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五号线某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北京地铁五号线某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京地铁五号线某站主体结构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

共四道,直径为φ600和φ800

307.2米(1.15M3/延米)

依据xx城建勘察测绘院2002年9月提供的《xx地铁五号线xx站岩土工程勘测报告》2002祥勘033—5号NB/T 10284-2019标准下载,本工程的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如下:

场地环境概况:车站位于xx市市中心,为冲洪积平原,以第四纪冲积、洪积地层为主,孔口自然地面标高为44.23~45.55m,地面平均降坡千分之一左右。

地层土质自上而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层(Qml)

杂填土①1层:杂色,稍湿,局部因管道漏水呈饱和状态,松散~稍密,表层为沥青路面,埋设有各种地下管线,含旧房基础及三合土地基。厚度为0~4m。

粘质粉土素填土①层:黄褐色~灰色,稍湿~饱和,可塑~硬塑,结构性差。厚度为0~4m。以上两层总厚度一般为2.7~4.4m,层底标高为41.78~40.26m。

2、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地层(Q4al+pl)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褐黄色~黄褐色,稍湿~饱和,可塑~硬塑。该层在路口附近该层底部夹重粉质粘土②2层,该层总厚度为1.5~4.50m,层底标高为39.32~37.29m。

粉细砂③层:褐黄色~黄灰色,湿~饱和,密实。其下部为中粗砂③1层。该层总厚度为6.5~8.7m,层底标高为31.56~30.0m。

3、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地层(Q3al+pl)

圆砾④层:杂色,饱和,密实。砾石为亚圆形,未风化~微风化,一般粒径为5~20mm,最大粒径为150mm,中粗砂充填。该层底部颗粒较粗成为卵石④3层,其一般粒径为20~80mm,最大粒径可达210mm,中粗砂充填。该层总厚度为4~6.5m,层底标高为26.79~24.08m。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⑤层:褐黄色,饱和,硬塑,含姜石。该层上部普遍夹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1层。该层总厚度为2~4.3m,层底标高为24.32~21.60m。

中粗砂⑥层:褐黄色,饱和,密实,含少量砾石。该层厚度为2~3.2m,层底标高为19.89~18.82m。

卵石⑦层:杂色,饱和,密实。卵石为亚圆形,未风化,一般粒径为20~80mm,最大粒为200mm,中粗砂或粘性土充填。该层一般厚度为5.5~6.3m,层底标高为13.66~13.32m。

卵石⑨层:杂色,饱和,密实。卵石为亚圆形,未风化~微风化。一般粒径为20~60mm,最大粒为180mm,中粗砂或粘性土充填。本层厚度大于7m。

上述各层土的分布详见车站地质纵断面图。

车站场区第四纪地层中赋存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⑴上层滞水:赋存于杂填土①1、粘质粉土素填土①层和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的孔隙之中,主要接受管道渗漏补给。实测水位标高为35.37m,相应水位埋深为10.30m。

⑵潜水:赋存于粉细砂③层、中粗砂③1层、圆砾④层、卵石④3层的孔隙之中,潜水呈无压状态,具有连续的水位,水位以上的上述透水层为稍湿~湿状态。实测水位标高为29.99m,相应水位埋深为14.5m。含水层厚度约为3~4m,其下隔水层为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⑤层和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⑤1层。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西向东。

⑶承压水:赋存于中粗砂⑥层、卵石⑦层、卵石⑨层及其砂土夹层的孔隙之中。实测水头标高为26.50m,水头高出含水层顶板约为3.4m。

车站场区潜水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和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三、地质构造与地震烈度

本地层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与第二隆起带之间,构造主要受新华夏系控制,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断层活动迹象。本工程所在地场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区。地面以下深度20m范围内属于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在地震烈度8度情况下,地面以下深度20m范围内饱和砂土、粉土为不液化土层。

根据计算,xx地区计算干燥度指数K=1.33(xx市观象台)和K=1.22(xx市xx区),其近十年气象资料具体见表。

xx地区气象资料表(1991~2000)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MJ/M*M)

年太阳最小总辐射量(MJ/M*M)

年太阳最大总辐射量(MJ/M*M)

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年日照时数最小值(小时)

年日照时数最大值(小时)

年平均气温最小值(℃)

年平均气温最大值(℃)

42.2(1999.7.24)

41.0(1999.7.24)

历年最小降水量(mm)

历年最大降水量(mm)

103.0(1998.6.30)

141.4(1994.7.13)

13.2(1994.7.21)

23.7(1993.4.9)

年瞬时最大风速(m/s)

25.4(1993.6.5)

24.4(1998.1.3)

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值(%)

汛期雨量与总降水量的比值(%)

≥10℃年平均积温(℃)

≥10℃年平均积温日数(天)

xx地铁五号线是xx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线。线路南起xx区的xx站,北至xx区的xx北站,沿线分别穿过xx区、xx区、xx区、xx区和xx区,线路从南端途经规划的xx路、拐至规划的xx路、一直到达xx,再至xx、xx宫;线路从北二环的xx宫桥下穿后,向东再向北,从xx公园的东南角下穿过,拐至xx西街,经由xx西街、穿越北三环xx西桥立交桥;到达xx站后,线路爬出地面,一直到线路终点为高架线。

xx车站位于xx门内大街与xx北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与xx大街平行,呈南北走向,交通便利,施工车辆进出场区非常方便。东西向朝内大街宽约60m,已按规划改造完毕,路面开阔,南北向xx南北大街未实现规划,现状道路宽16m,道路交通繁忙拥挤。

xx车站地处老城区,(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详见表)周围环境为居民区、商业区,人流很多。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高能、低噪的机械设备,严格遵守xx市施工及外弃土方等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尽量减小噪声,保护周围环境。

二、围挡后交通道路情况

围挡范围分南、北场和一、二号出入口,共四部分,详见布置图。

在施工期间会影响到xx南大街、xx北大街、朝内大街、xx西大街的行人与车辆通行。根据此情况,大门布置尽量避开主干线。

朝内大街南侧人行道被占用,采用钢护栏在非机动车道隔离出2米的人行道和4米的非机动车道。

第二节地下管线及工程临时用水、电等情况

对于地下管线,据xx市城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xx站场区的管线图,结合现场调查,探明场区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及结构物,确保万无一失。施工中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确实无法拆除的地下管线,我们将采取“支护,吊挂或改线”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对穿过基坑开挖施工作业区内的管线,在管线外侧开挖沟槽,沟槽底标高应高出管线底标高,防止管线悬空;探明管线走向后,及时报有关部门并做好动迁前的维护工作,不得私自移动管线。

我单位组织专职工程师专门负责调查工作,并辅以有经验的测量员及专业摄影师,在xx市房屋鉴定机构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调查鉴定,采取的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主要有:

⑴对沿线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含过街天桥)之状况进行记录并摄影。

⑵制定并填写每栋建筑物的调查表(编号,一般状况,特殊状况)。

⑶对建(构)筑物的内外构件包括表面修整和维修保养情况进行目检,对已有裂缝将用光学裂缝仪量测并予以记录。

⑷对主要结构的裂缝,开裂,磨损以及外漏(或锈蚀)的钢筋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拍摄,重要照片加示意草图及说明以显示相应拍摄物的位置。

⑸对四层以上的建(构)筑物进行垂直度测量。

⑹建(构)筑物的调查邀请业主在场,调查表请业主和xx市房屋鉴定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签名作证。

⑺在正式施工前,将向工程师提交一份详细的沿线建(构)筑物状况的调查报告。

上述建(构)筑物中xx化学试剂公司大楼、xx电信综合楼为重点监测对象。为确保基坑安全及周边环境稳定,施工中将采取完备的保护措施并采取地下水位监测及建筑物变形监测等技术手段,当变形接近警戒值时采取调整设计施工参数,注浆加固等手段加以保护。

四、施工临时用水、电情况

施工临时用水将按照业主指定的位置从施工场地附近自来水管网接引。施工临时用电由供电局在施工现场架设高压变电所解决。

第一节基坑整体施工步骤

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查明周边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情况,予以拆迁或加固,采取可行的措施进行严密检测,确保施工期间地下管线和地下构造物安全正常使用。同时进行基坑外降水与基坑内排水,保证基坑内施工在无水条件下进行。

基坑开挖从上到下依次进行。表层土、第二层土、第三层土、第四层土。表层土方直接采用挖掘机开挖,单步开挖深度应严格按设计图中给出的标高进行,严禁超挖,支撑架设与土方开挖密切配合,在土方挖到设计标高后及时架设钢支撑并施加预应力,减少支撑暴露时间。基坑开挖至基坑垫层以上30cm时,应进行基坑验收,并采用人工挖除剩余土方,挖至设计标高后应立即平整基坑,疏干坑内积水及接地网,并及时作垫层。

钢支撑的架设必须准确到位,并严格按设计图的要求施加预应力。尤其要注意斜支撑的稳定性,在斜支撑的制作、安装等每一个环节要做到精心作业。另外,从钢支撑的架设到拆除的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钢支撑的监测,确保钢支撑的稳定性。同时,用于架设钢支撑的钢围檩的制作、安装必须保证其稳定、强度、变形的要求。

基坑开挖前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材料,作好基坑抢险加固准备工作。基坑开挖引起流砂、涌土,或围护结构变形过大或有失稳前兆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随着基坑的开挖,排桩的桩间防护采用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可采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护壁,并找平以确保防水层施工。当桩间渗水时,应在护面设泄水孔。基坑开挖过程中,应严禁在基坑边缘行驶机械车辆和堆放重物。

基坑施工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控制在20mm以内,钻孔灌注桩桩顶的水平位移控制在30mm以内。

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总体施工部署(见如下框图)

根据xx车站场地形式、基坑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的工程特点,在南场设xx车站项目经理部,下设四部两室,在南场和北场分别上桩基施工队和土方开挖机械施工队,积极开展以进度、质量和安全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奖优罚劣,按照工期目标和创优规划进行基坑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施工。

一、钻孔桩施工:确保桩位、桩径、桩长、沉渣厚度和不断桩、不缩径等。

二、土方开挖和钢支撑架设的相互干扰问题:确保机械化开挖土方,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确保基坑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稳定。

土方开挖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确保土方开挖无水作业,是本工程的成败关键。

三、文明施工:取创xx市级文明施工标准工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周围建筑物的监测。

1、会同管线主管部门核对管线分布情况,防止施工资料中管线遗漏。

2、施工前采用仪器先探明管线的具体位置,以便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3、严格控制拱顶下沉,防止暗挖段上方的管线沉降。

4、通过监控围护桩及地表,观测及时采取加固措施防止管线发生位移。

一、优质高效完成钻孔灌注桩施工,为早日进入暗挖施工争取时间,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施工场地狭窄,进料、弃土受限制,现场施工难度大。

三、钢支撑与土方施工干扰大。

针对本标段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的特点,拟采取以下对策:

对策一、为了确保土方开挖无水作业,我单位一方面将积极配合降水单位作好降水工作,另一方面在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集中排水。

由于承压水的影响,结构底部易发生涌砂、涌水、地基隆起现象,采取管井降水,基坑明排水;加大观测频率,及时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的土方开挖无水作业。

对策二、针对钻孔灌注桩工程在xx地区施工的特点:

1、钻孔灌注桩采用作业效率高的旋挖钻机,选用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加大管理力度。

2、在施工前,到xx测绘院购买本工程所处地的地下管网图,收集有关资料,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并采用现场探测等方法,准确查明施工现场及附近地区的地下管网及地下构筑物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护。

对策三、针对钢支撑架设与土方开挖干扰大的特点,采取土方开挖与钢支撑架设平行作业。我们在施工准备期间组织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超前研究,优化施工工序,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对策四、针对本工程所处地交通繁忙,车流量大的特点,我单位将加强现场进出车辆的组织指挥,协调好与周边地区的关系GB/T 26641-2021 无损检测 磁记忆检测 总体要求.pdf,保证施工车辆安全畅通,合理安排施工车辆的运输时间,尽量少占公交道路。

对策六、在降水及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量进行理论计算,在施工中加强对建筑物的监测。

对策七、针对取创xx市级文明施工标准工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要求,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施工,除留必要的人员、车辆进出口通道外,工地四周设置连续、整齐、牢固、美观的围墙。围墙统一采用金属板材或标准砌块,高度不低于1.8m;

2、在施工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处设置“五牌两图”,场内临时设施要整齐划一;

3、严格控制粉尘、噪音在有关规定范围内。

技术准备的主要工作包括:

DBJD25-62-2018标准下载1、熟悉、审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

熟悉、审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了解、贯彻设计意图,是施工前必须做的一项准备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