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工程弱电智能化施工方案◇舌簧管安装在固定的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活动门、窗上,两者对准,间距在0.5m左右为宜。
◇安装磁开关探测器(特别是暗装式磁开关)时,要避免猛烈冲击。以防舌簧管破裂。
紧急按钮宜安装在隐蔽处。
4)水表、煤气表、电表
CJ/T 24-2018标准下载◇水表、煤气表、电表安装必须密切与其它施工单位配合协商。
表距接线盒的距离保持在0.5m内。
表至接线盒之间的线应套软管保护。
◇报警系统的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报警系统调试前应具备该系统设计时的图纸资料和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文件(通知单)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记录等。
◇调试负责人必须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具备调试所用仪器设备,且这些仪器设备符合计量要求。
◇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1)调试开始前应先检查线路,对错接、断路、短路、虚焊等进行有效处理。
2)调试工作应分区进行,由小到大。
3)系统通电后,应按《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及系统设计功能检查系统工作状况。主要检查内容为:
4)将整个报警系统至少连续通电12小时,观察并记录其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应认真分析原因,做出有效处理。
5)调试工作结束后,填写调试报告。
1)现场必须设一名现场负责人协同建设单位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测和验收。
2)电视监控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图纸资料:
◇系统原理及系统连线图。
◇中心控制室的设计及设备布置图。
◇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电视监控系统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提交下列图纸资料:
◇施工前所接的全部图纸资料。
3)施工前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调查:
◇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现场情况和预留管管道情况;
◇敷设管道电缆和直埋电缆的路由状况,并对各管道标出路由标志;
◇当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4)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和设备按下列要求进行
◇按照施工材料表对材料进行清点、分类;
◇各种部件、设备的规格、型号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产品外观应完整,无损伤和任何变形;
◇有源设备均应通电检查各项功能。
5)施工中,应做好隐蔽工程的随工验收,并做好记录。
1)必须按图纸进行敷设,施工质量应符合《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的要求。
2)施工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及施工材料应提前准备就绪。施工现场有障碍物时应提前清除。
3)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配电缆,尽量避免电缆的接续。必须接续时应采取焊接方式或采用专用接插件。
4)电源电缆与信号电缆应分开敷设。
5)敷设电缆时尽量避开恶劣环境。如高温热源和化学腐蚀区域等。
6)远离高压线或大电流电缆,不易避开时应各自穿配金属管,以防干扰。
7)随建筑物施工同步敷设电缆时,应将管线敷设在建筑物体内,并按建筑物设计规范选用管线材料及敷设方式。
8)有强电磁场干扰环境(如电台、电视台附近)应将电缆穿入金属管,并尽可能埋入地下。
9)在电磁场干扰很小的情况下,可使用PVC阻燃管。
10)电缆穿管前应将管内积水、杂物清除干净,穿线时宜涂抹黄油或滑石粉,进入管口的电缆应保持平直,管内电缆不能有接头和扭结,穿好后应做防潮、防腐等处理。
11)管线两固定点之间距离不得超过1.5m。
12)电缆应从所接设备下部穿出,并留出一定余量。
13)在地沟或天花板内敷设的电缆,必须穿管(视具体情况选用金属管或PVC阻燃管),并固定字墙上。
14)在电缆端作好标志和编号。
1)按安装图纸进行安装。
2)安装前应对所安装设备通电检查。
3)安装质量应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支架与建筑物均应牢固安装。所接电源线及控制线接出端应固定,且留有一定的余量,安装高度以满足防范要求为原则。
1)安装前应对摄像机进行检测和调整,使摄像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摄像机转动过程尽可能避免逆光摄像机。
3)在搬动、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不得打开摄像机镜头盖。
4)安装固定摄像机时可参考以上要求。
5.中心控制设备的安装
1)监视器应端正、平稳按扎在监视器机柜(架)上。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
2)主监视器距监控人员的距离应为主监视器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4~6倍。
3)避免日光或人工光源直射荧光屏。荧光表面背景光照度不得高于100Lx。
4)监视器机柜(架)的背面与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8m。
1)控制台应端正、平稳安装,机柜内设备应安装牢固,安装所用的螺钉、垫片、弹簧、垫圈等均应按要求装好,不得遗漏。
2)控制台或机架柜内插件设备均应根据监视器、控制设备的位置设置电缆槽和进线孔。
3)所有引线在与设备连接时,均要留有余量,并做永久性标志,以便维修和管理。
1)测量所有接地极电阻,必须达到设计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可在接地极回填土中加入无腐蚀性的长效降阻剂或更换接地装置。
2)系统的防雷接地安装,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基地安装最好配合土建施工同时进行
7.电视监控系统的调试
1)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应在建筑物内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
2)电视监控系统调试前应具备施工时的图纸资料和设计变更文件以及隐蔽工程的检测与验收资料等。
3)调试负责人必须由熟悉该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4)检查施工质量,做好与施工队伍的交接。
(2)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接地电阻测量。监控系统中的金属护管、电缆桥架、金属线槽、配线钢管和各种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与地连接,保证可靠的电气通路。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2)电源检测。接通控制台总电源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上电压表读数;合上分电源开关,检测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极性等,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通电。
3)线路检查。检查各种界限是否正确。用250V兆欧表对控制电缆进行测量,线芯与线芯、线芯与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
1)闭合控制台、监视器电源开关,设备指示灯亮,即可闭合摄像机电源,监视器屏幕上会显示图象。
2)调节光圈(电动光圈镜头)及聚焦,使图像清晰。
3)改变变焦镜头的焦距,并观察变焦过程中图像清晰度。
4)遥控云台,若摄像机静止和旋转过程中图象清晰度变化不大,则认为摄像机工作正常。
1)系统调试在单机设备调试完后进行。
2)按设计图纸对每台摄像机编号。
3)用综合测试卡测量系统水平清晰度和灰度。
4)检查系统的联动性能。
5)检查系统的录像质量。
6)在现场允许、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改变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以提高图像质量。
(5)在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可将系统连续开机24小时,若无异常,则测试结束。
对讲主机通常安装在大楼入口处的墙或铁门上,分机则分别安装在住户内,对讲机可用塑料用管及螺钉或膨胀螺栓等进行安装。
对讲分机安装在便于用户使用的墙体上,可视分机安装在一层大门入口边便于用户察看室外情况。对讲机底边距离地面1.4~1.5m,这样既可以提高通话的音质音量,也便于十岁小孩的使用。
1.门口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对可视门口机内置摄像机的方位和视角作调整;不具有逆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安装时应作环境亮度处理。
2.管理机安装时应牢固,并不影响其他系统的操作运行。
访客报警系统的调试,要确保门口机、管理机、用户功能正常:
画面达到可用图像要求;
声音清楚(无明显噪声),声级一般不低于60dB;
附有报警和紧急安钮的系统,需调试报警与紧急安钮的响应速度;
检查系统的组成部门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系统双向对讲、遥控开锁、密码开锁、备用电源是否达到GA/T72标准的相关要求;
检查报警及紧急求助功能及响应速度;
检查可视访客系统应工作正常,其图象质量应达到可用图象要求;
检查系统与计算机集成系统的联网接口以及该系统对访客与报警系统的集中管理和控制能力。
在正式验收前,设计施工单位应向验收委员会(验收小组)提交下列验收图纸资料:
3)正式设计方案及图纸;
1)系统工程的施工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并遵守《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2)施工前应对系统使用的材料、部件进行下列检查;
a.按照施工材料表对系统进行清点、分类。
b.各种部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齐全。
c.产品外观应无变形、破损和明显脱漆现象。
d.有源部件均应通电检查。
e.系统工程施工还应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电缆敷设及设备安装施工
a.电缆敷设工艺要严格按标准工艺进行。
b.电缆敷设时应先清扫管理孔,并用预设在管孔内的铁线,将电缆牵引网套绑扎在电缆头上,用铁线将电缆接入到管道内。如和其他系统共用同一管道时,应严格按照图纸将不同系统的所有线缆一同敷设。
c.布放电缆时,应按各盘电缆的长度根据设计图纸各段长度选配。电缆需要接续时应严格按电缆生产厂提出的步骤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接续。
d.用户放大器输入、输出两端的电缆、都要留有适当的余量以防电缆收缩时插头脱落,连接下应有防水措施。
e.在室内墙壁上安装的系统输出口用户盒,应做到牢固、美观、接线牢靠;
f.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以电缆本身的强度来支撑电缆的重量和拉力。
g.用户面板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到与其他面板保持同一高度,保持美观。
3.传输部分的防雷、安全和接地施工。
a.系统工程的防雷接地,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
b.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应将同轴电缆的外层屏蔽和钢缆作接地处理。
c.供电器的市电输入端的相线和零线对地均需装入适合交流220V工作电压的电源避雷器。
d.不得将电缆与200V以上电力线同出线盒、同管道(有中间隔离的除外)、同连接箱安装。
e.必须使用优质连接器
f.电缆和电缆接头的安装,芯线、屏蔽层的长度应符合规格,电缆的接续应符合厂方提供的数据。
a.系统的工程各项设施安装完毕后,应对各部分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测,以使系统达到设计要求。
b.放大器的输出电平的调整应符合设计要求。
c.各用户端高低频道的电平值,应达到设计要求。
d.调测中应做好调测记录。
竣工验收: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设计、施工单位参加,由广电部门监督部门进行。
a.进行施工图纸的技术交底工作,准备施工资料,图纸与表格,并结合工程的特点,检查清点工具仪表,准备次要材料、防护用品
b.施工人员进行工地后,按施工设计检查、核对材料和附件。发现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向工地和建设单位反映。
c.在安装工程开始以前应对交接间、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
d.施工前应对器械材进行检查,保证管材、型材及铁件等器械材符合设计要求,
2.缆线敷设及支撑保护方式
a.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b.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c.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d.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人布放。
e.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f.缆线的弯曲半径应应符合下列规定: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g.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北京某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h.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i.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速度一般为15m/min。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j.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采用预埋暗管方式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_技术标__(81页),其支撑保护要求如下:
a.暗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PVC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暗线箱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