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大桥主桥箱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定稿)

瓯江大桥主桥箱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定稿)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52.48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瓯江大桥主桥箱梁挂篮施工技术交底(定稿)

两侧外模和内模系统均采用φ32mm的精轧螺纹钢锚固于已浇箱梁顶板和上前横梁上。挂篮底篮前悬吊的升降及标高调整、后悬吊及模板系统的升降及标高调整均采用螺栓千斤顶进行。

挂篮内、外模板系统均采用滑梁吊挂模板于挂篮上前横梁和已浇块段上。外模采用大块刚性钢模板,内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面板为竹胶板,龙骨为刚性桁架。内、外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成一体。

xx人民消防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新制挂篮由主桁、底篮、悬吊系统、后锚及行走系统、模板系统等部分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新制挂篮总体布置示意图

主桁为梯形桁架,由主梁、斜拉带、上弦杆、腹杆组成。

(1)主梁由2根H60型钢加工而成,长1320cm。

(2)斜拉带由24cm宽4cm厚钢板加工而成,端部扩大为34cm,且在两面各加焊2cm厚的钢板。钢板采用Q345钢。

(3)腹杆由2根[32型钢组成,长432cm,以受压为主。

(4)上弦杆承受拉力,是主桁的重要受力构件。上弦杆长500cm,由2根[32型钢及2块32×2cm钢板组合而成。

(5)主桁各构件之间均采用销子铰接连接,为保证挂篮拼装后受力良好,销孔应严格按照图纸加工,误差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6)为减少挂篮负荷后或行走状态的侧向变形,增加整体稳定性,挂篮两根主梁一道平联,两根上弦杆之间设两道平联,平联是由槽钢和角钢焊接而成的刚性桁架。

底篮由前后横梁和纵梁等组成。

(1)横梁:底篮前后横梁均为2根[40型钢,长1200cm。

(2)纵梁:底篮纵梁为桁架纵梁。上弦杆为I20a、下弦杆、竖杆及斜杆为2[8。纵梁高70cm,长700cm。在箱梁两个腹板底分别设4片,底板底设7片。

(1)上前横梁由两根H60型钢加工而成,长1200cm。

(2)吊带:吊带均为Q345钢。内侧前后吊带截面为16cm×4cm,外侧前后吊带、行走吊带截面为18cm×2cm。

(1)后锚由锚固梁、锚杆组成,上端通过锚固梁锚于主梁后支点前后,下端通过锚杆及连接器锚于竖向预应力筋或预埋筋上。一个挂篮共设后锚8根,在一片主梁后支点前后各设两根。

行走系统由内外导梁及其行走架、轨道、行走锚梁等组成。

(1)导梁:外导梁由2根H45型钢组成,内导梁由2根[40a型钢组成,导梁长1250cm。

(2)导梁行走架:导梁行走架通过吊杆悬挂于箱梁在顶板或翼缘板下,以滚动轴承为主要受力行走构件。导梁行走架仅用于挂篮行走,严禁用于砼浇筑。

(3)轨道:轨道由2根I28a型钢组成,两根主梁下各设一组,轨道下设型钢垫座以保证两片主桁处于水平同一高度。

(4)行走锚梁:行走锚梁由[20b型钢和滚动轴承组合而成,挂篮行走时在一片主梁后支点前后各设2根。

模板由内、外模组成,总重28t,内外模通过内外导梁悬挂于已浇块段顶板及前横梁。外模采用大块刚性钢模板,内模采用钢木组合模板,面板为竹胶板,龙骨为刚性桁架。内、外模板通过对拉螺栓连成一体。

4.4.1设计参数确定

·允许最大变形:20。

·混凝土自重:2.6T/m3。

·施工人员和材料等堆放荷载:1.5Kpa。

·胀模系数:1.05。

·振捣对水平模板产生的荷载:2Kpa。

·各种材料的设计控制值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Q235钢轴向应力为140MPa,弯曲应力145MPa,剪应力85MPa,节点孔壁承压应力为210MPa;Q345钢的轴向应力为200MPa;45号钢轴向应力为210MPa,弯曲应力220MPa,剪应力125MPa,节点销子的孔壁承压应力为255MPa。

根据箱梁截面的变化特征和块段长度的划分规律,取3m、4m、5m三种长度的特征块段3#、6#、11#块作为主要控制设计块段。挂篮控制计算主要分为3个工况进行:

⑴3#块施工时,主要控制计算底篮纵梁及后横梁最大挠度,后吊带及后锚带伸长量。

⑵6#、11#块施工时,计算主桁前端下挠、前上横梁跨中及吊带位置挠度、底篮纵梁及前下横梁最大挠度、前吊带伸长量、外导梁挠度。主要为控制计算主桁、前下横梁、前上横梁、外导梁。

4.4.3主要计算结果

(1)工况一验算结果:底篮纵梁最大变形为5mm;底篮后横梁最大变形为0.9mm;内箱吊带伸长量为0.77mm。

(2)工况二验算结果:底篮纵梁最大变形为4mm;底篮前横梁最大变形为0.8mm;前上横梁最大挠度为3mm;内侧前吊带伸长量为1.97mm。

(3)工况三验算结果:底篮纵梁最大变形为4mm;底篮前横梁最大变形为0.55mm;前上横梁最大挠度为7mm;内侧前吊带伸长量为1.32mm。

(4)挂篮前端最大沉降量16.02mm,小于规范要求的20mm,实际计算详见挂篮设计计算书。

5.挂篮拼装及加载试验

5.1.1挂篮拼装流程图

挂篮拼装前必须仔细阅读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并作好以下准备工作:

(1)待0#~2#块施工完毕并张拉且满足要求后,在箱梁两侧腹板顶面位置测量放样出行走轨道中心线;

(2)用砂浆调平行走轨道中心线,两侧行走轨道中心线调平层面高差不得超过5mm;

(3)待砂浆达到强度要求后铺设行走轨道。

(4)挂篮应进行使用前要进行仔细地检查各部件联接牢固情况,各接头焊缝有没有开裂,杆件是否会变形等现象,各连接配件是否齐全,尺寸是否按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1.3挂篮拼装要点

⑴挂篮的组件由运输船运输至墩位后由塔吊起至0#~2#块顶面进行组拼,挂篮的组拼由塔吊配合完成。

⑵挂篮结构的拼装顺序为:测量放样,轨道安装,主桁系统,悬吊系统,底篮系统,模板系统。

⑶在行走轨道上安装前支腿轨道,安装后行走轨道必须可靠锚固。

⑷菱形挂篮先安装菱形桁架,施加主梁后锚,注意菱形桁架的连接螺栓必须施拧紧密;安装菱形桁架立杆平联及下弦杆平联,然后安装上前横梁,为加强挂篮的整体性、牢固性,立杆平联应与菱形桁架立杆焊接,下弦杆平联及菱形桁架下弦杆平联应与主梁焊接,然后安装吊带。

⑸新制挂篮先安装主梁,施加主梁后锚,安装主梁平联,安装腹杆及斜拉带形成两个梯形架结构,再安装上弦杆及上弦杆平联,然后安装主桁前横梁,为加强挂篮的整体性、牢固性,主梁平联应与主梁焊接,上弦杆平联应与主桁架上弦杆焊接,然后安装吊带。

⑹底篮系统安装先将底蓝前后横梁安装好,然后进行逐片纵桁架片的拼装;

⑺内外模均利用已浇0#~2#块的内外模,通过内外模滑梁前移就位。

⑻挂篮结构按照先主体后局部,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拼装,拼装时应注意安全,尤其注意销子结构的安装,销子安装到位后必须立即施加保险限位装置,以免销子脱落。

挂篮加载试验详见《挂篮加载试验方案》

箱梁悬臂浇筑施工流程图

挂篮行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⑴、挂篮行走前,在已浇好箱梁块段箱梁两侧腹板顶面位置测量放样出行走轨道中心线,用C20级砂浆调平行走轨道中心线,两侧行走轨道中心线调平层面高差不得超过5mm,待砂浆达到强度要求后铺设行走轨道。

⑵、挂篮行走前,在主桁尾部放置一定重量的型钢作为配重。

⑶、放松底篮及模板系统锚固钢筋,使底篮及模板下降。

⑷、安装挂篮行走锚梁,拆除挂篮后锚系统。

⑸、采用葫芦挂在主梁上,利用葫芦使挂篮及外侧模板行走至下一定位处。

⑹、挂篮行走时,每片主桁用一个后锚梁作为保险装置,没行走1米转换一次保险装置的位置。

⑺、外侧模板在挂篮的牵引下,依靠滑梁向前移动。同时采用葫芦协助进行。

⑻、挂篮前移即将到位时,调整挂篮的轴线位置,挂篮到位后,调整挂篮的标高。

⑼、装设挂篮后锚、底篮及模板系统锚固钢筋,并将挂篮锚固。

⑽、调整外模板的轴线位置及标高,调整好后可立钢筋及相关预埋件。

⑾、挂篮行走时的注意事项:

①当挂兰行走前的准备工作完善后,再次检查行走轨道下的反压梁、螺栓及竖向预应力筋的锚固情况,确定无漏锚或锚固不紧;

②挂篮行走时,两只挂篮尽量做到同步进行,两只挂篮允许不对称距离之差为50cm;

③挂篮行走时必须有一人负责观察行走的同步情况,两人负责察看挂篮行走后锚梁情况,两人负责观察外侧模滑轮小车运行状况;

④在挂篮行过程中若发现挂篮行走后锚梁行走受碍,应立刻停止行走,先通过千斤顶和后锚杆将后锚力进行转换后再将挂篮行走后锚梁调正继续行走,严禁在未转换后锚力的情况下硬性敲打挂篮行走后锚梁以调整位置;

⑤.挂篮行走到位后,应立刻将后锚杆、后横梁上、箱内及箱顶吊带锚上。

底模采用大块钢模直接铺于底篮上,因采用侧包底形式,所以要严格控制底板的平面几何尺寸。

外侧模板利用已浇0#~2#块的外模,通过滑梁前移就位。支承模板及骨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后端利用滑轮小车悬吊于已浇箱梁翼板;浇筑砼时设置锚杆替代滑轮小车锚于已浇箱梁翼板。挂篮前移时,外模滑梁及外模随同前移。外侧模前移注意事项:

①.在行走前应对滑轮小车锚筋进行张拉,使滑轮小车支撑架顶紧箱梁翼缘板;

②.如在滑梁前移过程中滑轮小车受碍,应立即停止挂篮的行走并对滑轮小车进行校正。

内模板利用已浇0#~2#块的内模,通过滑梁前移就位。支承模板及骨架的滑梁前端悬吊于主桁,后端悬吊于前段已浇箱梁顶板。挂篮前移时,内模滑梁随同前移,挂篮就位后,且底板及腹板钢筋绑扎完毕,再用葫芦将内模牵引前移就位。腹板部分内模腹板高度变化采用拆除一定高度模板的方式来实现,内外模采用对拉螺杆连接。

根据箱梁腹板浇筑高度,分块分次立模。

6.4钢筋绑扎及竖向预应力筋安装

挂篮前移就位并模板调整完成后,可进行钢筋的绑扎。钢筋采用后场下料,现场绑扎的施工方法。

在挂篮、底模板及外模板复测调整完成后,可进行底板底层钢筋的绑扎,绑扎完成后安装底板预应力束管道,接着绑扎底板上层钢筋及定位筋。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锥形、抗老化性能好、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工程塑料,保护层垫块按4个/m2布设,保护层垫块设在纵横钢筋交叉点处,要求该钢筋交点处点焊。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接着绑扎腹板钢筋,同时穿插安装腹板的竖向预应力束管道及竖向预应力筋,竖向预应力筋管道采用塑料波纹管,相邻两根波纹管的下端通过连通管连接成U型,并在相互连通的竖向预应力筋的顶面用红油漆作上标记。如下图:

腹板钢筋绑扎及竖向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将内模前移就位并进行复测调整内模。内模就位应注意保证箱梁内侧砼净保护层厚不小于3cm,不得在结构钢筋上焊接钢筋头来支撑或固定内模。内外模采用对拉螺杆进行连接,拉杆外必须套PVC管,内模全部安调完成,绑扎箱梁顶板下层钢筋,安装纵向、横向预应力管道及横向预应力筋,最后绑扎箱梁顶板及翼板顶层钢筋。

钢筋绑扎安装注意事项:

①钢筋骨架制作前,应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②钢筋下料前,核对半成品钢筋的型号、规格、直径、长度和数量,如有错漏,及时纠正、增补,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并进行标识;

③钢筋下料尺寸应考虑安装误差,确保箱梁净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箱梁内、外倒角钢筋不小于30mm,其余不小于40mm;

④如钢筋绑扎时和预应力管道发生冲突,应适当移动钢筋位置以避让预应力管道;

⑤钢筋绑扎前,根据情况适当设置支撑钢筋,形成支撑骨架后再进行绑扎,钢筋骨架主筋的接长采用闪光对焊,现场接长采用绑扎接头;

⑥考虑到齿板预应力穿束及张拉需要,拟采取在箱梁5号块顶板上预留孔,预留孔尺寸约为120×80cm,设置在箱梁顶板的后部中间。且在该部位加设钢筋网予以加强;

预应力管道安装注意事项:

①竖向预应力筋先按设计位置放好,然后1m间距进行定位,下端螺帽与锚垫板要求可靠焊接固定,相邻两根竖向预应力筋的下锚垫板须通过连通管连接成U型,连接必须牢固;上锚垫板处就采用海绵堵住压浆孔,并在锚垫板与锚盒之间一层海面,防止灰浆堵塞管道;

②顶板横向预应力管道锚固端出气管应采用材质较硬的塑料管要求插入波纹管15cm以上,并用海堵塞好波纹管端口,然后用胶布缠裹严密;张拉端锚垫板处应采用海绵堵住压浆孔,并在锚垫板与锚盒之间垫一层海面,防止灰浆堵塞管道;

③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满足张拉要求,预应力筋的切割采和砂轮机;

④确保管道线型的准确波纹管埋设位置准确,并要保护好,防止电焊火花烧伤,预应力管道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的间距设置定位筋,直线段定位筋间距不大于100CM,弯曲段定位筋间距不大于50CM;

⑤当管道与箱梁钢筋发生冲突时合肥市大道施工组织设计,应首先考虑预应力管道位置的准确;

⑥预应力管道安装好后,及时检查管道是否有破损,及时修补;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护,不得随意在管道上踩动,导致管道变形坏其线型;

⑦张拉端的锚垫板安装要注意平面角度的控制,张拉端的锚垫板平面与不定期道必须垂直,连接处必须顺直;波纹管与锚垫板接头处用胶布缠裹严密,确保不漏浆;

⑧所有预应力的锚下螺旋钢筋必须安装规范,螺旋钢筋必须紧贴锚垫板安装,并要求固定牢靠。

⑨腹板预应力管道安装完成后,在砼浇筑施工前应穿上撑管,防止漏浆堵塞管道。

箱梁块段施工预埋件主要有箱梁通气孔、泄水孔、吊杆孔、防撞栏钢筋、箱梁中心测量控制点、通信管线预埋钢板及挂篮施工所需的后锚吊带孔和吊杆孔。

(1)箱梁通气孔和桥面泄水孔,这两种孔均采用PVC管预埋;

(2)防撞栏杆预埋筋(外侧为墙式护栏矿山井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侧位波形护栏);

(3)0#块中心测量控制点(按照测量组要求预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