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挂篮悬浇技术交底详解6、横向分配梁采用I16工字钢,间距75cm。
7、分配梁上纵向布置10×10cm的木枋作小楞,间距30cm。
8、模板系统采用厚度20mm的防水竹胶板水岸国际B包K1地块临时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底模铺在木枋小楞上,内模及翼板模板采用Ø48mm钢管支撑。
1、地基处理时坑槽的回填须分层压实,条形基础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预埋钢板的位置与水平度。
2、钢管支墩安装时吊垂线控制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10cm内。
3、主横梁与贝雷片、贝雷片与分配梁之间须用U型卡锁扣。
4、支架须进行预压检验,预压遵循分级加载与逐级卸载的原则,总荷载为梁重的120%,预压及卸载过程中专人观测,及时完成成果资料。
5、现浇段与普通现浇箱梁相同,只设有纵向预应力,注意检查预应力管道的固定和锚下加强钢筋的安装,浇筑混凝土前要穿好衬管。
6、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派专人进行位移与沉降监测,超过预警值时要及时发出警报,撤离所有施工人员。
7、注意梁顶的收浆和拉毛,及时覆盖养生,湿养期不少于3天。
8、悬挂施工警示牌、临边挂好安全网。
1、利用挂篮底模及外侧模作为合拢段模板。吊架采用挂篮的底模及侧模系统。
2、边跨合拢时,吊架一端的底模横梁锚固于13#梁段的底板上、外侧模纵梁锚固于13#梁段的翼板上,另一端的底模横梁及外侧模纵梁搭在现浇段的支架上。
3、中跨合拢时,吊架两端的底模横梁锚固于13#梁段的底板上,外侧模纵梁锚固于13#梁段的翼板上。
4、吊架及模板用挂篮移送到位,用塔吊配合安装,待底模横梁及外侧模纵梁锚固后移走挂篮主桁部分并拆除梁顶轨道。
①边跨合拢时,边跨配重的重量为混凝土重量的一半,约24吨,跨中一端配重的重量为混凝土和施工机具与模板重量总和的一半,约28吨。
②中跨合拢时,3#、5#墩的一个悬臂端与4#墩的两个悬臂端,配重均为混凝土重量的一半,约24片。
2、两个边跨的合拢可不同步进行,但两个中跨的合拢应同时进行、同部顶推(顶推应力为300吨),同步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
3、边跨合拢的劲性骨架可先焊接完成一端的焊接点高层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另一端的焊接工作需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同时焊接好。
4、中跨合拢的劲性骨架安装,首先焊接完成一端的焊接点,用500吨的千斤顶同步推到应力300吨,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同时焊接好另一端。待焊接工作完成后,方可卸掉顶推应力,拆除辅助顶推杆件,同时要检查劲性骨架有无较大变形及端部焊缝的完好情况。
5、合拢段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选择在一天中最低气温时进行,一般定在凌晨1点至4点之间,浇筑端的配重应随混凝土的入模重量同步等量减少,混凝土浇筑完配重也要卸完。
6、合拢段劲性骨架安装前应对悬臂端在前48小时内气温对高程、线型、合拢段长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严密监控测量,如果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相差超过20mm,可采用压重措施进行调整。
7、为尽快提高合拢段混凝土早期强度除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早强剂补,将合拢段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洒水养护。
8、待合拢段混凝土强度及龄期符合设计要求后,解除临时固定的劲性骨架张拉纵向预应力钢束,对预应力管道进行压降。
9、待预应力管道压浆料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拆除边跨现浇段的落地支架,解除主桥过渡墩顶永久支座的锁定,切断临时锚固钢筋DBJ50/T-038-2018标准下载,完成结构受力体系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