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工程项目外墙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脚手架的钢立杆不能直接立于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或
垫木)。垫板(木)厚度不小于50mm;不得在未处理的起伏不平和软硬不一的地面上直接搭设脚手架。
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浸泡地基发生沉降。
扫地杆是立杆下端绑扎的纵向和横向的水平杆金坛市人民医院建筑节能施工方案,一般离下脚面不超过120mm。扫地杆是必须用扣件扣牢,它的功能是约束立杆底脚所发生的位移和用来避免或减少脚手架的不均匀沉降,在扫地杆下部垫塞木板。
四、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
联墙点的位置在与立杆和大横杆相交的接点处,离节点的间距
联墙杆在房屋每隔一层范围均需布置一排,一般竖向间距为脚手架
步高的2~4倍,不宜超过4倍,而且绝对值在3~4m范围内。横向间距宜选用立杆纵距的3~4倍。不宜超过4倍。且绝对值在4.5~6.0m范围内。
墙杆的间距大小还与脚手架的总高、立杆承受的内力和地区基本
风压大小等有关。见下表:
脚手架的总高与联墙杆的覆盖面积关系系数
每个联墙杆的覆盖面积(m2/个)
联墙杆必须从底部第一根大横杆处开始设置,沿整片脚手架均匀
在脚手架周边的端头(包括顶端)以及转角处,要加密联墙杆。
刚性联墙杆一般采用如下四种做法:
(6)、联墙杆所在位置有时可能遇到门窗洞口,可以用添加附加短钢管的办法来实现联结。
(7)、施工过程中当个别联墙杆被拆除后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于补上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如附近添设一个临时的联墙杆,限制施工荷载或加强横向刚度等。
首层隔离层和施工操作层沿纵向满铺脚手板,作到严密、牢固、
铺平、铺稳,不得超过50mm的间隙。架子上不准留单块脚手板。
(1)、对接铺设的脚手架板,在每块脚手架板两端下面均要有小横杆,杆离板端的距离应不大于150mm,小横杆应放正、绑牢。
(2)、搭接铺设的脚手板,要求两块脚手板端头的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00mm,接头处必须在小横杆上,脚手板与小横杆之间的不平处允许用木块垫实并绑牢,不许垫砖块等易碎物体。
严禁留探头长度>150mm探头板。
脚手板应在下列部位给予固定:
(1)、脚手板的两端和拐角处;
(2)、沿板长方向间隔15~20mm;
(3)、坡道和平台的两端;
(4)、其他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六、立杆的纵距、横距、步距
在脚手架的高度段H内,立杆的全部垂直偏差绝对值规定如下:
当H≤30m时,偏差不大于H/200。
当H>25m时,偏差不大于H/400mm。
(1)、横向水平杆(小横杆)伸出纵向水平杆(大横杆)外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以防止小横杆从大横杆上滑脱。
(2)、双排脚手架的里立杆距墙体的距离为250~300mm。以保证工人有一定的操作活动空间。
(3)、由于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操作工艺的不同,材料用量、堆放运输方式的不同,对作业面尺寸要求均有所不同。
(4)、小横杆的里端离墙面的距离、对结构脚手架和装修脚手架因不同需求而异。
小横杆里端距墙面距离a
100mm~150mm
150mm~200mm
双排脚手架外立杆间的距离b
1.00m~1.50m
0.80m~1.20m
一般为1.8m,底步不大于2m。
离地面2m以上铺设脚手板的作业层都要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
绑两道牢固的护身栏杆和挡脚板。
两道护身栏杆离脚手架的高度分别为1.2m和0.6m,紧贴外立杆
内侧安设两道水平钢管。
挡脚板宽度在180mm左右。
架体须超过施工操作层1.8m高,中间须加防护栏杆。
密目式安全网应紧随架体搭设高度满挂;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网须
每隔4步架须满铺脚手板,防止物体坠落,对于高层脚手架,顶
层应满铺脚手板,以保证脚手架的顶端有足够的横向水平刚度。
当风力大于六级时,工人不得在架子上进行施工操作。
脚手架必须设置支撑体系。支撑体系包括纵向支撑(剪刀撑)、
横向支撑和水平支撑,这些支撑应和脚手架这一空间构架的基本构件很好联结。
横向支撑是指在横向承力结构内从顶沿全高呈之字形设置连续的
在下列位置必须设置横向支撑:
脚手架的纵向传力结构架构件限制不能形成封闭形。如“一”
字型,“L”字型,或“凹”字型的脚手架,其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支撑。并于中间每隔六个间距加设一道横向支撑;
脚手架高度超过25m时,每隔六个间距要设置横向支撑一道。
没有铺板的水平板空腹桁架在二榀横向承力结构之间必须设置
小横杆,其间距对结构脚手架不宜大于1m,对装修脚手架不宜大于1.2m,这些小横杆和大横杆均应紧密相扣。
对承力较大的结构脚手架,为了使其有更大的水平横向刚度,需
在设置联墙拉结杆件的脚手架水平面同内连续添设水平斜杆,呈之字型布置,形成一个刚度较大的水平桁架。
立杆:在竖立杆时,要注意杆件的长短搭配使用。
立杆的接头除顶层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余必须采用对接扣件
实行对接头。搭接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用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来扣牢,扣件的外边缘到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高的三分之一。相邻
接头的高度应大于500mm。
高层脚手架的立杆采用下单上双时,下部的两根钢管必须用直
角扣件与大横杆扣紧,以保证两根钢管共同工作,不得只扣一根,以避免其自由变形长度加倍增加。
上部单立杆是由下部立杆中的一根延伸而成。该杆应按承受全
部上立杆(单立杆部分)荷载的70%和下部荷载(双立杆部分)的一半来考虑。
B、上部单立杆同时和下部两根双立杆搭接。上部单立杆支承在小横杆上,这小横杆则置于下部双立杆之间。搭接部分不少于三道旋转扣件(扣在立杆上),且三道扣件紧接,以加强对大横杆支持力。这种联接方式下的两根立杆的荷载可按平均分担考虑。
大横杆:大横杆的长度不宜小于三跨,且不小于6m。
立杆和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500mm。
大横杆最好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如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用三个旋转扣件扣牢。
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跨的五分之一。
同一水平内的内外两根大横杆的接头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
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跨间内。相邻接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0mm。
小横杆紧贴立杆布置。对于双立杆,则设于双立杆之间。
小横杆搭于大横杆上,用直角扣件扣紧,对贴近立杆的小横杆
斜杆:纵向支撑的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
斜杆用扣件与脚手架扣紧的连接头两端距脚手架节点(即立杆
斜杆的最下面一个连接点距地面不宜于500mm,以保证脚手
斜杆的接长宜采用对接连接,当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
400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扣牢。
承重脚手架负荷量每平方米不宜超过270kg。
不应在脚手架上附装机械设备、摇臂把杆、悬挑平台、拉缆风绳及
搭(挂)卸料槽(斗)等。
在建筑施工中,结构完成后,当有些大规格材料、设备无法从外用电梯运往室内时,常需设置受料平台,以便将它们用塔式起重机先吊运至受料平台口上,再装运至室内施工地点。结构施工拆下的模板、支撑也可由室内运往受料平台,用塔式起重机转运至上层使用。
本工程采用钢管制作的支撑结构的斜撑式受料平台,如下图所示。
它是由钢管组成的三角桁架,其斜压杆采用双斜杆。每层设置二个,在适当位置上搭设且在建筑物垂直方向错开设置。
本工程受料平台设计长为6米,宽为4米。
受料平台应设在窗洞口部位,台面应与楼板取平或搁在楼板上。
受料平台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应错开设置,以免妨碍吊运物品。
受料平台外侧三面均应设置防护栏杆。当吊运物品长度超过受
料平台长度时,可将其端部防护栏杆做成格栅门,需要时打开。当受料平台不能设置防护栏杆时,应在入料洞口处设置栏杆,操作人员上受料平台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中应加强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小于1米,坡度宜为1:3(高:长)。一般为之字形斜道的拐弯处要设置休息平台,宽度不小于1.2m。
(1)斜道处立杆的荷载往往最大,因为层层有脚手架板及挡脚板等重量,因此斜道处的立杆要验算其稳定性,若不足时,可采取增加钢管立杆的方法或局部卸荷的措施。
(2)斜道两侧、端部及平台外围,必须设置剪刀撑。宽度大于2米的斜道,在脚手板下的小横杆下,应设置之字形横向支撑。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置两道护身栏杆及高度不小于180mm的挡板脚板。
斜道脚手板上必须设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采
用搭接法铺脚手板时,接头必须在小横杆,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板头凸处用三角木填顺,脚手板采用对接时,接头处下面应设两根小横杆。
洞口上的立杆从洞口上的大横杆开始扣接。
洞口上的内外大杆可用两根钢管加强。
脚手架的内外两侧在洞口边要设人字形斜撑,斜撑与地面成60度夹角。斜撑应与洞口上的立杆和大横杆扣接牢固,使立杆上所传来的荷载通过斜撑传到地基。
洞口两侧的立杆、可用双钢管加强。
(三)、挑檐和其它凸出部位的处理
1、斜杆应在每根立杆上挑出,与水平夹角不得小于60度角。
2、斜杆两端均应交于立杆与大横杆、小横杆的节点。
3、挑脚手架最外排立杆与脚手架两排立杆,至少应连接设置三道平等的大横杆。
挑脚手架挑出部分高度不超过两步架,挑出部分的宽度和斜杆间距,均不得大于1.5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两端必须扣牢。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0N/m2。
脚手架封顶时,为了保证施工时的安全,外排立杆高度必须超过房
屋檐口的高度。并要设置两道护身栏和一道挡脚板,挂安全立网。
房屋外立杆的高度要超出女儿墙顶1米,对坡屋顶必须超过檐口
1.5m。内排立杆只要一低于檐口底150~200mm。最上一排联墙杆上部的自由高度不大于4m。
当脚手架承受的荷载过大时,可采用卸载的措施将部分荷载传给主体结构承受。
架的水平悬挑杆件支托大横杆(贴近立杆)。
卸荷层要设水平支撑,上下两层要增设联墙杆。
(六)、安全通道及水平安全挡板设置
3、高度超过24米的层次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防护,防护棚应采
用5cm厚木板或双层跳板搭设。
4、防护棚长度应满足坠落半径的要求,宽度满足每侧伸出通道边不小
于1米。其中,可能坠落半径R与可能坠落高度H的关系是:H=2~15m时,R=3m;H=15~30m时,R=4m;H>30m时,R=5m。
本工程安全通道布置如下:
靠东面及北面已建临时房屋面与外架子立杆外侧满搭安全防护棚,立杆间距不大于1.6×1.6m。水平杆步距1.8m。
靠南面及西面在地下室外侧回填土后裙楼外搭6米宽高4米的防护棚,电梯通道搭6m宽防护棚。防护棚顶应设两层夹板,两层间高度为600mm。
(七)、与施工电梯口的联接
由于施工电梯的拆卸,一般在外墙脚手架拆除后才进行,因此,搭
设外墙脚手架钢管时,要预留电梯口位置未完成工程范围的架子,使到电梯口范围的外架被拆除而导致返工。
搭设前,考虑同施工电梯口位置的水平连接,长度为施工电梯口每
高层塔楼外架子需作避雷接地,接地采用镀锌扁钢30×5,每栋4根顺四角沿脚手架向上爬升,每次高于脚手杆3米,端部用φ30镀锌管焊φ25~φ8镀锌钢棒,φ30与扁钢采用焊接,扁钢下部打入坑底岩土中,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做好搭设的准备工作→按房屋的平面形状放线→铺设垫板→按立
杆间距排放底座→放置纵向扫地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或纵向扫地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牢)→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大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抛撑(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牢,在装设两道联墙杆后可拆除)→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设置联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绑护身栏杆和挡脚板→立杆安全网。
拆除的原则:先搭的后拆LY/T 2880-2017 浸渍纸层压定向刨花板地板,后搭的先拆。先从钢管脚手架顶端拆起。
拆除的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栏→档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联墙杆→纵向支撑。
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要点
(1)外脚手架的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拆除钢管应码好、捆好、扣件用尼龙袋装好,安全网叠好并逐一由塔吊吊落地面堆放,做到工完场清。
(2)拆除时,在外墙需修补的地方,应暂时停下来,配合管理人员、泥水工做好墙体的修补及墙面粉尘的清理工作;配合幕墙施工人员清理及修补幕墙存在的缺陷。
(3)做好成品保护工作DB45/T 1668-2018标准下载,施工过程必须确保墙面砖、玻璃幕墙不被损坏及污染。
(4)拆除后的一切材料按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5)外脚手架拆除时,应派专人守护下面,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拆除危险区,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