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大混凝土施工方案

中医院大混凝土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27.2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医院大混凝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3

GB/T 36668.2-2018标准下载三、施工准备工作……………………………………………………….3

四、施工部署…………………………………………………………….4

五、底板施工流程……………………………………………………….5

六、混凝土工程…………………………………………………………..5

七、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7

八、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20

九、雨天施工措施………………………………………………………25

十、应急预案……………………………………………………………25

十一、附表...............................................................28

本工程为清远市中医院门急诊住院大楼,位于清远市中医院内钢筋砼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51250m2,其中主楼地上十九层,地下一层+架空层,建筑高度为83.45米;裙楼地上五层,地下架空层一层,建筑高度为27.45米。该工程施工场地平整基本满足施工要求,东面为笔架河,南面为市政规划路,西面为一零七国道道,北面为中医保健康复楼。场地比较狭小,道路可通行大型的材料运输车辆,满足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要求,甲方提供施工用水、用电接口到现场,施工场地内水、电管线走向由本单位布置。工程范围包括土建、给排水、电气安装、电梯、通风及空调安装工程、装修工程、相关附属工程等。

清远市中医院门(急)诊住院大楼

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励翔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广东中誉设计院有限公司

设计图纸范围内的全部内容及招标文件要求的其它内容

确保合格工程,争创“清远市优良样板工程”。

争创清远市安全文明双优工地。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基础采用桩筏形基础和桩承台基础,桩径为600/800;垫层为100厚C15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强度为C35P6,底板厚度为1600mm/1900mm;钢筋为二级钢及三级钢。

1、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图纸会审记录。

1、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学习,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

2、编制施工预算,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材料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完善签名手续。

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在进场前对自购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后,做好各项材料的试验抽检工作,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做好临时设施、用电、临时用水的布置、安装、调试。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进场,满足施工要求。

3、本工程底板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

4、按施工需要在基坑边每30m设置配电箱,以供砼施工之用。

本工程地下室底板面积不大,为保证底板的砼浇筑质量,底板必须连续分段分层浇筑。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工期的要求,在总体施工安排上,总体由东向西。另外,在底板施工时,除电梯井承台外,底板的砼一齐浇筑。

本工程底板结构施工期间,计划每块使用3台混凝土泵同时浇筑。主要设备如下:

地下室底板混凝土量约4000m3计划投入3台混凝土泵连续施工完成,平均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为70m3,由东往西浇筑,分两班进行砼施工,每班45人进行。

底板的结构施工中,遵循由下往上的原则,每板块的施工序均为:放线→土方开挖→人工修整土面→底板土方平层→底板砼垫层→底板防水层和保护层施工→基础扎筋及预埋管线→底板浇筑砼→养护。

(一)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法

事先搅拌站对车队司机进行详细的行车路线交底。制定了两条行车路线,其中107国道行车路线:a、搅拌站→沿清远大道→107国道→施工现场

b、搅拌站→沿清远大道→广清高速→人民三路→107国道→施工现场

(二)砼浇筑浇筑方法和质量要求

在浇筑时,为了便于振捣密实,在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的时间间隔不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前提下,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同时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就地实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浇筑的温度,并按规范要求留置砼试块。

2、混凝土的选用和运输

底板砼采用商品混凝土,为满足泵送要求,混凝土坍落度应为120mm~140mm。考虑到混凝土面积比较大,且浇筑带之间不留施工缝,因此,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应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在混凝土中应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和缓凝剂,要求缓凝时间8~10小时,以减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和延迟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运输由混凝土搅拌车把混凝土从搅拌站运到施工现场。砼运输时间不超过1小时,商品砼从出厂到浇筑完毕控制在2.5小时内,浇筑前对进场商品砼进行坍落度检测,以确保砼浇筑质量。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振实。振捣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插入式振动器每次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版、钢筋及其他埋件。b.表面振动器的移位距离,应以使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10cm左右。c.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初凝前一次抹压→临时覆盖塑料膜→覆盖草袋→混凝土终凝前1~2h掀膜二次抹压→蓄水养护

泵送混凝土流动性大,表面水泥浆较厚,故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前,应按标高进行拍打振实后用铝合金直尺刮平,赶走表面泌水;初凝后至终凝前,用木蟹打压实,紧跟着用扫帚顺纹打毛。严格控制木蟹时间,避免收水裂缝的产生。由于采用预拌混凝土,流动性较大,泌水和浆水顺着混凝土坡脚流淌在坑底。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基坑排水明沟,在浇筑时,将泌水导入集水坑,然后利用小型泵抽出。

5混凝土降温、表面覆盖养护

5.1、保温养护法:其主要目的是减少砼表面的热扩散,减少砼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表面因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

5.2、延长散热时间,充分发挥砼的潜力和材料的松弛特性,使砼的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小于砼的抗拉强度,防止产生贯穿裂缝。

5.3、刚浇捣不久的砼,尚处于凝固阶段,水化速度较快,所释放的水化热也较大,故潮湿环境可防止砼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5.4、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其施工除了应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外,如何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防止有害裂缝产生、展开,是施工中的关键问题。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水泥水化热作用产生很大的热量,混凝土表面热量散失较快,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内部与表面产生较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临界值时,致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从而影响工程的耐久性。

(1)针对上述情况:采用冷却循环水温控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温升,经济实用性强、施工操作方便、施工工艺简单、易掌握、生产效率高、安全可靠、施工成本低。可以与钢筋工程同时进行施工,有较强的适用性。

(2)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较大,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及钢筋位置不产生移位或变形,往往需要增加钢筋马墩或钢筋支撑。合理地分层布置循环水管,可充当钢筋马墩或支撑,节约相当量的钢筋等费用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

(3)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温控工法,能够通过测温点内热偶传感器所测混凝土内温度的变化规律,自动调节循环水管水流速度,平衡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度,防止混凝土温差所产生的应力裂缝,确保工程质量。

(4)大体积混凝土冷却循环水为循环使用,并列埋放三排降温管进行降温,与砼常规养护方法相结合,可降低水化热,提高砼的施工质量耐久性。

采用水内循环降温系统(如下图):

5.5、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5.6、工艺原理:根据我们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的现场实测升温、降温记录数据资料得出:大体积混凝土在理论计算和实施温控过程中,只考虑单位水泥用量及混凝土配合比、砼浇筑温度、浇筑工艺几项主要因素,以简便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用以指导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中心、中层和外层之间单位体积砼的温升值,并按照热量传导原理,通过在混凝土内部设置热偶传感器测温点、埋设循环水管,在混凝土外部设置循环水池、水泵、智能温度控制仪等相关设施,自动调控循环水管的水流速度,降低砼内部水化热,平衡砼内外温度,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内外产生温差应力裂缝,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其主要作用是保湿、保温,尽最大可能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现采用蓄水养护。计算如下:

(1)最大绝热温升计算:根据公式:Tn=(Mo·F)Q/C·P计算:

Tn—砼最大绝热升温(摄氏度)

Mc—每立方米砼中水泥用量370(Kg/m3)

F—砼活行掺和料用量80(Kg/m3)

Q—水泥28d水化热,按42.5级水泥取375(KJ/Kg)

K—砼比热一般取0.97[KJ/(Kg´K)]

P—砼密实度,取2400Kg/m3

计算:Tn=(Mo·F)Q/C·P

=(370+0.25*80)*375/(0.97*2400)

公式:T1(t)=Tj=Tn·£(t)

其中:T1(t)—6d龄期砼中心计算温度(摄氏度)

Tj—砼浇筑温度取20(摄氏度)

Tn—砼最大绝热温度(摄氏度)

£(t)—6d龄期降温系数,查表为0.46

T1(t)=Tj=Tn·£(t)

=20=62.8*0.46

6.砼表面层(表面下50—100mm处)温度

其中:δ—保温材料厚度,m

H—大体积混凝土厚度,1.9m

λ—所选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查表麻袋0.14W/(m·K)

λ1—混凝土的导热系数2.33W/(m·K)

Ta—混凝土与养护材料接触面温度40℃

Tb—施工时大气平均气温,20℃

Tmax—计算得砼最高温度,℃

K—传热系数修正值,1.4

(2)如果采取蓄水养护,蓄水养护深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hw—养护水深度(M)

x—砼维持到指定温度延续时间,即蓄水养护时间672(h)

m—砼结构表面系数1/m,M=F/V

F—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积2100m2

V—砼体积4000m3

700—折算系数[KJ/(m3·K)]

λx—水导热系数,取0.58(W/m·K)

=672*0.525*40*1.4*0.58/(700*20+0.28*370*375)

(3)砼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

β=1/(Σδi/λi+1/βq)

其中:β—砼表面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层的厚度(m)

λi—各保温层的导热系数,取水为0.58(W/m·K)

βq—空气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计算:β=1/(Σδi/λi+1/βq)

=1/(0.217/0.58+1/23)

(4)砼虚厚度计算h1=R·λ/βq

其中:h—砼虚厚度(m)

λ—砼导热系数取2.33(W/m2·K)

βq—空气的传热系数,取23(W/m2·K)

=2/3*2.33/23

(5)砼的计算厚度:H=h+2h1

其中:H—砼的计算厚度(m)

h—砼实际厚度为1.9m

即H=h+2h1=1.9+2*0.068=2.136

GB 9706.103-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1-3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诊断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pdf其中:T2(t)—砼表面温度(摄氏度)

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按20(摄氏度)计

=20+4*0.068*2.136*(48.9+20)/2.136*2.136

Tm(t)=[T1(t)+Tq]/2

=(48.9+28.9)、2

1、测温点应尽量布设在所浇捣部分的中间,使测得的数据能够有代表性地反映出所浇捣砼的内部温度变化。

2、测温点的具体做法及布设:

采用直径¢48的钢管DB34/T 2649-2016 煤矿在用防爆蓄电池电机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底部满焊钢板。测温点布设见附图。

采用汞测温器,吊上线头,同时盖好预埋钢管上口,分底、中、上三次测设,并作好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