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石太高速公路专项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石太高速公路河北段东起石家庄市郊区南高营镇K310+000,与京珠高速公路,三黄高速公路连接,西至晋冀界的旧关K378+121,与山西省太旧高速公路相连,全线长68.121km。全线于1995年9月底完工,1995年10月剪彩通车。
石太高速公路河北段(K310+000~K378+121段)通车多年来,因交通量大、超载严重及水损害等原因,路面出现大量横向裂缝及较多沉陷、坑槽、车辙、拥包、唧浆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路面使用功能及行车舒适性、安全性。为保障道路畅通,提高通行能力及行车舒适性、安全性,确保路面质量,河北省交通厅公路局将该段列入2010年养护计划。
沥青面层铣刨(桥面、桥头)
DBJ13-62-2019标准下载C25细石混凝土(边沟)
我公司在参加过河北省多条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完成的主要干线有:2004年的石太高速公路山区段大修、2005~2007年石安高速公路的维修施工、石安高速公路石黄连接线、2009年京石高速公路维修施工、石太高速公路山区段微表处施工等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高速公路维修养护的施工经验,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仔细研究了设计图纸,结合业主对工期的要求,为了能够很好的完成施工任务,我公司组织了技术过硬的业务骨干成立石太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下设总工办、工程部、质检部、物资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等6个部门,下辖两个旧路挖补施工作业队、粘层、防水层施工队、沥青罩面施工队、交通设施施工队、其他工程施工作业队等6个施工队。在管理中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制定岗位责任制,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参加工程施工的主要人员组成见下表:
全面负责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工作管理
负责协助项目经理部技术工作、协助项目经理搞好质量、进度、安全和生产管理。
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进度控制,机械调度、安全管理等。
负责沥青拌合站,沥青防水层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物资计划等。
负责材料质量控制、采购
全面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和督察,协调交警、路政关系。
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病害处理位置的断定,施工报检。
主持试验室的日常工作。
设备组织、保养维修管理
负责挖补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管理。
负责挖补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管理。
负责罩面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管理。
负责防水层、粘层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管理。
我公司考虑到施工时间比较紧,山区征用大面积土地比较困难,沥青拌合楼计划设在主收费站附近高速公路南侧,紧邻石太高速公路养护工区,施工前将对沥青场地进行硬化,确保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满足工程需要的主要施工机械见如下附表:
1、病害处理及铣刨施工:
挖补施工分两个作业队以主线收费站(K360+825处)为界,先进行K360+825至K378+121段的施工;再对收费站以东K350+000至K360+825段进行施工,其中K360+825~K362+485段为特殊处理段落,施工日期另作安排。具体施工计划安排如下:
K360+825~K378+121
K360+825~K378+121
K378+121~K371+520
6月11日~6月23日
K371+520~K362+485.9
6月11日~6月22日
K378+121~K371+520
K371+520~K362+485.9
K350+000~K360+825
K350+000~K352+300
K352+300~K360+825
K350+000~K352+300
7月10日~7月13日
K352+300~K360+825
注:1.以上施工时间均以日历天数编制,没有考虑天气不利因素及交通影响因素,发生上述因素施工日期相应顺延。
2.详细日计划见附表。
(1)K360+825至K378+121段罩面
北半幅罩面施工计划安排在6月11日进行,桥面施工、桥头铣刨及特殊段的处理穿插进行。日进度计划摊铺沥青混凝土1200余吨,考虑到天气因素及路面通行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期为16天,该段完成时间为6月26日。
南半幅罩面施工计划安排在6月27日进行,日进度计划摊铺沥青混凝土1200余吨,考虑到天气因素及路面通行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期为18天,该段完成时间为7月14日。
其中特殊段为K360+825~K362+485,长度1660米,该段根据当天施工段落当天完成的原则,该段在铣刨完原表面层后,紧接进行橡胶沥青5cm罩面的施工,每个车道施工安排2~3天的作业时间。考虑到天气因素及路面通行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期为15天,该段完成时间为7月28日。
(2)K350+000至K360+825段罩面
北半幅罩面施工计划安排在7月29日进行,日进度计划摊铺沥青混凝土1200余吨,考虑到天气因素及路面通行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期为13天,该段完成时间为8月10日。
南半幅罩面施工计划安排在8月11日进行,日进度计划摊铺沥青混凝土1200余吨,考虑到天气因素及路面通行不利因素的影响,施工期为15天,该段完成时间为8月25日。
根据10公里不允许有两个施工段落出现的原则,标线施工在完成主收费站以西(K360+825~K378+121)段沥青罩面后进行,计划开始时间为7月14日,结束时间在完成沥青罩面施工后的3天内结束。
其他工程施工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穿插进行,最终完成时间控制在9月9日。
五、施工工序及施工工艺控制要点
(一)、路面病害铣刨、挖除
1、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细致审查,列出详细的病害位置、处理方式清单,并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实际勘察,将勘察的结果以备注的形式加以注明,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勘查的结果以清单形式上报监理工程师。
2、病害处理施工的前一天,项目总工或质检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工程师、设计代表对日进度安排的段落进行深一步的勘察,确定病害处理的准确位置,如四方代表没有异议,对勘查结果进行签字,用醒目颜色标定病害处理区域。
3、如果对病害勘察结果出现异议时,无论工程量增加、减少还是处理位置的改变,现场勘察人员在调查表上签署意见后,第一时间上报业主,待业主批复后进行施工。
a.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对病害的具体位置进行测量放样,由于百米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差,要用喷漆和石笔在隔离墩或护栏板上进行标注(注明病害长度和处理深度),以便在铣刨表面层后仍能准确的控制病害位置。
b.每台铣刨机都配备至少15名民工和1辆接料车,根据测量人员所做的标记由工长带领开始铣刨,铣刨至基层的段落由于厚度的原因,可以分层铣刨,各层之间采用错台搭接的方式,纵向(中面层以下)两头各预留50cm的台阶;沿道路横向(底面层与基层之间)各预留20cm的台阶,避免混凝土摊铺时碾压不到位。铣刨后的废料拉到指定的弃料场。
c.铣刨结束后,对接头铣刨不到位的部分用切割机和风镐进一步处理。
d.采用清扫车、吹风机对铣刨段落进行细致清扫,对下承层再进一步细致自检,对出现的夹层、薄弱层在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处理。
e、清扫结束后,自检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
4.按照施工计划和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安排每天的挖补作业,做到挖除多少就能填补多少,当天恢复交通,以确保道路的畅通。
1、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对坑槽的侧面、台阶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石粉和松动的小石子,铣刨面如有尘土,用吹风机进行再次清理,然后在四壁涂刷粘层油,并用洒布车喷洒粘层油,洒布量为0.3~0.6㎏/㎡(已沥青质量计),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再进行混合料的摊铺。
2、混合料的拌和:集料与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冷料装载机料斗的横向尺寸小于冷料仓横向尺寸,冷料仓加设隔板。在拌和过程中,随时观察冷料仓有无窜仓现象,冷料仓的料门大小及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是否符合要求,矿粉仓有无起拱现象。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原则是无花白料、结团和离析。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随拌随用,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贮存时,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的要求,有保温设备的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和粗、细集料颗粒离析现象。
从拌合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每卸一盘混合料应挪动一下汽车位置,应采取一点式,分两层装料,装料顺序为前、后、中,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沥青混合料各项温度控制见表1
70#石油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表1
正常范围160~170超过195废弃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沥青混合料出厂时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便于质量跟踪检查。摊铺现场凭运料单收料,并重点逐车检查沥青混合料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花白料,有无结团或严重离析等现象,温度是否在容许范围内,对检查结果做出详细地记录。如果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已结块或遭雨淋的必须废弃。
3.沥青混合料的填补:
4、检查验收:沥青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考虑通车时间因素,也可申请同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验收。
5、检查验收合格后,用热SBS改性沥青对新旧路面接缝处进行涂刷。
6、开放交通:沥青混凝土温度降到(低于50度)符合通车条件时,撤离标志,恢复交通。
(三)、沥青面层铣刨施工
(1)铣刨施工的前一天,项目总工或质检工程师会同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工程师、设计代表需要铣刨段落进行深一步的勘察,确定铣刨的准确位置,如四方代表没有异议,对勘查结果进行签字,用醒目颜色标定铣刨的区域。
(2)如果对铣刨勘察结果出现异议时,无论工程量增加、减少还是处理位置的改变,现场勘察人员在调查表上签署意见后,第一时间上报业主,待业主批复后进行施工。
(3)铣刨结束后采用清扫车、吹风机对铣刨段落进行细致清扫,施工单位检查铣刨段内是否有夹层、薄弱层、病害处理的部位,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对需要处理的病害及时请示监理工程师、业主项目工程师、设计代表现场会诊,并将结果第一时间上报业主批准后再进行处理。
a.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根据图纸对铣刨位置进行放样。
b.铣刨结束后,对接头铣刨不到位的部分用切割机和风镐进一步处理。
c.采用清扫车、吹风机对铣刨段落进行细致清扫,对下承层再进一步细致自检,对出现的夹层、薄弱层在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处理。
d、清扫结束后,自检员对现场进行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的沥青混凝土施工。
e.按照施工计划和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安排每天的铣刨工作,本着铣刨多少就能摊铺多少为原则,当天恢复交通,以确保道路的畅通。
f.下承层处理完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a.沥青混凝土施工前用热SBS改性沥青对四壁进行涂刷,在下承层上喷洒乳化沥青粘层。
b.混合料的拌合:集料与沥青混合料的取样应符合现行试验规程的要求。冷料装载机料斗的横向尺寸小于冷料仓横向尺寸,冷料仓加设隔板。在拌和过程中,随时观察冷料仓有无窜仓现象,冷料仓的料门大小及振荡器的频率和振幅是否符合要求,矿粉仓有无起拱现象。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原则是无花白料、结团和离析。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随拌随用,因生产或其它原因需贮存时,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的要求,有保温设备的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和粗、细集料颗粒离析现象。
从拌合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每卸一盘混合料应挪动一下汽车位置,应采取一点式,分两层装料,装料顺序为前、后、中,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温度控制见表1
沥青混合料出厂时逐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重量和温度,记录出厂时间,签发一式三份的运料单,一份存拌和厂,一份交摊铺现场,一份交司机,便于质量跟踪检查。摊铺现场凭运料单收料,并重点逐车检查沥青混合料的颜色是否均匀一致,有无花白料,有无结团或严重离析等现象,温度是否在容许范围内,对检查结果做出详细地记录。如果混合料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已结块或遭雨淋的必须废弃。
c.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机开工前提前0.5~1h预热熨平板,使之温度不低于100℃。铺筑过程中熨平板的振捣或夯锤压实装置应具有适宜的振动频率和振幅,以提高路面的初始压实度。通过调节熨平板的加宽连接,使摊铺后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d.检查验收:沥青混凝土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考虑通车时间因素,也可申请同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验收。
e.开放交通:沥青混凝土温度降到(低于50度)符合通车条件时,撤离标志,恢复交通。
(四)、沥青防水层和粘层油施工
1、原材料检测:施工前对所用的SBS改性沥青、单粒径石料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
2、沥青温度控制:改性沥青在沥青罐中采用导热油加热至185℃。在注入沥青洒布车之前,沥青洒布车要对罐体进行加温,以防止改性沥青温度下降,
4、SBS改性沥青的喷洒:喷洒作业时沥青洒布车保持匀速行驶4~5km/h,洒布量为1.5~1.8㎏/㎡,喷洒的SBS改性沥青应成均匀雾状,在喷洒宽度内形成均匀的薄层,不得出现重叠、漏洒现象。在每次喷洒作业前接头处,为保证不出现重叠,采用铺设油毡的处理方法。
6、作业气温要求:喷洒乳化沥青时要根据天气情况作业,遇大风、降雨、路面潮湿时不进行喷洒作业。
7、石料碾压要求:单粒径石料撒布工作完成后,用轻型胶轮压路机进行来回碾压,保证石料充分嵌入沥青层中,使挤入沥青大体达到集料层的1/2-2/3。
8、检查验收: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9、施工时间控制:防水层施工安排在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前进行,要与罩面施工保持一公里左右的距离。
3.粘层油必须采用智能型沥青洒布车喷洒,选择适宜的喷嘴,使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在洒布过程中应随时检测用油量。
4.气温低于10℃、路面潮湿时不得喷洒粘层油。
5.粘层油必须以均匀雾状进行喷洒,使路面全宽内形成一均匀薄层,不得有洒花、漏空或成条状,也不得有堆积现象。喷洒不足要补洒,喷洒过量要刮除。粘层油喷洒后,严禁运料车以外的车辆及行人通过。
6.粘层施工结束后应立即铺筑沥青混凝土,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五)、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
干法拌和沥青混凝土的生产
TOR干法处理沥青—橡胶混合料的生产工艺是将橡胶屑于TOR连接剂直接加入到沥青搅拌设备内进行拌和,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置放一段时间,让橡胶与沥青在混合料的状态下进行反应。
增加添加橡胶屑和TOR连接剂的计量和输送设备,这些设备应具有按比例计量和调节输送速率的功能,并需要与沥青搅拌设备进行联机控制和显示、记录橡胶屑和TOR连接剂的供应量和流量。通常,这可以利用沥青搅拌设备控制系统中留给再生料和添加剂的控制通道来进行。
对于间歇式的沥青搅拌设备也可以采用橡胶屑与TOR连接剂事先按每批混合料的质量和成分的比例称好,并混合在一起装成袋的橡胶屑—TOR混合料,采用专用风机加料的方式从搅拌缸上方的专门开口吹入搅拌缸。干法处理的生产工艺需要有一段较长的干拌时间,以便使橡胶屑能与集料均匀的混合,并从高温的集料处获得热量,这是与常规的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的不同之处。干拌的时间为25s,视加入的橡胶屑的多少而定(橡胶屑用量为20%,干拌时间为25s)。
TOR连接剂的用量为橡胶屑用量的4.5%,混合料的反应时间为60min。
全线沥青橡胶混凝土拌和采用干拌法。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前7天,将用GTM确定的目标配合比,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利用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以确定生产配合比。
试验段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情况下进行,长度应根据试验目的确定,宜为不小于200m,太短了不便施工,得不出稳定的数据。试验段宜在直线段上铺筑。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试验段铺筑,包括下列试验内容:
a、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投标文件实例(一个word文件,包括所有投标程序及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b、通过试验段确定拌和设备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c、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确定松铺系数。
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表2
正常范围180~190超过210废弃
木门窗安装施工方案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d、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