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宏亮220KV开关站(电气)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见附件1)
5.1.1.施工技术准备
5.1.1.1.组织相关人员对已交底的施工图设计进行会检,领会设计意图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电力浅沟工程施工方案5.1.1.2.配备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
5.1.1.3.施工方案编制。
5.1.1.4.划分本工程质量验评项目范围。
5.1.1.5.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5.1.1.6.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到设备制造厂学习。
5.1.1.7.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到已经创优同例行变电所参观学习。
5.1.1.8.施工现场配备微机3台、打印(复印)机1台,实施微机管理。
5.1.2.施工材料准备
5.2.1.按建设单位要求,依据施工图设计图纸采购材料,满足施工需要。
5.2.2.根据施工需准备施工用的消耗性材料。
5.1.3.施工场地准备
在220kV场地按照电网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布设电气设备和材料站。依据标准化作业标准,设备存放点底部设置垫木,采用苫布防雨、防潮;砂石堆放场地应打砼垫层。
5.1.4.施工力量的配置:
5.1.4.1.管理人员8人
5.1.4.2.电气安装技工22人。
5.1.4.3.力工10人。
5.1.4.4.电气焊工2人。
5.1.5.生活设施等的准备情况
5.1.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5.3.1.电气部分:
5.3.1.1.随土方开挖进行接地网施工。
5.3.3.验收、投运
5.4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5.4.1电气施工方案:
5.4.1.1施工准备:
5.4.1.2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根据设计施工图会审精神,结合施工图纸、设备情况、现场及周边环境,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5.4.1.3施工场地准备:
检查设备基础和地面完好,接地引出点正确,具备安装条件。
5.4.2施工工序安排:
先进进行220kV进线构架及避雷针的组立,同时进行220kVGIS设备进货及清点,做安装准备。次进行220kVGIS设备安装,同时进行保护室二次设备安装,二次电缆敷设,保护室二次接线。220kVGIS设备厂家接线在第一个间隔具备条件时,开始进行,二次电缆接线随后顺次进行。在保护室二次接线完成后,即进行电源回路调试、二次设备调试。所有隔离开关、断路器具备操作条件后,即进行高压试验。最后阶段进行继电保护、远动、检修、运行等专业试验、验收。上级单位监检完成后送电。次序及时间段见进度计划。
5.4.3施工步骤和方法:
5.4.3.1220kV组合电器(GIS)安装:
①GIS设备开箱;清点备品备件、技术资料,填写设备开箱检查记录。
②测量基础,根据设计图纸定位,将第一间隔GIS单元的母线部分就位固定。
③顺次安装母线刀闸、断路器、线路刀闸。
④将第二间隔母线部分与第一间隔对接。一次向下安装。
⑤各部分对接过程中,应先清洁对接部位法兰面和密封胶圈、连接导体等,然后安装连接导体,更换吸附剂,最后法兰面、密封胶圈涂胶后对接。紧固螺栓用力矩扳手,根据螺栓规格用相应的力矩。
⑥施工采用16吨吊车。
⑦抽真空,充SF6气体,微水测试。
⑧GIS至汇控柜二次配线,GIS操作检查、调试。
⑨GIS主回路电阻测试,GIS耐压试验,电流互感器试验。
⑩涂防水胶,喷漆,GIS与基础焊接固定,两点接地连接。
3.3.2.软母线制作、组合、架设
①检查导线、绝缘子串、金具符合《规程》要求标准。
②绝缘子串组合,进行导线试压接,确保压接设备合格、压接方法正确。
③根据测量和驰度计算确定导线长度,裁导线进行压接,工艺满足《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标准。
④导线、绝缘子串、金具组合,做好挂线前的准备。
⑤220kV进线构架侧利用斗车挂线。
⑥导线连结后,测节点电阻。
5.4.3.2.二次电缆敷设
①根据电缆表,制作电缆标牌。
②掀开沟盖清理电缆沟、管,打通路径。
③根据设备布置和二次电缆(包括交、直流系统)的连接确定二次电缆的走向,制定二次电缆敷设的排序,按照排序进行电缆敷设。排列原则是以保护屏为基准,向各联络处敷设,如果没有条件两根同时敷设,单根敷设也要确保楼上电缆沟内电缆排布整齐,同时兼顾不能破坏原有电缆的布局,遵循先远后近的原则,排列有序,避免交叉。
④室内、外电缆在支架上排列整齐,绑扎固定。
⑤电缆牌悬挂整齐、正确,电缆头制作符合规程要求,排列整齐。
⑥二次电缆做头、定线芯回路编号,二次电缆配接。
5.4.3.3二次设备安装
测控柜、保护柜、控制柜安装
①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定位安装。
②用吊车将设备送至二楼吊物平台,利用运输车将测控保护屏、控制屏、电度表屏等运到位置上就位。
③根据施工图纸确定屏的排列位置,进行安装。
④用撬杠进行位置粗调,用木方和千斤顶或手锤(距墙面或支撑点远时)进行细调。
⑤用线垂和钢尺确定垂直度,以薄钢垫片调整。
⑥安装固定是采用在基础槽钢上钻眼攻丝,用螺栓固定,柜间用螺栓
5.4.3.4交流检修箱、端子箱安装
①将箱体固定在基础上。
②将接地铜排与箱体连结。
③将箱底电缆管部位开孔
5.4.3.5整体调试
①先进行交流系统调试,直流系统调试。
②进行22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等控制、信号回路的调试。
③整体测控保护信号回路调试。
5.4.3.6交接试验:
由瓦房店供电分公司、厂家、施工单位配合试验。
六、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6.1.工期规划及要求(见附件进度横道图)
6.2.确保工期关键工序拟采取的措施
七、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2006年版)的要求;高分达标投产,创国网优质工程,确保实现一次验收合格,单位工程优良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7.1.2.目标分解: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分部工程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优良率100%
土建工程观感率达到95%
7.2质量认证体系及主要职责
通过检验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保证不合格品不能转入下一道工序。
通过检验获得的信息和数据,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以便尽早采取措施,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对已掌握的质量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为提高质量、加强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7.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7.3.1.1.研究和会检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通过图纸会检,使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施工难点;通过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要点。
7.3.1.2.大连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验评项目划分。
7.3.1.3.勘察现场,检查三通一平,工具现场情况搭设临建,满足施工需要。
7.3.1.4.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施工机具是否运行正常。
7.3.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7.3.2.1.控制施工工艺,符合现行的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
7.3.2.2.控制施工工序,按工程监理(建设单位)批准的工程质量验评项目范围进行质量检验,做好验证记录。
7.3.2.3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规程、规范、工序工艺标准知识培训,控制人员素质。
7.3.2.4.设计变更与技术复核的控制。所有设计变更资料,均须有文字记录,对技术工作加强复核,签证齐全才可实施,避免发生重大失误。
7.3.2.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7.3.2.1.做好成品保护。
7.3.2.2.按照设计图纸及竣工验收标准请建设单位、监理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验、鉴定,评定等级。
7.3.3.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7.3.3.1.材料、设备进场,必须同时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会同监理进行开箱检验,签证开箱取检记录,不合格品不许进场。
7.3.3.2.特殊材料复试控制。
7.3.3.3.杆组装焊接焊口试件送质检部门检验。
7.3.3.4.铜包钢棒接地极CADWELD放热焊接,现场作试件,监理见证后送质检部门作焊接强度和导通检测。
7.4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电气安装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8.1.1.安全管理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2.2.安全管理部门及人员的主要职责
8.2.2.1.项目组长安全职责
(2)在组织施工生产的同时,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并制订实施细则。
(3)进行分项、分层、分工种的安全技术交底。
(4)组织工人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做到不违章作业。
(5)要经常检查施工现场,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发生事故要立即上报,并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2.2.2.安全管理副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安全的法令、规程、标准、制度,编制设计、施工和工艺方案,同时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2)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及施工条件变化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安全技术的专题研究和安全设备、仪表的技术鉴定。
8.2.2.3.班长安全生产职责
(1)模范地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熟悉并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
(2)带领本班组人员遵章作业,认真执行安全措施,发现班组成员思想或身体状况反常,应采取措施或调离危险作业部位。
(3)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活动,进行安全生产及遵章守纪的教育,发生工伤或事故应立即上报。
8.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8.3.1安全教育制度
8.3.1.1.岗位教育
新工人、调换新工作岗位的工人和生产实习人员,在上岗之前,必须进行生产岗位的性质和责任,安全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应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保管等岗位教育。通过学习,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独立操作。
8.3.1.2.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培训
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使用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操作,技术应用的培训。
8.3.1.3.特殊工作工人的教育和训练
对电气、起重、机械操作、焊接、车辆驾驶等特殊工种的工人,除接受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教育训练。
8.3.1.4.经常性安全教育
开展安全月、安全技术交流会、研讨会、事故现场会等各种类型的安全活动。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等。安全教育应经常进行,及时传达上级安全文件精神。安全工作教育要保持经常化、制度化,要讲究实效。安全教育与培训应建立记录台帐,以便随时检查对照。
8.3.1.5.安全教育的内容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知识、规章制度、规定要求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
8.3.2.安生产责任制
8.3.3.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制定保证施工安全生产、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等各项技术组织措施,制定安全文明施工二次策划和应急救援预案。
8.3.4.安全检查制度
8.3.5.伤亡事故管理
(1)认真执行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地对发生的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登记、统计和处理。事故原因分析着重从生产、技术、设备、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陕西xx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对严重失职,玩忽职守的责任者,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2)进行工伤事故统计分析
(4)数字统计:用具体数据概括地说明事故情况,便于进行分析比较。
(5)统计图表:用图形和数字表明事故情况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
(6)建立工伤事故档案。
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首先是排除险情,对受伤的人员组织抢救;同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保护好事故现场,通知事故当事人、目击者在现场等候处理;对重大事故必须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了解,在弄清事故发生过程和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后,提出处理意见,同时处理善后事宜;最后,进行总结,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找出规律性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订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措施,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再次发生,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旋挖钻机施工工艺及控制在施工中的应用8.3.7.安全原始记录制度
认真做好安全教育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组织状况;安全措施登记表;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记录;安全奖惩记录等安全原始记录工作。
8.3.8.安全防护用品、器材及工具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