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博仕后B区一期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博仕后B区一期基坑支护
拟建基坑场地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拟建建筑上部框架结构,下部基础型式拟采用PHC管桩基础。该工程+0.00相当于罗零高程9.2m,现场地标高为8.30m,基坑底标高为2.20~4.10m,基坑开挖深度为4.2~6.1m。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均为二级,重要性系数r=1.0,基坑正常使用时限为9个月。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土层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及淤泥。支护形式采用土钉、水泥土锚桩(LXK工法:国家知识产权授予的发明专利)与木桩联合支护。
根据勘察报告结合地区经验,基坑影响范围内土层参数取值如下:
1填土:稍湿、松散,γ=17.2KN/m3Q/GDW 11644-2016 SF6气体纯度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导则.pdf,c=10KPa,ψ=15°;
2粉质粘土:可塑,γ=18.0KN/m3,c=28.8KPa,ψ=8.8°;
3淤泥:流塑,γ=16.1KN/m3,c=12KPa,ψ=8°;
1)认真审阅有关施工技术资料,若有疑问则书面报有关单位解决。在此基础上参加由建设方组织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召开的技术交底会。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部审核后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执行。3)项目部对材料供应商进行评定,选定具有资质、供贷能力、合同兑现能力、售后服务好的企业作为供料单位。项目部对所供材料提出质量要求,并按要求进行水泥取样送检复试,原材复试合格后投入使用。4)根据甲方提供的设计图,测放基础轴线和桩位,同时将水准高程引测至场地内,经监理复核验收后做好标志。5)召开项目部全体人员会议,向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做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交底,使职工了解设计意图,掌握施工要领和关键工序及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6)填写开工报告,报甲方审批后方可开工。
2.2施工现场水电接入及施工通道
1)施工所用水、电接自甲方指定的接入点。
2)施工通道:甲方应提供畅通的道路,以便于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运输和通行。
施工前必须与甲方协调基坑开挖和退土工序的有关事宜,以求得基坑开挖、退土与基坑支护密切配合,挖、退土一定要满足和服从支护的要求,同时要求挖土在施工中对桩基应注意保护。
在征得甲方同意,在基坑开挖线以外适当地方,搭建(或由甲方提供)施工人员居住和生活设施,并搭建材料库房。
3施工人员组织及管理机构
1)施工项目管理机构(附管理系统图)
综合班(锚管安设、水泥土锚桩施工、金属网制安及杂务):16名
(1) 场地平整~(2)施工放样~(3)土方开挖~(4)修坡~(5)初喷砼~(6)锚管制安~(7)挂网~(8)注浆~(9)压木桩~(10)水泥土锚桩施工~(11)挂网~(12)复喷砼~(13)张拉~(14)养护
1、场地平整:沿基坑坡顶四周1.5米范围内场地平整,清除周边堆积物。坡顶4米范围以外确实需要堆载的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堆载小于10KN/m2,基坑周边4米范围内,在基坑回填前严禁超载堆荷。
2、施工放样:当场地平整后,由总包或业主提供坡顶标高及设置的控制点,定出侧墙中心线。根据设计要求尺寸,测出基坑开挖边线,并用白灰撒线标定于场地。
3、土方开挖:土方必须分层开挖,严格做到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上层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一层,上层喷锚注浆体及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喷锚施工,同时不得在大雨天开挖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开挖施工。基坑土方开挖每层高度为每道桩锚位置以下0.3m,每段长度约10m,土方机械开挖后应辅以人工修坡。第一层土方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喷射砼和桩锚施工,喷水养护3~7天后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如此循环直至整个支护结构施工完毕。
4、修坡:对所开挖的坡面按设计坡度进行修整,便于下道工序初喷的进行。
5、初喷砼:初喷即第一次喷射砼,一是及时封闭土体,缩短土体暴露时间;二是便于下道工序布网施工。喷射砼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1:2:2(重量比)细石砼,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内掺2%水泥和量的速凝剂(视气候情况和坡面渗水情况确定是否添加速凝剂),初喷厚度不小于30毫米。如坡面较平且无局部崩塌现象,可采用一次喷射,不初喷。
6、锚管的制作安装:锚管采用φ48,t=3的钢管制作。在钢管后部1.5米范围内不开孔,前段周边每隔300mm呈120度角开设1个孔,直径8~10mm,接近锚头1.5m不设孔眼;锚管端头采用φ89mm,t=3.5,L=175mm的导向扩大头;管体与扩大头对中;锚管焊接采用3φ16钢筋(150mm)搭焊,焊接时应保证管体在同一轴线。
8、注浆:本工程锚管均按设计要求注浆施工,水泥采用早强型硅酸盐水泥,标号为32.5R,注浆采用水灰比0.5的纯水泥浆,为提高早期锚管抗拔强度,可考虑内掺0.05%水泥用量早强剂(三乙醇胺),其主要技术参数:
2)注浆终压:注浆压力大于0.6Mpa;
3)锚管注浆采用压力封孔,以确保锚管注浆体强度。
1)按照图纸要求:在自上而下基坑开挖内边线的位置附近(进入淤泥层位置)。
2)压制木桩过程中,密排木桩应预留水泥土锚桩施工的位置。
3)压制木桩过程中,如发生断桩的情况,应在周边补压一根。
4)木桩尾径应≥60mm。
10、水泥土锚桩施工:
1)杆体材料采用2φ15.2钢绞线,注浆水泥采用P.o42.5R,注浆采用水泥浆水灰比应根据试验确定,一般为0.45~0.7:1,水泥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及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3)桩锚水泥土水泥掺入比为土体重量的15%,水泥土28d龄期的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4MPa;
4)桩锚应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将带有锚筋的锚杆钻头装配到钻杆的前段,一边通过旋转上述钻杆,在土体中进行钻孔,一边将锚杆钻头带入土体,直至设计深度,并进行对孔底进行高压选喷注浆;将上述钻杆前段与钻头拆开,通过钻杆的中空通道,向该孔高压选喷注浆,形成φ500锚固体;
6)注浆待浆液从孔口溢出后方可停在注浆,注浆过程应作详细、完整的施工记录。
11、水泥土锚桩施工完毕后,在坡面进行铺设钢筋网,桩锚与面层钢筋连接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加强筋与锚头应焊接牢固,确保焊接质量。钢筋网采用人工绑扎,若上下层有搭接时应点焊。边壁上的钢筋网网顶应延伸至地表面,水平包顶长度分别为0.5m。
12、复喷成形:待上列工序完成,并经认可,即可进行复喷,其喷厚为60mm,使其整体喷层厚度达到100mm。复喷砼配合比同初喷,为便于一下层砼的连接,其喷层界面喷成45度斜面(面长230mm~300mm)。
13、水泥土桩锚应进行张拉后方能锁定,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待锚固体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进行张拉,张拉荷载为20KN。
喷射砼终凝后2小时,砼面层应洒水养护,保持砼面潮湿,养护时间为7天。
为减少地下水对喷射面的侧压力,现场应根据坡面渗水情况而留设泄水孔。喷射砼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泄水孔孔口,以防堵塞,锚喷施工结束后,及时清除孔内杂物,确保泄水孔畅通。
坡顶设置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坑内积水应及时外排,坑内积水不得超过24小时。本项由甲方自行负责,我方予以配合。
4.2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要求,明确各种技术要求、施工技术参数。
2、每道工序严格质量把关,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签证手续,做到施工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监理(或建设单位)人员总检。
3、对于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全体施工人员经常开展质量、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
4、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增强全体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5、上岗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严禁酒后上岗。
6、建立安全责任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规定按有关建筑施工安全规范的安全措施执行。
7、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的同时,辅以经济奖罚制度,对违章作业人员给予处罚,对及时制止安全违章操作,对模范遵守安全规范的人员给予奖励。
8、认真做好施工前用电安全工作,非电工人员严禁搭线接电,所有用电设备均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要求。
9、加强现场巡视及确保二十四小时人员值班并及时了解监测结果,一旦发现险情立即组织人员按抢险预案实施。
1、建立以工地负责人为首的文明生产管理组织,开展文明生产活动,进场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文明生产教育。
2、认真做好施工协调工作,搞好与其他施工单位的配合工作,文明施工、礼貌待人。
3、执行文明生产的有关现场规章制度,保持施工现场卫生。
所使用的工程材料(钢筋、水泥)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具备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书。材料进场后应按有关规定抽样送检。
(二)、施工监测及对周边建筑物,市政管线的保护:
1、监测方面:(由甲方另行委托)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周边布设测斜管和沉降观测点,测量应包括支护结构整体变位测量和附近地表、地物的沉降和开裂状态观测。在支护结构施工阶段,应尽可能做到两到三天一测,监测数据力争准确,及时并整理绘制成位移与时间,位移与基坑开挖深度等关系曲线图,监测结果及时报送监理,设计及施工等部门,以达到信息化施工和预防工程事故的目的。监测报警指标为:坡顶连续三天以上位移数率>2mm且不收敛,坡顶累计位移>开挖深度1/200,或沉降超过30mm,地表明显开裂时应报警。根据设计人员意见是否采取加固措施。
2、周边建筑物及市政管线的保护措施:
支护施工前应在甲方或监理人员的配合下,对本支护范围内或周边的市政管线(包括通信电缆,电缆、煤气管,水管等构筑物)进行全面调查,并在图上标出其详细位置,在锚管施工过程中应避开。对于离基坑周边较近的构筑物,管线,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确保市政管网或构筑物不受破坏。
1、土方开挖到第二层锚桩位置后,场地内应保证有一台挖土机可以随时调用,当发现开挖后,坡顶位移呈增大趋势,而且不收敛时,立即用挖土机挖土向坡脚回填反压,当位移稳定后再采取加固措施。
2、施工二层后,场地内应具备有300个以上的编织袋,其中100个装填沙子备用GB/T 37758-2019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导则,同时,备有一定数量的木桩或锚管。一旦发现险情,挖土机无法回填时,则采用砂袋回填反压坡脚,或用木桩,锚管加固坡脚。
3、加固处理应视边坡位移,破坏的程度,采用木桩加固,锚管注浆加固或其它相应加固措施。
工程施工完成后申请验收,提供以下资料给甲方和监理:
1、提供原材料出厂合格证、工地材料报告;
2、提供喷锚支护施工记录;
临时用水专项施工方案3、提供检测试验报告(由甲方另行委托);
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5、测点布置图、测量记录、监控测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