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安全技术交底4.9.5调整轨道中线
通过双头扳手调整螺杆调节器滑板螺栓调整中线偏量,中线允许偏差控制在0.7mm之内。
精调后轻纺针织城发展有限公司二期厂房轻钢屋面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锁定排架间纵向连接鱼尾板。用水钻每隔3根轨枕打眼并用植筋胶锚固ф16钢筋,钢筋与轨枕桁架钢筋进行焊接以防止浇筑过程中轨排位移。
如果排架放置时间较长(超过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需对轨道重新进行精调。
4.11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4.11.1混凝土浇筑作业在晚上进行,由于白天温度变化过大,导致钢轨因温度变化而收缩,影响轨道几何型位。混凝土输到施工现场,试验员必须在现场对混凝土的塌落度、入模温度、含气量进行测试,符合要求后方可利用泵车泵送至桥面,人工配合进行浇筑。
4.11.2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道床板表面设置外向0.7%的单面坡。道床顶面标高以工具轨轨底标高为准,线路内侧道床板顶面距轨底104mm,线路外侧道床板顶面距轨底114mm,收面时利用做好标记的尺杆为准,收面工严格按照尺杆进行收面。收面分5次进行,在混凝土入模振捣后即可用木抹完成粗平(第1、2次),3小时左右后再用钢抹抹平(第3次),本地区空气干燥、蒸发量大,需在第3次收面前喷洒减蒸剂,喷洒要均匀。在第3次收面后约30分钟后进行第4次的收面,约90分钟后进行第5次的收面、压光(以上收面间隔时间随着环境温度变化会有较小的波动,现场在气温骤变时通过试验得出具体结论),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抹面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钢轨下方、轨枕四周等部位的收面,并及时对钢轨、轨枕和扣件表面清理,防止污染。
4.11.3道床板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喷洒养护剂养护3天,同时采用“一布一膜一布”覆盖,即覆盖土工布+塑料膜+棉篷布,并搭设遮阳棚遮阳,第4~28天采用洒水湿润养护,覆盖“一布一膜一布”。
4.11.4混凝土初凝(用手指压钢轨底下混凝土表面无明显痕迹,大约为混凝土浇筑完成5小时10分钟)以后,派专人对轨排框架的支脚螺杆放松1/2圈、扣件、夹板松开,使钢轨处于放松状态,以便释放轨道在施工过程中由温度和徐变引起的应力变形。混凝土终凝后拆除螺杆调节器。
待混凝土终凝以后,重新利用液压扳手上紧扣件,利用轨道测量仪对轨道几何形态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传输至电脑,分析浇筑前后的数据变化,并对数据进行存档。
4.13拆模及填塞螺杆孔
4.13.1道床板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先将纵向模板连接和横向模板连接以及与其它连接件松开,然后轻敲模板,至模板松动后,利用模板专用炮车倒运至下一循环,进行清理。模板逐块拆除、清洗、涂刷隔离剂。拆除时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道床板混凝土外观的损坏。模板在拆除、运输、清理和存放过程中避免野蛮施工,造成模板的变形或损坏等现象;
4.13.2工后数据采集完毕后,松开单元轨的全部扣件,并进行清理。钢轨清理完毕后人工将钢轨抬至钢轨运输小车上运至下一循环进行施工。
将螺杆孔洞内的塑料套管清除干净,保证孔洞内无积水、杂物等。人工用支座灌浆料将螺杆孔进行封堵密实,并将表面抹平。
4.15树脂嵌缝胶及聚乙烯泡沫板填缝
每隔19.5m下部安装30mm厚聚乙烯泡沫板,上部填充锯齿形聚乙烯泡沫板并以树脂嵌缝胶封闭。每隔3.9m小单元板假缝宽10mm,深65mm,下部45mm采用聚乙烯泡沫板填充,上部及两侧采用树脂嵌缝胶封闭。
4.16.1待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后(同条件试验确定),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模。
4.16.2模板在拆除过程中不得生搬硬撬野蛮施工。
4.16.3模板拆除完之后,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施工机具及模板等碰撞损坏成品道床板。
4.16.4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成品保护意识,防止损坏道床板外观。
根据施工组织、机械设备和工期要求配备施工人员。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需经过培训上岗,在架子队长的组织安排下从事现场的各项工作,各工种互相协调,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负责整个作业面的安排与协调工
负责先导段内业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负责无砟轨道施工现场材料采购、验收供应等
负责施工放样与轨道精调
负责配合比检测、材料检验等
汽车吊司机1人、指挥1人、配合2人
加工4人、运输2人、安装12人
轨排拼装、拆除及倒运工
指挥1、就位、粗调9人、
倒运模板4人、安装11人
振捣11人、收面12人
6质量控制要点及检验标准
CRTSⅠ双块式无砟道床混凝土道床板符合《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6.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6.2.1施工前根据质量控制需要设置检测机构,并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轨道几何形位检测时使用的全站仪及轨检小车必须在校验期内,在每班工作之前,要进行仪器的各项常规检查,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规范操作。
6.2.2扣件安装时必须检查安装是否到位,液压扳手的扭矩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扭矩值。
6.2.4设站时应相应提高测量标准,每站调整的有效长度缩短,调整完毕后,仔细检查固定设施。为保证测量精度和相互校核,上一循环的最后一组钢轨不拆除,与下一循环的轨道排架顺联和固定。
6.2.5精调轨道完成之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道放置超过12个小时或环境温度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必须重新调整。
6.2.6混凝土在振捣时避免振捣棒触碰轨排与螺杆调节器,插点布置应均匀,加强轨枕底部位置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避免漏振和欠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必须设专人对轨排的几何状态的变化和绝缘卡有无脱落进行检查。收面时注意轨底及排架收面到位,并严格按照规范3mm/1的标准进行道床板收面。
6.2.7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对支脚螺栓、扣件、鱼尾板拧松,分散钢轨应力,避免裂纹。
6.2.8混凝土道床板表面收面分三次收面。第三次收面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抹面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润面。
6.2.9对所用的钢轨及时进行清理;对扣件、承轨台、轨道几何测量仪与轨顶接触的轮迹经常进行清理。
6.2.10加强道床板混凝土的养护与成品保护工作。
6.3.1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400m3为一批,当不足400m3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每批抽样检验1组。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颗粒级配。
混凝土在拌制前,试验员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并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当遇到雨天,应增加含水率的检测次数,每工作班检查不少于一次。
混凝土检测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试件。模板在拆除后,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密实、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露筋、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缺棱掉角的缺陷。
坍落度与含气量检测在每拌制50m3混凝土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少于一次。
6.3.2检查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模板及支架安装必须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模板平面位置及顶面高程,使用测量仪器逐标记点检查;检查模板安装的稳固性,应满足振捣时不会影响模板的稳固。
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道床板外观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数量
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
6.3.3检查项目主要是钢筋原材料、加工、安装数量、间距、绑扎质量、保护层厚度。钢筋进场时,必须对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
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按一批计。每批抽检以一次。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强度不能低于道床板混凝土强度。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6.3.4工具轨采用新购60型钢轨,钢轨进场后分层堆码整齐。
6.3.5扣件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出场合格证。
6.3.6轨排支撑螺杆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材料质量及结构应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支撑架应架设牢固,并于钢轨垂直,间距及安置应便于调整、拆卸和混凝土浇筑。
6.3.7双块式轨枕以堆垛的形式从轨枕厂运送到现场,存放不超过5层,每层5根轨枕,层间及每垛下部需要放置10cm×10cm的垫木。轨枕运输到施工现场后,在轨枕卸车前,由质检人员检验轨枕外观质量和查阅质量证明文件,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包括:表面损坏情况、混凝土表面裂缝、钢筋变形、桁架钢筋突出长度。
轨道几何形位检查验收标准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2mm/测点间距8a(m)
2mm/测点间距8a(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包括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
6.3.8施工所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效验,确保计量检测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
7.1.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止坠物伤人,严禁穿拖鞋进入施工场地。
7.1.2施工用电安全是安全控制的重点之一,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与“三相五线”制,必须确保线路无破损,横越桥面的电线必须穿硬质保护套管,严禁使用花线、明插座,严禁线路在钢筋上缠绕。施工用电设专人检查防护,电线外皮不能破损,并安装漏电保护器,电工必须持作业许可证上岗。
7.1.3装卸轨枕时地面应平整、坚实、防止轨枕倾倒。
7.1.4定期对吊装设备及起道器进行检查,倒运、吊装模板、排架时,必须提前检查吊装设备是否完好,安放时需平稳缓慢放置,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
7.1.5吊装作业时设专人进行指挥吊装设备。
7.1.6夜间施工时保证足够的夜间照明设施,且要齐全可靠,满足施工及安全的需要。
7.1.8焊接综合接地时,防止焊渣掉入中间隔离层上GB/T 7092-2021 半导体集成电路外形尺寸.pdf,损坏土工布或引起火灾。
7.2.1收集的各种废弃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或统一运输到指定的弃渣场,避免洒落在桥下污染周边环境。
7.2.2施工用水必须规范,特别在养护混凝土的过程中,避免施工用水污染环境。
7.2.3无砟轨道施工机械在施工或修理过程中必须加强油料管理,避免洒落,污染,且应进行必要的回收处理。
7.2.3运输混凝土的施工便道注意洒水,避免扬尘。
7.2.4做好现场文明施工,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将环水保、文物保护及土地复垦措施落实到施工全过程。做到现场布局合理,施工组织有序,材料堆码整齐,设备停放有序,标识标志醒目,环境整洁干净,实现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创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文明工地,争创省(部)级文明工地。
8.2、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文明施工管理机构,健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和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贯彻执行《铁道部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通知》(铁劳〔1996〕85号)要求,在施工生产和生活活动中YBT 4019-2020 轻烧氧化镁化学活性测定方法.pdf,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教育,做到管理程序化,作业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