪旁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6.3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及地沟工程的施工,利用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模板利用商品砼,进行基础工程的施工。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即可进行室外回填土的施工。

为了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采取措施组织人力、物力使基础工程回填提前3—5天完工。

6.4主体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工程施工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在施工前,组织钢筋工、混凝土工、模板工、水电工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图纸,组织各工种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质量交底。及时提出材料供应计划,严格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布置道路、水电线路、机械设备、料场等,对施工道路、料场进行硬化,搞好排水设施。

6.4.2标高、轴线控制方案

基础结构施工完成后,将轴线投测到地下结构的外侧面,并在地下室顶板轴线附近设6—8个放线孔,用红油漆做出红三角标志,以此向上引测轴线,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0.000以上结构,采用经纬仪进行竖向投测轴线,施工前复测,以控制轴线垂直度,减少竖向偏差的积累。

结构出地面后,在底层柱测设50cm线,做为向上传递高程的基准线,向上的高程传递用钢尺沿外柱面向上垂直测量,楼层至少设四点向上测量标高,并在施工层用水准仪复测传递上来的标高。

因该工程系剪力墙结构,在基础工程室外回填土结束后,即可进入主体工程的施工。

此时,因基础工程已出地面,依据施工平面图的布局,施工现场已有一定的场地。此时对施工现场的料场及办公、库房等公共设施重新布局,达到文明工地的标准。

施工时,组织模板、钢筋工、砼、防水工、水电安装工对主体工程的施工采取各分项工程穿插施工的流水施工方案。项目部管理班子、各工种专业工长在施工中充分协调、督促。使各分项工程工种在施工中能够密切配合,做到不窝工,缩短工期。为此主体施工中配备QTZ—63塔吊3台,配人力浆车、翻斗车作为水平辅助运输工具。钢筋加工机械为3台调直机,2台切断机,3台弯曲机。

基础施工完后,经验收合格后,先组织钢筋班组进行主体柱、梁及现浇模板的制作、安装。柱钢筋绑扎完后,组织模板工进行支模,然后通知甲方、监理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砼的浇捣工作。

6.4.4主体施工阶段质量进度保证措施

为了使该工程能够顺利进行,我项目部对每个施工班组的人员素质、上岗证件、劳动力人数均进行严格把关,选择一支具有质量意识强并具有战斗力的施工班组,施工中工长、技术员、质检员24小时坚守工作岗位,晚上轮流值班,现场旁站跟踪工程质量,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主体施工期间,工地机修人员、电工日夜跟班随时杜绝机械、电器隐患,坚持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使主体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底层主体结构施工完后,按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的部位及方式,设置沉降观测点。

观测时间:主体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并作观测记录,交工后,将观测成果移交建设单位继续观测,第一年每月观测一次,第二年半年观测一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满足规范要求为止。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6.5内、外墙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6.5.1内外墙抹灰工程施工方案

待主体工程完成至五层时,由项目部通知甲方、监理方对1—3层主体结构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内墙装饰抹灰工程的施工,待4—6层以上主体工程完成验收合格后再进行内墙抹灰施工。外装饰施工,待屋面工程封顶后即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6.5.2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主体工程检测合格后,开始屋面工程的施工。

6.5.3木作工程施工方案

木门采用外购成品木门,主体完成并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木门框,内粉、楼地面完工后,安装门扇。

6.5.4楼地面工程施工方案

楼地面工程待门框安装及安装管道预埋完成后,方可进行楼地面工程施工。

6.5.5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与土建工程同步,紧密配合。

6.6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控制方案

1、钢筋在加工时,水平筋采用闪光对焊,接头相互错开40d,底板部分水平钢筋采用窄间隙焊,柱子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错开40d。

2、地下室底板上层钢筋定位采用铁马凳Φ25钢筋架立,详附图。

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底板厚1.8米,属大体积混凝土,我们采用由一侧向另一侧推进的方法浇筑底板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难点,为了保证其浇筑质量,特采取如下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混凝土浇筑质量管理制度并在施工中严格执行。

2、底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分层捣固。首层浇下层500厚的混凝土,等充分密实后,再进行上部混凝土的浇筑。

3、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以控制混凝土由于水化热而引起温度升高。

4、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覆盖,以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覆盖材料厚度按下列步骤计算:

①计算混凝土中的最高温度Tmax

Tmax=T0+Q/10×1.15+F/50T0——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取平均气温为10℃。Q——每立方米砼中的水泥用量(kg/m3),暂取390kg/m3。F——每立方米砼中粉煤灰的用量(Kg/m3),取0。则Tmax=10+390/10×1.15=54.9℃

由此可见,底板砼养护所需保温材料即草垫厚度为30mm,即可防止砼表面水分急剧蒸发,防止砼外表面散热过快,降低砼内外温差,从而减水温度收缩应力,防止砼表面开裂。

5、底板砼施工时必须进②计算养护材料厚度

λ───养护材料的导热系数(W/m.K)。本工程采用草袋覆盖,故取λ=0.14W/m.K

λ1───混凝土的导热系数(W/m.K),bc2.3W/m.K。

Ta───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处的温度(℃)

Tb───混凝土达到最高温度时的大气平均温度,取Tb=12℃

K1───传热系数的修正值,取k1=2.00

对砼内外温度测试,掌握内外温度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砼内外温差。现场采用在底板砼中预埋(15的白铁管,将白铁管下部焊在底板下部钢筋网片上,上部伸出底板砼上口10mm。测温时将液晶显示温度计伸至白铁管内不同部位便可测得砼内不同深度处的温度。

底板混凝土浇筑后5天内每2小时进行一次测温,6~14天内每8小时测温一次,作好测量记录。施工现场根据测温数据对混凝土养护工作作相应调整,确保混凝土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及大气温度的差控制在25C以内。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及振动时间,底板混凝土按60cm厚分层浇筑,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不得振动钢筋及模板,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钢筋位置及模板支撑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混凝土振捣方法参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安排抹灰工找平,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派专人洒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湿度保持在90%以上。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及挡土剪力墙采用抗渗混凝土S6,在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施工中注意抗渗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转换。

(3)地下室若遇管道穿墙,预留空洞严格作好防水处理,严禁事后打洞。

6.6.3、回填土工程

地下室施工完毕后,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检单位进行检查验收,作好隐蔽验收记录,参检三方同意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回填土采用三七灰土,三七灰土回填时底部应干燥,若有积水应挖积水坑排水;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每层200mm厚,用蛙式打夯机夯实。三七灰土在距施工现场10km外取料,采用天然黄土或无膨胀性土料,消石灰应采用生石灰块,使用前3(4天予以消解,并加以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灰土拌合料应保证比例准确,拌合均匀,颜色一致,随时拌合随时夯实,含水量以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每层的夯实遍数,由现场根据实验确定。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距离不得小于500mm,施工间歇后继续铺设前,接缝处应清扫干净,并应重叠夯实,夯实后的表面应平整,经适当晾干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轴线投设及标高测设

本工程是一个群体建筑,轴线和标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施工。

a设置专职测量员两名,负责本工程的轴线测放及标高控制。

c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总平面图和规划院的红线图为依据,采用网点控制。

d轴线的投放在地下室顶板埋设控制点,然后随主体上升在各楼层板面留设150×150mm轴线传递孔,传递孔沿直线贯通至地下室顶板控制点。采用吊线锤、激光经纬仪进行垂直传递。

e标高测设采用钢卷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向上竖直测量,同时用水准仪进行找平。

本工程属群体建筑,为保证工程质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应按要求做沉降观测工作,因此设计单位要求做沉降观测工作,这项工作因对人员和仪器的要求较高,按规定委托专业单位进行,按规范要求进行。

3、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主体结构工程按:测量放线→绑扎墙、柱钢筋→支墙、柱模板→支梁、板底模→绑扎梁、板钢筋→支梁、板侧模→浇砼→拆模→养护砼的施工顺序逐层循环施工。

b楼板模板: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下垫100×70木枋,间距≤350mm。板承重架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

c楼梯模板:底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散拼散拆JC/T 2297-2014标准下载,侧模采用木模。

D电梯井内模采用筒模,剪力墙外模采用大模板,模板拉结采用φ12螺杆,间距≤600mm。。

a钢筋制作:采用连续配料法制作钢筋,当钢筋品种、规格不齐需代换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理技术核定资料后,方可代换。制作好的成型钢筋必须分规格、分部位进行挂牌堆放。

b钢筋的焊接:必须严格按照焊接规范工艺由持证上岗焊工进行操作,在施焊前必须进行试焊,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正式焊接。柱子钢筋和剪力墙钢筋(Φ16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焊接时应搭好稳固的操作平台。

c钢筋的绑扎:钢筋绑扎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先划线定位,校对正确后再摆放钢筋绑扎。钢筋绑扎质量必须符合《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钢筋的绑扎顺序按:在底板防水保护层上弹出墨线→绑扎底板下网钢筋→绑扎墙、柱钢筋,同时安放π形钢筋撑脚→绑扎底板上网钢筋→墙、柱定位钢筋与上网钢筋点焊→绑扎墙、柱钢筋→绑扎梁、板钢筋的施工顺序逐层循环施工。框架梁板钢的绑扎按先主梁后次梁及板的顺序进行。由于层高较高,在绑扎墙、柱钢筋时,一定要注意主筋的垂直度控制,在绑扎前必须先搭好操作平台,才能进行绑扎。对墙梁、板中有孔洞的部位,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对孔洞设置加强筋。

e钢筋绑扎好后,必须先进行自检,确定无误后然后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监站的同志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并作好隐蔽验收签证后,才能浇灌砼。

f砼浇灌时,由两人以上的钢筋工值班,以便及时修整钢筋。

g成型钢筋用塔吊运输时DB37T 5097-202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pdf,应先选好吊点位置,尽量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变形。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