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境内)石城至吉安段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1项目概述 1
1.2.2设计标准 2
1.2.3主要工程数量 2
2.1.1施工组织 2
施工升降机选型及基础施工方案2.1.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5
2.1.3设备、人员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5
3.1.1总体施工方案 7
3.1.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7
3.1.3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8
3.1.4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8
3.2.1临时设施及现场布置 8
3.2.2技术准备 10
3.2.3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 11
3.2.4路基防护工程 19
3.2.5路基路面排水工程 22
3.2.6涵洞、通道工程 23
3.2.7桥梁工程 24
3.2.8隧道工程 35
3.2.9改河工程 35
6.1.1确保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36
6.1.2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46
6.1.3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重点 59
6.2.1施工进度计划 60
6.2.2工期保证措施 63
7.1.1桥梁施工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分析及其措施 64
7.1.2施工方案 65
7.2.1工程概况 71
7.2.2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71
7.2.3隧道临时设施与工程测量 73
7.2.4隧道施工方法 77
9.1.1质量目标 123
9.1.2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123
9.1.3质量保证措施 124
9.2.1安全目标 129
9.2.3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130
9.2.4安全管理措施 131
10.1.2健全环保保证体系 137
10.1.3环保保证措施 137
10.1.4环保施工 139
10.2.1水土保持防治目标 140
10.2.2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140
1.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⑴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境内)石城至吉安段新建工程C3标段招标文件、参考资料、补遗书等。
⑵招标文件中的《项目专用技术规范》中所指定的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和规程。
⑶我集团公司人员、机械设备、技术实力、施工经验及现场勘察资料。
⑴施工过程的连续、平行、协调和均衡的原则;
⑵现场布置合理,减少临时占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⑶机械设备、工具、周转性消耗材料等尽量重复使用的原则;
⑷合理减少临时设施和现场管理费用的原则。
⑸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和环保目标实现的原则。
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境内)石城至吉安段新建工程C3标段的路基、桥梁、隧道、涵洞、通道、防护、排水及改河工程。
石城至吉安高速公路项目是国家主干道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江西境内的一段,它既是高速公路7918路网的第15横,又是江西省“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第三横,全长近200公里。
本标段起点里程K136+000,终点里程K144+000。路线段所属区域单元为赣南山岭重丘区,沿线地形地貌复杂。地势总趋势是东南高、北西低,海拔高程128~707m,绝对高差576m。线路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6℃,年降水量1348~15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4~6月份。本项目路线经过区内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
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特大桥及重要大桥为一级、大中桥及重要小桥为二级、小桥涵为三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1/300、其余1/100;隧道净空:10.25×5.0m。
1.2.3主要工程数量
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2.1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本项目施工组织以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原则。
2.1.1.1项目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施工特点,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成立“中铁十五局集团泉州至南宁国家高速公路(江西境内)石城至吉安段新建工程C3标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各1人,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管理部、物资设备部、计统财务部、环境保护部、安全生产部、工地试验室、政治监察室和综合办公室六部三室。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本合同段项目的施工组织管理,代表我集团公司全面履行施工合同。
项目组织机构详见投标书附表1《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图》。
2.1.1.2施工任务划分及劳动力组织
框格锚杆防护C20混凝土
4×3.5m钢筋混凝土暗盖板涵
2-4×4.5m钢筋混凝土暗盖板涵
2-5×3m钢筋混凝土明盖板涵
4×3.5m钢筋混凝土暗盖板通道
为确保工程进度、方便施工管理,调入13个专业施工队,其中2个路基综合工程队、3个桥梁工程队、4个隧道工程队、1个涵洞工程队、2个梁板预制工程队和1个综合工程队,共计1777人。各工程队均为专业化施工队伍,各施工队管理人员均为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一线管理人员,为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各工程队的施工任务划分如下:
路基一队负责本合同段五峰山(一)隧道出口~五峰山(三)隧道进口段路基土石方的施工及该段相应部分临时工程的维修养护;
路基二队负责本合同段五峰山(三)隧道出口~K144+000段路基土石方的施工、K142+860~K143+500左侧改河工程及该段相应部分临时工程的维修养护;
桥梁一队负责金龙高架桥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施工;
桥梁二队负责东合大桥和良坪高架桥基础和下部结构施工;
桥梁三队负责东合高架桥、石坡高架桥、马田中桥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施工;
涵洞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内的所有涵洞的施工;
梁板预制一队负责本标段内东合大桥、东合高架桥和良坪高架桥箱梁和T梁的预制、安装以及桥面铺装、防撞护栏、伸缩缝的安装等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
梁板预制二队负责本标段内金龙高架桥、石坡高架桥、马田中桥T梁、箱梁和空心板粱的预制、安装以及桥面铺装、防撞护栏、伸缩缝的安装等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
隧道工程一队负责五峰山(一)隧道左线的施工;
隧道工程二队负责五峰山(一)隧道右线的施工;
隧道工程三队负责五峰山(二)隧道的施工;
隧道工程四队负责五峰山(三)隧道的施工;
综合施工队负责本标段涵洞盖板的预制安装、防排水工程以及小型预制构件的预制等工程。
2.1.2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分三阶段合理组织人员、设备进场:
第一阶段:接到中标通知书后,5天内主要人员上场,完成项目部、施工队安家,开始正常办公;
第二阶段:与业主签订合同协议后7天内,第一批机械设备到位,进行清表和临时工程施工,完成具备前期开工所需设备、人员、材料的进场调配;
第三阶段:正常施工,按施工计划调迁后续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完成所有路基、桥涵、防护及排水、隧道工程施工和移交等工作。
2.1.3设备、人员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一般设备直接由汽车运至工地,大型设备用火车运至吉安火车站,再由汽车运至工地。人员乘火车到南昌站,转乘汽车到达工地。
2.2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钢材、水泥及其它一些外购材料由汽车直接运至工地,砂、石等地材由自卸车运至工地。
2008.9~2010.4
2009.2—2009.11
2008.9—2010.4
2008.9—2010.1
2008.9—2010.1
2009.3~2009.12
2008.9~2010.4
2008.9~2010.4
2009.3~2010.3
2009.5—2009.12
2008.11~2010.3
2008.9—2010.1
2008.9—2010.1
2008.11~2010.3
2008.9—2010.1
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3.1.1总体施工方案
以统筹安排,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为原则,以五峰山(一)隧道和金龙高架桥工程为重点,路基、桥梁与隧道施工平行作业,排水、防护工程随路基施工同步进行。
3.1.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路基工程施工时,科学选择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土石方调配,多作业面施工。路基由二个施工队负责施工。路基施工采用挖、装、运、平、压机械化作业,土方采用机械开挖,石方采用机械开挖与爆破开挖相结合,采用预裂爆破技术。涵洞、通道、防护、排水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
3.1.3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共有特大、大、中桥6座由三个桥梁队负责施工。桩基采用冲击钻成孔,吊车下钢筋笼,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砼;系梁、承台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坑,大块钢模浇注;柱式墩采用两半圆形钢模浇注;肋式桥台采用大块钢模浇注施工;桥墩盖梁采用预埋托架施工,桥台台帽在桥台填土完成后,就地浇注;砼集中拌和,运输车运输,提升架或泵送入模,机械振捣密实;T梁、空心板梁、箱梁设两个预制场集中预制,龙门吊移梁、存梁,运梁平车运梁,架桥机架梁,马田中桥采用吊车架梁。
3.1.4隧道工程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内的五峰山(一)隧道左线长2030.784m、右线长1980m,五峰山(二)隧道左洞长640m、右洞长565m,五峰山(三)连拱隧道长155.5m。五峰山(一)隧道左线从出口端开挖施工、右线从冒顶段(YK137+803~+877.5)向两端开挖施工,五峰山(二)隧道、五峰山(三)连拱隧道从出口进行开挖施工,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出碴、衬砌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
3.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3.2.1临时设施及现场布置
3.2.1.1施工总平面布置
按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环境、安全可靠的原则,全线布置施工队伍和临时设施。详见投标书附表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2.1.2临时房屋
3.2.1.3工地试验室、预制场
工地试验室设在项目部内,面积不小于100m2,试验室的周边场所、通道进行硬化。在中标后40天内配齐试验设备,50天内完成安装、调试、标定和临时资质的申请。及时按要求的项目做出各项试验,指导工程的正常进行。
在YK139+880~YK140+084右侧、YK141+700~YK142+100路基上分别设置预制场,负责本合同段T梁、空心板梁、箱梁及涵洞、通道盖板等构件预制。
3.2.1.4工地卫生室
设立工地卫生室,聘请有行医资格的、在卫生保健与急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医疗设施。
3.2.1.5施工便道
⑴在本合同段内已修建纵向运输施工辅道,宽度为6米;并利用原有乡村道路。
⑵计划新修施工便道3000m。施工便道修建标准:路面宽度4.5m,泥结碎石路面,每条施工便道每400m设置一错车道,错车道路面宽度5.5m,长度20m。
⑶施工过程中对进场的乡村公路加以养护。
3.2.1.6施工用水及排水
沿线水源丰富,水质无污染,可供施工和生活用水。
沿线各工点修建废水净化池若干个,生产、生活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到指定位置。
3.2.1.7施工用电
利用沿线电力就近接线,架设临时电力线路3.2km,安装6台变压器,并配置发电机,供施工和照明用电。
在YK141+820~+860(右侧)、YK142+000~+040(左侧)、YK142+470~+500(右侧)、K143+100~+150(右侧)和K143+700~+740(右侧)设五个临时弃土场,用于堆放本标段清除的表土。在K137+900(右侧)、K138+400~K139+200(右侧)、YK139+470(右侧)、YK139+800(右侧)和YK140+500(右侧)设十个弃土场,用于本标段的弃渣。
3.2.1.10临时用地
临时用地本着永临结合,充分利用当地条件,少占农田耕地,少破坏生态植被的原则进行合理利用,临时用地见投标书附表6《临时用地计划表》。临时用地使用完成后,按设计要求进行恢复原貌,并植树、植草绿化。
3.2.2.1图纸会审
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部、各施工队技术主管、专业工程师认真对图纸及有关设计资料进行会审,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并与现场核对。
3.2.2.2技术交底
设计院技术交底后,由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各施工队技术室、工班技术负责人分别编制技术交底书或作业指导书,进行层层技术交底。
3.2.2.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依据投标文件、设计文件、施工合同、交底资料及现场复测、考察资料等,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重、难点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组织工程施工。
DB12/T 948-2020 公路桥梁预应力自动张拉系统技术要求3.2.2.4人员培训
单项工程开工前,参加施工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要进行为期不少于5课时的工前施工技术、质量及安全防护、环境保护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3.2.2.5工程测量
⑴开工前用GPS、全站仪和水准仪完成导线点、水准点的复测,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与相邻标段水准点、导线点进行闭合。同时还要进行设计用地、实际用地与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的复核,将测量成果报设计院和监理工程师。复测达标后,进行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形成测量控制网,资料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⑵复核土石方开挖量,绘出实际原地面线,作出土石方调配计划,报监理和业主批准。
3.2.3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
路基土石方采用机械化施工为主,按“四区段、八流程”作业。合理划分工作面,采用多工作面平行、流水作业。采取挖、运、填、平、压机械化作业。
路基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揭除地表草皮和腐殖土,路基范围内清理的草皮、表土,尤其是种植土集中堆放黑龙江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合订本 第三册: DB23/ 718-2017 屋面工程;DB23/ 716-2017 建筑地面工程;DB23/ 712-2017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DB23/ 713,以备将来用作中央分隔带、边坡、弃土场绿化的回填土。
3.2.3.1挖方路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