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遵义中路抗滑桩技术交底每立方米砼的水泥用量,一般不小于350kg,掺有适宜数量的减水剂时,可不少于300kg。
首批灌注砼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灌注桩全部砼灌注完成时间,当砼数量较大,灌注需要时间较长时,可通过试验在首批砼中掺入缓凝剂,以延迟其凝结时间。
在灌注砼过程中应经常测量检测砼面高程和埋管深度,及时上拔导管(2m≤H埋≤6m),当砼面高出设计桩顶标高高度1.0m时终止灌注水下砼。清除桩顶浮浆CNAS-GI009:2021 轨道交通车辆独立安全评估领域检验机构认可指南.pdf,便于桩头凿除。
(6)灌注水下砼的技术要求
①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置(≥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
②砼拌和物运至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等,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第二次拌和,二次拌和后仍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
③首批砼拌和物下落后,砼应连续灌注;
④在灌注过程中,注意保持孔内水压;
⑤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⑥在灌注过程中,由专人测探桩孔内砼的位置,并做好记录,及时地调整导管埋深;
⑦当砼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⑧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一定高度,一般为0.5~1.0m,以保证砼强度,多余部分接桩前必须凿除,残余桩头无松散层;
⑨在灌注过程中,应将孔内溢出的水或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及河流。
①首批砼灌注后导管进水时,应将灌注的砼拌合物取出,再改正操作方法,重新进行灌注;
②在砼处于井孔水面以下不很深的情况下导管进水时,可采用隔水底塞的方法DB13/T 5213-2020 质量诊所管理规范.pdf,并外加一定压力重新插入导管,恢复灌注;
③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导管堵塞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
④灌注开始不久发生故障,用前述方法无效时,应及时将导管拔出,将已灌注的砼清除,将钢筋骨架抽出,然后重新清孔,吊装钢筋骨架和灌注砼;
⑤按上述方法处理达不到要求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砼浇筑至桩顶以后,应立即将表面已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泥浆等清除干净并及时将上部结构需插入桩内的锚固钢筋按设计位置放入砼桩身中,
2)钢筋制作、安装质量检查
钢筋笼制作必须按设计要求加工GBT 1226-2017标准下载,钢筋笼的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直径、长度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制作允许偏差见下表。
钢筋成形和安装允许偏差
实际浇筑砼量严禁小于设计体积,砼配合比必须经试验确定后,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桩身、护壁砼制备试件,每根桩现场取样1组试件,且每个浇筑台班不得少于1组,每组3件,做抗压强度试验,桩顶顶标高及浮浆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桩顶凿除预留部分后无残余松散及薄弱砼层 ,桩身无破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