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2.48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导座式升降脚手架技术交底资料

9.4、穿墙螺杆如需在现场下料时,长度必须根据安装处墙体厚度、螺母、垫板厚度、附墙固定导向座背板厚度及伸出螺长度综合考虑后才可下料,即墙体厚度+双螺母厚度(2×50mm)+内外侧垫板厚度(2×10mm)+外侧附墙固定导向座背板厚度(10mm)+两侧伸出螺母长度(2×15mm)。

10、安装提升下吊挂件

10.1、提升下吊挂件由双管吊点、下吊点连接杆、水平连接座、双管吊点下连接座、下吊点另一侧连接杆及螺栓组件组成。

10.2、双管吊点安装在第二步架的上方,双点吊点钩挂孔中心到导轨主框架中心距约为350mm。

10.3、在导轨主框架中心的左侧或右侧270毫米和430毫米处安装两根6000毫米长立杆旧城风貌改造施工组织设计,下部伸出水平支承框架下水平杆约200毫米,每步架处均用扣件扣牢,双管吊点套在双管上第二步架的上方。

10.4、双管吊点的水平连接座与双管吊点和导轨主框架外立杆连接,双管吊点下连接座亦与导轨主框架外立杆连接,下吊点连接杆与双管吊点下连接座和双管吊点连接,双管吊点另一侧用下吊点连接杆连接到相邻内立杆上。详见下图所示。

10.5、在双管上紧靠双管吊点的上平面处各安装一个旋转扣件。双管吊点安装时所有螺栓都必须拧紧。

11.1、普通控制系统的安装

11.1.1、安全用电操作基本要求及施工用电管理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988)的有关要求扏行。

11.1.2、在从下往上数第三步架底部下方安装控制线路,总配电箱安装在主电源处的两组架分组处附近,每个机位处安装一个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之间用带防水插头插座的连接电缆连接,分组处的连接电缆比其他位置处的连接电缆应长4米左右。

11.1.3、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安装处应有防水措施。

11.2、智能同步控制系统的安装(见右下图所示)

11.2.1、按11.1.1~11.1.3条要求安装主控制线路。

11.2.2、在双管吊点钩挂孔处安装传感器连接板。

11.2.3、在传感器连接板的另一端孔处安装传感器。

11.2.4、在顶部架处安装倒链装置上连接座、拉伸弹簧、花蓝螺栓、双联定滑轮。

11.2.6、智能同步控制器、电动葫芦、重力传感器等在升降架上装好后,应采取防水和防尘措施,保证可靠运行。

11.2.7、按智能同步控制器的要求安装智能同步控制线路,在电源总控箱旁安装电源控制器并用防水插头插座连接,每个机位处安装一个智能同步控制器和控制线,所有智能同步控制器安装好并调试好。

12.1、升降架的升降操作:

12.1.1、升降架升降前应由班长和现场管理人员或安全员按“升

降架每次升降申请及升降许可证”的要求进行严格检查,具体检查内容为:

12.1.1.1、检查升降系统是否牢固可靠。具体包括下列内容是否可靠:(1)、建筑结构强度;(2)、吊挂件;(3)、电动葫芦;(4)、下吊点;(5)、下吊点与导轨主框架及架体的连接。

12.1.1.2、防坠装置是否防坠可靠,严禁人为失效和减少。

12.1.1.3、架子内无其他工种操作人员。下方设置安全警戒线,专人负责监护。

12.1.1.4、检查电器控制线路的完好性,检查漏电保护装置、接地装置等。

12.1.1.5、所有妨碍架体升降的障碍物必须拆除。

12.1.1.6、有没有未经过培训、交底和考试的新工人。

12.2、上述检查中如有异常和问题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由班长填写“升降架每次升降申请及升降许可证”并签署检查意见提出升降申请,分包工程由分包单位现场项目负责人复查确认后签发“升降许可证”;出租项目由总包单位现场分管升降架的施工负责人复查确认后签发“升降许可证”。

12.3、采用普通控制系统时的升降操作:

12.3.1、安装上吊挂件、钩挂葫芦,逐个调试,张紧链条,使葫芦运转方向一致。

12.3.2、所有无关的人员及物料必须撤离,下方设置安全警戒线,专人负责监护后,再打开密封层翻板解除定位约束、临时连结。

12.3.3、所有操作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络,在指挥员的指挥下,控制总开关,开始提升。巡视人员集中精力注意升降情况,有异常声音、情况时立即发出停止口令,检查、排除故障后再提升,并将异常情况记录于“升降过程异常情况报告”中,班长及升降架现场项目负责人签名后留存并定期上报。

12.3.4、升降过程中防坠装置在升降使用过程中应摆动灵活,防坠可靠。防坠摆针如有卡阻时严禁人为失效,也绝对不允许因赚卡阻影响下降而将其它正常的摆针全部搞失效,以图省事,而应将架子重新提升一定的高度,让摆针重新弹回正常位置,然后重新下降,但应专人看守,如果正常慢速下降不卡了,说明刚才有滑坠发生,此时摆针位置正常不应动,继续下降即可;当正常慢速下降,摆针仍无法弹回正常位时,此时应立即停止下降,然后微调摆针的调节螺栓,使摆针向后退一点,当调到摆针刚好弹回时,停止调节,注意不应再多调,此时再正常下架即可。

12.3.5、升降过程中架组内的每个升降脚手架机位的升降速度应力求一致,相临主框架的升降高差应≤30mm组架中最大高差<60mm。

12.3.6、升降过程中遇到停电等情况时,操作工人在架子没有完全固定好以前不能离开提升现场。

12.3.7、架体升降到所需高度后,应按“升降架每次升降后使用申请及准许使用证”的要求立即完成以下工作:

12.3.7.1、每个附墙固定导向座上应正确安装2个定位扣件,保证可靠定位。

12.3.7.2、密封翻板必须恢复到位,有损坏的应更换补齐。

12.3.7.3、每个机位处附墙固定导向座应保证3个,且与建筑结构可靠连接。

12.3.7.4、必须关闭控制线路电源。

12.3.7.5、分组处端部脚手板、密封翻板、外侧安全网恢复必须到位。

12.3.7.6、如有卸料平台时其卸料平台卸荷必须可靠卸到建筑结构上。

12.3.7.7、上述工作内容已全部完成和准备好后,由班长在“升降架每次升降后使用申请及准许使用证”上签署申请复查和签发准许使用证的申请,分包项目由分包单位现场项目负责人复查签发“升降架准许使用证”;出租项目由总包单位现场分管升降架的施工负责人复查签发“升降架准许使用证”。升降后的升降脚手架在获得“升降架准许使用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12.4、采用智能同步控制系统时的升降操作:按上述12.1~12.3条做好升降工作,只是由传感器、智能同步控制器和遥控发射器等智能自动控制设备代替普通控制系统时的人工监控,发现卡阻、超重、失重时自动报警停机,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提升。升降到位并将12.3.7条的工作全部作好后即可投入使用。

12.5、采用智能同步控制系统时在每次提升前或下降前应进行自动倒链工作:将上吊挂件附墙螺栓拆除,启动控制线路,电动葫芦反转或正转,通过倒链装置钢丝绳套将上吊挂件移往上一层或下一层安装固定,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提升或下降。吊挂件的移动可完全由升降控制设备自行完成。

13、升降架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13.1、升降脚手架使用时,一步架单独使用时荷载应小于3000N/m2,三步架同时使用时荷载小于2000N/m2,严禁超载使用,荷载应尽量分布均匀,避免过于集中。

13.2、架体在使用中必须与建筑物进行临时的连接、支撑,防止架体顶部晃动过大,晃动值最大10mm。

13.3、大模板安放和吊离时应缓慢平稳,避免冲撞勾拉,其它物品严禁直接在架体上吊放和吊离。

13.4、架体的维护保养:为了保证升降架的正常使用,避免事故隐患,应定期对升降架进行维护和保养。

13.4.1、施工班组应对固定导向座内的防坠摆针复位弹簧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更换,确保防坠装置防坠可靠。

13.4.2、定期对电动葫芦进行维护保养,加注润滑油,检查电动葫芦自锁装置,链条情况等。

13.4.3、检查构件焊接情况,悬挂端下沉情况,扣件松紧情况等。

13.4.4、检查提升系统中的吊挂件、电动葫芦、下吊挂点、架体构架间的连接情况等。

13.4.5、每次升降后应用模板或编织袋等物体保护好固定导向座,避免水泥砂浆及灰尘杂物等进入导向件防坠装置内,以保护防坠摆针能灵活动作。

14.1、升降架是由钢管等金属构件搭设而成,它们都是良导电体,所以,在高、低压线路下方均不得搭设升降架。升降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最小安全操作距离应不小于下表所列数值。

升降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m)

14.2、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

14.3、当条件限制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增设屏障或防护架等,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15.1、升降架是高耸的金属构架,又紧靠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旁,二者都是极易遭受雷击的对象,因此避雷措施十分重要。

15.2、升降架若在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防雷保护范围之外,则应安装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冲击接电电阻值不得大于30Ω。

15.3、避雷针是简单易作的避雷装置之一,它可用直径25~48mm,壁厚不小于3mm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制作,顶部削尖(如下图),设在房屋四角升降架的立杆顶部上,高度不小于1m,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避雷针示意图

15.4、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随着建筑物主体的施工,各种防雷接地线和引下线都在同步施工,建筑物的竖向钢筋就是防雷接地的引下线,所以当升降架一次上升工作完成时,在每组架上只要找一至两处,用直径大于16mm的圆钢把架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竖直钢筋焊接起来(焊缝长度应大于接地线直径的6倍)。使架体良好接地,就能达到防雷的目的。

15.5、当升降架处于下降状态时,架体已处在楼顶避雷针的伞形防雷区内,故无需在升降架上再另设防雷装置。

根据工程使用需要,升降架可以在提升到顶或下降到组装起始位置时预以拆除。为确保拆架安全,升降脚手架的拆除必须按以下步骤进行。

16.1、拆架前的准备工作

16.1.1、拆除前现场升降架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拆架的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资料必须签字齐全并保存。

16.1.2、拆除前必须准备好必须的安全防护用具(安全帽、安全带、手套等)和工具(扳手、工具包等)及通讯工具。

16.1.4、拆除前必须在拟拆架区域的下方设置安全警戒区域,并设置专人巡视,无关人员严禁进入警戒区域内。

16.2、升降脚手架的拆除

16.2.1、升降脚手架提升到顶或下降到组装起始位置后,按正常升降程序将架子固定好,定位承载扣件安装到位。

16.2.2、按升降脚手架组装的逆程序拆除所有提升系统的:电器控制线路、提升设备、上下吊挂件等构件,然后分类吊到地面并堆放整齐或及时运离进行维护保养。注意小件吊离时必须用桶装或袋装后再吊离。

16.2.3、按升降脚手架组装的逆程序,从分组处开始拆除升降脚手架的钢管架体,拆除顺序为:架体顶部几步架外层防护安全网拆除几步架外侧剪刀撑杆拆除顶步架内踢脚板、脚手板拆除栏杆、小横杆、大横杆拆除可拆之立杆重复上述步骤,逐步往下拆除架体。

16.2.4、拆除到顶部附墙固定导向座位置时,将该附墙固定导向座拆除沿导轨向上移出。拆除到下部二个附墙固定导向座时,在附墙固定导向座处的导轨主框架上下方各装一个扣件,使附墙固定导向座固定在导轨主框架的该处不再移动,并用铁丝将附墙螺栓和螺母、垫板挷牢固定导轨主框架上(高空拆除时)。

16.2.5、升降脚手架拆除到只有导轨主框架和下部二个附墙固定导向座时,用塔吊钩挂好导轨主框架上部稍往上提,由建筑结构内拆除附墙螺栓并往外顶出,然后吊至地面平放解体(高空拆除时)。

16.2.6、升降脚手架拆除时,所拆除的升降脚手架架料必须边拆除边吊离,严禁集中堆放在架体上。

16.2.7、升降脚手架拆除时,整个架子上不应站有与拆架无关的其他任何人员。

16.2.8、整个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普通钢管脚手架的有关安全规定,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穿好防滑鞋,所拆构件、杆件严禁抛扔。架子拆除后应及时将设备、构配件及架子材料运走或分类堆放整齐。架子拆除中,应注意配合外装修作业,及时将螺栓预留孔处的装修完成。

16.3、升降架拆除注意事项:

16.3.1、整个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普通钢管脚手架的有关安全规定,穿好防滑鞋,系好安全带,所有架料严禁抛扔。

16.3.2、架子拆除后所有架料严禁集中堆放在架子上,必须及时将设备、构配件及架子材料吊离,及时运走或分类堆放整齐。

16.3.3、架子拆除中,应注意配合外装修作业,及时将螺栓预留孔处的装修完成。

交底人(签字):年月日

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六大纪律

1.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劳动安全保护

GB/T 38894-2020 无损检测 电化学检测 总则1.22米以上高空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1.3高空作业时不准向下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1.4各种机电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护装置。

1.5施工用电必须配备专业电工,不懂电气和机械的施工人员严禁使用和

1.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臂、扒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

2、安全生产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时刻保持警惕,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及他人的人身安全。

织染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办公楼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四口: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通道口。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