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筏板混凝土技术交底

基础筏板混凝土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76.80K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基础筏板混凝土技术交底

2)浇筑混凝土最长不得大于初凝时间减90min。

底板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在底板上搭设通长的竹胶板作为跳板,人员站在跳板上操作。底板平面有集水坑及电梯井杭,浇筑平面需合理安排,平行施工,准确计算浇筑速度,分层、定点、等层连续浇筑,等层连续浇筑使混凝土内温度分布均匀,齐头并进,循序渐进,逐层到顶的方法。使上下层混凝土浇筑停歇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交界面和界面处不漏振,形成自然流淌斜坡的方法,从而提高泵送效率。 5)振捣器的布置及振捣方法

a、振捣器布置:根据混凝土泵送自然流淌及坡度,保证混凝土上下层间隔时间不超过初凝时间,分前、中、后三个段落布置。前面在泵管出料口处设一台振捣器,振实出料堆积处的混凝土和将堆积处的混凝土摊开,促使形成流水坡度;中间布置一台振捣器,主要将流淌的混凝土振捣密实;后面即坡脚处布置一台振捣器,将流淌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此处的混凝土为流淌而来,石子较少、浆较多,尤其要重视此处振捣。

b、振捣方法:振捣器在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插是为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层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慢拔是为了使混凝土振捣器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分层浇筑时,振捣棒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时间(15~30s),过短不易密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应视混凝土表面呈现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前后班交接时,振捣人员应将振捣部位重叠50cm左右。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47480374

DB15/427—2005

澳林花园1#2#3#住宅楼

基础筏板钢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

a、砼泌水处理:当每层混凝土浇筑接近尾声时,应人为将水引向低洼边部,最后处缩为小水潭,然后用小水泵将水抽至附近排水沟。

b、砼表面浮浆处理:人工及时将部分浮浆清掉,用长刮尺初步刮平,然后用木抹子搓平压实。

c、微裂缝(龟裂)控制: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甚至多次)抹压,以及时将微裂纹消除(注意宜晚不宜早)。

1)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始至撤保温后为止内支撑结构格构钢立柱施工方案(定稿),同时应不少于15d。

2)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h。

3)测温点应在平面图上编号,并在现场挂编号标志,测温作详细记录并整理绘制温度曲线图。温度变化情况应及时反馈,当各种温差达到18℃时应预警,22℃时应报警。

内质检软件登记号:47480374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