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珠海--钢轨焊接及放散锁定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
1、编制依据…..................................................................................................1
2、编制原则…..................................................................................................1
GB50084-201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报批版.pdf二、工程概况…...................................................................................................1
三、自然条件…................................................................................................2
四、主要技术参数及标准…...........................................................................2
五、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备及劳动力安排...............................................3
1、现场组织机构框图........................................................................................3
2、焊轨主要机械设备........................................................................................4
3、劳动力安排...................................................................................................4
六、钢轨焊接、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技术方案...........................................5
1、总体施工方案...............................................................................................5
2、钢轨焊接试验与焊轨设备调试.....................................................................5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10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6
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16
八、确保工期的措施.....................................................................................23
1、工期保证体系.............................................................................................23
2、保证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24
3、工期保障的技术组织措施...........................................................................27
九、确保安全生产的措施............................................................................28
1、安全生产措施.............................................................................................28
2、安全生产体系及安全生产责任制................................................................29
3、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4
4、大坡道铺轨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7
5、施工用电安全措施......................................................................................37
十、文明施工措施........................................................................................38
1、文明施工目标.............................................................................................38
2、文明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38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0
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第十标段轨道工程设计图纸。
《钢轨焊接》(TB/T1632.1~2—2005)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99—2003)
《城市轨道交通槽型钢轨闪光焊技术条件》(南京有轨电车)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工程施工经验以及相关科研成果。
以满足施工工期为核心,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工艺及管理手段,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首期工程第十标段正线区间设计起点为DK0+000,终点为DK8+806。线路总长8.806km。轨道道床形式包括绿化普通段、U型槽绿化段、U型槽沥青段、交叉口沥青段及地面中小桥五种形式,区间正线铺设6#无砟道岔共26组。
本工程正线区间轨道结构采用短轨枕整体道床。采用无缝线路设计。
钢轨焊接是保证轨道几何平顺性和内在质量的关键,焊前的型式试验、焊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焊后处理等各个工序过程都是保证钢轨焊接质量的重点环节。
珠海濒临南海,地处低纬,冬夏季风交替明显,终年气温较高,偶有阵寒,但无严寒,夏小酷热,年、日温差小,属南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珠海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2.4℃,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28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4.5℃。
珠海地区降雨量丰富,介于1700~2200毫米之间,但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的4~9月。
珠海地区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累年最大风速超过12级,有40米/秒以上的记录,最大风速出现在8~10月,均是台风影响的结果。
四、主要技术参数及标准
1、轨距1435mm,曲线地段轨距均不加宽。不设轨底坡。
2、钢轨:正线、辅助线采用60R2、U75V槽型轨。不设轨底坡。
3、扣件:正线铺设1680对/km,辅助线铺设1600对/km,半径小于等于400m的曲线地段铺设1760对/km。
4、道床及道床排水:正线、辅助线均采用短轨枕式道床。不同路段分为绿化、砖、沥青混凝土铺装。轨道结构500mm。整体道床采用线性排水沟+排水盒排水。
5、正线全线铺设区间无缝线路,所定轨温为30℃±5℃。
6、道岔及岔区排水:正线、辅助线采用60R2槽型轨6#单开、菱形及交叉渡线道岔,设置排水沟。
7、车挡:正线车档采用固定式液压缓冲车挡,占用股道长度8m。。
8、线路及信号标志:道岔编号标、限制速度标、停车牌等。
五、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备及劳动力安排
1、现场组织机构框图:
根据现场工作面的情况,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进场施工,并对劳动力安排进行动态管理。
主要劳动力安排计划如下:
应力放散及锁定:10人
普通工人:42人共计60人;
六、钢轨焊接、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技术方案
2、钢轨焊接试验与焊轨设备调试
钢轨在施焊前要进行型式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常焊接,在日常焊接施工中,按照规定还要进行周期性检验和出厂检验。
钢轨型式试验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闪光焊连续焊接500个钢轨焊接接头作为一批进行检验。
⑷焊接设备调试与工艺参数的确定
认真分析钢轨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低倍组织等资料。
完全掌握钢轨的厂家和炉号,同一批钢轨要集中连续焊接。
按照焊接工艺,合理安排焊轨施工。
检验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或铁科研认定的相关单位)。先做落锤检验,再做静弯检验,后做疲劳等相关检验项目。在正式焊轨前1个月就必须进行试焊与检验工作,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焊轨施工。
依据设备的性能合理设置电压、电流、顶煅力、夹持力,通过焊机的电脑记录图,当有未焊透、过透、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时,调整电压、电流、顶煅力与时间的关系,确保焊接参数稳定和焊头质量。
焊接设备进场后,要进行相关的工艺试验,确定焊轨参数,制定保养维修细则和安全操做规程,并上报监理、业主,获得批准后严格组织实施。钢轨焊接施工前,操作人员要对焊机主机、附机、水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制冷系统、供电系统等做最后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焊轨作业。
提前对钢轨外观尺寸、外观质量逐根进行检查,检查时应翻轨进行,不能只检查钢轨头部。对弯曲的应进行调直处理,使钢轨在全长范围内轨头和侧面平面直顺,不得有硬弯、弯曲和扭转。钢轨两端1米范围内垂直面及平面不直度不大于0.5mm,大于0.5mm的应重新锯轨,冷却后重新测量。对达到标准的钢轨进行全面探伤检查;对合格的钢轨进行轨端除锈和打磨。
⑶松解扣件及钢轨端头除锈打磨
焊轨前,将钢轨扣件松开,拆除接头夹板及部分配件,顶升钢轨,放置滚筒和垫木,对待焊钢轨端头及焊轨机钳口部位与钢轨接触处端面采用电动砂轮机进行除锈、打磨,打磨后的钢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得有锈斑;打磨深度不得超过母材0.2mm,钢轨端部670mm范围内有出厂标志的,应打磨至与轨腰平齐,不得有任何凸出,防止损伤钳口。对焊接钢轨端面用宽座角尺和塞尺进行垂直度检查,凡超过0.5mm的,采用钢轨端面打磨机进行打磨,直至符合要求。
钢轨面及钳口部位打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焊轨作业。先在滚筒上进行对轨并调整高低和方向,使焊缝对正焊轨机钳口中心位置,用刀口尺检查两钢轨左右或高低错牙均不得超过0.5mm。
确认钢轨对中后,启动液压系统进行夹轨,随后激活数据采集系统,进入焊接程序,依次经过各个闪光阶段后进行顶煅并完成推瘤作业。
焊接结束后,立即启动液压系统,将焊轨机架张开到足够大的程度,起升焊机使之离开焊头一定距离。迅速除去推瘤焊渣,并对焊机各部位和接头进行检查,同时清洁焊机内部和钳口。如果钢轨与钳口接触处有电击伤,则该焊头判定为不合格,需切掉重焊;同时对钳口进行处理,直至换钳口,方可再焊。
合格的焊头根据数据采集系统的屏显号码统一进行编号,将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档。资料对应焊接接头标识号在距焊头1~3m的同侧轨腰上,大小与钢轨轨腰匹配,白底红字(油漆)。
恢复安装部分配扣件,轨道车推送焊轨机进行下一个钢轨接头焊接作业。
采用砂轮机对焊缝及轨头顶面、侧面、轨底进行打磨;打磨轨头时,平直度在焊缝两侧1米范围内基本符合0~0.5mm(以钢轨作业边为基准);焊缝踏面部位热态时呈0.5~1mm的上拱量,在常温下不能打亏;轨底上表面两侧各150mm范围内及距离两侧底角边缘各为35mm范围内应打磨平整,用砂轮打磨凸出量必须顺向打磨。将轨底焊瘤打磨至与轨底平齐。
正火时,焊头温度应降至500℃以下,然后利用氧气—乙炔加热器将焊缝加热,轨头加热至表面温度不高于950℃,轨底脚加热至表面温度不高于830℃,再自然冷却。正火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杜绝病害的产生。正火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控制,并做好正火记录。
正火完毕后,温度在400℃以下时,对钢轨进行调直处理,要求使用一米刀口尺检查时:水平方向工作边的不平直度不大于0.5mm,垂直方向的不平直度不大于0.5mm,拱量应限制在0.5~1mm范围内。
焊头冷却至常温后,采用仿形钢轨打磨机进行精细打磨,进刀量不得超过0.2mm,打磨机沿钢轨纵向往复移动,待无火花时,再适当给进刀量;打磨机从轨顶逐渐向轨头侧面摆动,直至完成对钢轨轮廓的仿形打磨。局部不平整处用扁平挫或细砂皮纸进行纵向打磨。打磨时不得出现横向痕迹,打磨面应平整有光泽。打磨完成后,用1米直尺进行测量:钢轨焊头轨顶面不直度为0mm~0.3mm,轨头内侧工作面不直度不得大于0.3mm,轨底凸出量不得超过1mm;打磨深度不大于0.5mm。
⑻轨底部打磨时,接头距支承块边缘不小于40mm,调节器与长轨条焊接接头的轨底必须进打磨。
每个焊接接头必须经超声波探伤,保证全部焊头100%合格。由持有二级或二级以上无损检测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每天使用探伤仪前应用对探伤仪进行校准。
上述工序完成后,将焊轨前松解或拆除的扣配件依次安装、紧固完成,经检查符合要求后,依次进行下一工序循环作业。
移动式接触焊焊轨施工工艺流程图
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
⑴应力放散与锁定的基本条件
①单元轨节长度应满足施工进度和铺设时应力放散最佳效果的要求,以900m~2000m为宜,最短不得小于200m。应力放散时,宜每隔100m设一位移观测点。应力放散应均匀。根据现场实际,先由交叉路口向普通段进行锁定,每次锁定长度300米,锁定过程中,扣件螺栓扭力矩为250NM。
②单元轨节锁定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钢轨位移观测桩。在钢轨焊接成单元轨节后,轨面设计标高、方向及水平均已达到设计标准时,方可进行线路锁定。
⑵应力放散与锁定应遵循的原则
①线路锁定时,实际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否则必须进行应力放散,重新锁定。设计锁定轨温30℃±5℃。
②应力放散时应保证轨温均匀,施工时单元轨节左右两股钢轨的锁定轨温差不得大于5℃。且曲线外侧钢轨锁定轨温不得高于内侧钢轨锁定轨温,否则需重新放散应力锁定。
③施工轨温高于设计锁定轨温时用木锤敲击搁置在滚轮上的长轨放散应力,临时锁定长轨,待轨温降至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再重新放散应力锁定长轨。
④无缝线路锁定后,对已按设计要求设置的长钢轨纵向位移观测桩立即进行位移观测。位移观测桩处换算200m范围内相对位移量不得大于10mm,任何一个位移观测桩处位移量不得超过20mm。
⑶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铺设无缝线路的施工方法有两种,即“连入法”和“插入法”。“连入法”是先将第一段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并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予以锁定,再将第二段单元轨与上一段单元轨节经过锁定焊接,然后应力放散依次锁定成为无缝线路的施工方法。“插入法”是在两段相邻的单元轨中间插入一对经过计算确定的单元轨,对单元轨节放散应力进行锁定焊接的作业方法。两种方法相比较并结合本线的施工特点,拟采用“连入法”进行本线无缝线路施工,其作业程序如下:
①采用移动式接触焊机先将25m标准轨焊接成单元轨节。应力放散与锁定焊接时,在接口附近需提前松开50~60m长度内的扣件。
②将第二段及以后的单元轨节与上一段单元轨节经过锁定焊、应力放散后依次锁定。
③长轨条最后一段单元轨节在终端缓冲区标准轨前或钢轨伸缩调节器前合拢。合拢口预留拉伸长度经过计算确定,放散应力后锁定焊接成无缝线路。
④在钢轨上做好标记,记录位移观测桩初始读数。
⑤将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后的拉伸量、钢轨位移观测桩初始读数、锁定轨温、锁定日期、单元轨节编号等计入内业资料。
⑷应力放散施工操作要点
①无缝线路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再次进行应力放散后,重新锁定,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a实际锁定轨温超出设计锁定锁定轨温范围。
b不符合无缝线路锁定应遵循的原则。
c无缝线路锁定后钢轨产生不正常的过量伸缩。
d无缝线路锁定后固定区钢轨出现严重的不均匀位移。
②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下列应力放散方法:
A、滚筒法:该方法是施工轨温在设计的锁定轨温范围内,把需要放散应力的长轨条先拆除扣件,然后抬起钢轨,放上滚筒,将钢轨落在滚筒上,撞击长轨条数次,使长轨条基本上能自由伸缩。轨温合适,即撤滚筒、紧扣件、进行锁定。
B、拉伸器滚筒法:该方法是作业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下时,利用钢轨拉伸器和撞轨器配合作用,通过均匀拉伸长轨条,以提高它的零应力轨温,使锁定轨温一步到位的方法。拉伸长轨条时,要做到匀、准、够。其作业方法是:
形成零应力:在放散段自然温度的条件下,轨下垫滚筒,松开全部扣件,使钢轨能自由伸缩。以50m或100m为单位进行观测,并用撞轨器沿钢轨走行方向撞轨,当钢轨发生反弹现象时,即视为零应力。
计算拉伸量:钢轨放散至零应力状态后,根据设计锁定轨温和实际锁定轨温之差计算出钢轨拉伸量,用拉伸器和撞轨器联合作用拉出该伸长量后即锁定钢轨。钢轨拉伸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ΔL=αL(TS-TSJ)(mm)
式中:α—钢轨线膨胀系数,α=0.0118,L—钢轨长度(m),TS—钢轨的设计锁定轨温(℃),TSJ—钢轨的实际轨温(℃)
(C)放松扣件,垫入滚筒,保证钢轨自由伸缩。
(E)根据放散轨温与作业轨温之差,计算并标记钢轨的变化长度,并在钢轨上每隔100m做以标记。
(F)使用拉伸器和撞轨器共同作用拉伸钢轨,使其达到设定的标记。
(G)锁定钢轨,焊接。
(H)由焊接处向固定点方向上紧扣件。
(I)在焊接之后不少于20分钟和焊缝两边至少30m的范围内将扣件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后,撤出拉伸器。
(J)使各固定点之间的纵向力均匀化。
⑸放散量及锯轨量计算办法
①放散量的计算:ΔL=αL(t1-t2)。
式中:ΔL—放散量(mm);
α—钢轨线膨胀系数,α=0.0118;
L—需要放散应力的钢轨长度(m);
t1—钢轨的设计锁定轨温(℃);
t2—作业时轨温(℃)。
②锯轨量的计算:Δl″=Δl′+λ±α。
式中:Δl″—锯轨量(mm)。
Δl′—放散量(mm)。
λ—焊接顶锻量(mm)。
α—整治线路爬行时钢轨移动量,如移动方向与应力放散方向相同为正,反之为负。
单元轨节锁定成无缝线路后应进行轨道整理作业。轨道整理作业主要应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①整修打磨不平顺焊缝,提高轨面的平顺性。
③测取钢轨的爬行量,复核锁定轨温。
④根据设计要求继续做好未完成的工作,使之达到交验标准。
⑤无缝线路锁定后质量标准要求(见下表):
锁定轨温及长轨条始端、终端落槽时的轨温均在设计中和温度范围以内;左右两股长轨条锁定温差不超过5℃。大半径曲线上外股轨节锁定轨温不高于内股锁定轨温
联合接头距轨枕边缘距离
工地焊接联合接头,有焊瘤情况,距离轨枕边缘不小于40mm。
埋设齐全、牢靠、观测位置清楚。
铺设后,5天观测无缝线路纵向位移,伸缩区两端位移不得大于20mm,中桩处位移不大于5mm。
钢轨经过矫直,矫直后用1m直尺测量其矢度轨顶不超过0~+0.3mm,中桩处位移不大于5mm。
拉伸器滚筒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图纸、国家、珠海市有关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规定,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严格按照国家、铁道部和珠海市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加强与业主单位及监理单位密切合作,严格按照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依据合同发出的指令进行施工,随时接受业主代表、监理人员及珠海市政府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并为之提供便利条件。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广泛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发动和依靠全体施工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攻关,形成自觉参与质量改进的良好氛围,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⑶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及检查检验程序
质量检查工程师直接对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检查否决权。
⑷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管理措施
依照我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开展工作,认真执行质量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卓有成效的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
坚决执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工程质量达不到管理目标,严格执行返工制度,并给予严厉的经济处罚。
各级党、政、工、团组织要密切合作,统一认识,大力宣传优质修建城市轨道的重要意义,提高全体职工的质量意识。
结合局“大干120天劳动竞赛”开展质量创优工作,利用工作总结会、交班会的形式,进行质量考核,树先进、立典型,引导创优工作健康发展,争创精品工程。
⑸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各专业队长和施工人员对所施工的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负责,各供应部门(包括材料设备、劳动力)对所供应的物资设备质量和人员素质负责,参与施工的各部门都必须明确具体的质量职责,形成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划目标的要求。
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点,强化群体质量意识,明确各项目和各工序质量负责人,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汇总,会同设计部门和监理工程师研究解决,以避免不必要的质量事故发生。
轨道工程施工中的现场焊接、无缝线路锁定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需采取专门的针对性措施进行控制。
按设计要求的锁定轨温锁定线路,并保持钢轨温度应力均匀。在进行无缝线路锁定作业时,通过应力放散或钢轨拉伸,使线路铺设锁定轨温满足设计锁定轨温要求。同时钢轨扣件在全长范围内同步紧固,做到松紧一致,以保持钢轨内应力均匀,消除产生局部温度力峰值影响线路稳定。
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广泛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发动和依靠全体施工人员主动参与质量管理和技术攻关。形成全员自觉参与质量改进的良好环境。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发生,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争创优质工程。
⑹钢轨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焊接质量,保证所有钢轨接头具有同样高的焊接质量,钢轨焊接选用移动式接触焊轨机进行现场钢轨焊接。焊接作业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及设计钢种钢轨的焊接工艺和参数进行作业。
按《规范》要求进行轨端处理。
闪光焊连续焊接500个钢轨接头,应做生产检验性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焊。
钢轨焊接后应进行打磨,打磨后的焊接接头应保证焊缝两侧各500mm范围内轨头、轨面、作用边及轨底的直线度为:轨顶面及其圆弧面0.3mm/m;轨底凸出量不得超过1mm;打磨深度不大于0.5mm。
钢轨焊接按规定进行探伤检查,保证全部焊头100%合格。
⑺检测、试验手段及措施
为确保钢轨焊接、整体道床的质量,委托信誉好,资质强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控制,落实职责,确保工程质量。
建立健全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
执行检测设备按周期鉴定制度,定期对检测试验设备进行鉴定。
建立检测试验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设备损坏或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
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编制检测过程质量保证流程,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②检测、试验项目及措施
检验项目全部委外:落锤、静弯、探伤、外观、疲劳、硬度、金相、抗拉、冲击及断口检验。
采用超声波探伤仪对钢轨焊接接头进行严格探伤检测,其检测要求如下:
钢轨焊接接头内不得存在光斑、灰斑、气泡、缩孔、夹渣和未焊透等缺陷。对焊接接头必须经钢轨焊缝超声波探伤,判定为不合格焊缝,必须锯开重焊。
焊缝探伤作业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操作程序。
焊缝探伤的探伤结果必须填写在规定的表格内,呈送上级技术部门审核签字,合格后投入使用。
探伤设备应按《钢轨超声波探伤仪检定规程JJG130(铁道)—2003》标准进行周期检定。检定合格的准许使用,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轨道检测目的是检测施工后的轨道状态能否满足施工及设计规范要求。
对已整道和锁定完的线路在工程完工前及完工后定期进行检查,发现病害并正确处理。检查时对轨距、水平、三角坑全面检查、记录;对道床状态参数(阻力、刚度、密度等)重点检查;对轨向、高低及设备其它状态全面查看,重点记录;定期对焊缝进行探伤检查。
2、保证工期的组织管理措施
⑴本工程将被列为我公司重点工程,投入充足的人力、物资、设备,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⑵按项目法组织施工,成立高效运行的项目经理部(作业队)。作业队主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均由参加过同类工程施工、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充分利用成熟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来组织施工。
⑶投入精锐施工队伍,按照优化配置,动态组织的原则,要求一线施工队伍人员配备精干、技术力量强、技术工种齐全,为本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保证。
⑷作业队在工程管理部设专职工程调度,全面负责施工的统筹、协调和控制工作,抓好工序衔接和关键工序施工。
⑸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总体方案及分项工程方案要优先考虑工期的要求,在满足工期的前提下选择最佳方案。
⑹编制周密的进度计划,抓关键工序,严格按进度计划安排组织施工,实行动态管理,依据总进度计划安排各分项工程计划并制定相应措施。
⑺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月、旬、周、日”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与计划对比,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进度滞后情况,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确保进度计划的实现。
⑻严格执行交班会议制度。每天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召开生产部门和各施工队长参加的交班会,落实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第二天工作计划。每周组织召开周进度计划会,项目经理参加,落实上周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本周工作计划,重大问题及时报单位总部组织协调实施。
⑼根据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度、施工难度、外部因素等特点,提前预测有可能发生的工序间交叉配合不到位的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杭州湾跨海大桥十一标预应力砼箱梁施工方案,优化资源组合,合理调配劳动力及机械设备等生产因素。
⑽做好与市政施工单位的协调,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轨道工程进度计划,避免相互干扰,以保证工期。
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材料、设备提前到位。保证施工机械机具完好率,并设专人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避免因机械设备、材料原因造成窝工或工期延误。
⑿主动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业主、设计、监理工程师发出的通知和指令。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协调,为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⒀做好雨季施工的管理和安排,随时保持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提前做好抵御大雨天气的各种措施2019年结构施工图审查技术问答.pdf,抢晴天、战雨天,最大限度的减小气候因素对工期的影响。工期管理组织架构。
3、工期保障的技术组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