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黄阁镇农民安置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1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规模、工期
1.1.2 结构形式、特点、要求、工程数量及材料数量
十一、工程数量及材料数量
十四、地形地貌情况与地质、水文情况
砌体结构专项施工方案(22P)十六、主要建筑材料来源与运输线路运距
十七、主要施工设备进场路线
第三节生产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创优达标监控系统
第五节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名单、职称、经历
第三章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第二节施工用水、电设计方案
第三节材料堆场、加工场地布置
第一节 施工条件与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关系
第二节 施工总体安排及合理的施工顺序
第三节施工过程项目的划分、各个分部及工序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本工程采用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施工方法等新技术
第六节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施工控制技术
五、主体结构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七、垂直运输设备安装(拆除)方案
十、屋面防水、隔热工程施工
十一、外墙防水及结构裂缝防治措施
十二、防渗漏工程施工措施
十三、主要装饰工程施工方法
第一节工期的期限及依据
第二节关键工序的工期限制
第三节劳动力计划表与动态图
第四节机械台班规格、数量以及安排、调度
第五节材料、资金的使用计划
第六节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第二节保证工程进度的主要措施
第七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第一节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
第四节实现质量目标的技术措施
(十)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第六节对业主招标文件等的相应
第七节“争取获得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实施细则
第八章 施工安全、文明环保保证体系及措施
第一节安全、文明环保施工的管理机构
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第三节安全文明施工生产责任制
第四节实现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节对业主招标文件等的相应
第七节安全文明环保施工实施细则
附件:1、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2、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4、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名单、职称及简历资料
1.1.1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规模、工期
项目名称:广州南部地区快速路鱼窝头~黄阁支线ZS1标段
建设位置:广州市番禺区
工程规模: 广州南部地区快速路鱼窝头~黄阁支线ZS1标段设计起点里程为K1+500,终点里程为K1+781.33,全长281.33米。
工程工期:要求施工工期为6个月
1.1.2 结构形式、特点、要求、工程数量及材料数量
1.1.2.1桥梁工程
本标段共包括十条匝道,分别为匝道C、匝道D、匝道E、匝道F、匝道G、匝道H、匝道I、匝道J、
接E匝道桥。桥跨布置为4—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102.5米。
D匝道桥1桥跨布置为2—20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45米。
D匝道桥2桥跨布置为3—25+4—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180米。第一联为变宽度,桥面宽度由11.2米变至8.0米,单车道。第二联为Y型梁,接E匝道,双车道。
D匝道桥3接南部快速干线,桥跨布置为5—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路中心线桥长127.5米。
桥跨布置为4—21.797+3—22+3—20.88+3—20+3—25.578m,线路中心线桥长352.562米,前4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五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为变宽度,桥面宽度由9.0米变至9.1米,双车道。第二联为Y型梁,双车道。第四联、第五联跨F匝道及主线。
F匝道1接南部快速干线,桥跨布置为(2—25+26.52+2—25) 十3—2l+3—25+4—25+3—25m,线路中心线桥长442.02米,第二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余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为Y型梁,接A匝道,双车道。余桥面宽度为8米,单车道。
F匝道桥2桥跨布置为3—25十4—25+(40+60+40)+5—25+5—25+(4—25+25.653)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693.153米。第一、四、六联为y型梁,双车道,分别接P、N、L匝道。第二、三联桥面宽度为9米,双车道。第三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第五联桥面宽度为8米,单车道。
桥跨布置为6—22+(26十3—30+26)+4—22+4—22m,第二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余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455米。第二联跨主线、F匝道及C匝道。
P匝道桥桥跨布置为(22.5+25+22.5)+(22.5+25+2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145米。
基础为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要求桩底嵌入弱风化或微风化层。桩径选用ф1.3m、ф1.5m、ф1.8、ф2.5m。
桥墩均采用圆形墩。一般情况为独柱墩,设双支点,明盖梁,支座距离1.8米;根据结构计算,部分设置为双柱墩。墩柱尺寸分别为ф1.0m、ф1.2m、ф1.3m、ф1.5m、ф2.2m。
本标段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基宽度35米,其路幅构成如下:
0.75米(保护性路肩)+1米(硬路肩)+3×3.75米(车行道)+0.5(路缘带)+8.0米(中间分隔带)+0.5(路缘带)+3×3.75米(车行道)+1米(硬路肩)+0.75米(保护性路肩)=35米。
单向单车道匝道路基宽度8.5米,其路幅构成如下:
0.75米(保护性路肩)+1米(硬路肩)+3.5米(车行道)+2.5(硬路肩)+0.75米(保护性路肩)二8.5米。
0.75米(保护性路肩)+0.5米(硬路肩)+7.0米(车行道)+0.5米(硬路肩)+0.75米(保护性路肩)=9.5米。
路堤:一般地段边坡高度均小于8米,坡率采用1:1.5。受水浸淹的路堤边坡坡率采用1:2.0。
护坡道:当坡脚外设排水沟时,坡脚与排水沟之间设宽1.0米的护坡道。
路堤基底应清除种植土后按规范要求压实。地面横向坡度陡于l:5的填方路基,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0m。
路堤部分侵占水塘,采用设围堰抽水清淤后填渗水土,设浆砌片石护坡防护措施;全部侵占水塘时采用抽水、挖淤、换填措施。
(1)主线(沥青混凝土面层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基层:38cm6%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20cm4%水泥稳定层碎石
面层:26cm水泥混凝土面板
基层:12cm贫混凝土
垫层:25cm未筛分碎石
面层:30cm水泥混凝土面板
基层:12cm贫混凝土
垫层:25cm未筛分碎石
路堤边坡采用包边土挂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桥头路基15米范围及浸水路堤边坡采用7.5号浆砌片石护坡防护。
边坡采用包边土挂三维网喷播植草加固,包边土顶宽2.0m,封顶土采用石碴土,厚度为0.4m;三维网采用多层塑料凹凸网和双向拉伸平面网组成。边坡底部和中部设两排PVC管,水平间距2~3m,交错布置。
挂三维网植草护坡施工顺序:包边土先到顶→削坡→挂三维网喷播植草→覆膜养护。
地基处理范围为K1+500~K1+781.3及C、D、F、G、H、I、J、P、Q匝道。
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分别采用水泥搅拌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其中水泥搅拌桩桩径为0.5m,正三角形布置,基底铺设一层40双向土工格栅和0.5m的砂垫层,桩间距为分别为1.2m和1.5m;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径为0.4m,正三角形布置,基底铺设0.5m的中粗砂垫层和一层双向土工格栅,桩间距分别为1.4m和1.6m。
地基技术措施:水泥搅拌桩桩身强度(90天龄期)不小于1200kPa,为加强桩身强度,全桩采用复啧工艺,施工前应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确定合理的的水泥掺量。
CFG桩采用振动沉管桩施工工艺,桩身强度等级28天龄期强度为C10,CFG桩粉煤灰采用袋装Ⅱ级、Ⅲ级粉煤灰,CFG桩水泥混合料塌落度控制在3cm,碎石、石屑杂质含量小于5%,碎石粒径多采用8~25mm。CFG桩施工时采取隔桩跳打,相邻桩施工时间间隔大于7天,可采用从中心向外推进的方案,或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的方案。为防止缩颈、断桩及桩身强度不均,CFG桩拔桩速度控制在1.2~1.5m/min。CFG桩施工后7天方可进行垫层施工,28天后进行填筑路基施工。
接E匝道桥。桥跨布置为4—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102.5米。
D匝道桥1桥跨布置为2—20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45米。
D匝道桥2桥跨布置为3—25+4—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180米。第一联为变宽度,桥面宽度由11.2米变至8.0米,单车道。第二联为Y型梁,接E匝道,双车道。
D匝道桥3接南部快速干线,桥跨布置为5—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路中心线桥长127.5米。
进口接南部快速干线,出口接D匝道。 桥跨布置为4—21.797+3—22+3—20.88+3—20+3—25.578m,线路中心线桥长352.562米,前4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五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为变宽度,桥面宽度由9.0米变至9.1米,双车道。第二联为Y型梁,双车道。第四联、第五联跨F匝道及主线。
F匝道分二座桥。
F匝道桥1接南部快速干线,桥跨布置为(2—25+26.52+2—25) 十3—2l+3—25+4—25+3—25m,线路中心线桥长442.02米,第二联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余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一联为Y型梁,接A匝道,双车道。余桥面宽度为8米,单车道。
F匝道桥2桥跨布置为3—25十4—25+(40+60+40)+5—25+5—25+(4—25+25.653)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693.153米。第一、四、六联为y型梁,双车道,分别接P、N、L匝道。第二、三联桥面宽度为9米,双车道。第三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第五联桥面宽度为8米,单车道。
桥跨布置为6—22+(26十3—30+26)+4—22+4—22m,第二联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余为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455米。第二联跨主线、F匝道及C匝道。
P匝道桥桥跨布置为(22.5+25+22.5)+(22.5+25+2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路中心线桥长145米。
桥墩均采用圆形墩。一般情况为独柱墩,设双支点,明盖梁,支座距离1.8米;根据结构计算,部分设置为双柱墩。墩柱尺寸分别为ф1.0m、ф1.2m、ф1.3m、ф1.5m、ф2.2m。
基础为桩基础,按嵌岩桩设计,要求桩底嵌入弱风化或微风化层。桩径选用ф1.3m、ф1.5m、ф1.8、ф2.5m。
梁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C50或钢筋混凝土C40。管道压浆所用的水泥浆标号M40。 桥墩
帽梁:钢筋混凝土C30。
桥墩:钢筋混凝土C30。
承台及桩基:钢筋混凝土C25。
采用按ASTMA416—98标准生产的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Rbny=1860MPa,弹性模量Ey=1.95X105MPa,单根钢绞线公称直径15.24毫米,公称面积140平方毫米。预应力锚具采用VLM或同类产品系列,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JT/T329—1997的规定。配套千斤顶采用YDC(或YDCN)系列。简支梁预应力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连续梁预埋塑料波纹管。
(3)钢板:采用低碳钢(Q235钢),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GB709—88的规定。
(5)支座:采用GPZ(Ⅱ)系列盆式橡胶支座。支座平置,消除坡度影响。其技术条件必须符合JT/T4—93的规定。
(6)桥面防水:桥面防水采用喷涂沥青防水层。
C、钢筋混凝土箱形涵、圆管涵及通道涵
本项目DK0+061.754、PK0+483.667位置设计有2.0×2.5钢筋混凝土箱形涵。箱形涵采用就地浇筑,全箱可分为二层浇筑,第一层浇至底板及部分边墙,第二层浇筑剩余部分。
本项目分别于GK0+138.775、QK0+239.844、DK0+292.403、FK1+161.681设计有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圆管涵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
三、工程数量及材料数量
本工程位于番禺区黄阁镇西南约一公里南涌村与大井村交界处,为黄阁镇城市总体规划工程的一部分。场内原为农业用地,已经进行人工吹砂整平。
本工程要求2004年5月18日开工(打桩);A1~A90号三层住宅楼2004年10月底竣工,工期166日历天;F1~F14、F23~F31号六层住宅楼2004年11月底竣工,工期197日历天。
我司根据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机械设备情况,拟决定:A1~A90号三层住宅楼在 162个日历天内完成;F1~F14、F23~F31号六层住宅楼在195个日历天内完成招标文件规定的全部工作内容。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26轴总长73.07m,A~C总宽11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19轴总长54.6m,A~C总宽12.8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26轴总长73.07m,A~C总宽11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19轴总长54.6m,A~C总宽11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7轴总长34.8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23.2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7轴总长34.8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23.2,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11.6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23.2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3轴总长11.6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23.2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23.2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6轴总长29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三层, 1~5轴总长23.2m,A~D总宽9.9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26轴总长73.07m,A~C总宽11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26轴总长73.07m,A~C总宽11m。各层层高均为3m。
主体六层,局部七层(梯间),1~26轴总长73.07m,A~C总宽11m。各层层高均为3m。
屋面钢筋混凝土楼板面采用刷水泥浆一道→1:3水泥砂浆20厚压光找平→4厚APP防水卷材→素水泥浆贴30厚聚苯乙烯泡沫板→浇制40 厚C20 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内配镀锌钢网,网眼为20*20)→随浇随抹光。
1:1:4水泥石灰砂浆12厚→2厚纸筋石灰浆抹面→乳胶漆二遍。
厅、房:15厚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5厚1:0.5:3水泥石灰砂浆→面刷乳胶漆二遍。
卫生间、厨房:15厚1:3水泥砂浆打底→1.2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5厚1:2水泥砂浆面→4厚水泥膏结合层→贴5厚瓷砖。
屋面斜板:钢筋砼屋面斜板→25厚1:2.5水泥砂浆找平→枣色板瓦。
500×500亚光耐磨地砖,踢脚线材料、颜色与地面砖一致,高100,颜色待定。
300×300防滑地砖GB50620-2020 粘胶纤维工厂技术标准及条文说明.pdf,墙裙贴200×300白色瓷片,高1.8m。
建筑物室外四周做80厚、宽800C15砼散水,面批1:2.5水泥砂浆。
户门、房门、厨房门采用空心夹板门,扫调和漆二遍,厕门采用塑料门,窗、阳台门采用90系列白色铝合金材料(厚度1.4mm),白色玻璃,楼梯间出天面门采用铁门。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7度三级抗震设防
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基础采用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桩身强度为C80,桩径为Ф400mm,桩长约为40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岩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1000kN。桩顶嵌入承台k=100mm。
砌体采用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采用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砌块强度等级外墙不小于MU5.0,内墙不小于MU3.5,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
强度C20(3~ 屋面)
GB 50017-2017标准下载强度C20(03~ 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