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铁路框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城际铁路框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985.4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城际铁路框构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工程XX标段

XXXX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

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工程XX标段

T/CECS 252-2019 火灾后工程结构鉴定标准(DK121+468.76框构、DK123+412.84框构、DK125+238.77框构、DK125+633.14框构、DK126+198.40框构、DK129+098.99框构、DK130+017.40框构、DK121+812.4箱涵)

XXXX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

(1)XX城际铁路工程Ⅲ标段《投标文件技术分册》、《施工合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2)《框构桥设计图纸》;

(3)《框构、涵洞防水体系构造图》(参桥通(2010)8066);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9)施工现场考察及调查周边环境所了解到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以及我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类似的施工经验;

(10)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道部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验标等。

(1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1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34号)

(16)《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

1.2.1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1.2.2整体推进、均衡生产、保证总工期的原则。

1.2.3保证重点、突破难点、质量第一的原则。

1.2.4保证施工组织设计严肃性与动态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1.2.5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1.2.6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1.2.7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保护文物。

DK121+468.76东祝家庙小桥、DK123+412.84南关庄小桥、DK125+238.77纪格庄1号小桥、DK125+633.14纪格庄2号小桥、DK126+198.40公路框构、DK129+098.99万柳小桥、DK130+017.40佛店头小桥、DK121+812.4箱涵。

DK121+468.76

DK123+412.84

DK125+238.77

DK125+633.14

DK126+198.4

DK129+098.99

DK130+017.4

DK121+812.4

本段线路以填方通过,地形略有起伏。地表大部分辟为耕地及经济林。根据现场地质勘探情况,天然地基承载力较差。

2.2.3、地震基本烈度

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基本烈度为Ⅵ度。

2.2.4、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河流较少,主要以季节性河流为主,平时水量小或无水,雨季巨增,小的沟壕发育,属黄海水系。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一般不具承压性,由大气降水及表水补给。

制作及绑扎HRB335钢筋

C40细石聚丙烯隋纤维混凝土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铺装C25混凝土(30cm厚)

挡墙C30混凝土/C35混凝土

270.31/31.25(C35/C30)

Φ40cmCFG(桩长)

制作及绑扎HRB335钢筋

C40细石聚丙烯隋纤维混凝土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铺装C25混凝土(30cm厚)

挡墙C30混凝土/C35混凝土

C40混凝土(L1)/C35混凝土

438.29/339.12

制作及绑扎HRB335钢筋

C40细石聚丙烯隋纤维混凝土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铺装C25混凝土(30cm厚)

C35混凝土(L1)/C30混凝土

347.55/47.95

C40混凝土(L1、H1)

C40混凝土(L1、H1)

C35混凝土(L1、H1)

C40混凝土(L1、H1)

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M20水泥砂浆三角垫层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

其余工程数量表在图纸到后补充。

第三章、框构施工工艺流程

框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采用洒水车运水或者现场打井取水供施工使用。

利用附近桥梁变压器和50KW备用柴油发电机相结合的供电方式供框构施工使用。

由于本段线路与204国道基本相平行,因此施工时主要利用204国道及村、乡、县既有的道路与施工便道相结合来满足施工。

为方便框构施工,进场后立即对框构开挖部位进行场地平整,使其满足施工需要。

为方便协调管理,框构涵作业拟将和桥梁作业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本单位工程内拟采用2个作业队进行组织和施工,保证框构涵施工正常和协调方便。

4.1.6、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将根据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分批进场,进场后的原材料按规范要求进行原材料见证送检。

框构开工前,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孔径、长度、出入口高程以及与沟渠顺接的情况进行核对。出现与设计不符的,应立即联系设计院予以变更。

测量交桩后,我部立即组织开展了导线复测工作。根据设计文件,对框构进行测量放样,放出框构中桩及边桩,并在框构周边,不影响框构施工的位置布设标高控制点,用以控制结构高程。

施工前首先定出框构中心及纵横轴线,施工放样时应注意框架在圆曲线和在缓和曲线上的定位方法,准确定出框构轴线与线路中心线的准确位置。

1、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要求放出框构开挖控制桩,并撒灰线。控制桩布设时应考虑基础支模工作面,一般向开挖线外移50cm为宜。截水槽设置在开挖线外1m处,截水槽宽30cm,深20cm;基坑采用挖掘机分层开挖,人工配合清底与整修坑壁。框构基坑开挖应预留20~30cm厚土石方用人工予以挖除。在基坑开挖时,应据土质情况按一定坡度进行放坡。

放坡坡度根据现场地质,地下水及坑顶有无动、静载等情况,按施工规范要求选定。当土质较差时,开挖中应采取必要的支挡措施,防止基坑边坡坍塌和滑坡,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支撑变化情况,防止支撑失稳破坏。当开挖时局部遇有硬质岩石时,可根据岩石特性(硬度,整体性,风化情况等),采用人工风镐或机械松动开挖,基坑开挖时严禁超挖。

2、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测量基底高程,当到达人工清底标高(一般距基底30cm)时,停止机械挖掘施工,进行人工清底整平。对于基础有台阶的框构,应按高差留出台阶。到达设计基底标高时,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原土夯实、平整,基底的虚碴及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基底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检测符合设计要求时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框构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在基坑周围设置临时排水沟,并在下游设置集水坑,防止基坑积水(集水坑截面为50cm*50cm,深1m),影响地基承载力。

3、当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报请设计单位变更,并按变更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4、地基换填施工,根据换填深度,采用挖掘机挖除换填深度内的软弱土层,再由人工将软土挖除到达设计标高,自卸车将拌和均匀的砂夹碎石(砂:碎石=3:7)填料运输至现场,人工摊铺整平,具备压路机碾压操作条件的采用压路机碾压,不具备条件的采用小型蛙式打夯机夯实处理,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遍数通过试压确定,待检测Evd≥30MPa后,再填筑上层,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1、基坑开挖后,应检查以下内容:

(1)基坑平面位置,尺寸及高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底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相等。

(3)基底排水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当挖至设计标高,采用动力触探检查基底承载力,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向设计单位提请变更申请。

当开挖到设计高程且基底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时,报设计、监理工程师检验基坑,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施工时应避免地下水或地表水侵蚀地基,影响地基承载力。

框构施工步骤应分为:基础与垫层—底板及0.5m侧墙—墙身、顶板—八字翼墙。

4.6.2、垫层与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成型后对基坑平面尺寸、位置、高程、基底承载力等指标经自检及监理检验合格后,即可进行底板下部砼垫层与基础的施工。模板15mm的竹胶板,模板背部支撑使用方木、木楔、钢筋和管钢等材料支撑在基坑开挖侧面。砼采用DK129+100处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砼罐车运输至现场,通过砼泵车将砼送入模内,振动棒振捣密实。

4.6.3、框身底部放线

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并画出钢筋布置大样及立模边线。然后绑扎底板及侧墙钢筋,绑扎侧墙钢筋时在外侧用钢管搭设临时支架以防钢筋变形、倾斜。钢筋(主筋、箍筋和分布筋)的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不小于3.5cm,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允许偏差值取0.0~+0.05cm,钢筋搭接及弯钩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

4.6.4、施工缝留置

4.6.5、钢筋加工及绑扎

将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运至现场绑扎,钢筋加工、直径、规格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钢筋的焊接工作应由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的电焊工操作,其焊接质量由指挥部中心试验室取样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钢筋的保护层采用细石子砼垫块支撑在模板与钢筋之间来保证,砼垫块强度等同于框架箱涵砼强度,保护层垫块数量不少于4个/m2。

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应力较小处,并分散、错开布置。配置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力钢筋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焊接的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超过50%,在轴心受拉构件中不超过25%,在受压区可不受限制。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超过25%,在受压区不得超过50%。

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

4.6.6、支架搭设、模板工程

4.6.6.1设计验算见附件。

4.6.6.2支架预压

为了检验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采用堆载预压。堆载预压采用砂袋作为堆载材料。

预压范围:框构桥顶板全范围,支架拼装时按设计纵距及横距布置立杆,支架顶利用顶托调平,铺设横向方木和纵向模板。支架预压按0%~60%~100%~110%分级加载,预压荷载分布应与支架施工荷载分布基本一致,加载重量偏差应控制在同级荷载的±5%以内,加载过程中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加载,经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加载,支架预压加载和卸载按照对称、分层、分级的原则进行,严禁集中加载和卸载。

预压观测:支架预压时进行竖向和水平位移监测,检测内容包括:基础沉降变形,支架竖向位移,支架顶面水平位移,支架纵(横)梁的扰度。

4.6.7、框身及顶板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工地后,采用泵送入模,浇筑框身混凝土一般可分为二阶段施工,先浇筑底板至框身与底板倒角以上50cm处,第二次浇筑框身及顶板混凝土。施工中要求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0%后,再绑扎上部钢筋,浇筑边墙及顶板混凝土,边墙与底板混凝土相接处必须凿毛,清洗干净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接长钢筋时接头采用焊接,钢筋接头应错开。边墙的施工缝不得在同一平面上,混凝土采用斜向分段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要求上层混凝土浇筑时下层混凝土尚未初凝,边墙浇筑时两边对称均衡进行,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底板、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振捣器振捣。

混凝土浇筑时,在浇筑地点应按要求进行随机抽样制作试件。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6.8、沉降缝及施工缝防水的施工

沉降缝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缝两侧的结构物能自由沉降,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故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缝宽20~30mm。

⑴框构浇筑前,在沉降缝相应位置处安装防水涂料浸渍木板(厚度与沉降缝宽度相同),同时当做模板使用,在施工缝相应位置处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

⑵框构浇筑完毕且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沉降缝内侧安装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然后用双组份聚硫嵌缝膏嵌缝,嵌缝应均匀、整齐,不可污染结构。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时应与沉降缝两侧结构密贴,橡胶止水条的尺寸应根据实际缝宽调整。

⑶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安装前,应对施工缝相应部位进行清理,安装槽道应干净、无水且无尖状物,以免影响橡胶止水条的止水效果。安装时应使其闭合且连接可靠,保证其止水效果。

⑷如遇沉降缝两侧结构高度不一致时,应保证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外缘至少嵌入20㎜深,且保证20㎜双组份聚硫嵌缝膏嵌缝深度。

⑸沉降缝及施工缝外侧铺设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园林工程工程土方施工方案,其纵向、横向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0㎝。

⑹出入口翼墙与框身间沉降缝内外侧塞M20水泥砂浆深15㎝,中间如有空隙可填塞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

4.6.9、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振捣完毕,及时采取保湿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当新浇混凝土具有暴露面时,先将暴露面混凝土抹平,再用土工布将暴露面覆盖,并及时采取喷雾洒水等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14d以上。当混凝土采用带模养护方式养护时长沙学院琴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保证模板接缝处混凝土不失水干燥。

养护期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不得承受外荷载。当混凝土强度满足拆模要求时,方可拆模。

4.7.1、墙身底部放线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