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1#斜井小里程塌方段施工技术交底书

如意1#斜井小里程塌方段施工技术交底书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71.89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如意1#斜井小里程塌方段施工技术交底书

塌方段开挖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塌方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开挖,每循环进尺不超过1榀拱架间距,原围岩开挖采用弱爆破开挖,每循环进尺不超过1榀拱架间距,由1号斜井小里程向进口方向单向掘进。

2.9.1临时支护参数

临时钢架采用I20a工字钢,每榀钢架间距与主洞身钢架一致,且与洞身钢架以螺栓连接(接头处加设3mm厚橡胶垫片),洞身钢架架设后在相应位置焊接预埋钢板并预置螺栓,以便临时钢架连接,连接钢板接头处焊缝高度不小于6mm;相邻钢架采用Φ22钢筋连接,环向间距1.0m,斜向内侧布置,并与钢架内侧翼缘焊接;每台阶两侧拱脚锁脚钢管采用4根Φ42无缝钢管,壁厚3.5mm,L=3.5m;采用C25喷射混凝土,临时封底厚20cm,钢架与初喷混凝土间要求密切接触。

2)施作①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先初喷厚4cm的混凝土,再铺设钢筋网片,然后人工架立型钢钢架。钢架设锁脚锚管,锁脚锚管设置于台阶钢架拱(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45°打入杭瑞高速贵州省毕节至都名桥涵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并于钢架牢固焊接。拱脚采用钢垫板(规格为280mm×280mm×16mm)。同时,为保证拱脚基础牢固,防止拱顶下沉量过大,对拱脚位置采用槽钢或木板支垫。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工序横断面示意图

3)打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底部架立临时仰拱(I20a临时钢架),喷射20cm混凝土封闭。开挖过程中,根据施工时围岩的地质情况及监控量测资料调整支护结构形式,必要时加设中间竖撑(采用I20a工字钢),使围岩支护得到有利的保护和加强。

1)在滞后①部5~10m距离后,先拆除①部1榀I20a临时钢架,再人工配合机械开挖②部。开挖进尺为1榀钢拱架间距。

2)导坑周边部分初喷厚4cm混凝土。

3)铺设钢筋网片,架立型钢钢架,打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到设计厚度。

4)架立临时仰拱(I20a临时钢架),打设锁脚锚管,封闭临时仰拱。

1)在滞后于②部5~10m距离后,开挖③部,同时错开2m开挖④部两侧边墙,以便施作钢架,每循环开挖进尺保持在0.5m。开挖边墙时,在拱脚处向开挖轮廓线外开挖30×30×30cm的扩大拱脚。扩大拱脚采用C25喷射混凝土。

2)施作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

1)开挖④部其余仰拱部位,每次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3m。

2)及时施作仰拱部位初期支护并封闭成环。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0m。

1)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拆除②部临时仰拱。

2)浇筑Ⅳ部仰拱及Ⅴ部仰拱填充(仰拱与仰拱填充分开施作)。

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Ⅵ部拱墙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

(2)施工过程中技术员跟班作业,加强对洞内及地表的监控量测,及时收集数据某高层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做好信息反馈,当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3)针对隧道防坍体处理时必须注意拱脚的排水,施工过程中若因水大而造成涌泥、涌水情况,停止坍塌体施工,先进行止水处理。

(4)若开挖时坍塌体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疏散人员和转移施工机械,同时准备道木、方木、钢筋网片、型钢等用以加固、支撑的材料。待塌方趋向稳定时,及时用网片、方木等封堵塌方孔洞,然后喷浆封闭塌方面,最后打导管注浆填充、加固塌方地层,待坍塌体表层稳定后方可再各前开挖。

(5)严格施工程序与施工工序,严禁超挖现象。在开挖、支护、喷浆等作业时,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进行,严禁私自改动作业流程与作业内容,初喷拱架要垂直,钢拱架脚必须立于坚实的基础上,严禁拱架立于虚碴之上。

(6)预防为主,配备抢险物质,专物专用,发生险情及时消除。在进入洞内一定的深度或跟据掌子面的土质情况,及时的配备抢险物质,并设专人负责,专物专用,一切个人或班组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对抢险物质挪作它用。

(7)施工过程中禁止偷工减料或减少施工程序,拱架间距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锚杆及超前小导管长度尺寸应复合设计要求,注浆必须饱满。

(8)开挖中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既有路基加固施工方案,禁止欠挖、过量超挖。

(9)贯彻落实点名交班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参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去除麻痹大意思想,在每天工作之前,各工班组班长及工班负责人要对所在班组所施工的内容进行班前点名,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提醒、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下班时执行交接班制度,向下一班负责人员交待下步作业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处理的方法等,并一一做好记录。对发现的每一处安全隐患要坚决以予消除不留后患,安质人员要随时掌握各工作面的作业情况、地质情况,预计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清除。

此交底中遗漏未交到的事宜,按有关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执行,技术参数及计价均以黄韩侯施隧102图及四方会议纪要为依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