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370 某中学综合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3.3 装饰工程:施工原则:根据2004 年4 月份的天气温度情况,故决定先搞外墙装饰工程的施工,然后再搞室内。室内装饰的施工顺序为顶棚——墙面——地面。
定位放线→机械挖运土方→基底验槽→独立柱基础→毛石基础→地梁→回填土→地沟
某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道路给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屋面保温防水柱→肋形梁板→
砌填充墙混合结构部分:砌承重墙→梁板→屋面保温防水
门窗安装→室外装饰→室内顶棚、墙面装饰→室内地面
3.5.1 基础工程:2003 年8 月5 日~2003 年9 月18 日,45d。
3.5.2 主体工程:2003 年9 月1 日~2003 年10 月10 日,40d。
3.5.3 屋面工程:2004 年4 月1 日~2004 年4 月20 日,20d。
(1)室外:2004 年4 月15 日~2004 年5 月30 日,45d。
(2)室内:2004 年4 月20 日~2004 年6 月30 日,70d。
3.5.5 水暖、电卫工程与土建工程配合穿叉进行,安装施工从2004 年6 月1 日~2004 年7 月10 日。
3.5.6 工程收尾:2004 年7 月1 日~2004 年7 月15 日。
确保“牡丹杯”,争取“龙江杯”。
本工程项目使用功能复杂,需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班子,健全各项施工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各项岗位责任制,严格按ISO9001 标准和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制定技术、质量、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等各项保证措施
5.1.1 办理开工前一切审批手续。
5.1.2 给定规划红线。
5.1.3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审查图纸,编制图纸会审记录。
5.1.4 编制施工图预算,为签发施工合同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准备。
5.1.5 编制工程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
5.1.6 组建测量放线小组,配备专业工程师一人,负责整个工程抄测放线及沉降观测工作,并做好记录。
5.1.7 施工用的测量仪器、工具、计量设备等均应送检测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1.8 编制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5.1.9 策划确定施工平面布置。
5.1.10 进行劳务材料合格供方调查评价,办理审批手续。
5.1.11 编制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5.1.12 确定本工程特殊施工过程。
5.1.13 拟定在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组织学习交底,并做好施工准备,提出各项技术数据。
5.1.14 确定本工程各分项工程检验批。
5.2.1.1 根据机械设备计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周转工具进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就位、安装、调试、运行。
5.2.1.2 根据施工图预算材料分析和施工进度计划、材料需用计划,确定供货渠道,按计划组织进场。及时进行二次检验和各种拌合物的配合比试验。
5.2.1.3 根据施工要求,现场配备电子秤六台,经纬仪一台,水准仪二台,50m钢尺二把,5m卷尺八把,混凝土坍落筒一个,混凝土试模六组,砂浆试模四组,检测尺一套。
5.2.2 劳动组织准备
5.2.2.1 根据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施工工期等情况,确定项目经理部人员和劳动力数量,遵循合理分工与密切协作的原则,因事设职和因职选人。按时组织工人进场,并进行安全技术、防火、文明施工教育。
5.2.2.2 确定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权限。
5.2.2.3 定期对各级人员工作业绩进行考核。
5.2.3 施工现场准备
5.2.3.1 根据规划红线,组织工程测量人员对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标高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进行场地平整,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场区永久控制标桩,进行工程定位测量。
5.2.3.2 做好四通工作,确保施工前现场路通、水通、电通、通讯网络通。
5.2.3.3 根据平面布置搭设暂设用房,保证施工需要。
5.3.1 现场施工用水日浇筑混凝土150m3 Q1N1=150×250=37500L 日养护混凝土300m3 Q1N1=300×300=90000L 日浇砖300m3 Q1N1=300×200=60000L 合计:ΣQ1N1=37500+90000+60000=187500L q1=k1ΣQ1k2/T×t×8×3600
=1.05×187500×1.5/1×2×8×3600=5.13L/s
5.3.2 施工机械用水2 台挖掘机用水按2 个台班计算:Q2N2=2×2×250=1000L 2 台推土机用水按2 个台班计算:Q2N2=2×2×250=1000L 6 台搅拌机清洗按2 个台班计算:Q2N2=2×6×600=7200L
ΣQ2N2=1000+1000+7200=9200L
q2=k1ΣQ2N2(k3/8×3600) =1.15×9200×2/8×3600 =0.95L/s
5.3.3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按施工现场劳动力高峰期400 人计算,q3= k1N1k4/t×8×3600 q3=400×40×1.5/2×8×3600=0.35L/s
5.3.4 消防用水q4=10L/s
q1+q2+q3=5.13+0.95+0.35=6.43L/s< q4=10L/s Q=q4=10L/s
5.3.6 干管直径D= 4Q /πv × 1000= 4 × 10 / 14.3 × 5.2 ×1000=0.07m 采用D=75mm 塑料管。
5.4.1 施工用电4 台塔式起重机6 台混凝土搅拌机6 台棒式振捣器4 台平板振捣器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蛙式打夯机元锯合计电焊机
25.9×4=103.6kW 6.05×6=36.3kW 1.1×6=6.6kW 1.1×4=4.4kW 2.8×2=5.6kW 7×2=14kW 5.5×2=11kW 2.2×2=4.4kW 3×2=6kW Σp1= 191.4kW 23.4×1=23.4kVA 14.5×1=14.5kVA ΣP2=37.9kVA
5.4.2 室内外照明:P3=229.3×10%=22.9kW
P=1.05(k1ΣP1/cosφ+k2ΣP2+k3ΣP3+k4ΣP4) =1.05(0.7×191.4 /0.7+0.6×37.9+1×22.9)
5.5.1 管理层用房:办公室:15m2×5=75m2 仓库:300 m2×0.7=210m2 食堂:20×1=20m2 厕所:2 m2×5=10 m2 合计 305 m2
5.5.2 操作层用房:工人宿舍:1.5 m2×400=600m2 食堂:0.5 m2×400=200 m2 厕所:0.04m2×400=16m2 合计 816m2 总计 1121m2
依据建设单位的设计总平面图,用经纬仪与水准仪找准建筑
物的轴线位置。由建设单位定出零米标高。埋设轴线控制桩与标高控制点。轴线控制点与标高控制点位置如下图:
说明:X:轴线控制桩;Y:标高控制桩
6.2.2 地质情况:场地平整,基础埋深范围内无地下水。土层分布均匀。由上到下:
①层:杂填土,杂色,为新近人工填土,由砖块、炉灰、碎石及黏土等组成,厚度0.3~1.5m。
②层:粉质黏土,黄褐色,稍湿,可塑,具有铁染特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承载力特征值fak=140kPa,厚度0.5~3.0m。
②1 层:粉质黏土,褐黄,黄色,稍湿,可塑,硬塑,具较强烈的铁染特征,含铁锰质结构。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厚度
1.3~5.0m。基础一半座落在②层上,一半座落在②1 层上。
6.2.3 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6.2.4 施工方法:采用分区分段机械大开挖的方法施工。
土方分段开挖,分段清底,分段进行基础施工,防止长时间晾槽,雨水浸泡,影响地基的承载力。
6.2.5 质量要求:开挖平面尺寸、标高、放坡符合基础施工要求。基底土质达到设计要求。
(1)地基经检查合格。
6.3.2 流水分段,工艺流程
(1)流水分段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2)工艺流程:检查地基→找标高和水平控制线→混凝土搅拌→铺设混凝土
(1)排净地坑积水,检查地坑土质与空隙比,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用混凝土搅拌机拌制混凝土,用塔式起重机做运输。逐个浇筑,用铁锹拍实,木抹子槎平,完成后盖草袋浇水养护。
(4)试块留置:每个流水段只少留一组,做标准养护28d 按时试压。
6.3.4 质量要求:混凝土垫层尺寸标高准确,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
(1)垫层尺寸、标高检查合格。
6.4.2 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垫层放线→支大脚侧模→绑底筋→绑柱跟筋→大角混凝土浇筑→支柱跟侧模→浇筑柱跟混凝土→拆模→养护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前清净上面的灰渣,刷隔离剂一道,分规格堆好。
(2)垫层经检查验收,尺寸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
(3)垫层上找出基础轴线,柱、基础大脚边线。在基坑上做出标记。
(6)混凝土浇筑:先大脚,后柱根。大脚分层对称浇筑,防止模板移位。柱跟混凝土浇筑完,再核对一下轴线与垂直度,确保柱的位置准确。浇筑完后,浇水养护不少于7d。每个流水段至少留试块两组,做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
6.4.4 质量要求:混凝土基础轴线、断面、尺寸准确,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1)地基经过检查合格。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砂子采用中砂或粗砂,
6.5.2 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2)工艺流程: 地基检查验收→放线→支模→混凝土浇筑→养护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前除去表面灰渣,刷隔离剂一道,按规格堆好。
(2)地基检查合格后,放线找出基础的位置与标高,立侧模。
(4) 混凝土浇筑:由一端依次分两层进行,每次浇筑厚度250mm,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用铁锹拍平。完成后盖草袋,浇水养护。
(5)每个流水段至少留混凝土试块两组,同条件和标准养护28d,按时试压。
6.5.4 质量要求:基础轴线、断面标高准确,表面平整,混凝土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
(1)毛石坚实,无风化,脱落裂纹,表面无泥垢、水锈,施工前应清理干净。
(2)砂子:采用中砂,用筛孔5mm 筛过筛,不含杂质。
(3)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有出厂合格证与试验单。地槽拉线,抄平检查,地基土质检查合格。
6.6.2 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2)工艺流程: 地基检查验收→放线→搅拌灰浆→砌毛石→质验
1.2m。雨天施工,应防止雨水冲刷,下班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基础砌完,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土的回填。
6.6.4 质量要求:基础组砌合理,灰浆饱满,粘结牢固,几何尺寸准确,表面平整、垂直。
(1)抄测检查基底标高与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 有出厂合格证与试验单。
(3)砂子:采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4)卵石:粒径5~32mm 含泥量不大于2%,且无杂质。
(5)钢筋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二次试验合格。
6.7.2 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2)工艺流程 基底检验→绑筋→支模→浇筑混凝土→养护
(1)模板:采用组合钢模。用前清除表面上的灰渣,刷隔离剂一道。
(3)钢筋绑扎:现场集中加工,作业面上绑扎,接头要错开,同一断面的钢筋接头不大于50%,注意构造柱钢筋的放置,要做到准确。
(4)混凝土浇筑:由一端依次浇筑,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用铁锹拍平。
(5)施工完成后,盖草袋浇水养护不少于7d。每流水段,留混凝土试块不少于两组,同条件养护与标准养护 28d 再按时试压。
6.7.4 质量要求: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准确,表面顺直平整,混凝土密实。
(1)烧结普通砖: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二次化验合格。
(2)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32.5, 有出厂合格证与试验单。
(3)砂子:中砂,用筛孔5mm 筛过,含泥量不大于5%。
(4)常温下,烧结普通砖用前浇水湿润T/CECS 02-2020标准下载,砖浸水1.5cm 为宜。
(5)基层轴线、标高、尺寸检查均符合设计要求。
6.8.2 流水段划分,工艺流程
(1)流水段划分同土方开挖的划分。
基底检验→挂线立皮数杆→座浆砌筑→抹防潮层→养护→质验
(1)组砌方法:采用一顺一丁,里外咬槎,上下错缝,“三一砌砖法”进行操作。
(2)砌筑前,基层扫净下游河段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洒水湿润。一砖挂外线,一砖半以上墙双面挂线。
(3)暖气沟挑檐及上层压砖,要用丁砖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