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综合交底纪要-模板、钢筋、砼

工程综合交底纪要-模板、钢筋、砼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83.46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工程综合交底纪要-模板、钢筋、砼

1、支撑系统使用的材料应经验收合格。

2、支、拆模板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必须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4、模板上堆斜和施工设备要合理分散堆放,不要造成成荷载过多集中。

DB51T 5068-2018 四川省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性检测鉴定标准.pdf5、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6、浇筑砼时,模板的垂直下方严禁站人。

7、模板及支架的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米

8、模板存放选择较平整的场地,防止倾倒伤人,堆放确保整齐有序。

9、模板拆除必须先报批,拆除方法应正确,严禁野蛮施工。模板拆除必须按规定设置警戒区,必须有专人指挥。

遇六级以上的大风雨,应暂停室外的高空作业,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略干不滑时再进行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严禁酒后进行作业;作业完毕后,必须做到工完场清;加强沟通,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1.1材料计划组织,进场检验。

1.2熟悉图,搞好图纸会审。

1.3施工机具组织进场,到位安装。

1.4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安全交底。

2.1一般梁板混凝土浇筑

2.1.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1.2混凝土配合比、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要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

2.1.3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cm,如超过2m必须采取措施。

2.1.4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2.1.5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5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2.1.6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2.1.7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初凝时间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2.1.8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2.1.9梁的施工缝宜留置于相邻两承台中间的1/3范围内,并用模板与水平挡好,留成直槎(企口)。继续施工时,接缝处混凝土应先凿去浮浆,用水湿润并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才继续浇筑混凝土。

2.1.10桩基承台梁混凝土浇筑

2.1.10.1承台梁浇混凝土时,应按顺序直接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如留缝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处理。若使用吊斗直接卸入模时其吊斗出料口距操作面高度,以300~400mm为宜,并不得集中一处倾倒。

2.1.10.2振捣时应沿承台梁浇筑的顺序方向采用斜向振捣法,振动棒与水平倾角约60度左右,棒头朝前进方向,棒间距以500mm为宜,要防止漏振,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冒气泡为宜,混凝土表面应随振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2.2柱、墙混凝土浇筑

2.2.1墙、柱浇筑前,或新浇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2.2.2柱墙混凝土应分层浇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循环推进,连续进行,并应控制好混凝土浇筑的延续时间。

2.2.3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2.2.4构造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2.2.5施工缝设置:墙体宜设在门窗洞口过梁跨度1/3范围内。墙体其他部位的垂直缝留设应由施工方案确定。柱子水平缝留置于主梁下面、吊车梁牛腿下面/吊车梁上面/无梁楼板的柱帽下面。

2.2.6柱、板混凝土浇筑

2.2.6.1肋形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先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楼板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

2.2.6.2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设板底下20~30mm处。第一层下料慢些,使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使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筋及埋件。

2.2.6.3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笄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控制混凝土板厚度。振捣完毕,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

2.2.6.4在浇筑与柱、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2.2.6.5施工缝设置:宜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次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的施工缝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双向受力板、厚大结构、拱、薄壳、水池、多层刚架等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位置按设计要求留置、

2.2.6.6施工缝宜用木板、钢丝网挡牢。

2.2.6.7施工缝处顺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才允许继续浇筑。

2.2.6.8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薄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浇一层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5~10mm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

2.2.6.9浇筑梁柱接头前应按柱子的施工缝处理。

2.3.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木磨板)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3.2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成。

2.3.3施工缝位置,根据结构情况可留设于楼梯平台板跨中或楼梯段1/3范围内。

2.3.4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浇筑。

2.3.4.1应连续施工,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2.3.4.2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0mm。

2.3.4.3由于轻骨料容量轻,容易造成砂浆下沉,轻骨料上浮,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要快插慢拨,震点要适当加密,公布均匀,其振捣间距不大于振荡棒作用半径的一倍,振动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分层离析。

2.3.4.4施工缝设在内外墙交接处,用钢丝网或木板挡牢。

2.3.4.5要做好楼板混凝土的二次抹面工作。

2.3.5混凝土的养护。

2.3.5.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3.5.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小于7天,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

2.3.5.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

2.3.5.4大面积结构如地坪、楼板、屋面等可蓄水养护,贮水池一类工程,可在拆除内模板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注水养护。

2.3.5.5可喷晒养护剂,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分蒸发,达到养护的目的。

2.3.5.6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其四周应压至严密,并应保持薄膜内有凝结水。

北京某二期A、B、C楼施工组织设计2.3.5.7养护用水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

每次砼施工时应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及时留置砼试块(标养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抗渗试块、拆模试块),并应按长沙市建设部门的相关要求进行留置和养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交底:

1.用泵车浇捣混凝土时,指挥人员应与泵车驾驶员密切配合,当泵车送料管放下时,操作人员应主动避让,并应站立稳当,防止料管碰人,造成人员跌倒或跌落。

2.使用振动器前应仔细检查电源电压、漏电保护器的电源线路是否良好,电源中间不得有接头,机械运转正常无异响。振动器移动时,不得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它锐利物上拖拉,防止割破和拉断电线,造成人员伤亡。

3.操作人员作业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4.夜间施工时,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专职安全人员必须不间断检查防护设施、设备的完好性。

地下室及北裙房主体砌体施工方案6.合理组织安排劳动力。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产生疲劳作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