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1×125MW机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25MW机组建筑安装工程
xxxxxxx电力安装公司
xxx火电厂规划容量为4×125MW凝汽式机组,xxx年该厂划归xxx集团公司,批准分期建成投产,一期工程建设规模1×125MW凝汽式机组。xxx火电厂正处于规划中的xxx电网与xxx主电网的中间位置。根据电网规划,在该地区必须建立支撑电源,电厂建成后,在电网中将通过现有的xxx220kV电压等级,东与xxx方向联络,西与xxx主电网联络,对电网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1.1建设单位: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1.1.2设计单位:xxx电力设计院
1.1.3监理单位:xxx电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1.4施工单位:xxx电力安装公司
火电厂厂址位于xxx盆地西部,属于阿拉沟水系和白杨河水系冲击盆地,北临红山、盐山、南依觉罗塔格山,西为喀拉乌城山,地貌为戈壁荒滩。
1.3.1.2岩土地层构成
厂区地层为第四系冲洪积松散岩构造,基本以角砾、碎石为主。由于沉积环境动荡,层位沉积不连续,局部地段存在砾沙、细沙透镜体。
xxx地区的地下水在40m以下,火电厂各建、构筑物基础设计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1.3.1.4不良地质现象
1.3.1.5场地类别
本火电厂厂址场地构造性好,属中硬场土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适宜建厂。
fk=500kPaE。=45MPaφ=37º
1.3.1.7厂址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厂址离县城较远,地处戈壁荒滩,无植被,自然条件恶劣,且靠近山谷较近。此处据调查风力较大,能卷走砂石,飞扬高度6m,可将水泥电杆损坏。厂址原无气象资料,为取得有关数据,在厂界附近建立了临时气象站,经一定时间的观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推算出厂址区域的气候资料为:
多年平均气温14.8℃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49.7℃
多年最高地表温度79.8℃
多年平均降水量8.0mm
多年最大一日降水量13.6mm
多年平均蒸发量3319.7mm
多年最大积雪厚度8.0mm
多年平均气压1009.4h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40%
年平均水气压7.5hPa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954.3h
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10d
多年平均风速5.0m/s
多年平均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28.2m/s(10m高)
xxx县境内有白杨河、阿拉沟河。白杨河由于没有详细的实测洪水资料,只能根据调查的洪水资料分析。阿拉沟河水文站从1957年至今已有40年实测洪峰流量资料。最大洪峰流量只有234m³/s。白杨河后沟道班河段流量为800m³/s。本工程位于本地较高处的戈壁滩上,百年一遇河道洪水并没有威胁厂址。
1.3.4主要建筑物及安装系统设计简介
一期工程主厂房按1×125MW超高压中间再热机组布置。
1.3.4.1主要建筑物设计简介
主厂房按汽机房、除氧煤仓间、锅炉房顺序排列。除氧煤仓间为单框架结构。
主厂房布置主要尺寸如下:
汽机房前披屋跨距3.9m
除氧煤仓间跨距13.5m
主机房运转层标高9.0m
给煤机层标高11.5m
煤仓间及除氧器层标高19.5m
输煤胶带层标高31.5m
汽机房屋架下弦标高24.5m
A排柱距烟囱中心线距离179.5m
汽轮发动机组横向布置,机头朝向B排柱,发电机尾部靠A排柱侧墙开门,以便于发动机抽转子。
锅炉采用紧身封闭布置方式,炉前封闭高度为25.5m。化学水综合楼布置在锅炉旁固定端,宽度为6.8m,长度为41.70m。电气综合楼布置在两楼之间,两机组共用一个,共三层。零米层布置有蓄电池室、高低压厂用配电室。5.20m层布置了电缆夹层和电池室、高低压厂用配电室.5.20m层布置了电缆夹层和通风机室.9.OOm层布置了电子设备间、锅炉配电室.
汽机房跨度为33m,轴距8m,建12档,两台机中部设连接档,间距1.2m,汽机房总长97.2m,汽轮发电机组横向布置.两台机组设一部75/20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其轨面标高为20.0m,汽机房A排柱披屋外墙靠近检修场地处设大门,供检修时运输设备之用,另外在汽机房固/扩端靠B排柱侧还开有大门,也可用于运行维护及检修运输之用,面积约为420m,,完全可以满足机组检修之用.两台机组共设4台电动调速给水泵,4台给水泵组均横向布置于两机之间靠B列,J柱处.两台机组对称布置,其加热器平台位于两机之间,高压加热器为落地式布置,低压加热器为腰部支撑方式,置于加热器平台5.0m层.每台机组装两台射水泵,一座钢筋混凝土地上式射水箱,布置于汽机房机尾A排柱侧.每台机组的凝结水泵布置于位于加热器平台外侧的凝结水泵坑内,以便于凝结水泵的检修起吊。
汽轮发电机组油系统设备布置于机尾靠近A排柱侧,主油箱容积为23m3,支撑于5.0m层砼楼板上。油净化装置高压调速油泵和交、直流润滑油泵均布置于附近的0.OOm地平上。供油系统设备及管道远离高温区域,以利于运行人员维护巡视通行。
本工程除氧间与煤仓间合并成为单框架结构,其跨度13.5m,共12档,总长97.2m。在固定端①柱外设置门厅及楼梯间专用披屋,扩建端外设室外钢制消防梯。
除氧煤仓间零米布置两台锅炉所需的8台MPSl40型中速磨煤机,每台中速磨煤机布置在l档内,8台共布置8档.为实现磨煤机的正常检修,确定给煤机层标高为11.5m.
两台炉的中速磨煤机在地面⑥一③轴之间共两档,布置电气专业的高压厂用配电装置.厂低变及低压配电装置布置在两炉之间,两台机设一个机炉单元控制室,布置于煤仓间中部9m运转层,单控室下的6m层为电缆夹层,8台耐压计量胶皮带式给煤机布置为高度11.5m的给煤机层上。同时厂用蒸汽联箱也布置在此层。
每台炉设置4座钢制圆筒仓型原煤仓,原煤仓内径5.2m,支撑于19.5m层钢筋混凝土楼板上.同时该层还布置有两台高压除氧器及水箱,两台除氧器横向布置于煤仓框架中部,两台连排扩容器也布置在此层.输煤皮带层标高为31.5m,其上布置有宽1000mm的输煤皮带两条.
锅炉采用紧身封闭,一、二期两台锅炉中心线相距49.2m。锅炉钢架为全钢结构,Zl柱距框架C排柱距离9.5m。
每台锅炉房零米两侧各布置一台送风机及一次风机.锅炉房底层靠固定端侧布置两台疏水箱,两台琉水泵及疏水扩容器.在锅炉房E排柱外固定端及扩建端各布置一台定期排污扩容器.
在锅炉房零米层两台炉的排渣口下布置一台可变速的水浸式刮板捞渣机.其上部设有渣井及关断门,下部设有碎渣机与冲渣沟.零米地面均设推出轨道.以便捞渣机推出检修,两台炉冲渣沟出锅炉房汇合后自流至渣浆泵房前池.两台炉之间零米层布置电气专业变压器室及蓄电池室,9.0m层布置热控专业的电子设备间.两台炉合用一部载重为1T的客货两用电梯与锅炉各层平台相连.
本工程选用两台双室三电场(2×140m2)电除尘器,炉后予留扩建电除尘器第四电场的位置,引风机房布置于电除尘器后面,其内布置有4台离心式引风机,每炉两台。本工程合用一座高150米,出口直径4.5米的烟囱。
本工程输煤系统按最终容量设计,分期建设,一、二期仅满足2×125MW机组设施。达到最终容量时,建设满足4X125MW机组设施。
厂外来煤方式均为公路来煤,汽车运输进厂,燃煤考虑组织社会运力承运。
本工程一、二期厂内输煤系统设计为带宽1000mm,带速1.6m/s的习路胶带机系统,其出力为400t/h,胶带机选用DTII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
1.3.4.3系统简介
xxx火电厂本工程安装两台125MW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机组采用双缸两排汽;高、中压合缸且采用双层缸结构,该机型在设计技术及加工制造水平、运行经验上都很成熟,汽轮机回热系统采用两高、四低、一除氧共7级不调整抽汽加热系统,该系统具有成熟可靠,热效率高的特点.锅炉为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双钢架悬吊式、n型布置、管式空气预热器、固态排渣、四角切圆燃烧、自然循环、汽包煤粉炉.本工程机组采用复合变压运行方式,主蒸汽与给水系统采用单元制系统,除必须的公用母管外,其余均按单元制系统设计.在燃烧器等设计上制造厂充分考虑锅炉的低负荷稳燃及防止炉膛结渣和降低NOx燃烧产物的排放量的措施.
本工程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系统.每台炉配备4台MPSl40型中速磨煤机,4台密封风机,2台一次风机.锅炉燃烧方式为四角喷燃切圆燃烧,每角燃烧器设置四层一次风喷嘴.中速磨煤机采用静态分离器,加载奉统采用先进的液压变加载系统可调节磨煤机出力及煤粉细度,更加有利于机组调峰运行.
每台锅炉设置4座钢制圆筒仓型原煤仓(内径5.2m),下接双曲线金属小煤斗,每座原煤仓的几何容积为230m3.
本工程每台中速磨煤机配置1台耐压称重式皮带给煤机,其计算出力均不小于磨煤机计算出力的110%。每台中速磨煤机设置一台专用密封风机。磨煤机干燥剂为一次风机出口经空预器加热的热风,采用一次凤机出口的压力>争风作为介质湿度调整。
xxx火电厂位于xxx地区xxx境内,xxx县是xxx地区的重要产煤县,有三个产煤矿区:克尔碱6/‘区、黑山矿区和甘草湖矿区,克尔碱矿区位于托克逊县城西55km,距火电厂约77kin,可作为托克逊火电厂的煤源。本工程采用克尔碱矿区燃煤,火电厂锅炉燃煤厂外运辅为汽车运输.
火电厂本期工程建设两座500m3的点火油罐及相应的油泵房。点火的零号轻柴油由xxx地区石油公司提供,油晶的运输采用汽车运油方式,运输距离约80km。
本工程除灰渣系统按照力求系统简单、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约用水、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条件的原则,系统拟定为灰渣分除,即脱水搀渣,正压气力除灰系统。
正压气力除灰系统主要分为气力输送、灰库储存两部分,通过输灰管道连成一体.即在除尘器每个灰斗下安装一台小型输灰发送罐,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周期性地输送除尘器灰斗内的干灰.
本工程除尘器为双室三电场静电除尘器,每台炉静电除尘器设有12个灰斗,每台炉省煤器灰斗2个,每个灰斗排灰口下部配一个发送罐(仓泵),一静电场灰斗下设4台,规格为1.5m,,二静电场灰斗下设4台,规格为1.Om3,三静电场灰斗下设6台,规格为0.6m3。
每台炉设置2条输灰管道,为普通无缝钢管,并采用逐级放大管径以降低流速,一静电场及省煤器输灰设一条管道进粗灰库,二、三电场设一条管道进细灰库。
2X420t/h锅炉共用2座平底灰库,一个粗灰库,一个细灰库座灰库为:直径12米,容积约为1500m,,可满足2x125MW机组72小时贮灰量。输灰管道在灰库顶上设有气动分路阀,可进入任意一座灰库,2座灰库可以互相切换使用。
每座贮灰库下设两个卸料口,一路安装一台湿式搅拌机将干灰加适量水后搅湿,用自卸汽车运送到灰场进行碾压堆放,另一路安装一台干灰散装机装车供外部综合利用。
为了改善灰的流动性和排灰条件及锅炉启动阶段或低负荷投油时灰器灰斗物料不易流动、灰库底部还没有加热气化系统,相应设置了专用灰斗气化风机(罗茨风机)、空气加热器,在电除尘器与烟气流垂直的两侧灰斗壁上装设气化极供灰斗内的灰充分流态化,达到安全卸灰目的。两座灰库共设2台气化风机,2台空气电加热器。
本工程设有干灰运灰罐车两台,湿灰运灰罐两台。
本工程建一座输灰用空压机房,进行集中供气,内设3台排气量20m2/min,排气压力0.7Mpa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其中2台运行,一台备用。对应配置了3台冷冻式干燥机及2台8m2的贮气罐,使输送空气品质达到:压力露点温度为+2℃含油量<5ppm。电除尘器下的仪用控制气源由全厂仪用空压机供给。
锅炉排渣为每台炉底单侧布置一台刮板捞渣机,连续排渣,炉渣自渣井落入刮板捞渣机上槽体内,槽内充满冷却水,红渣冷却裂化,经刮板提升脱水后排出,落入碎渣机破碎后,排入低压冲渣沟,自流冲至渣浆泵前池,经渣浆泵升压,通过输渣管送入脱水仓。
一、二期工程电气接线采用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在正常工作时除去向本机组的厂用负荷供电外,将剩余功率送入220KW系统:在起/停机或事故情况下均可从220KV系统引接可靠的电源。
二、二期工程2×125MW机组以220KV电压等级接入系统。主变压器采用三相双卷无载调压变压器,容量为170000KVA,变比为242±2×2.5%/15.7KV,接线组别为YN/d11,阻抗电压为13%。
220KV配电装置为双母线接线方式,220KV出线规划5回,一、二期建设3回,即至托克逊变2回,至吐鲁番变1回;主变进线规划4回,一、二期上2回。一、二期设220KV专用母联间隔。主变压器220KV侧中性点为直接接地方式。
三、二期从220KV系统引接一台容量为20000KVA的双卷有载调压变压器为一、二期工程的启动/备用电源。发电机采用交流励磁一静子整流励磁方式。
本工程主厂房内锅炉、汽机、除氧给水、电气设备在运转层的控制室单元控制,单元控制室设在主厂房内9m运转层B列柱—K3框架间、C列柱—k1柱及6—8号柱之间,主要控制设备位于控制室内。通过控制室内的控制设备实现对锅炉、汽机、除氧给水等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对化学水处理车间在就地或就地值班室内设监测控制盘,除灰系统在就地设值班室,采用程序控制方式。其他的辅助系统采用就地控制。
本工程以DCS为主要监视和控制手段,主次分明。即集控、就地盘及就地控制三层和按不同的功能及相应独立的系统分组。
各控制系统间的通讯与接口。DAS、MCS、SCS为DCS的功能站,采用数据通讯,共享信息。DCS与其他独立的控制系统的接口采用硬接线方式。
DCS选用在大型火电机组上有成功运行经验,适合国内电站特点且性能价格较好的产品,分散控制系统(DCS),DEH控制系统,重要机柜和继电器柜等采用两路电源并互为备用,一路来自交流220V电气中央屏,另一路来自单相交流220VUPS。
2.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写依据
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写原则依据为: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总局颁发的81火发字第70文《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2.1.1已批准的计划任务书、初步设计,及有关图纸资料。
2.1.2国家已下达的计划文件,工程的规划容量和规划建设年限,以及国家计划对本工程的投产要求。
2.1.3主要工程量及概算投资。
2.1.4设备清册和主要材料清册。
2.1.5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本项目建设的指示文件。
2.1.6现场情况调查资料。
2.2.1选厂报告及厂区测量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2.2.2厂区的水文、地质、地震、气象资料;
2.2.3施工地区情况及现场情况;
2.2.4主要材料、设备、施工机具的技术资料和供应状况;
2.2.5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案总结资料;
2.2.6其它必须收集的资料;
2.3.1《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2.3.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写手册》
2.3.3《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工期定额》
2.3.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3.5《电力建设安全施工规定》
2.3.6《电力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规定》
3.建筑工程主要项目安装工程主要项目设备及交货时间
3.1建筑工程主要项目一览表
2×17.10×18.00
6.40×141.012
12.00×91.00
φ18.00h:150
12.00×14.00
10.50×37.50
10.50×12.00
6.40×118.198
140.00×40.00
26.00×42.00
10.00×22.50
15.00×12.00
12.30×28.80
42.00×12.00
42.00×12.00
21.00×12.00
13.20×45.00
2×4.50×14.40
27.00×12.00
30.00×12.00
箱涵轮扣式模板支架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82.00×193.00
2×19.90×19.90
28.80×16.80
25.00×40.00
3.2安装工程主要项目设备及交货时间一览表
炉墙砌筑(包括锅炉本体保温)
某工程静压桩施工方案-secret静电除尘器双室三电场2×140m3
中速磨煤机MPS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