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番禺节能科技园园区一期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本工程管道工程较多,且埋设的部位相近,管沟开挖土方时,应考虑各种埋设部分相近的管沟土方一起开挖,以免造成二次开挖。根据本工程特点拟定主要的施工步骤如下:
施工测量→管沟土方开挖→埋设安装各种管道及砌筑各种砂井及*查井等→管道测试→回填土→*整场地→路床及人行道碾压→水泥石屑垫层→砼路面→路面养护
详*施工步骤见附图主要施工步骤。
2、本工程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安排
按机械施工使用进度计划钢结构厂房施工组织设计,前3天内进场。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现场情况,考虑节约场地、方便交通,减少场内转运等因素,按两段独立施工布置施工现场。工地办公室、工地宿舍及配套设施、材料堆放场、仓库、机具等按实际场地具体布置。
本工程业主要求90天完成,我方经过周密的计划安排,按期、按质完成施工任务。详*的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图:《施工总体计划横道图》。
主要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排水管基础土方开挖用挖掘机进行,汽车转运土。
排水管安装采用吊机落管。
路床填土、*整用装载机,用压路机压实。
水泥石屑稳定层用压路机压实,水冲车洒水保养。
砼路面用振动板,振动棒振实,压纹机压纹。
各种管材、井环盖、侧*石、路缘石在构件厂集中生产,运输到现场安装。
水泥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用斗车或反斗车运输至现场使用。
稳定石屑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运输到现场使用。
1、管沟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开挖前应向机械司机详*交底,内容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及时测量槽底的高度和宽度,防止超挖。
2、确保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拢动或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20cm左右一层不使用机械开挖,用人工清底。
3、如发生超挖,严禁用旧土回填,如果超挖在15cm以内,可用原土回填夯实,其密实度不应低于原天然地基土,如果超挖在15cm以上,可用石灰土分层处理,其相对密实度不应低于95%。
管道工程必须在隐蔽验收合格后及时回填。
填土应在管道基础砼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砖沟应在盖板安装后进行。
沟槽回填顺序,应按沟槽排水方向由高向低分层进行。
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夯实,以防管道位移。
回填土时不得将土直接砸在抹带接口及防腐绝缘层上
井室等附属构筑物回填土应四周同时进行。
第四节管道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井位位置和管线轴线,并根据管径、标高排水基坑的宽度和深度,用挖掘机对排水基坑进行开挖,挖至基坑以上20cm时用人力修整至坑底标高。严禁超挖或扰动土体,否则用石屑回填。适用于路基的土留作管坑回填及填土路基;不适用的土用汽车运走。
凡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的都要求设支挡土板。支挡板的疏密根据深度和土质情况决定。
*查基坑地基承载力是否达到100kpa。如果开挖后小于100kpa时,通知设计人另行处理基坑。
完成基坑开挖后,即进入人工**坑底及设置排水边沟,用抽水机抽水,严禁基坑被水浸泡,同时复测基坑标高,当符合设计要求并隐蔽验收合格后铺设碎石砂垫层。
复测基础砼标高及基础有关尺寸,在砼养护24小时后,用吊机安管,管口安装前必须凿毛,安装时不得有错口,位移。并且必须边安装边复测流水位标高。完成后捣C20砼管座和雨水管砼接口,雨水管接采用1:2水泥砂浆抹*接口。
管径D≥600的雨水管均要设置流槽、马路甲式*查井或沉井,井中线位置和井底标高按设计要求施工。砌井身红砖时要求圆顺、砂浆饱满,不得有错缝,井身直径按设计要求外,还要预留2cm作批荡,雨水管井身内用1:2水泥砂浆批荡。
污水管工程还须按排水质量*验评定标准进行闭水试验。当管径D<700时,每个井段均要抽*,当D≥700时,每3个并段抽*一段,闭水试验必须在管道填土前进行,闭水试验前24小时先灌满水。闭水试验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2cm,如上游管内顶至*查口的高度小于2cm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
完成上述工序后,进行管坑回填,管带顶2cm以下部分回填石屑,用水冲法和震动棒震实,管带顶2cm以上分层回填土,每30cm一层,用夯土机夯实。每层经*测符合压实度要求后方可回填上一层。
球墨铸铁给水管安装均采用柔性接口,按接口形式分为推入式(滑入式)和机械式两类,T型推入式球墨铸铁管安装程序:下管→清理承口和橡胶圈→上胶圈→清理护口外表面及刷润滑剂→接口→*查。
正常的接口方法是将插口端推入承口,但推承口插口也可以。
管道弯头和部件上存推力作用时,应设支墩,防止管脱开。
便用的润滑剂对水、胶圈、材料和人无副作用。
减压之后,复查管道如有变形或损坏,必须重装或修理。
胶圈存放应注意避光,不要叠合挤压。
上胶圈之前注意,不能把润滑剂刷在承口内表面,否则会导至接口失败。
切割短截时注意,插口端头要加工使其形成一定的锥度。
机械式球墨铸铁管安装程序:下管→清理插口、压兰和橡胶圈→压兰和胶圈定位→清理承口→涂润滑剂→对口→临时紧固→螺栓全方位紧固→*查螺栓扭矩。
关于切管、要用专用工具、切口应与管轴线垂直
第五节路面工程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每隔20m测施一根中桩并施测路线主要控制点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起控制作用的标桩。测放间接测量的主要控制点,如三角网点、导线点等。
当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在施工中有被挖掉或埋掉的可能时,则视当地地形条件和地物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
(2)在路中线及路基两侧各设一沉降板,纵向间距为50米,在填土及预压过程中要随时对路基的沉降进行观测,要求控制路基中线日最大沉降量大于10mm/d。若路基的沉降量超过规定要求应立即停止加荷或卸荷,待沉降稳定后再继续加荷。
(3)在边坡的坡脚步及其附近分别设3排边桩,纵向间距为50m,与沉降杆一致。在路基填土过程中应随时对边桩的位移及边坡以外的地面进行观测。要求边桩的位移量控制每天不超过5mm或路基以外的地面没有出现隆起。若边桩的位移量超过规定或地面出现隆起,应立即停止加荷,必要时进行部分卸荷,待地基固结和其它控制指标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加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3、土料填筑路主要施工方法
(1)、采用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的水泥石屑填筑。
(2)、路堤填筑之前,对填料进行含水量等指标的试验,控制填料在最隹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填筑。填土高度小于0.8m或不填不挖时,原地表面进行清理后,将表翻松深0.3m,然后整*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5%;填土高度大子0.8m时,将原地面整*后分层压实,基底80cm以下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3%。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才能开始填筑。
(3)、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可直接填筑路堤;在稳定的斜坡上,横坡在1:10~1:5时,直接进行填筑;地面横坡陡于1: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顶面作成2%至4%的内倾斜,再进行路堤填筑。
(4)、路堤采用水*分层填筑,最大层厚不超过30cm,最小松铺厚度不小于10cm,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层次,逐层向上填筑,并形成1.5%~2%横坡以利排水,且使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超出每层路堤的设计宽度50cm以上,以保证完工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5)、施工时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压实,将所有台阶填完后,按一般填土进行下一步施工。
(6)、每层压实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才摊铺下一层。
(7)、路床顶部预留至少30cm,采用稳定性良好的土(CBR≥8%)填筑,并压实到规范规定的压实度。
(8)、尽量采用同一性质的填料进行回填。用不同性质的填料回填时,把不同性质的填料分别分层填筑,每层填料厚度不小于0.5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小于0.1m,并将透水性好的土放在透水性差的土上面。
(9)、填土路堤分段施工时,交接处不同时填筑则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段同时施工,则分层相互交叠衔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复测并固定施工路线主要控制点,恢复失落的中桩。
复测并固定为间接测量所布设的控制点。如三角点,导线等桩。
当路线的主要控制点在施工中有被挖掉或埋掉的可能时,则视当地地形条件和地物情况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固定。
b)路线高程复测:中线恢复后,马上进行纵横断面的水*测量,以复测原水准基点标高和控制点地面标高。
C)横断面的*查与补测
D)路基放样:根据设计图表定出各路线中桩的路基边缘具体位置,以便定出路基轮廓,在测量放样时以明显标志标识。
E)道路中线、边线及标高复测,均用测量复核记录表做好记录,并送监理工程师认可。
土方的运输,严格按照广州市有关散体物料运输的规定进行,运输车辆符合散体物料运输车的规定,沿途不撒漏,在业主指定的地点堆放。
根据路基标高情况,清运土方时,在路基标高上预留10cm上层,作为路基碾压的预留高度。
在挖掘机挖走土、石方后,压路机碾压前,根据测量人员放出的路基标高,用人工进行路基**,**时预留10cm上层作为碾压时预沉高度。
a)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横向接头的轮迹,重叠宽度为40~50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1.5cm,碾压时何等到无漏压、无死角并确保碾压均匀。
B)、碾压时,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先轻压,后重压。
(5)、路基表面**、压*
压实作业后用人工配合*地机充分整*并压实,以保证被压之实路基各层均匀性及表面的*整度符合验收规范。
(6)、路基成型后,验收合格,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雨季施工如何保证压实度
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紧,如遇雨大,将直接影响到路基土的含水量若土的含水量过大,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增大压实功能就会出现“弹簧”现象。为保证压实度,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施工前制订详*土方施工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力争
在非雨大多投入设备和人力,加大工作量。
下雨时,不进行压实作业。
(3)施工时,保证路基表面的*整度和横坡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以确保雨大路基不积蓄水。
(4)压实后的路基经雨水淋湿,因有横坡将水排至现有排水系统,故雨水的影响深度一般不太深。
(5)路基如出现“弹簧”现象,则进行换土处理。
(6)在确定压实标准时,最大干容重用不着室内标准的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
(7)压路机行驶速度规定:光轮压路机最佳速度为2~5km/h,振动压路机为3~6km/h。碾压开始用慢速,随着土层的随步密实,速度逐步提高。
(8)下雨大填筑路基时,采用砂性土填筑。
(1)、通过土工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实度等土的力学性质指标。
(2)、路基填土部分采用原土,并清除有机物物质和稀泥等有害物质,然后分层填土压实,分层厚度为30cm。
(3)、路基***压*成型后,满足以下质量标准
±20,且不大于±0.3%
(4)、路基压实度要求按重型击实标准,路床以下0~80cm>95%;80cm以下>93%;人行道路基>85%。
①、施工前将施工用水泥和石屑迭度验室*验,并确定施工配合比。
②、采用30m3/h砼搅拌站集中拌和,拌和料按设计施工配合比所规定用量每槽过秤,确保拌和实达到最佳含水量。
①.道路的6%水泥石屑稳定层和人行道6%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时分二次摊铺,并用刮尺大致整*。
②.控制稳定层的松铺厚度:水泥石屑稳定层的压实系数约为1.3~1.5(铺厚度应为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
①、混合料松铺大致整*后,立即使用机械压实。使用8~12t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6次,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为1.5~1.7km/h,以后用2.0~2.5km/h的速度碾压。
②、由两侧向路中碾压,先压路边二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纵坡较大的路段,由低处向高处碾压,随即*测横断面及纵断面高程。
③、碾压过程从稳压至碾压成活,高施工警示牌,确保不让机动车在上面调头、转弯、刹车,以防表面松动。
④、碾压至表面*整,无明显轮迹,或轮迹深度不大于5mm,压实密度≥设计要求。
⑤碾压中局部出现“弹软”现象,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推移则适量洒水,整*压实。
⑥、分段进行施工,衔接处留一段不压,供下一段施工回转机械之用。
(4)、稳定层碾压后,根据稳定层标高,对稳定层表面进行挖高填低,再进行碾压,如此反复,直至稳定层满足验收规范要求。
(5)、接缝施工时,将前一段施工未端的斜口铲除,使稳定层端头面与路床垂直,再进行下一段摊铺:或预留50cm不碾压,待连接铺筑后一并压实。
某仓库室外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6)、用灌砂法对稳定层进行压实度试验。
(7)、养护水泥石屑稳定层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期为7天。
材料:混凝土等级为C35,必须符合质量*验要求。
新铺混凝土路面结构主线厚度为20cm。道路模板采用了钻孔的25#和20#槽钢作模板,在模板外侧底部纵向设通长地龙以固定模板位置,将传力杆穿入后,使杆一半在模板内,一半在模板外,模板外部分用定位板固定,以防移动。路缘石的模板采用定型的钢模板。
根据测量放出的路面中线、边线及各板块边线、水*控制标高,安装路面模板,并涂刷脱模板剂。
模板接缝加强支撑,以防接缝处“跑模”,保证纵缝直顺。
模板安装后供热外管小管廊工程桁架制作安装施工方案,进行复测,并做好复测记录,以确保道路中线与标高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