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交底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交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7.35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交底

8. 在浇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9. 为了防止钢筋骨架被砼顶托上升,可以将钢筋笼顶端焊固在护筒上,可以承受部分顶托力。必须做好钢筋位置的标记,浇筑混凝土时需了解钢筋笼是否上浮等状态。

10. 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砼清除,一般0.5m~0.8m,砼凝结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头,但应保留10㎝~20㎝,以待随后修凿,接浇墩柱。

11.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砼柱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12. 在灌注砼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三组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13. 作好砼施工检查记录,填写好水下砼灌注记录表,要求监理现场签认。

四、水下混凝土灌注时需要注意重点注意的事项1. 桩基首批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数量要求:满足导管首次埋置深度大于1m以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2. 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要连续灌注,混凝土施工过程要有专人经常测量孔内混凝土高度变化情况,做好原始记录。每隔一定时间上下动一动导管,严禁左右摆动导管防止导管接头松动造成泥浆进入导管,在灌注过程中注意导管的埋置深度控制在2~6m,及时调整导管深度,保持正常施工。

3.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到场的塌落度,保持在18cm—22cm之间,防止堵管和离析现象的发生。4. 灌注中若发生故障时,应查明原因,合理确定处理方案,然后进行处理,保证安全施工。另外故障处理要快、要好,每次停留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5.水下混凝土灌注完成后,要求马上进行孔内混凝土的清理,先清除桩基顶面的泥浆,再测量好桩基的顶面标高,计算好清除混凝土的高度,预留10cm的人工凿除层,再将混凝土清除干净。清除完成后,在桩顶下振捣棒,将桩顶的混凝土振捣密实。此方法省去后续工序中的凿除桩头,只需人工凿除10cm即可,大大降低后续的成本和工期。6.修好道路,保持道路的通畅,保证混凝土料的运输。

五、安全与环境及文明施工1.工地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2. 弃料应及时清除,做到工完、料尽、地清,保持施工现场和路容路貌的整洁和井然有序。3.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缺衬、缺带及破损的安全帽不准使用,严禁赤脚、穿高跟鞋、拖鞋、喇叭裤、裙子、吊带衣等上岗。

4.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员必须配戴项目经理部岗位证与安全帽GB/T 37546-2019标准下载,严禁无证上岗; 5.要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应当针对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制定相应的组织纪律,减少误会,增进友谊,努力体现企业良好形象。

六、现场施工图片下钢筋笼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