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京沪高铁无锡东站站区交通综合体桩基施工技术交底7. 钢筋笼分为制作,存放和运输,保护层,下放四个部分。钢筋笼长度大于18米的分成两节制作钢筋笼制作,连接时接头50%错开 ,错开距离35d。
钢筋笼的制作允许偏差(JGJ94)项目
存放和运输:存放时顺序排列,保证不受潮不沾土,运输保证骨架不变形。保护层:预制同标号半径为5cm的空心混凝土块,沿钻孔竖向每隔2米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4块。
下放:采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9、导管、漏斗、储料斗安装导管采用直径为26cm的钢导管,壁厚4mm,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装构造进行认真检查外,还需做拼装、过球、水密等试验。水密试验时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可能承受的最大内压力Pmax
10、浇注混凝土前二次清孔浇注混凝土前,应再次量测孔深和沉渣厚度,若沉渣厚度大于10cm,则应进行二次清孔 孔内的泥浆比重应应小于1.03~1.10;含砂率≤2%;粘度≤17~20Pa·s。
11. 灌注水下混凝土应备足首盘封底混凝土 初次埋置导管深度为1~2m 灌注开始后严禁中途停工 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一般控制在2-4m
13. 拆拔护筒及孔口回填护筒拆拔一般在混凝土灌注结束2小时后进行,之后进行孔口回填 ,回填土应高于原地面0.5m左右
灌注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1)堵管 造成原因: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堵管;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防治措施: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灌注过程中异常情况的处理2)钢筋笼上浮 造成原因: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 。 防治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GB 50190-2020 工业建筑振动控制设计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 。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与保证措施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上岗工作前严禁饮酒。2、加强用电管理,并有防雨措施,电动设备安装触(漏)电保护器。3、钻机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土上,安放位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与保证措施4、钻孔时,起、落钻头速度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孔内出土不得堆积在钻孔周围。5、在钻进过程中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进时,这时应立即提钻检查,等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再钻,以免导致桩孔严重倾斜、偏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扭断或损坏。6、发生卡钻、掉钻时,严禁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内。
安全、文明施工控制与保证措施7、吊车作业回转尽量避免超出施工现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8、焊接作业人员焊接作业时,应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电焊机应安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点,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