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50米跨预制混凝土连续箱梁安装技术、安全交底(混凝土浇筑及体内索张拉部分)5.5、湿接缝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湿接缝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考虑湿接缝强度对梁段拼装进度影响较大,可适当加入早强剂以提高其早期强度。湿接缝混凝土由水上搅拌船拌制,用起重船起吊料斗至桥面浇筑。采用两台φ50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要确保不漏振、不欠振、振捣密实。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避免碰触模板。浇注完毕后注意覆盖土工布并进行洒水养护。5.5.1 湿接缝的施工步骤1、湿接缝两端的箱梁的几何空间位置调整至目标几何位置并由相应的固定系统固定;2、从缝口两侧箱梁的翼缘板处起吊湿接缝外模板系统;3、安装预应力波纹管并用防水胶带缠绕严密;4、安装内模系统并利用其夹具将内外模与两端的箱梁固定;5、浇筑湿接缝混凝土,人工振捣密实;6、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跨中体外预应力束;7、外模板系统及操作平台拆除后,由置于梁上的卷扬机起吊下落至驳船上,内模则由人工拆除后从人孔运出。
6、箱梁预应力施工崇启大桥A2标50米跨连续箱梁桥共20联,每联6跨采用短线法节段预制、架桥机逐孔拼装工艺,其中每联安装工艺相同,以一联为例阐述节段拼装的预应力施工工艺。箱梁安装预应力施工主要包括:临时预应力施工、体外预应力施工、体内预应力施工。临时预应力主要有:托架安装临时锚固预应力、中墩墩顶块临时锚固预应力、节段间临时预应。托架临时锚固预应力筋采用930MPa精轧螺纹钢筋,通过在墩南、北侧对拉实现对托架的锚固。托架每个上支点布置为6根,下支点布置为4根,共20根。每根张拉控制力为635KN,以张拉控制力控制,张拉采用两台精轧螺纹钢筋专用千斤顶YC100A对称张拉Ф32精轧螺纹钢筋,完成后卸顶。A类梁临时锚固预应力共有4束U形12Фj15.2预应力钢绞线,其布置见设计变更,控制张拉应力为0.72fpk=1339.2MPa, 控制张拉力为2250KN,该预应力在梁段体系转系时须进行拆除,故不进行灌浆处理。节段间临时预应力采用JL32精轧螺纹钢,屈服强度为930MPa,张拉控制力为635KN,齿坎锚固采用M32高强螺栓10.9级,张拉力为450KN。
6.1、预应力材料验收与检验预应力筋进场时分批验收。验收时,除对其质量证明书、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查外,还进行下列检验:⑴ 钢绞线检查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并从每盘所选的钢绞线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根试样进行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和力学性能试验。如每批少于3盘,则逐盘取样进行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则不合格盘报废,并再从该批示试验过的钢绞线中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的复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绞线为不合格。⑵ 精轧螺纹钢筋进行分批检查,每批重量不大于100t,对表面质量逐根目视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一项不合格,则另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全部各项试验,如仍有一根试件不合格,则批钢筋为不合格。拉伸试验的试件,不允许进行任何加工。
6.1、预应力筋验收与检验锚具进场时,除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检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必须进行以下检验:⑴ 外观检查: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如有一套表面有裂纹或超过产品标准及设计图纸规定尺寸的允许偏差,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检查,如仍有一套不符合要求,则逐套检查,合格者方可使用;⑵ 硬度检验: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5套,对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做硬度试验,多孔夹片锚具的夹片,每套至少抽取5片。每个零件测试3点,其硬度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如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零件不合格,则逐个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⑶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当质量证明书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时经上述两项试验合格后,从同批中抽取6套(夹个或连接器)组成3个预应力锚具组装件,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夹具或连接器)重做试验,如仍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锚具(夹具或连接器)为不合格品。⑷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验收批的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具每个验收批不超过1000套;连接器每个验收批不超过500套。
6.1、预应力筋验收与检验张拉机设备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定期维护和校验。在进场时进行检查和校验。对长期不使用的张拉机具设备,在使用前进行全面校验,使用期间的校验期限视机具设备的情况确定,当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或检修以后重新进行校验。
6.2、预应力试验在进行纵向预应力施工前,须完成梁段接合面密封性实验、真空辅助压浆实验、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测定实验、灌浆浆液配合比实验。 6.2.1 梁段接合面密封性实验梁段接合面密封密性实验目的在于检测真空压力机性能及接头面密封性能能否达到要求;具体实验将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实验并出具正式测试成果报告。6.2.2 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性实验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实验目的在于检测压浆工艺及浆体能否满足施工要求;具体实验在现场,由我部操作人员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提交正式测试成果报告。
6.2.3、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测定实验锚圈口孔及孔道摩阻损失对作用于梁段的有效预应力存在影响,根据设计图纸总说明,须对实际值进行实测,并与设计取值相比较,以此对张拉控制力进行适当的调整。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测定主要对象为体外束和纵向体内束,该项实验将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实验并出具正式测试成果报告。6.2.4、水泥浆液配合比试配真空压浆浆体与普通压浆浆体相比,在配制时遵循以下原则:(1)要求能改善浆体的性质,降低水灰比,减少孔隙、泌水、消除离析现象。(2)除低硬化浆体的孔隙率,获得较好的灌浆质量,保证耐久性。(3)减少和补偿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收缩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4)最终配合比以报经监理工程师、中心实验室审批后的为准。6.2、预应力试验
6.2.2、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性试验1、主要设备真空辅助压浆主要设备主要有:灰浆搅拌机、压浆泵、真空泵、高压管、ZKGJ 真空压浆组件、各种接头阀门、浆桶等。2、灌浆材料为保证梁体的耐久性,管道压浆采用高性能无收缩灌浆剂,技术性能指标满足下列要求:抗压强度大于45MPa,抗折强度大于10MPa;凝结时间:初凝大于4h,终凝小于12h;静置条件泌水率:3h小于2%,24h为0;压力泌水指标:0.14MPa下,最大泌水率不大于2.5%;流动度:出机流动度18±2s;浆体自由膨胀率小于10%;24h内最大自由收缩率不大于1.5%;充盈度:无肉眼可见水囊,无直径大于3mm的气囊。
6.2.2、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性试验(1) 准备工作①张拉施工完成后,要切除外露的钢绞线(注意钢绞线的外露量 ≤ 30mm ,进行封锚;②在压浆施工前将锚垫板表面清理,保证平整,在保护罩底面与橡胶密封圈表面均涂一层玻璃胶,装上橡胶密封圈,将保护罩与锚垫板上的安装孔对正,用螺栓拧紧;③清理锚垫板上的压浆孔,保证压浆通道通畅;④确认浆体配方;⑤检查材料、设备、附件的型号或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⑥按设备原理图进行各单元体的密封连接,确保密封罩、管路各接头的密封性良好;(2) 试抽真空关闭阀门观察真空压力表的读数,应能达到负压力 0.07 ~ 0.1MPa 。当孔道内的真空度保持稳定时(真空度越高越好),停泵 1min ,若压力降低小于 0.02MPa 即可认为孔道能基本达到并维持真空。如未能满足此数据则表示孔道未能完全密封,需在压浆前进行检查及更正工作。
④启动灌浆泵,开始灌浆。灌浆时按先下后上的顺序压浆(真空泵仍保持连续作业),即由一端压入灌浆剂,待抽真空端的透明网纹管中有浆体经过时,关闭空气滤清器前端的阀门,稍候打开排气阀直至水泥浆顺畅流出。当另一端溢出的稀浆变浓(与灌入的浆体相同时)之后,封闭出浆口,继续压浆使压力达到0.5~0.6MPa,持压2min且无漏浆情况时,关闭进浆阀门卸下输浆胶管。⑤浆体初凝后(约5h,具体时间根据气温由试验确定),拆卸并清理安装在压浆端及出浆端的球阀,彻底冲洗压浆设备及工具。
6.3.2、竖向预应力施工竖向预应力设置在端横梁,采用930MPa精轧螺纹钢筋,采用一端张拉,一端锚固的张拉形式,拉控制应力为0.9fpk=837Mpa,锚下控制张力为672.8 KN,张拉时以张拉吨位控制,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复张拉在体外束张拉前进行,复张后进行管道灌浆,利用出浆口进行补浆。竖向预应力在二次浇筑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张拉,张拉采用精轧螺纹钢筋专用千斤顶YC100A张拉Ф32精轧螺纹钢筋,完成后卸顶。注意事项:1)用于张拉锚固的精轧螺纹钢筋在使用过程中严禁电焊损伤;2) 采用张拉控制力进行张拉控制;
6.3.3、纵向预应力施工(1)钢绞线下料钢绞线进场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对其强度、延伸量、弹性模量及外型尺寸进行检查、测试,合格后才能使用。预应力钢绞线下料、编束、安装等遵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领取钢绞线按试验报告单逐盘对号领料,钢绞线在放盘框中进行放盘,放盘过程中的钢绞线需细致检查外观,发现劈裂重皮、小刺、折弯、油污等需进行处理。钢绞线按设计要求的长度(根据施工实际要求来确定张拉工作长度)进行下料,下料采用钢卷尺精确测量、砂轮切割机切割,严谨采用电弧切割。下料时钢绞线下方铺设一层彩条布,防止钢绞线受污染。同一编号的钢绞线束可集中下料,根据每束钢绞线的长度,对钢绞线束进行编号标识,分别存放。编号时应在两端系上铁皮小牌,注明编号,以免混杂;钢绞线束存放及移运时,保持顺直,不受损伤,不得污染;存放时,须垫方木,间距以钢绞线不着地为度;搬运时,不得在地上拖拉;严禁钢绞线受高温、接触焊接火花或接地电流。
(2)穿束体内束纵向预应力钢束在梁段拼装临时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进行。在每联(6跨)所有节段安装完成后进行张拉。纵向预应力束采用穿束器单根穿进或引线整束穿入两种方式进行比较管路改造工程的施工工艺,取工效高者进行施工。使用穿束器施工时,钢绞线一端穿过穿束器,剩余较长部分位于桥面或箱体内,从每跨的一端向另一端穿束,每次穿一根。在穿束过程中如遇到阻碍,则退回反复进行试穿,直至通过。如仍不能穿过,则检测是否管道有堵塞现象,分析原因并以处理后再行穿束。(3)锚具及千斤顶安装锚板、夹片在使用前必须通过检查验收,合格后分类保存;千斤顶和油压表应配套使用,并及时标定。预应力锚具及千斤顶安装时,分别安装锚板、夹片、限位板、千斤顶、工具锚板及工具夹片。夹片安装时必须涂抹退锚剂(如石腊)。纵向束张拉千斤顶由2吨的手拉葫芦悬挂于张拉平台架体上并进行调整,上齿板的张拉采用在上齿板前端预留吊孔的形式,吊挂千斤顶、调位等。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必须重新进行校正:千斤顶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千斤顶经过拆修之后。千斤顶与已校正过的油压表配套编号。千斤顶、油压表、油泵安装好后,试压三次,每次加压至最大使用压力的110%,加压后维持5min,其压力下降不超过3%,即可进行正式校正工作。千斤顶校正采用顶压机校正法。千斤顶校正系数K小于1.05时,则按实际数采用;
如校正系数大于1.05,则该千斤顶不得使用,重新检修并校正。(4)预应力张拉顺序纵向预应力束张拉顺利原则按从最靠近箱梁截面形心位置向上、下顶底板进行张拉。张拉顶每个梁段面布置2台千斤顶,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5)预应力张拉要点①箱梁混凝土(主要指湿接缝)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进行预应力张拉。②预应力束张拉程序为:0→初应力(15%σcon)→σcon(持荷2min后锚固)。③箱梁纵向预应力束采取两端整束张拉。张拉时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当张拉力达到控制力时,实际伸长量应在理论引伸量的±6%范围内,否则暂停张拉,等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④预应力束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千斤顶回油锚固,在锚圈口处的钢束上做上记号24h后检查确认无滑丝、断丝现象方可割束,锚固后的预应力束外露长度不得小于30mm,多余的预应力钢绞线用砂轮切割机割除,并戴上真空辅助压浆的预应力锚头专用锚罩。⑤预应力钢束张拉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滑丝、断丝现象,应确保在同一截面上的断丝率不大于1%,而且限定一根钢绞线断丝不得超过1根。⑥如滑丝、断丝发生在锚固前,立即停止张拉,待处理完成后再重新张拉。⑦张拉完毕,填写张拉记录,有关人员签字,原始记录不得任意涂改,并及时将记录交技术部门。
注:一般情况下,大吨位的千斤顶(约350t以上的)的行程均较短(一般为20cm),在进行长束张拉时,其钢绞线伸长量往往大于千斤顶最大行程,需进行倒顶施工,既在千斤顶第一个行程走完时,对钢绞线实行临时锚固,并回缩千斤顶油缸,重新安装工具锚及工具夹片,进行再次张拉,直至达到设计张拉值,伸长量为二端张拉千斤顶前后倒顶伸长量之和。(6)管道压浆预应力管道压浆宜在张拉完成后尽早进行。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①灌浆材料为保证梁体的耐久性,管道压浆采用高性能无收缩灌浆剂。②工艺流程清除管道内杂物及积水→用水泥砂浆密封锚具→清理锚垫板上的灌浆孔→确定抽真空端及灌浆端,安装引出管、堵阀和接头→搅拌水泥浆→抽真空→灌浆泵灌浆→出浆稠度与灌入的浆体相同时,关闭抽真空端所有的阀→灌浆泵保压→关闭灌浆泵及灌浆端阀门→拆卸外接管路、灌浆泵→浆体初凝后拆卸并清洗出浆端堵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