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密公路(密山至二人班乡)Ⅴ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鸡密公路(密山至二人班乡)Ⅴ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26.1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鸡密公路(密山至二人班乡)Ⅴ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鸡西至密山公路密山至二人班乡段,是鸡西市通往密山市的一条重要公路,也是密山市与周边市县连接的一条重要通道。该公路的建设对促进密山市及其连接各乡镇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及招商引资、开发兴凯湖旅游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密山至二人班乡段路线全长46.585km,路基宽8.5m,路面宽7.0m和8.5m(过村镇段),公路等级为三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交通量985辆/昼夜。

抗压回弹模量(Mpa)

抗弯拉回弹模量(Mpa)

4、路面材料规格、要求

26层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颜色不深于标准溶液颜色

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其他杂物

通过下列筛孔(mm)重量的百分比(%)

通过下列筛孔(mm)重量的百分比(%)

四、主要工程量、工作量

本段路面厚度22厘米,上基层厚18厘米,底基层厚18厘米。2004年的主要工程量为:借土填方20448立米、新建小桥两座剩余的工程量、盖板涵一道、上基层122978平米、底基层122978平米、面层113954平米开竣工日期为2004年5月1日至9月20日。

5%水泥稳定砂砾掺30%碎石

6%水泥稳定砂砾掺40%碎石

5%水泥稳定砂砾掺50%碎石

6%水泥稳定砂砾掺60%碎石

水泥混凝土面板厚220mm

钻孔灌注桩,桩径120cm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5m*2.0m

编制:于等文审核:韩春学

我标段的施工主要材料为水泥、碎石、中砂、中粗砂、钢筋。其中水泥与钢筋由鸡密公路建设指挥部统一购进。该地区盛产砂石,沿线筑路材料丰富。碎石取自崇实石场、青年水库石场,砂及中粗砂取自密山穆棱河砂场。该地区有大量的风化砂,是填筑路基及路面结构层的良好材料。

1.交通部颁发的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2.鸡西至密山公路密山至二人班乡段设计图纸。

3.鸡西至密山公路密山至二人班乡段监理规程、技术规范、合同要求。

4.我单位历年的施工经验和综合施工能力。

5.沿线的地质情况及气候条件。

第三部分指导思想和目标

按照鸡密公路建设指挥部、交通厅、公路建设局的指示精神,做到规范施工、文明施工,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坚决保证工期。

认真实施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严格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使之有效运行并不断改进。

全面履行工序交接手续。

所有工序质量自检合格率为100%。

对质量通病处理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一定做到原始记录如实认真填写,妥善保管,并附原始照片。

在所有环节上内业资料应与外业施工同步,按指挥部下发的表格认真填写,字迹清楚,签字盖章齐全。并做到完整、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并分类归档。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合格率100%

按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按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用有电子计量装置的拌和设备,集中拌合,色泽均匀,满足级配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3m直尺,均方差不大于1.0

抗折强度合格率100%

面板厚度均匀,不小于设计厚度,合格率100%

采取措施断板率不超出被评路段0.2%

按设计要求合格率100%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发挥我项目经理部的最大潜力JB/T 13592.1-2019 数控双面刨台卧式铣镗床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实现指挥部确定的工期目标,并预计能够提前实现。路基填方:5月1日开工,5月30日完工。小桥剩余部分及盖板涵一道4月20日开工6月3日完工。底基层5月20日开工6月20日完工。基层6月21日开工7月20日完工。面层:7月1日开工9月20日完工。

实现全年工期无任何安全事故,实现总公司确立的安全生产目标。

1.实行正规化管理,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化、知识化,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施工。工程技术部及各部的其他人员强化业务知识的培训,做到对所担当的工作尽职尽责,熟练掌握具备新技术思想。物资部、财务部的人员要加紧自身素质建设,掌握本部门业务知识,能够认真准确完成工作。

2.项目法施工要注重成本管理,通过压缩开支,进行合理支出,号召全队进行增收节支活动。

3.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把责任分配到人,做到各负其责,避免人浮于事。

4.安全管理,注意人身安全某框架新闻出版大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做好安全工作的检查预防工作,对职工及民工及施工车辆的车主进行安全教育,建立防火安全责任制,号召职工树立主人翁意识。

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组织机构,下设工程技术部、财务部、机务部、物资部、后勤管理部的综合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