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教学楼弱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负责工地施工的安全管理,并和各专业小组工程管理人员一起,监督安全施工的 全过程。 2)纠正违章,排除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实施安全施工否决权
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具有自身特点和对安装施工技术的特殊要求,弱电系统中各子 系统路由部分的桥架、金属线槽、管路安装具有普遍的共性,而各子系统的设备安装尤 其是系统调试,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对××××××第一教学楼弱电系统主要施工方 法及技术措施的编制过程中,我们拟作两部分进行:即各系统路由部分(桥架、线槽、 管道路线)、各系统主设备(含线缆)。
3.1管道线路(金属桥架、系统管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1.1暗埋管施工主要程序
根据××××××第一教学楼土建目前的实际工程进度,弱电系统进场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暗理 管的安装主要为配合土建而进行
3.1.2吊顶内配管施工主要程序
3.1.3明配管施工主要程序
1、熟悉并掌握相关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会审图纸,明 确各专业的配合。 2、熟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同时遵守本地区低压电气装置规程有 关规定 3、主要安装方法及技术措施
1、电线管安装前要求对管道内部清理,电线管切割用钢锯手工切割,并要求用锉刀 将断口锉平刮光。电线管弯头制作用弯管器制作,管径为50mm以下时,用手柄弯管器制 作弯管,管内无需灌砂。管径大于50mm时,用滑轮弯管器制作弯管,管内必须充实细砂 确保弯管时不出现过大的篇凹现象。弯管时将管焊缝置于侧面,弯曲处不应出现裂缝, 弯扁程序不应大于管径的10%
2、电管之间的连接采用丝扣连接,管端的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在 管接头两端应焊接接地线。与接线盒采用螺母连接。先在管子上旋上一个锁紧螺母(俗 称根母),然后将盒上的敲落孔去掉,将管子穿入孔内,再用手旋盒内螺母,最后用手板 把盒外锁紧螺母旋紧,钢管进入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及配电箱时,露出锁紧螺母的 丝扣为2一4扣。 3、明管安装 1)明管安装,电管沿墙、梁、支架安装时各固定点距离为150一550mm,中间固定 点的最大允许距离应符合规范。电管进入接线盒要顺,在拐角处应设拐角盒。管道应用 管卡直接固定在墙上或支架上。成排多根电管安装时支架间距应一致。 2)进入开关盒、接线盒及配线箱时,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一4扣(在室外与防 潮接线箱连接还应加橡皮垫)。 3)电管配线与设备连接时,应将电管敷设到设备内,如不能直接进入施工设备,可 在电管出口处加防湿软管引入设备接线,另加接地导线。 4)管露出地面的管口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00mm。 4、钢管施工 1)暗敷 A、钢管的加工。管子切断可用细齿钢锯、割管机或型钢切割机配纤维增强砂轮片切 割管子端部用管子套丝绞板套丝;管子弯曲采用手动或电动弯管器进行煨弯。 B、管的连接。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钢管与设备间 接连接时,钢管端部增设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在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 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大辫状后,再引入到设备的接线盒内。钢管与钢管 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镀纹宜外露2一一3扣。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 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 2)明装:根据图纸设计及设备装置进行弹线定位、固定,并达到横平竖直要求,管 切口内壁应打磨、无毛刺;管子端部套丝;管与盒(箱)连接用锁母固定;管与设备连 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接线盒内;管与管连接采用螺纹连接法,并具有良好的接地。弯 管采用弯管器进行冷弯,安装时同时预放铁丝。
3.1.6金属桥架安装
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mm;线槽
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2mm;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 不应超过3mm;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丝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 差不应超过2mm;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盖 板应紧固,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为了防止电磁干扰,宜用辫式 铜带把线槽连接到其经过的设备间,或楼层配线间的接地装置,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要求。支撑间距一般为1.5m一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 间距宜小于2m;电缆线槽宜高出地面2.2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 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布放在线槽的线缆可以不绑扎,槽内线缆 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线缆不应溢出线槽,在线缆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 垂直线槽布放线缆应每间隔1.5m固定。垂直线槽中敷设线缆时,应对线缆进行绑扎。4 对双绞电缆以24根为一束,25对或以上干线双绞电缆、光缆及其它信号电缆应根据缆 线的类型、缆径、线缆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 度。
3.2各系统主设备(含线缆)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2各系统主设备(含线缆)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2.1保安监控系统主设备(含线缆)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2.1.1施工主要程序
3.2.1.2施工准备
1)熟悉并掌握相关图纸资料,了解图纸设计意图,掌握设计内容及技术条件,会审 图纸核对土建与安装图纸之间有无矛盾和错误,明确各工种间配合关系。 2)熟悉《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电 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超声和被动结束复合入侵探测器》等规范。 3)现场技术工程师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安全交底,要求施工队严格按图施工,确 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次通过验收。 4)熟悉产品安装说明手册及技术要求。
湖南省湘乡市花金线公路改建工程A1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1.3施工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
1)现场设备的安装及技术措施 ☆摄像机、镜头 A、安装前每个摄像机均应加电进行检测和调整,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摄像机方可安 B、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应留有约1m的余量,以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 C、摄像机附近不得有强烈的电磁干扰,任何可能对摄像机设备产生机械损伤的 外界因素应予清除或采取防范措施 D、摄像机设备与基础设备之间连接紧密、牢固,设备自重不得大于基础设备设 计承重能力,且不能松动、移位 E、电梯轿厢内的摄象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摄象机的光轴与电梯厢的面壁成 45度角,并且与电梯天花板成45度俯角为宜。 F、镜头要避免强光直射,应避免逆光安装,若必须逆光安装时,应选择将监视 区的光对比度控制在最低限度范围内 G、镜头与摄像机接口有C型和CS型,若为CS型需将镜头和外圈(又名极圈) 取下,再与摄像机安装 ☆半球防护罩 半球防护罩一般安装在标准吊支架上,吊支架固定在天花板上面的承重主龙骨上 或平台上,防护罩与天花板结合面须紧密、平整。 ☆球形摄像机 安装球形摄像机,安装底板与天花板连接紧密,同时安装位置确定以后,必须 确认该处吊顶内无管道等阻挡物,否则应在此附近重新定位。 ☆红外双鉴防盗报警探测器 A、红外双鉴报警探测器吸顶安装应与吊顶连接紧密、牢固,不得松动、移位, 不因基础振动而产生报警。 B、红外双鉴报警探测器安装位置远离门窗,其探测死区应在墙角等难以到达之处 C、报警探测器安装位置附近不得有冷暖气源,大型工作机械,强烈的电磁干扰 源,强光直射,大型金属物体屏蔽阻挡。 D、报警探测器安装时,先将上、下盖分开,为避免内部精密电子元件损坏,最
E、控制器的接地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F、控制器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以下要求: a)控制器的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4Q b)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应小于1Q G、当采用联合接地时,应使用专用接地线,由控制室引到接地体,专用接地干 线应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其芯线面积不应小于16mm;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 线或电缆,不得用镀锌扁钢或金属软管 H、由控制室引到其它保安监控设备的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软线,其芯线截面 积不应小于4mm I、由控制室引到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在通过墙壁时应穿钢管或其它坚硬的保护 管。接地线跨越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处,应加设补偿器,补偿器可由接地线本身弯 成弧状代替 J、工作接地线应与保护接地线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K、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应及时做隐蔽工程验收 L、接电电阻大于规定值时,需降低接地电阻或增加接地体 M、控制室内所有设备最终必须进行通电运行检查,通电后的所有功能必须符合 设计要求,通电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3)电缆驳接 ☆工程所用电缆,首先应检查外观,电缆外皮应没有破损,芯线导通良好,芯线与 蔽层应有良好的绝缘。 ☆现场接线作业:在施工现场,一律采用焊接方式,确保质量。 ☆电缆连接方法:在监控报警系统中,须使用很多同轴电缆和其它多芯电缆,在任 时候,接插件和电缆尺寸部分须合适,如果电缆的外径比电缆的接口细时,就要用橡 缠绕电缆外皮,使其刚好放入电缆头内以便紧固,使得插针上的芯线不承受电缆的重 当多芯接头与芯线相焊接时,芯线要用塑料套管套上,以防相邻的针接触,造成短 ,同轴电缆的插头座,常用的有M型、N型、BNC型,在接线时注意以下儿点: 由于同轴电缆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聚乙稀绝缘层怕热,因而要用30W左右的烙 铁,并对连接部分的加热不得持续几秒钟以上;
焊接好后,要轻轻地拉一拉; 焊接好后,要清除附着的焊剂和切屑: 用仪表检查中心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绝缘: 检查外观有无异常。 ☆BNC(一)(选用焊接式BNC插头时) 将插头上的紧固件穿入电缆,再将电缆保护套套入距电缆约15mm的位置; 把电缆外皮剥去约13.5mm,翻落屏蔽层露出芯头约5mm,把屏蔽线沿轴线剥开, 并对分为两半; 装上内套,再把分成两股的屏蔽线穿进小孔电缆的测接头的中心线孔内。 电缆完全装入内壳后,把屏蔽线和芯线焊牢,并把屏蔽线从下面向左旋约1/4周 后切断,然后用焊锡牢屏蔽线。 ☆BNC(二):(选用压接式BNC插头时) 将紧固件穿入电缆: 剥去电缆外皮约15mm; 将芯线插入插针,在接插针与芯线连接外,并轻拉一下,看是否压牢; 将压好的插针(连芯线)插入插头内腔,并把紧固件移至插头上压牢,如紧固件 与同轴电缆之间的间隙较大时,可用胶带。但必须使屏蔽层与插头外壳,接触良好。 4)系统调试 为保证保安监控系统能安全可靠地投入运行,性能达到设计的技术要求,须进行 系列的调整试验工作。主要内容为线路测试,报警与监控设备单体功能试验,分系统试 验、系统联调。 ☆调试前准备 电源检测:合上监控系统电源总开关,检测交流电源电压,检查稳压电源装置的电 玉表读数、线路排列等。合上各电源分路开关,测量各输出端电压、直流输出端的极性 确认无误后,给每一回路送电,检查电源指示灯等。检查各设备的端电压。 线路检查:对控制电缆进行校线,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检查是否有走错线、开路、 虚焊、短路等。 ☆调试过程 单体调试
3.2.2.1施工主程序
3.2.2.2施工准备
3.2.2.3施工主要方法及技术措施
1)线缆敷设 ☆缆敷设后应做导通检查、线缆外皮应没有破损、芯线应导通良好、芯线与芯线、 芯线与屏蔽层之间绝缘良好,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值不应小于 5兆欧。 ☆线路应按现场情况以最短途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交叉。 ☆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介质排放、潮湿以及有强磁场和强静电 场干扰的区域。当无法避免时T/CCGA 20001-2018 低温波纹软管安全技术条件.pdf,应采用保护或屏蔽措施。 ☆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用隔火措施,处在有可能引起火灾的火 源场所时,应加防火措施。 ☆线路不应有中间接头,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分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