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剧场空调采暖施工方案运输楼层的组合式空调机等大规格设备时,先自制4m*3m*3m吊篮利用塔吊逐台运至各施工层面,篮内搁置拖排,拖排上有限位装置,拖排下垫滚钢,垂直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设备晃动,吊蓝紧靠各层立柱以吊蓝固定保护环固定。
楼层的设备、大规格的消声器、静压箱、消声管件、水管材料运输,利用电梯井道逐台运至各施工层面。
在设备厂家服务人员到达后,会同业主或监理现场代表一道进行设备开箱,(进口设备开箱需商检部门参加),检查设备装箱清单说明书,合格证、设备图纸和其他技术文件,核对型号、规格以及全部零件、部件、附属材料和专用工具;
开箱检查后填写设备开箱记录GB/T 4892-2021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系列.pdf,及时办理签证,设备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设备受损。
设备开箱检查合格后,立即对设备进行电气、机械性能的必要检测,检测时,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均应参加,检测结果与设备提供的技术文件参数应一致,并满足设计规定要求,同步做好检测记录、确认方签字,归档保存。进口设备还应具备海关有关手续。
4.1.3螺杆式冷水机组安装
a.先校验基础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在已做好的基础上画纵横中心线,然后用千斤顶抬高就位,调节安装高度,调节水平,机组纵、横向偏差不大于1/1000,并应在底座或与底座平行的加工面上测量。
c.机组安装配管时,不得将机组上的油、电路松动,与管道对接时必须按说明书将温度感应器等拆卸下,以免碰坏原件。配管管件应采用机组随机带来的备件。
d.水流指示器安装于出水水平管道上,距离弯头、阀门大于2米,以便测到管道内水流的层流流量。
a.水泵安装前必须通过检查,如运转不灵活,必须通知厂家更换或进行拆装检查。
b.水泵安装前校验基础,调整水平时可用垫铁找平,但垫铁不超过3块;水泵进出口须安装软接头;与管道安装时安装大小头,以减少压力损失.
c.水泵出口安装止回阀,升降式或缓闭式止回阀可水平安装,其它形式止回阀只能安装于竖直管道上.
4.1.5空调机组安装
a.组合式空调器设备在墙体未砌筑封闭之前安装就位。
b.空调机组表面式换热器产品合格证与设备到货期限相符,外表未发现损伤,安装前可不做水压试验。否则,须进行试压验收,试验压力应是工作压力的1.5倍,如有渗漏应及时更换。
d.空调机组安装完成后应再进行风机的调试及平衡,确保没有明显的震动。
e.风机的驱动滑轮和皮带须装上保护装置,以允许在安全情况下使用测转速计,润滑剂添加和进行试验。
f.所有轴承应设有添加润滑剂设备,如轴承是隐闭或设于不能接触的位置时,应设有适当的润滑剂添加设施。
g.在安装永久的空气过滤器前或风机运行前,应完全清理空调机组内部。在风机运行前安装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应与过滤器的框架紧密安装。在系统正式移交前先把不清洁的空气过滤器完全更换。
h.所有空调机组的紫外光灯杀菌装置、加湿器等附加装置,必须于空调机组出厂前于空调处理机原厂房内作组装,并经测试确保机组之密封及保温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厂运到工地进行空调机组安装。
4.1.6风机盘管安装
a.风机盘管到货后按总数10﹪,且不少于1台,进行抽样试压验收,试验压力应是工作压力的1.5倍,试压时间2min,如有渗漏供应商应及时更换。
b.风机盘管的风机蜗壳安装时切忌碰撞,如有明显外伤变形的风机盘管不允许安装使用,以免引起室内噪声超标。
c.安装时,卧式暗装风机盘管的支吊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采取减振措施,在横担支架与风机盘管接触处采用橡胶板减震,橡胶板厚度应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防止振动与噪声的产生。
d.为便于拆卸、维修和更换,建议吊顶天棚应设置比风机盘管位置处周边面积尺寸略大一些的活动天棚。
4.1.7风机(轴流风机)安装
安装水平与铅垂度应在底座和风筒上进行测量,偏差值不应大于1/1000;各叶片的安装角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可调动叶片在关闭状态时与机壳间的径向间隙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气室、扩压器与机壳之间及与前后风管之间的连接应对中,并贴平。
柜式离心风机安装,与立柜式空调机略同。
1)散热器进场后,一定要先进行抽检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预组对,组对时与散热器连接的管道必须做到上下平行、垂直,保证连接处严密。
2)散热器组对应平直紧密,组对后的平直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组对后的散热器平直度允许偏差
3)组对散热器的垫片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组对散热器垫片应使用成品,组对后垫片外露不应大于1mm。
b.散热器垫片材质当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耐热橡胶。
c.、①散热器的支架、托架安装,位置应准确,埋设牢固。散热器支架、托架数量,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要求。
4)散热器背面与装饰后的墙内表面安装距离,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要求。如设计未注明,应为30mm。
5)散热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散热器背面与墙内表面距离
与窗中心线或设计定位尺寸
6)铸铁或钢制散热器表面的防腐及面漆应附着良好,色泽均匀,无脱落、起泡、流淌和漏涂缺陷。
4.2地板采暖辐射安装
1)地板辐射供暖的安装工程,环境温度宜不低于5℃。
2)加热管安装前,应对材料的外观和接头的配合公差进行仔细检查,管道和管件中不允许有污垢和杂物。
3)安装过程中,应防止油漆、沥青或其它化学溶剂污染塑料类管道。
4)管道系统安装间断或完毕的敞口处,应随时封堵。
4.2.2绝热层的铺设
a.绝热层铺设在平整的地面上。
b.绝热层铺设平整、搭接严密。当敷有真空镀铝聚脂薄膜贴面层时,不得有破损。
4.2.3加热管的配管和敷设
a.按设计图纸的要求配管敷设,同一通路的加热管保持水平。
b.加热管的弯曲半径,不小于5倍外径。
c.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
d.采用专用工具断管,断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于管轴线。
e.加热管采用以下的固定方法:用扎带将加热管绑扎在铺设于绝热层表面的钢丝网上。或用塑料卡钉把管固定到绝热层上。
f.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不应大于700mm,弯曲管段不大于350mm。
4.2.4热媒集配装置的安装
a.热媒集配装置加以垂直安装固定,分、集水器下端距地面不小于150mm。
b.加热管始末端出地面至连接配件的管段,设置在硬质套管内。套管外皮不超出集配装置外皮的抽影面。加热管与集配装置分路阀门的连接采用专用卡套式连接件。
c.加热管始末端的适当距离内或其它管道密度较大处,当管间距≤100mm时,设置柔性套管等保温措施。
d.加热管与热媒集配装置牢固连接后,或在填充层养护期后,对加热管每一通路逐一进行冲洗,至出水清净为止。
4.2.5混凝土填充层的浇捣和养护
1)混凝土填充层设置以下热膨胀补偿构造措施:
a.辐射供暖地板面积超过30m²或长边超过6m时,填充层应设置间距≤6m、宽度≥5mm的伸缩缝,缝中填充弹性膨胀材料。
b.与墙、柱的交接处,填充厚度≥5mm的软质闭孔泡沫塑料。
c.加热管穿起伸缩缝处,设长度不小于100mm的柔性套管。
2)在试压合格后,进行豆石混凝土填充层的浇捣,标号应不小于C15,豆石粒不大于12mm,并掺入适量防止龟裂的添加剂。
a.混凝土填充层浇捣和养护周期应不小于48h。
b.混凝土填充层浇捣和养护过程中,系统应保持不小于0.4Mpa的压力.
4.2.6地面层的施工
a.在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进行地面层的施工。
b.地面层及其找平层施工时,不得凿击填充层或向填充层楔入任何物件。
4.2.7检验、调试与验收
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安装根据工种施工特点进行中间验收。中间验收过程,
从加热管道敷设和热媒集配装置安装完毕进行试压起,至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再次进行试压止,由我公司会同监理单位进行。
浇捣混凝土填充层之前和混凝土填充层养护期满之后,分别进行系统试压,试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压(气压实验同水压)
a.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空气排出。
b.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
c.采用水压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少于15min。
d.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小时,观察有无漏水现象。
e.稳压1小时后,补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值,15分钟内的压降不超过0.05Mpa无渗漏为合格。
a.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未经调试,严禁运行使用。
b.具备供热条件时,调试应在竣工验收阶段进行;不具备供热条件时,以与工种使用单位协商,可延期进行调试。
c.调试工作由施工单位在工种使用单位配合下进行。
e.调试过程应持续在设计水温条件下连续通暖24h,并调节每一通路水温达到正常范围。
4.3镀锌钢板风管制作安装
4.3.1镀锌钢板风管制作
空调系统送、回风管(包括风机盘管前后接管)、新风管送排风系统、除注明者外均采用矩形中低压风管镀锌钢板,其厚度为下表(A为大边长度):
320mm<A≤630mm
630mm<A≤1000mm
1000mm<A≤2000mm
用δ=12mm钢板铺设平台,型钢支架找正。
在测量准确的基础上,各种部件、管件已经定货,并收到供货厂家的产品规格尺寸书面资料的前题下,绘制风管加工草图。
镀锌矩形风管制作采用风管加工流水线加工风管,钢板角方在±0.5mm精度范围内;根据需要可以压筋和加保温层,一套前面切槽、后面切角模具可以提供联合角咬口更多的预留尺寸,便于完整的合口;配备等离子切割系统、联合角咬口成型机、弯头联合角法兰咬口机、移动式直角装订机、固定式直角装订机、轻声合口机。
为确保风管制作质量,风管批量制作前,应制作风管样板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后,再按风管样板,组织批量制作。
当风管大边长小于2000mm时,镀锌钢板风管与风管间采用无法兰连接;其余的镀锌钢板风管与风管间采用法兰连接;风管与消声器、消声管件连接时,采用角钢法兰连接,风管法兰钻孔与厂家产品的法兰配钻。法兰内径比风管外径大1~1.5mm;对角线误差不大于1mm。风管法兰预制应在钢板平台上组对焊接,钻孔应使用同一模具,以保证同一规格的风管法兰具有互换性。
制作成形后,将法兰固定于需要法兰的风管两端,并保证法兰面和风管轴线垂直时,将法兰在风管上铆固。风管和法兰翻边铆接时,翻边应平整、宽度应一致,且不应小于6mm,并不得有开裂和孔洞。风管与法兰的共同制作关键点是材料下料的准确性和制作场地的平整,制作好的风管不得有扭曲或倾斜。风管制作好后根据系统进行编号。
风管分系统进行制作,根据现场土建进度情况,可按照楼层的顺序进行风管制作,风管按系统编号,并标明所在建筑的名称及楼层。
矩形弯管内导流片配置表(mm)
要求:导流片的弧度与弯管角度一致,迎风侧边缘应圆滑,片端与管壁的固定应牢固;同一弯管内导流片的弧长相等。
4.3.2镀锌风管安装
测量、放线,支、吊、托架定位;风管支、吊架按国标T616标准及设计尺寸定购成品件,支、吊、托架应设在直管段上。
吊杆的吊码用角钢加工,吊杆的末端螺纹丝牙要满足调节风管标高的要求,吊杆的顶部与角钢码焊接固定,吊杆涂防锈漆和面漆各两遍,本工程的吊杆在外定购为成品件。吊杆根据风管的布置方位进行安装,间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b、风管连接及密封要求
风管间无法兰连接组对后、检验、风管与消声管件、部件及各类阀门法兰连接后检验应在钢制平台上进行。本工程设置4个钢板平台,每个平台20m左右,钢板厚度δ=12mm,型钢支承,水平仪找平;每个风管系统各2个平台,其中镀锌钢板风管间连接平台采取措施,保证风管表面镀锌层不被损坏。
矩形风管验收合格后,安装组对在风管安装专用升降机架上进行连接,风管四角涂上密封胶,风管与阀件间的密封法兰垫片采用厚3-5mm的闭孔海绵橡胶板作密封垫圈;防火阀、排烟管的法兰垫圈采用厚3-5mm的石棉橡胶板。
紧固螺栓时应对称均匀用力,使接口处密闭成形良好。专用托架将风管顶升时,注意空间位置不得有障碍物,确保安全。
除设计图纸有明确要求外800T液压快锻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方案,保温风管应尽可能贴梁底安装。
所有水平风管道须在间距不超过3.0m处提供足够的承拉支撑,垂直风管道须在间距不超过4.0m处提供足够的承拉支撑,当水平悬吊的主.干风管长度超过20m时,设置防止摆动的固定支架,每个系统不少1个,单根直管至少应有两个固定点。
按照国家标准制作风管道吊架和支撑,吊架须按所承载的风管大小采用8mm、lOmm或13mm的圆钢作为吊杆,而所有吊杆的末端,须提供足够螺纹段供调节风管道的水平高度。所有螺帽及防松锁紧螺帽须配有垫圈,而突出螺帽的螺杆部份均需齐平切割。
所有承吊支架不能以绑钉或螺钉直接连接在风管道上。
通风管道内壁须保持光滑DBJ61/T 88-2014标准下载,不能容许有任何阻碍气流的障碍。
风管道四周与相邻的对象如墙壁、楼板、吊顶天花及其它结构障碍物等,须预留不少于75mm的距离,以便于清理使环境能保持高清洁水平。
保温风管穿过墙体时,采用厚度不小于0.75mm的镀锌钢板做保护壳;风管(保温风管)穿过防火墙体或楼板时设预进士防护套管,防护套管采用厚度不小于1.6mm钢板制作。防护套管/保护壳与风管间的间隙尺寸应不小于风管保温材料的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