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部沿海高速D1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深圳东部沿海高速D1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69.3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深圳东部沿海高速D1项目人工挖孔桩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工程地质情况 4

第三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6

YD 5003-2014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第二节 施工组织 10

第四节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12

第五节施工现场规划及平面布置 13

第六节各阶段平面布置 13

第五章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8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18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 21

第四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22

第五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3

第六节安全用电和电气防火措施 24

第七节 “净、畅、宁”工程文明施工 27

第六章雨季、台风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 30

第一节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30

第二节台风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30

第七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0

第一节人工挖孔桩工程 30

第三节测量控制方法 38

第八章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 39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 40

本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目标工期、工程质量、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安全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本方案依据以下几项编制:

一、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施工图纸(桩基部分)。

二、《广东省建设厅关于限制使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的通知》和《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条例》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以及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三、QHSE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四、本工程特点、施工条件、现场情况。

本施工方案适用以下范围:

一、施工图纸内包括: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施工图纸(桩基部分)。

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

2、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

3、施工现场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道的保护,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4、施工期间防洪、防雨、防火、防台风等措施。

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莲塘至盐田段第一标段是沿罗沙公路左右线分修的高架桥,左线桥起讫点里程为ZK0+102.93~ZK0+678.500,右线桥起讫点里程为YK0+098.93~YK0+755.800。罗沙路两侧地形比较复杂,路旁建筑物密布,局部为山丘和边防巡逻区。沿路两测地下管线密集。现有罗沙路为莲塘至盐田港的主干路,往返车流密度很大。

本工程桩基础拟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其程序包括挖凿成孔、护壁和桩芯钢筋笼制作、安装以及桩芯混凝土浇捣和土石方外运,现场施工围护及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右线拟开工日期为2006年10月1日,施工总工期50日历天。

孔桩直径为Ø1200~Ø1500,共二种,桩数量为179根,其中右线98根桩。要求入岩深度不小于1倍桩直径,部分强风化和弱风化岩层较厚的桩底嵌入微风化岩不小于0.5m,桩身砼为C30水下砼和旱浇砼两种,护壁砼为C25。护壁采用Ⅰ级Ø6钢筋。桩芯钢筋笼为Ⅰ、Ⅱ级钢,钢筋直径分别为Ø22、Ø8。所有桩的受力性质均为嵌岩端承桩,护壁不少于设计桩径,且不考虑桩的磨擦承载。

根据地质报告显示,场地内人工填土层含有少量上层滞水,属弱含水、弱透水层;强、弱风化凝灰熔岩中含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属弱含水、弱透水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沼泽相沉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第四系残积亚粘土层及重、微风化凝灰熔岩均为属弱含水、弱透水层。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依地势自北向南排泄,地层混合稳定水位埋深0.8~10m,标高38.14~54.19m。

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工期较紧,需作好工期的合理安排、机械及劳动力的投入

根据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表明地质条件如下:

罗沙公路高架桥桥址区属低台地地貌,现为罗沙公路,地形相对平坦,钻孔孔口高程在39.25~46.85m之间,相对高差7.70m。

本桥址区在区域上位于莲塘断裂的南部,由于桥址区第四系覆盖层较厚,无基岩露头出露,经钻探揭露未见大的断裂构造存在,但受区域构造的影响桥址区下伏基岩中普遍见有碎裂岩化等构造蚀变现象。

根据本次勘察钻孔的钻探揭露、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结果,桥梁地段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人工填土层(Q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沼泽相层(Q3h)、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3dl+pl)、第四系残积层(Qel)及上侏罗系(J3)凝灰熔岩。现将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人工填土:灰黄、浅黄色,以粘性土为主,不均匀含有5~10%的碎石块,直径约5~10cm,稍湿,结构松散。该层在沿线各钻孔中均有揭露,层厚0.70~6.50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一般为5击左右,个别大于30击,属Ⅰ级松土。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亚粘土:浅黄色,湿,可塑状态,不均匀含有20%左右的卵石,局部见较多铁锰质。该层在Z0上、Z1上、Z1下、Z6上、Z6下、Z7上、Z7下号等钻孔中有钻遇,层厚0.80~7.20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一般为7击左右。属Ⅰ级松土。

3、第四系上更新统沼泽相层(Q3h)

有机质亚粘土:浅灰、灰黑色,饱和,流塑状态。有机质含量为7.52%,局部见有炭化木。该层在Z1下、Z2上、Z2下号等钻孔中有钻遇,层厚0.90~2.90m,层顶埋深2.90~9.80m,层顶标高31.21~37.52m。属Ⅰ级松土。

4、第四系坡洪积层(Q3dl+pl)

5、第四系残积层(Qel)

亚粘土:褐黄、褐灰色,可塑~硬塑状态,系侏罗系凝灰熔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尚可辨认。该层在沿线各钻孔中均有揭露,层厚2.00~11.30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18~21击,平均20击。属Ⅱ级普通土。

6、上侏罗系凝灰熔岩(J3)

桥梁地段下伏基岩为上侏罗系(J3)凝灰熔岩,根椐风化程度在揭露深度范围内可进一步划分为全、强、弱、微四个带,各带岩性特征分述如下:

①全风化凝灰熔岩():褐黄、褐灰色,坚硬状态,原岩结构清晰,岩芯呈土状,略具残余结构强度,合金钻进容易,该层在沿线各钻孔中普遍见有,层厚1.60~3.90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30~46击,平均38击,属Ⅱ级普通土。

②强风化凝灰熔岩(羊):褐黄、褐灰色,岩石强烈风化,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状、碎块状,碎块手可折断,局部夹中风化岩碎块,合金钻进容易,该层在沿线各钻孔中均有揭露,层厚5.70~12.50m。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修正后大于50击,属Ⅲ级硬土~Ⅳ级软石。

③弱风化凝灰熔岩():浅灰色,裂隙较发育,沿裂隙面铁质浸染明显,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碎块手折不断,合金钻进因难。属Ⅴ级次坚石。

④弱风化碎裂岩化凝灰熔岩():灰绿色,岩石微细裂隙极为发育,沿裂隙面铁质浸染明显,岩芯呈碎块状为主,碎块用手可折断,合金钻进较困难。属IV级软石。

⑤微风化凝灰熔岩():青灰色,岩石裂隙不发育,沿裂隙面稍有铁染,岩体基本完整,岩石坚硬程度属硬质岩,岩芯呈长、短柱状,须金刚石钻头钻进。揭露厚度5.20~5.90m(未揭穿),属Ⅵ级坚石。

⑥微风化碎裂岩化凝灰熔岩():灰绿色,岩石微细裂隙较发育,沿裂隙面稍有铁染,岩体基本完整,岩石坚硬程度属较软岩,局部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短柱状为主,须金刚石钻头钻进,属V级次坚石。

根据《深圳市东部沿海高速公路莲塘至盐田段A标段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结论,设计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场地土,且无沙土液化,软土问题。

第三章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公司本着“质量为先,安全为重;顾客至上,爱护环境;以人为本,诚信守法;筑造精品,持续改进”的目标方针,为实现本工程建设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为我市城市公路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其下设技术组、经营组及材料设备组。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项目经理部的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同志担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选聘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组建项目部。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材料主管和工程质量组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工人,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组长带班。

我司在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巩固成绩,克服缺点,坚持公司“质量为先,安全为重;顾客至上,爱护环境;以人为本,诚信守法;筑造精品,持续改进”的目标方针,运用科学管理,制定严格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生产的控制措施,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以科技推动生产,降低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同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公司和质检部门密切合作,继续推行项目法施工,实施QHSE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实行目标管理,精心组织施工,确保优质、高效、高速、安全、文明生产。为此我公司制定以下各项目标:

工期:确保右线挖孔桩总工期50日历天。

二、质量: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三、安全:按广东省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倒塌),严格按建设部一标五规范组织施工。

四、文明施工:严格按公路质检站的文件执行,达到文明施工要求标准。

1、项目部总工室、工程技术、质安科针对本工程具体特点进行质量安全总策划。

2、项目经理部充分计划配备本工程施工所需资源。(人员、机械设备、资金等)

1、认真学习研究设计图纸、理解掌握设计意图,做到施工时心中有数。

2、编写技术质量安全交底资料,施工前做好书面交底。

3、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为认真贯彻执行规范及标准做好准备。

4、准备齐全技术资料用的各种表格。

5、编制施工预算:为材料进场、劳动、月、周、进度表编制提供依据。

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分别向施工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内容有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设计变更交底,安全措施交底等。技术交底采用三级制即:项目工程师→施工员→班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进行交底必须细致、齐全,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等。施工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向操作班组进行交底。班组长在接受交底后,应组织工人进行认真讨论,保证按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1、根据平面设计,挖砌排水明沟、沉淀池,确定排水走向找坡,使场内水畅通无阻,经沉淀处理排入城市管网。

按施工需要机械进场就位。

3、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各种工人分期进场。

4、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的采购,经化验合格后运至现场。

5、布置供电、供水线路。

1、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水泥、钢材、砂石三大建筑材料,特殊材料等,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对各种材料的入库,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2、施工中计划投入安全设备用具包括:配备毒气测试信鸽5只、3套防毒面具、3个急救氧气袋、软梯、安全带,送风机按现场开挖桩条数一一配备,各种中小型机具设备均齐备完好。

3、做好两侧施工区封闭围护,留置内施工道路,作好地面排水沟、车辆冲洗台,搭设平面布置图中的临建设施,安装好备用柴油发电机。

4、施工管理人员进场后,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

5、临时用电、临时用水的接驳、安装、调试。

6、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调配入场,满足施工要求。

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作科学严密的部署。

1、划分目的:由于双线桥梁路线比较长,为便于实现分区段封闭围护和有效管理,对左右线工程按现场所具情况划分为四区段。

2、划分原则:左右线分别划分两段是以桩基施工的先后顺序为原则,从而保证后续工程施工的流水节奏。

3、本工程划分四个施工大区段,即ZK0+105~ZK0+405为一个区段,YK0+101~YK0+473为一个区段,ZK0+405~ZK0+675为一个区段,YK0+473~YK0+755.8为一个区段。

4、施工区段间要控制好衔接时间,不能造成区段间进度情况明显间隔,注重动态监控,保证工序流水科学紧凑,最大限度的体现区段的时间利用效率。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按时达到目标,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迅速而准确的传达项目经理决策,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调度体系,及时反馈上级职能部门、业主意见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智囊团作出明确决策,并及时贯彻落实下去,调度体系运转情况如下:

1、组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调度体系,各专业管理人员都是这一体系的一个成员。

2、定期召开有业主、监理、上级职能监督部门、设计单位的协调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3、每星期召开各专业管理人员会议,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必要时调度延伸至作业班组长。

4、协调好各专业工长的工作。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衔接,合理穿插流水作业,保证合同工期。

5、监督检查施工计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使人力、物力、财力定期按比例投入本工程,并使其保持最佳调节状态,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6、做好天气预报工作,避免因气候变化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准备分工种人员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择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

第四节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一、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机构

由项目副经理及每作业段段长、电工组成管理小组,负责对现场所有机械的使用、保养的管理。

二、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1、定机定人,严禁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本机械,并在每台机械上标识本机管理人员姓名,建立每台机械的档案。

2、机械使用前、使用后均由操作员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传动系统、电控系统及运转的稳定性等,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直至找出原因,修复正常为止才可重新使用。严禁施工机械带病作业。

3、按机械的使用特性定期对机械进行大、中维修。

4、每月由保养维修人员对机械每月进行一次保养;在保养维修过程中,本机械的操作人员应参与保养维修工作。

5、每次检验、保养均作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名,归入该机械的使用档案。

6、经拆卸的机械应及时保养并涂上防锈漆。

第五节施工现场规划及平面布置

一、现场规划: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按合同要求此次施工临时设施在罗沙路两侧规划红线外租赁临时用地,解决办公、住宿问题。

钢筋加工场采用钢管搭设,不做密封,顶棚采用铁皮瓦。地面做C20混凝土面层,厚10cm。

沿罗沙路两侧在桩基施工作业区作临时封闭围护,用细管搭设骨架,用蓝色彩瓦作围护墙面,高度为2.0m。

现场临时设施搭设,接通水路和电路,现场沿桩基周边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施工准备阶段挖孔桩机具进场,设置加工场地,同时设置公路两侧作业区围栏。在桩基础施工开工前,拉设电缆,卷扬机机架就位,作好场内的排水沟和沉淀池。

整个工程施工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现场搅拌和消防用水。

可按式Q1=1.1/3600(K1Q施/8+K3Q机)

则Q1=1.1/3600(1.6×1.5×104/8+2×600)=3.8升/秒

可按Q2=K/3600×N×q/8计取

则Q2=2.7/3600×400×10/8=0.188升/秒

3、工地总用水量计算Q1+Q2,则取实际设计用水量为5.5升/秒。

生活区和施工区用水分开接驳。

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正常供水的情况下,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还应考虑到,在工程进展期中各段管网应具备有移置的可能性。

主管径D=(4Q×1000/3.14×VV)1/2

则主管管径取D=50mm

沿施工现场沿线输水管管径D1=25mm

一、由于本工程用电量大,故在施工现场设置配电房。

1、用电总量,本工程用电情况可能有下列两种最不利情况:

⑴、空气压缩机、潜水泵全部使用,其他设备不用

P电机=K*─────=0.5×─────=201KW

P照明=K*P电机=0.1×201KW=20.1KW

=201KW+20.1KW=221.1KW

⑵、卷扬机、鼓风机及钢筋加工机具同时使用,其他设备不用

P电机=K*─────=0.5×─────=177.03KW

P照明=K*P电机=0.1×177.03KW=17.7.KW

=177.03KW+17.7KW=194.73KW

I==──────────=236A

三、临时用电从变压器引至配电房,从配电房引到各用电区域,采用电缆埋地方式敷设主干线。在钢筋加工厂等处均设置配电箱。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右线98根桩计划控制工期为50个日历天,其设计总桩长为2186.8m,平均每根桩长为22.3m。98根桩同时开工,计划用23个作业组,每组2人负责,3根桩平行流水作业,按较保守的经验计算,每根桩每天挖深进尺计划1米,则在不考虑任何客观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平均每根桩的终孔时间为23天。按照计划总体成孔工期为35天,这期中考虑了石方爆破等一些不可预见的客观和人为条件影响,而多编排12天,以满足对桩孔有充足时间初验、重复清底和终验过程。

钢筋制作在桩成孔期间已全部就绪,在桩孔隐验后分别先后顺序安装绑扎,计划30人分10组工作,每组每班按较低计划安装绑扎2根桩钢筋,98根桩5天即可完成,另外多加3天作为初验、修正和终验及其他因素影响备用时间。

桩芯砼浇筑,其总设计方量为3286立方米,按保守经验计算每天每班浇筑100立方米桩芯砼,考虑6班同时浇筑,无意外情况6天即可完成。而计划增加的1天,则是以防有特殊情况可能造成的工期影响。

具体开工日期以分项工程开工令为准,详细安排请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1、按施工阶段分解,突出控制节点。

以进度计划起止里程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以达到总体计划的实施。

2、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交接时间。

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项工程进度的实现。

3、按总进度计划的时间要求,将施工总进度计划分解为月度和旬期进度计划,不断进行调整,以确保实际与计划吻合。

第三节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在施工生产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其中从技术措施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1、设计变更因素:是进度执行中最大干扰因素,其中包括改变部分工程的功能引起大量变更施工工作量,以及因设计图纸本身欠缺而变更或补充造成增量、返工,打乱施工流水节奏,致使施工减速、延期甚至停顿。针对这些现象,项目经理部要通过理解图纸与业主意图,进行自审、会审和与设计院交流,采取主动姿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事前预控,把影响降到最低。

劳动力配置:在保证劳动力的条件下,优化工人的技术等级和思想、身体素质的配备与管理。以均衡流水为主,对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和必要工作面根据施工条件及时组织抢工期及实行双班作业等。

材料配置: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及时进货,做到既满足施工要求,又要使现场无太多的积压,以便有更多的场地安排施工。公司建立有效的材料市场调查和采购、供应部门。

机械配置:为保证本工程的按期完成,我们将配备足够的中小型施工机械,不仅满足正常使用,还要保证有效备用。为确保在市电网停电的情况下也能正常施工,我们计划在工地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备用。另外,要做好施工机械的定期检查和日常维修QGDW 10742-2016 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保证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资金配备: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编制月进度报表,根据合同条款申请工程款,并将预付款、工程款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使施工能顺利进行。

后勤保障:后勤服务人员要作好生活服务供应工作,重点抓好吃、住两大难题,工地食堂的饭菜要保证品种多、味道好,同时开饭时间要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第四章保证工期的管理与组织措施

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第一节强化进度计划管理

1、工程开工前,必须严格根据施工合同的工期要求,提出工程总进度计划,并在对其是否科学、合理,能否满足合同规定工期要求等问题,进行认真细致论证。

2、在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下,施工过程,坚持逐月(周)编制出具体的工程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并对其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认真的推敲。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