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汽车站南侧商住楼7-12#房施工组织设计

长途汽车站南侧商住楼7-12#房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781.82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长途汽车站南侧商住楼7-12#房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临时供电按《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并组织施工,供配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设计施工,PE线与N线严格分开使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施工现场所有防雷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施工区域供电线选用五芯电缆,按总电源⇒一级分配电箱⇒二级分配电箱⇒开关箱⇒用电机具的分级配电。供电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标准要求,并有三级以上的漏电、短路保护DB36/T 1087-2018标准下载,确保施工和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电源至一级分配电箱选用VV电力电缆,一级分配电箱至二级分配电箱电源线选用YX橡胶套五芯软电缆,二级分配电箱至末端开关箱电源线选用YX五芯橡套软电缆,电缆规格根据负荷及线路的长度通过计算确定。

施工动力用电需三相380V电源,照明除下述外采用单相220V电源,照明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的采用36V安全电压,手持照明灯具采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

施工现场照明和现场用电供电线路分开,避免相互干扰。动力线采用橡胶套五芯软电缆,室内低压动力线路及照明线路采用BVR型铜芯塑料软线。凡单机功率在30KW以上的用电设备,在该设备3米内设独立开关箱,并明显标识。

施工区照明:沿施工场地四周设置灯架和灯具,并在塔吊顶装置镝灯,以满足夜间施工的部分照明。

低压配电的送电顺序: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停电顺序相反。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措施

4.1.1施工进度计划

本项目我公司承诺总工期为380日历天,计划2010年4月18日开工(具体以开工报告为准),2011年5月2日竣工。

4.2保证工期的具体措施

4.2.1按总进度计划进行总体控制

本工程采用分段流水施工,实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施工方法。按总的施工部署实施,先地下后地上,结构施工与预埋同步;室内外装饰同步,安装与土建施工同步交叉,严格按“工程总进度计划”执行。充分利用机械施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施工中应加强日常生产调度,避免因工作间断造成窝工损失。

4.2.2集中力量、抓关键工序

本工程结构施工是关键,对总体进度计划的实现起关键作用,我们将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投入,确保地下室、主体结构顺利施工。关键工序的如期顺利进行,可为后续非关键工作提供作业面,以便及时进行穿插施工。同时后期装饰工程量也比较大,故加大装饰施工人员投入。装饰阶段投入大规模作业人员,全面铺开作业,缩短装饰施工工期。根据以往的相类似工程的施工实践,在保证投入适量机械及实足的周转达材料的前提下,配足作业人员最为有效。

4.2.3进度保证的具体措施

1.通过科学安排,精心准备,为工程开工提供全方位物质、技术保障。

2.强化组织协调,抓住相关管理要素,实现“三协调”的有效性,抓住关键相关管理要素,严格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3.建立精干、高效、廉洁、团结的项目经理部,确保管理,协调能力与工程规模、业主的要求相适应。

4.投入充足的劳动力,确保高峰用工人员到位。

5.投入充足机械,用机械代替手工提高工效。

6.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促进工效提高。

7.合理利用空间,采取适度搭接与交叉施工。

8.严格进度计划控制与赶工措施的落实。

9.加强土建与水电安装间工种施工协调。

10.为确保工期,所有责任管理人员均必须责任到位、跟踪到位、交底到位、检查到位,避免错误指挥,违规施工。

11.制定合理科学、切实可行的季节性施工措施,保证连续施工,确保进度和质量。

12.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组织与管理措施

(1)做好三项工作:编制施工任务书,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做好实际进度记录。

(2)施工任务书应把施工进度计划下达到班组,以利于班组进行施工任务核定。。

(3)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进度计划上如实记录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和实际作业时间,对出现的干扰因素,应详细跟踪记录,并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纠正措施,以达到施工进度目标。

(4)做好协调工作,及时进行调度工作,解决矛盾,克服薄弱环节,实现动态管理。

(5)强化进度计划检查,按整体工程,分部分项或工序实际进度进行记录、检查,以作为掌握工程进度和进行动态分析决策的依据。

(6)每月向业主、监理提交月进度计划报告,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异,做好进度状况分析,通过进度状况分析,找出进度提前或滞后的原因分析,适时进行调整。

13.制定好施工项目管理规化大纲,项目质量计划用以规划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管理措施和实施计划,保证施工项目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14.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自始至终24h常驻施工现场,

15.正确处理工期与质量、安全的关系,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抓好工期,避免只抓工期,忽略质量或安全工作导致事故,反过来影响工期。

16.加强与周边居民的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做到施工减少扰民,取得居民谅解。

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完整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准备基准资料→制定测设方案→具体测设→业主及监理代表验证→成果归档→放线交底

为保证测量工作精确,现场拟配备主要测设备如下表所示:

1.基础轴线测放及高程测传:控制点引测:用全站仪测设及测设施工主轴线格网,地面的轴线控制桩将主轴线投测至基坑垫层面上,然后将经纬仪移至基坑下,进行细部放样,地面可进行投测的轴线,尽量利用地面控制轴线桩为测站点进行投测,无法在地面投测的部分,可在主轴线上以钢尺丈量距离后,以经纬仪测放其它轴线,测放后的轴线应以地面投的相邻轴线为验核校正条件。±0.00以下,施工高程以水准基点引测,用水准仪将水平高程引测至基坑龙门板桩上,再引测至基坑底。

2.±0.00以上的轴线控制及高程测传:轴线控制:±0.00以上施工放线采用外控法,由控制点把轴线引至底层混凝土柱面通过校核,确保准确无误后将其用油漆标志,作为以后向上投测的基准点。每层放线时首先检校轴网是否闭合,然后再测放其他细部轴线。

(1)±0.000以上各层的标高传递均利用首层红“▽”上顶线为标高基准,用检定合格的钢尺向上引测,并在投测层标记红“▽”,复检核合格后,方可在该层施测。

(2)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

沉降观测的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坚固稳定的地方埋设8个水准基点,与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以确保观测结果精确度。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以及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沉降观测的时间间隔和次数根据施工规范规定及设计要求进行。

2.观测点可在柱外侧先预埋,也可采用浇注混凝土后钻孔设置可卸式观测点,做法如附图。

4.交工时提供基准点、观测点位分布图和沉降成果表等资料。

5.2.1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机械大开挖→基坑支护→清土及挖地梁槽→砖模、砼垫层、防水、防水保护层→钢筋砼底板施工、养护(分段进行)→地下室钢筋砼墙及柱的钢筋、模板施工(分段进行)→地下室顶板的模板、钢筋施工(分段进行)→地下室钢筋砼墙、柱、顶板砼浇筑(分段进行)及养护→地下室外墙防水→土方回填(除后浇带外)→后浇带施工→汽车坡道在后期施工→地下室验收

5.2.2基础土方开挖

1.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定好轴线,按定位轴线放出基坑的挖土轮廓线。

2.基础土方开挖方法:本工程地下室基础土方开挖深度约为5.1米,房子部分基础土方开挖深度约为2.5米(现自然地坪至基底约为2.5米),根据现场情况先挖土后打桩,打桩之前先开挖2.3米深,余土在打桩结束后开挖。

3根据我公司施工经验,基础土方采用1m3大挖机开挖,基底余土、集水井、地梁部位采用0.3m3的小挖机开挖,人工配合清土,土方随挖随运。

4.土方运输:根据现场情况,地下室开挖土方需外运,开挖顺序由东向西进行施工。

5.土方开挖时的控制:汰出外轮廓灰线,机械开挖时随时进行标高测量,以免超挖。并在人工辅助开挖前,在基坑、槽内每2~3米,测钉水平小木桩或竹片,人工开挖时,随时以小木桩或竹片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引桩拉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并据此修整槽帮。

6.雨期施工:在施工区域四周设置主排水沟,以阻止地面雨水流入施工区,在排水沟最低点设置集水坑,采用机械的方式将集水坑的水排至现场排水系统。土方开挖避免在雨天或雨天来临之前进行,如因工期的原因必须施工时,人工挖土至基坑上100mm,待晴好天气后,将土方铲至所需标高。

7.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进行验槽并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根据前面写到2.1.3针对性施工方案,关于基坑支护的总体设想,地下室采用适当加大放坡,在坑壁上满挂钢丝网后做50厚细石砼保护层。见下图:

5.2.5基础垫层施工

混凝土垫层采用自拌砼,地梁底垫层用塔吊运输至底板下浇筑垫层处,用平板振动器振实,铁滚滚平,拉毛,控制好标高、平整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砼垫层表面要求平整光洁,如果垫层水泥浆不能满足表面收光,则表面加浆处理。砼初凝前用铁板压平,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再用铁板抹光。已浇筑完的垫层砼,在终凝后12h内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垫层表面平整度应符合2m靠尺检查小于5mm为宜。

1.本项目的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砼管桩,基础土方开挖后根据定位轴线,对桩顶标高及桩位进行复核。

2.当桩顶高于设计标高需要截桩时,为保证管桩在敲打过程中的结构完整性,在设置托板及放入钢管骨架后,先浇灌桩顶设计标高以下要求灌实范围内的混凝土(管桩内空洞范围),浇灌混凝土前,将管桩内表面的浮浆清除掉并清洗干净,其强度等级比承台提高一级,待浇灌的砼达到70%设计强度后,方可凿毛并在浇灌承台混凝土前将桩表面清洗干净,再刷一道不低于42.5级的纯水泥浆一道,锚入承台的钢筋按设计要求设置。

3.当桩顶正好位于设计标高处时,将管桩内壁浮浆清除掉并清洗干净,再设置托板及骨架,浇灌用砼强度等级比承台提高一级,其他要求同上。

4.当桩顶低于设计标高需要接桩时,接桩部分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后再浇灌承台混凝土,管桩内设置托板及钢筋骨架,浇灌砼的做法同上金属面油漆的施工工艺,与接桩部分相接处的管桩表面应凿毛并与外露铁件一并刷42.5级纯水泥浆一道,当接桩高h≤300时,接桩混凝土可与承台同时浇灌,h范围设置3Φ6~3Φ10箍筋。

本工程底板反梁、集水坑等侧模采用砖胎模,砖胎模虽不作承重结构用,但也应砌筑密实要具有一定的强度。砖胎模内净尺寸经粉刷后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要正确。砖胎模统一用标准砖,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厚度120,内粉15厚1:2水泥砂浆以增加砖模的侧压力和整体性。当砖模达到一定强度后,其外侧用道碴回填,并人工振实。

钢筋按规定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钢筋由设在现场的钢筋加工场制作成型后分类集中堆放,再由塔吊运至施工作业地点。钢筋连接施工之前,必须清除钢筋连接部位端头的锈皮、熔渣、泥沙等杂物,钢筋端部的扭曲、弯折必须切除。

本工程±0.00以下砼的环境类别为二(a)类,基础梁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采用塑料卡定位件,底板钢筋采用ф12钢筋马凳。

1.地下室底板钢筋安装:地下室底板参照倒置板要求,上部纵筋在跨中1/3范围之外连接或锚固在支座内,下部钢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之内连接。钢筋砼墙、柱纵向钢筋伸入基础内时,应满足设计锚固长度LaE的要求。并应伸入基础底部后作水平弯折,弯折长度不小于150,在基础内设置纵筋的稳定箍筋不少于三道。地下室底板钢筋安装流程:梁钢筋绑扎→下层钢筋网先放长向筋后放短向筋→上层钢筋网先放短向筋后放长向筋。板筋交叉点按梅花型间隔绑扎,钢筋距从纵横梁主筋两侧100mm位置开始放置,底板板筋上部主筋接头设在支座,下部主筋接头设在跨中区域,板筋接头错开,同一截面在接接范围内的接头数量不大于25%。

基础梁钢筋直径大且数量较多,高度也比较高,故施工时必须认真仔细。在梁钢筋的绑扎时梁槽已形成,所以梁的绑扎应搭设好牢固的钢管架子,在支撑的架上绑扎,绑扎结束后拆除架子,慢慢地再放入梁槽内。

地下室底板双层钢筋之间按设计要求设置联系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范例,施工时另需注意地下室底板的反梁钢筋与底板筋的位置关系(参见下图)。后浇带区域的钢筋按设计结构说明要求施工。

2.地下室钢筋砼柱、墙筋施工:墙筋的固定:基础底以上柱、墙钢筋较多,为保证基础上部柱插筋位置正确,用经纬仪将柱轴线及轮廓线引至底板垫层上,用红漆注明标记,待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在竖向柱、墙插筋周边点焊定位框,定位框采用ф10钢筋点焊固定;底板以上柱、墙筋施工时,应对插筋位置进行复核、校正。本工程所有地下室柱、墙筋一次竖到顶板面位置(预留插筋长度),所以在墙体钢筋插入前在外围就搭设牢固的钢管架子,而且顶部的水平钢管标高要正确。砼墙水平钢筋交错搭接,在端部需满足锚固要求,墙的内侧钢筋按设计设联系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