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施工工艺4【水利投标施工工艺大全】5.4 保证成本目标的措施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由项目经理部进行编制,从而规划出实现项目经理成本承包目标的实施方案。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关键内容是降低成本措施的合理设计。
5.4.1 成本计划的编制步骤
第一步,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经理的成本承包目标确定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降低成本控制目标,后两者之和应低于前者。
第二步千渠项目基坑支护专项施工方案(2019版),按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和降低成本目标进行分解,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
第三步,按分部分项工程的目标成本实行施工项目内部成本承包,确定各承包队的成本承包责任制。
第四步,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各承包队确定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并计算其降低成本效果,编制降低成本计划,与项目经理降低成本目标相对比,经过反复降低成本措施进行修改而最终确定降低成本计划。
第五步,编制降低成本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表,降低成本计划表和施工项目成本计划表。
5.4.2 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设计
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技术方面和组织方面进行全面设计。这是因为,成本的形成与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有关系。技术措施从施工作业所涉及的生产要素方面进行设计,以降低生产消耗为宗旨。组织措施从经济管理方面,尤其是施工管理方面进行策划,以降低固定成本,消灭非生产性损失,提高生产效率和组织管理效果为宗旨。降低成本是一个综合性指标,不能从单方面考虑,而应当从企业运行机制的全方位着眼。
从费用构成的要素方面考虑,首先降低材料费用。因为材料费用占工程成本的大部分,其降低成本的潜力最大。而降低材料费用首先抓住关键性的主材,因为它们的品种少,所占费用比重大,故不但容易抓住重点,而且易见成效。降低材料费用最有效的措施是改善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它比改进施工工艺更有效,潜力更大。而在降低材料成本措施的设计中,ABC分类法和价值分析的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科学手段。
降低机械使用费的主要途径是设计出提高机械利用率和机械效率,以充分发挥机械生产能力的措施。因此,科学的机械使用计划和完好的机械状态是必须重视的。随着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降低机械使用费的潜力越来越大。所以,必须做好施工机械使用的技术经济分析。
降低人工费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通过提高生产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实现。提高工人劳动积极性与适当的分配制度、激励办法、责任制及思想工作有关,要正确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
降低间接成本的途径是:一、由各业务部门进行费用节约承包;二、缩短工期。
重视降低质量成本的措施计划。施工项目质量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损失成本、外部质量损失成本、质量预防成本和质量鉴定成本。降低质量成本的关键是内部质量成本,而其根本途径是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返工和修补。
5.4.3 降低成本计划的编制必须以施工规划为基础
在施工规划中,施工方案必须含有降低成本措施设计。其施工进度计划所设计的工期,必须与成本优化相结合。施工总平面图无论对施工准备费用支出还是对施工中的经济性,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既要作出技术设计,也要作出成本设计。只有在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编制的成本计划,才是有可靠基础的、可操作的成本计划,也是考虑慎密的成本计划。
5.4.4 施工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中的控制环节包括:施工项目计划成本责任制的落实,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等。
5.4.5 落实计划成本责任制
成本计划确定以后,就按计划的要求,采取目标分解的办法,由项目经理部分配到各职能人员、单位工程承包班子和承包班组,签定成本承包合同。然后由各承包者提出保证成本计划完成的具体措施 。确保成本承包目标的实现。
为了保证承包成本目标的实现,一般应做好以下几点:
1)项目管理班子职能人员责任明确,实行归口控制。由技术人员抓技术措施落实,以节约工料,减少机械停置时间;由计划人员抓组织措施落实,控制工期,增加产值,以降低间接成本;由定额员或劳资员签发并管理承包任务书,减少非生产用工和无产值用工,管好班组,控制用工;由机械管理人员控制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机械效率;由材料员抓材料的节约,做好订购、采买、验收、保管、领退料、修旧利废、节约代用等工作;由质量管理人员控制质量成本;由核算人员抓建立成本台帐,搞好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防止开支差错、超付和欠收;由财务人员把好收支关,进行债权务处理,综合工程成本;预算人员除做好概(预)算工作以外,还应对设计变更等经济问题加强管理,及时办理增减帐手续,经常进行两算对比,抓工程索赔。
2)项目经理与外施队签订承包合同,实行“四保、四包”。“四保”是由项目经理部对外施队保证:任务安排的连续性、料具按时供应、技术指导及时、合同兑现;“四包”是由外施队对项目经理部包质量、包工期、包安全、包成本;然后,工资总额与“四包”指标挂勾;利润超额完成部分按规定比例提成。
5.4.6 加强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与协调
项目经理部定期检查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并在检查后及时分析,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支出,保证成本计划的实现。
1)项目经理部根据承包成本和计划成本,绘制月度成本折线图。在成本计划实施过程中,按月在同一图上打点,形成实际成本折线,
该图不但可以看出成本发展动态,还可用以分析成本偏差。成本偏差有三种:
实际偏差=实际成本-承包成本
计划偏差=承包成本-计划成本
目标偏差=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应尽量减少目标偏差,目标偏差越小,说明控制效果越好。目标偏差为计划偏差与实际偏差之和。
2)根据成本偏差,用因果分析图分析产生的原因,然后设计纠偏措施,制定对策,协调成本计划,并对责任的执行情况应进行考核。
5.4.7 加强成本核算
建立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当前施工项目管理的中心课题。用制度规定成本核算的内容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是成本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和手段。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施工项目经济核算的一个分系统,它与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均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应做到以下几点:
2)把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基础扎在业务核算上,首先 做好实物核算,做好原始记录,以保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3)分期搞好施工“三算”:开工前搞好预算,对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进行两算对比,以便对盈亏作出预测;在施工中搞好会计核算、工程价款结算和内部承包结算,确保收入兑现;竣工后抓好施工项目成本竣工结算。
4)为成本核算创造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定价方式、承包方式、价格状况及经济法规;内部条件包括经济核算制度,定额、计量、信息流通体系等基础工作,指标体系的建立,考核方法,成本项目划分,成本台帐的建立等。
5.5 保证季节施工的措施
关于季节施工的说明:冬、雨季施工措施。
5.5.1 雨季施工措施:
要根据雨季施工任务的特点,在保证竣工投产的前提下,考虑均衡施工,其原则是:
坚持编好雨季施工组织设计,制订工程雨季施工措施和方案,事先进行人员培训,组织好物资设备供应等。雨季到来之前,创造出适宜雨季施工的室外工作面。
雨季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及时掌握天气雨水预报,在降水概率高于50%时就必须做好相应的雨天施工准备工作。项目部必须安排人员做好天气预报的记录和预告工作,同时做好基坑的防护遮盖工作。
做好雨季施工期间材料、工具的储备。施工单位的技术部门应根据技术措施要求,编制雨季施工材料、工具计划,由供应部门分期分批进厂。
(2)雨季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雨季施工质量。如防止砂浆含水量过多的措施,防止水泥受潮的措施等。做好安全防护。如防止雨季塌方、防止漏电触电、防止雨水浸泡等。
在雨季施工期间,怕雨水潮湿的材料、设备一定要有防雨措施。如保持正温度、设防雨棚、遮盖苫布、架空堆放等措施。
雨季施工期间,为了加快施工速度,基坑的砂浆层可采取使用减水剂等措施,加速沙浆的硬化及水分的蒸发。
(3)雨季施工的安全工作
平时加强雨季施工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严格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制定五防(防风、防冻、防滑、防毒、防爆炸)安全措施。
机械设备在风雨后要及时进行检查,及时清扫积水,机械设备要注意防止雨水淋湿,必须装置漏电保安器及安全接地。
(4)雨季施工的消防工作
要进行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做好防火措施、建立各项消防制度。
严格执行用火申请制度并严加管理。
消防器材按有关部门规定位置布设并应充足,不得挪做它用。
5.5.2 冬季施工措施
2) 要依据本措施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相应制定出的冬季施工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3) 组织施工人员对冬季施工的规范、规定、标准进行技术交底式的培训工作,制定各工程项目的冬季施工操作规程。
4) 要配制必要和充足的防寒物资和设备。
5) 工程部、质安部、物供部每15 天对施工现场冬季施工情况、施工措施进行联合检查,项目经理部要求每旬进行一次检查。
(2) 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1) 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 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应按冬季施工处理。
2) 混凝土冬季施工按施工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3) 要备置相应的取暖和加热设备,水泥库要求配置取暖设备或加热炉,水箱要有加热措施。
4) 混凝土的配制和运输:
a 冬期拌制混凝土要采取加热水的方法。混凝土配制要求选取较小的水灰比和较低的坍落度。
b 当混凝土掺入防冻剂时,其强度应较设计强度高于一个等级。
c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预热。
d 水及骨料应按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满足混凝土浇筑需要的加热温度。混凝土搅拌时间应较常温施工延长50%,当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时,应重新调整拌合料的加热温度。
e 搅拌混凝土前应用热水冲洗搅拌机,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f 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运输时间,有条件时对运输容器采取保温措施。
a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小于20cm。
b 当混凝土不需加热养护,且在规定的养护期内不致受冻时,对非冻胀性地基或混凝土面,可直接浇筑,当混凝土需加热养护时,混凝土和地基接触面的温度不得低于2℃。
c 当旧混凝土和外露钢筋或构配件暴露在冷空气中时,应对距离新旧混凝土施工缝1.5 倍范围内的旧混凝土和长度在1.0m 范围内的外露钢筋或构配件采取防寒保温措施。
d 在施工缝处接着浇筑混凝土时,应先除掉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将表面加热冲洗干净,并使接缝处原混凝土的温度不低于2℃,然后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砂浆成份相同的砂浆层,待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于1.2Mpa 时,允许继续浇筑混凝土。
6) 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养护
a 混凝土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通过热工设计确定,但不得低于5℃。细薄截面结构不宜低于10℃,并要立即进行保温处理。
b 混凝土掺入防冻剂且在负温度条件下养护时,严禁浇水养护,外露面必须覆盖。
c 制作混凝土试件时,要求增加与结构同条件下养护的试件2 组,此种试件应在解冻后进行试压。
d 混凝土表面要求采用保温效果好的材料进行覆盖防护。
(3) 冬季砌体工程施工措施
2) 砂浆拌制要求设置暖棚机械进行拌制。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使其受冻。
3) 拌合水和砂要采取加热处理,水的温度不得低于80℃,砂的温度不得低于40℃。
4) 砌体用石料不得使其受冻,使用前应将其运至暖棚内加热,石料与砂浆温度差不宜超过不得低于20℃。
砂浆要求用具有保温措施的容器运送,每次拌合的砂浆宜在0.5 小时内用毕,已冻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5) 基底土有冻胀性时并发生冻结时,不得进行砌筑,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解除冻结后方可施工。
6) 砌体表面要求采用保温效果好的材料进行覆盖防护,砌体表面不得残留砂浆。
(4) 路基工程冬季施工措施
1) 当昼夜平均气温连续15 天低于0℃时,或路堤中掺有冻土时,均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2) 低温条件下施工的路堤,其地基应在冻结前处理,填料含水量宜低于塑限,并加大压实措施。
3) 路涵、路桥过渡段及桥头锥体均不得使用冻土填筑。
4) 低温情况下施工的路基面及边坡面修整工作宜安排在解冻后进行。
5) 低温条件下路基施工要求挖、运、填、压连续进行,不可中断施工。
6) 分层填筑铺土厚度应按常温下施工厚度减薄25%。
7) 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预先采取防寒措施,保证土方施工不因温度突降而中断施工。
5.6 保证水资源的措施
(1)充分利用江水减少对城市生活水资源的消耗
江水是自然界水,但应看到,必须进行净化处理,才可以为人们饮用。以江水作为工程施工用水,可以一箭双雕,既缓解城市生活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减轻水处理的能源消耗,使废水再生处理的程度不致太高。
(2)施工中尽量减少施工废水的排放。
施工时,各种机械油气、建筑材料的分化,水泥的流失等都会对周围的水体造成一定的破坏,对周围居民的生活以及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应该逐步完善不同废水的处理分类排放,对废水的出路、排放前的必须的处理措施及系统等做出周密的规划、设计。应尽可能使水量达到平衡,循环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
7 工程交验后服务措施
7.1、保修:按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保修期限,对该工程全部施工项目实行保修。
保修期:从竣工验收之日起SY/T 6633-2019 海上石油设施应急报警信号指南.pdf,保修期期限一年。
7.2、工程竣工交付后,及时建立服务档案,服务档案包括:工程服务档案、工程质量回访记录、工程回修记录等内容。
7.3、制定质量回访计划,定期进行质量回访。
(1)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要及时组织回访维修。属于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应纳入生产计划及时由我单位组织维修,所发生的材料及其他费用,由我单位承担;由于非施工造成的问题则应通过协商解决,妥善处理。
(2)工程交付使用后,应在第一个雨期及冬期分别进行回访GBT 37330-2019 有砟轨道轨枕 混凝土枕,及时发现问题。在工程结算中应留出一定比例的款项,对于我单位无能力或不能及时维修的要找其他队伍组织维修,所发生的材料及其他费用由我单位自己负责。
(3)、要做好回访记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防止未来施工中类似问题再发生。
7.4、通过回访或用户投诉等形式收集用户信息,如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及时到达维修现场,对工程进行维修,在分析责任问题,并对维修工程进行质量缺陷分析,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纠正措施程序》及《预防措施程序》防止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