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电力公司河津发电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山西电力公司河津发电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5.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山西电力公司河津发电厂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2×250MW 机组

山西省电力建设二公司

【一建管理】14-XT-一本通.pdf第 1 章:工程概况

1.2 工程概况

1.3 主要系统简介

1.4 主要设备型号、参数及特性

1.5 主要建筑工程简况

1.6 主要工程实物量

1.7 工程特点

第 2 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

2.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2.2 施工生产、生活区竖向布置

2.3 施工生产、生活区平面布置

2.4 施工及运输

2.5 防洪、排涝、排水

2.6 施工生产区用地

2.7 施工生活区用地

2.8 施工生产、生活临建建筑原则

第 3 章 力能供应

3.1 施工用电

3.2 施工用水

3.3 施工用氧气

3.4 施工用乙炔

3.5 施工用压缩空气

3.6 施工用蒸汽

第 4 章 主要施工方案及机械布置

4.1 总的原则

4.2 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4.3 安装工程施工方案及措施

4.4 大型机栅务范围及布置原则

4.5 季节性施工措施

第 5 章 综合施工进度

第 6 章 组织机械及劳动力计划

6.1 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6.2 生产组织机构及工作关系图

6.3 劳动力计划袁

6.4 施工管理主要措施

第 7 章 物资供应、技术装备及培训计划

7.1 施工主要机械计划

7.2 主要工具需用计划

7.3 施工图纸交付进度计划

7.4 设备进货进度计划

7.5 培训计划

第 8 章 施工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文明施

工措施及新技术执行应用

8.1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8.2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

8.3 文明施工措施

第 9 章 设备管理

9.1 港口进货

9.2 设备到货验收、开箱检验

9.3 设备仓库管理

第1章 工程概况

1.1.1 电厂性质

本工程系新建工程,本期建设规模为 2×350MW,规划容量为 1400MW,并留有再扩建的可

电厂在规划容量时采用 220 可 kV 出线与电网连接。

1.1.2 建设单位

山西河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1.1.3 承包模式

1.1.4 施工单位

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建设二公司。

1.1.5 主设备供货单位

汽机岛、锅炉岛设备由日本国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制造供货。

1.1.6 设计分工

招标采购的机炉岛和 I&C 岛由承包商负责设计。厂区除以上项目外,均由西北电力设计

(1)厂址位置及土地状况:河津电厂位于山西省运城地区河津市境内,距城市西北约 5km

的禹门乡西辛封村以北,地处禹门口东南约 5km,规划新市区西南部,候(马)西(安)铁路

及晋(城)禹(门口)公路(108 国道)西侧,黄河东岸三级阶地上,可使用场地范围,南北

长约 2km,东南宽约 lkm;场地开阔,地势东西低,中间高,自然坡度 l%~2%,局部 5%,

地面标高在 392~414m(黄海高程)之间。

厂址范围内大部分为旱地农田及部分树林,除有农灌机井五口及果园库房一栋外,没有

其他建筑物。上前厂区已按设计标高整平。

(2)工程地质:厂区地层为巨厚的第四系松散沉积,厚度超过 600m,钻探所揭露的地层

从上至下岩土特性如下:

素填土:主要分布于厂前区表土;

黄土状粉土:在场地内表层分布广泛,层厚一般 15~20m,层底标高在 373~395m 之间,

承载力标准值 f=160kPa;

黄土粉状质黏土:层厚一般 4 ~6m,层底标高 370~388m 之间 f 0=170kPa;

粉细砂:厚度一般 0.5~1.5m,f 0=220kPa;

细砂:层厚一般大于 20m,f 0=280kPa;

中砂:f 0=300kPa;

粉质黏土:f 0=230kPa;

卵石层:埋深大于 60m。

场地内地表以下至砂层顶面分布的黄土状粉质黏土均具有湿陷性,经现场浸水试验结果

评价为 I—IV 级非自重湿陷性场地。

厂区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水,地下水位埋深大于 25m,绝对标高在 374~372m 之间,水质

厂址地震烈度 7 度。

水文资料:厂址标高为 405m 左右,比附近的黄河百年一遇洪水位高出 22.46~22.66m。

因此,厂区及施工区不受洪水威协。

30 年一遇 10min,10m 高平均最大风速(厂址区)

全年盛行风向为东风,夏季盛行风向为东风,冬期为西北风

1. 3 主要系统简介

1.3.1 汽轮机

汽轮机户内式设计,两缸两排汽,单轴,亚临界,中间再热 350MW 凝汽式机组。

锅炉为亚临界,中间再热,单炉膛,固态排渣,平衡通风,露天布置,控制循环汽包型

1.3.3 汽轮发电机

发电机采用全氢型冷却,功率因素 O.85,频率 50Hz,额定容量应与汽轮机相匹配。

1.3.4 机、炉主要辅助系统及设备

(1)汽机旁路采用高、低压两级串联系统,其容量满足机组冷态、温态和热态起动和定

压——滑压——定压运行模式,并具有 RUN.BACK 功能,其容量为锅炉 MCR 的 40%。

(2)汽机回热系统采用 8 级。

(3)每台机组配置 2 台 50%容量汽动泵和 1 台 50%容量带液力偶合器的启动/备用电

动调速泵,高压加热器旁路采用大旁路系统。

(4)锅炉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直吹系统。

(5)每台炉配两套动叶可调轴流送风机,两套双吸双速离心式吸风机和两套双级动叶调

节轴流式一次风机,每台炉配两套三分仓旋转式容予器,两炉合用一座高 240m 的双筒式烟囱,

每一个单筒出口内径约 5m。

(6)燃油系统,本期工程建一套轻柴油系统作为锅炉点火稳燃之用。

1.3.5 输煤系统

铁路来煤采用翻车机卸煤,设一台翻车机。

汽车来煤设专用的汽车焦煤站,接卸能力按 80 万 t/年设计。

厂内设有条形煤场,贮煤量约 12 万 t,煤场设有一台门式滚轮堆取料机。

本工程利用两个内径 15m 的筒仓进行湿煤,每个筒仓的贮煤量 0.3 万 t。

输煤系统中还设有除铁装置、碎煤机、电子皮带称、通风、除尘等辅助设施。

1.3.6 除灰系统

采用灰渣分除,干灰干排,干灰场碾压贮灰,并留有综合利用的条件。

除渣系统采用刮板捞渣机——碎渣机——皮带机——渣仓——汽车运输的方案。

1.3.7 电气系统

本期工程有 220kV 出线四回,本期两台 350MW 机组采用发电机双卷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

式接入 220kV 母线,主接线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220kV 配电装置 SF6 断路器双层双列式屋内

高压厂用电电压采用 6.3kV,厂高变支接在发电机引出线上,高压厂用工作母线为单母线,

每台机组设置两段母线。

两台机组合用一台起动/备用变压器,变压器引自 220kV 系统。

低压厂用电电压采用 0.4kV,在主厂房内每台机组设单元动力配电中心,两台机组合用一

个公用动力配电中心,在主厂房外接供电负荷分配设有辅助厂房动力配电中心。

每台机组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事故保安电源。

主厂房内每台机组设一组 220V 蓄电池和两组 110V 蓄电池,分别供直流电动机和直流事

故照明等动力负荷以及控制负荷之用。

1.3.8 仪表和控制

采用机炉电集中控制方式,两台单元机组设一综合控制楼,在控制楼内设有一个集中控

制室,两个电子设备间、两个工程师室以及电缆夹层等,在控制室内实现以 CRT 为中心的机

炉电集中监视和控制。

本工程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以实现对机组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协调拉制、顺序控

制、燃烧器管理、联锁保护等功能、分布控制系统与报警信号装置、基地式调节器和随主辅

机成套供给的专用大型控制保护装置如: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给水泵汽轮机控制系统、

汽机旁路控制系统、凝结水处理控制系统、除灰控制系统等构成高水平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1.3.9 供水系统

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扩大单元控制再循环供水系统,每台机组配套一座冷却塔,冷

却塔集中布置在厂区的南端。

两台机组合用一个循环水泵房,循环水泵房内布置四台同型号的立式混流循环水泵。

在黄河漫滩由近到远设 14 口补给水井,采用潜水电泵取水,补给水送入升压泵站内的 2

个 1000m 蓄水池内,再经升压泵送至厂区补给水系统。

1.3.10 化学水处理系统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如下:

鼓风式除 C0 2器

凝结水采用体外再生空气擦洗高速混床精处理系统,每台机组配一套(中压)精处理设

备,两台机组共用一套再生装置。

一套汽水取样系统和一套凝汽器检漏系统。

设一座制氢站、供发电机充氢、补氢之用。

DBJ/T15-98-2019标准下载1.4 主要设备型号、参数及特性

生产厂家: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

型式:亚临界、中间再热、单炉膛、固态排渣、平衡通风、控制循环汽包型燃煤锅炉,

露天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

1.4.2 汽轮机

HJ 2.3-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生产厂家: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