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什林煤业回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表1.3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第二节井筒地质及测量工作
2.第三系上新统砾粒岩。
中下部岩层以暗紫色、黄绿色沙质泥岩为主,夹有少量薄层状黄绿色细砂岩,底部间菱铁矿结核层,底部为深灰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K11),以富含绿帘矿物为特征,下部以灰绿色沙质泥岩为主,夹有数层薄层状砂岩,下部以黄绿色砂岩为主,局部有铝土质泥岩TB/T 2433-2019 铁路客车及动车组空调装置运用试验方法,底部为黄绿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其中主含黄云母及黑色矿物质,斜层理发育(K10).
5.下石盒子组:上部以桃花泥岩与上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其下以灰绿色沙质泥岩和砂岩互层为主,夹有铝土质泥岩,富含植物化石,底部以黄绿色厚层状石英长石砂岩(K9),厚约6米,与下伏岩层呈整合接触。
下部以灰白色砂岩与深灰色沙质泥岩互层为主,其中夹有煤线1—7层,富含植物化石,底部为灰白色粗-中粒砂岩(K8)其砂岩以含有黑色矿物和石英为主要特征,与下覆山西组岩层呈整合接触。
6.山西组:以深灰色、黑灰色沙质泥岩为主,上部含有1#、2#煤层,煤层底部以灰白色细砂岩为主,含有大量动植物化石,底部为灰白色中-粗粒砂岩(K7),与下覆的太原组岩层呈整合接触。
7.太原组:以黑灰色沙质泥岩为主,上部含有5#、6#煤层,煤层下为深灰色沙质泥岩,再下为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斜层的发育(K4),其下为深灰色泥岩,再下为7#煤层,下伏深灰色石灰岩(K3),下伏8#煤层,下伏灰黑色泥岩,下伏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K2),斜层的发育;下伏为9#、10#、11#煤层,各煤层间以黑色泥岩为主要岩层,11#煤层下部为深灰色泥岩,夹有沙质泥岩厚约8米,下部为深灰色、灰白色粗粒砂岩(K1),含有石英长石厚约2米,再下为暗红色沙质泥岩,残留铁矿和铝土岩厚约19米,下部为奥陶系石灰岩,11#煤层到奥灰岩表面约29米。
本井田区域地表沟谷无积水,多为季节性雨季河流,含水层从上到下依次为:
1.上、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主要为K8、K9、K10K11、K12砂岩含水层,其中以K8K10为主要含水层,单位涌水量大约为0.2-0.4L/s·m,水量不大。
2.山西组砂岩含水层主要为K7砂岩含水层,厚约8.8米,涌水量约0.3L/s。
3.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主要为K2K3K4石灰岩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35-0.85L/s·m,水量不大。
4.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为本区主要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534米,为富水性含水层。
本溪组泥岩、铝土质泥岩及太原组底部泥岩是良好的隔水层,能起到良好的隔水作用。当由于井田内构造对隔水层的破坏作用,使隔水层隔水作用降弱。
霍州煤电什林煤业有限公司(原临汾市什林煤矿)属2006年资源整合中单独保留矿井。2008年12月30日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临汾市什林煤矿核发了证号“1400000830226”的采矿许可证,批准开采2#、10#、11#煤层,生产规模21万t/a。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规发〖2007〗145号文件精神,2008年2月对该矿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本矿井充水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采空区、老空区积水情况
本矿东邻李雅庄煤矿,西、南、北均为社会煤田,矿区北部有东北采区,预计采空积水为15000㎡,对10#煤开采形成一定影响,李雅庄煤矿因位于本采区煤层的下部,对本矿开采影响不大。
本矿10#开采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源于奥灰水,水位标高534,而10#煤水平为510水平,属带压开采,且10#煤底距奥灰面只有平均37m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铝土泥岩,在10#煤开拓过程中,底板有底鼓现象,说明承压较大。
本矿在2#煤开采过程中,断层和陷落柱较发育,且多有淋水现象,在暗斜井开拓过程中,据老工人讲,曾有陷落柱导出奥炭水现象,说明构造导水是10#煤开采的严重隐患。
但在今后的开采中应加强此方面的工作,仍要加强防范及探测,采取“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综合防治水措施,密切注视井下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和隐伏断层等构造的出现,对井下逐日排水量作好观测、记录,若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害发生。
井田内含煤14层,其中山西组2#、太原组10、11#煤层均为稳定可采煤层;6、9#煤层均为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四矿井煤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发火情况
08年,经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鉴定,什林矿2#煤层为Ⅱ类自然发火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性指数为33.05%,但建矿以来,无自然发火史。
08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1m3/min,相对涌出量为4.97m3/t,为低瓦斯矿井。
工程开工前由甲方地测部门提供近井点。乙方根据近井点成果首先对其进行检查,确定成果无误后,采用经检验合格的NTS—352全站仪,测角测距严格按照《煤矿测量规程》要求作业。
1、井筒中心的标定:以近井点为基础,按地面一级导线采用极坐标法标定井筒设计中心,测角中误差不大于5″。并在井筒中心线上埋设4个永久基点,作为井筒中心控制点。
2、井口标高的标定:以该矿统一使用的高程系,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标定井口设计标高。
3、井筒施工测量:总体采用激光指向的方法指导井巷掘砌施工,当斜井施工超过100m时,安装1~3台防爆激光指向仪,其中一台安装在巷道中心方向上(必装)日常每炮前用延线法和半圆法分别找到巷道中心、腰线,并画出轮廓线。
4、斜井施工至落平后加测陀螺定向边。
开工前,根据矿方提供场地及施工条件,首先做好“五通一平”工作,待场地平整好,需修建一些必要的大临工程,主要是:井口轻钢屋架防雨棚、绞车基础及安装,压风机基础及安装、压风机房、绞车房、井口材料库、办公室、职工宿舍,澡堂、井口信号房等项工程。
1、交通:从甲方的道路进场,场内道路保持畅通,满足施工要求。
2、供电:霍州煤电什林煤业有限公司斜井井筒供电采用双回路供电,电压等级6KV,其中一趟主供回路,一趟保安回路,从甲方高压盘引到工业广场,满足所有高低压用电需求。
3、供水:甲方水厂紧邻工业广场,开工前由甲方指定供水接口位置和供水管路位置,并排至斜井工广内,日供水能力原则上不能小于100m3。
5、排水:霍州煤电什林煤业有限公司斜井工业广场安装一趟排水管,直接排入污水处理池。
6、广场平整:开工前,由甲方负责、协调、拆除工业广场附近棚户区民房,为井筒开工前各项设备及大临工程施工及明槽开挖提供方便。
二工业广场布置及凿井措施工程
根据回风斜井设计,提升方位角为270°00ˊ00"。根据设计和工广的现场实际情况,将以提升方位和斜井地面变坡线方向所形成的十字线为基础,安排布置相应的施工设施。在工业场地内,地面用C15砼硬化,厚度200mm,紧邻料场南侧建材料库和设备棚,门卫室、会议室、办公室、更衣室、紧靠西围墙,自建压风机房及提升绞车房,采用钢骨架彩板结构,其它用房采用彩板结构。井口安装一部钢结构翻矸栈桥,靠井口处的栈桥下用料石砌筑。工广内大临工程建筑面积共计1801.41m2,具体明细见附表。
表1.4霍州煤电什林煤业有限公司斜井大临工程一览表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筒施工过程中每隔40m施工一个躲避硐。施工躲避硐时,根据井筒各段支护形式不同,采取相应的支护方式,要求在《施工措施》中详细说明。
采用整体金属下移模板砌碹,全长4.0m,有效段高3.7m,支护段长3.5m。
1.地面及表土段前6m开挖并进行锚网喷临时支护后,及时采用钢筋砼永久锁口;
2.以下每开挖6m,及时进行锚网喷临时支护,绑扎钢筋,浇注砼永久支护;
3.地面及表土段施工时,根据设计,一并将安全出口及回风风硐各施工2m,支护形式同表土段;
4.全井筒施工完毕后,进行回收钢轨、清碴、铺底、砌筑水沟、台阶工作。
采用锚网喷临时支护形式。锚杆采用φ20×2000mm树脂锚杆,锚杆间排距800×800mm,呈“三花”布置,药卷用Z2335树脂药,每孔3卷药金属网采用φ6钢筋网,网格100×100㎜,搭接密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00㎜,金属网之间用铁丝连接,绑扎牢固。喷浆厚度为T=70mm,砼强度C20,软岩段可考虑增加U型钢金支加强支护,具体参数由甲方确定。
采用箕斗输送喷浆料,工作面喷浆实行双机双喷头,双喷头一前一后同时喷射砼进行支护。喷浆前,对工作面拉尺上线,认真检查巷道规格,在确认全部合格情况下进行锚网支护。锚杆眼打好后,要将眼内粉尘吹净,按要求将树脂药卷送入眼内,而后用风动工具将锚杆快速送入眼底,挂网安装锚杆托盘拧紧螺母,之后由后向前、自下而上进行喷浆封闭。
(1)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3)开挖土石方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找平后,由人工挖出。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方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4)修帮和清底: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用小线拉通线,检查距井筒边尺寸,确定井筒标准尺寸。以此修整井筒边,最后清除井筒底土方。井筒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5)土方开挖前,沿井口四周布设简易排水沟和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开挖基坑内。
(6)土方开挖完成后排干积水和清底,及时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排水设备选用风泵。
(7)开挖中若遇土层性质发生变化时,根据实际及时进行锚网喷临时支护。
(8)开挖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回填土方选择就近点临时堆放,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9)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基岩段斜长约537.21m,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并穿越过该地区10#以上煤层。
施工工序:交接班→安全检查→开工准备→拉中心腰线→上部锚杆挂网→出碴(排水)→打下部锚杆→打全面炮眼→瓦斯检查→装药放炮→通风、瓦斯检查→出碴(除放炮、检查、喷浆时间外)。打锚杆应做到随打随锚。锚杆施工顺序:先顶后帮、由外往里。
拱部锚杆空顶距要求:最小≯0.8m,最大≯3.4m,喷浆空顶距要求≯6m。
1、钻眼工作:采用YT—28型风钻打眼,分区、定人、定眼位打眼;严格按照爆破图表进行,特别要注意掌握好巷道掘进的方向和坡度;掏槽眼深度为3.1m,辅助眼深度控制在2.8m。
3、联线工作:炮眼全部装完药后,由放炮员亲自采用串并联的方式进行联线。联线前,远离工作面的端头母线应扭接短路,同时无关人员应撤离工作面到安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带。
5、支护:基岩段预计施工段长537.21m,采用锚网喷支护形式。锚杆采用φ20×2000mm树脂锚杆,锚杆间排距800×800mm,呈“三花”布置,药卷用Z2335树脂药,每孔3卷药金属网采用φ6钢筋网,网格100×100㎜,搭接密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00㎜,金属网之间用铁丝连接,绑扎牢固。喷浆厚度为T=100mm,砼强度C20,软岩段可考虑增加U型钢金支加强支护,具体参数由甲方确定。
采用箕斗输送喷浆料,工作面喷浆实行双机双喷头,双喷头一前一后同时喷射砼进行支护。喷浆前,对工作面拉尺上线,认真检查巷道规格,在确认全部合格情况下进行锚网支护。锚杆眼打好后,要将眼内粉尘吹净,按要求将树脂药卷送入眼内,而后用风动工具将锚杆快速送入眼底,方可挂网安装锚杆托盘拧紧螺母。三掘完成后再进行喷浆支护工作。喷浆前先将浮矸活岩找掉并用水冲刷洗岩帮,按设计规格尺寸放好边线,由后向前,从下向上进行喷浆,喷浆后及时对砼进行洒水养护。
表2.2基岩段爆破原始条件表
井筒掘进断面15.84m2,采用斜眼楔形掏槽方式,全断面共打眼65个(详见附图)。
基岩段斜井井筒水沟、台阶随掘支随施工,滞后工作面不大于50m。
二构造带、采空区、穿煤层段
根据甲方提供地质资料预计,矿井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2#煤断层陷落柱,且多有淋水现象,施工中做好防止水工作,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掘进时执行超前钻孔探测方法探面前方实际地质构造情况。
1.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①采用长孔与浅孔相结合钻探方法对地质情况进行预探,也可结合探水孔一起施工。在钻孔过程中,派专职地质技术人员对钻进时间、速度、压力以及卡钻、顶钻等现象对岩性、构造性质及地下水、采空区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前方地质情况,以便在掘进施工时确定相应方案,保证施工安全。
②根据已施工段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对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一定长度范围内的围岩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推断和评估。
编制专项措施,采用表土段过破碎带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探水工作。
编制专项措施,包括接近老空区时必须预留的煤(岩)柱厚度和探明水、火、瓦斯等内容。必须根据探明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过老采空区要先进行注浆加固封堵积水,增加36U金支砌碹支护,壁厚为450mm。
制定专项措施,采用超前支护、震动放炮和松动爆破相结合的方法安全穿过煤层,严格按照探、揭过煤措施执行建筑给水排水采暖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培训课件,确保安全无事故穿过。
支护形式与所在主体巷道相同。
躲避硐掘进断面4.08m2,采用斜眼楔形掏槽方式,全断面共打眼28个。
2020年第三季度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价(总第33期)(2020年9月27日).pdf表2.4躲避硐原始条件表
图2.5躲避硐断面炮眼布置图
表2.6躲避硐爆破参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