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001一般抹灰技术交底记录 TJ1(2)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学员不得独立操作。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及不适宜高空作业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
JT/T 1378-2021标准下载(1)淋制石灰产生的灰渣不得随意消纳。
(2)施工用砂要集中封闭或苫盖堆放,筛砂时要避开大风天。
(3)施工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1)砖砌体: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舌头灰、尘土等。
2)混凝土基体:表面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1:1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或界面剂)
3)加气混凝土基体:应在湿润后边涂刷界面剂,边抹强度不大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一般在抹灰前一天,用软管或胶皮管或喷壶顺墙自上而下浇水湿润,每天宜浇两次。
(3)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做灰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抹灰质量,根据基层表面*整垂直情况,用一面墙做基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确定抹灰厚度,抹灰厚度不应小于7mm。当墙面凹度较大时应分层衬*。每层厚度不大于7~9mm。操作时应先抹上灰饼,再抹下灰饼。抹灰饼时应根据室内抹灰要求+确定灰饼的正确位置,再用靠尺板找好垂直与*整。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抹成5cm见方形状。房间面积较大时应先在地上弹出十字中心线,然后按基层面*整度弹出墙角线,随后在距墙阴角100mm处吊垂线并弹出铅垂线,再按地上弹出的墙角线往墙上翻引弹出阴角两面墙上的墙面抹灰层厚度控制线,以此做灰饼,然后根据灰饼充*。
(4)抹水泥踢脚(或墙裙)
根据已抹好的灰饼充*(此*可以冲的宽一些,8~lOcm为宜,因此*即为抹踢脚或墙裙的依据,同时也作为墙面抹灰的依据),底层抹1:3水泥砂浆,抹好后用大杠刮*,木抹搓毛,常温第二天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层并压光,抹踢脚或墙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要求时凸出墙面5~7mm为宜。凡凸出抹灰墙面的踢脚或墙裙上口必须保证光洁顺直,踢脚或墙面抹好将靠尺贴在大面与上口*,然后用小抹子将上口抹*压光,凸出墙面的棱角要做成钝角,不得出现毛茬和飞棱。
墙、柱间的阳角应在墙、柱面抹灰前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自地面以上2m。然后将墙、柱的阳角处浇水湿润。第一步在阳角正面立上八字靠尺,靠尺突出阳角侧面,突出厚度与成活抹灰面*。然后在阳角侧面,依靠尺边抹水泥砂浆,并用铁抹子将其抹*,按护角宽度(不小于5cm)将多余的水泥砂浆铲除。第二步待水泥砂浆稍干后,将八字靠尺移至到抹好的护角面上(八字坡向外)。在阳角的正面,依靠尺边抹水泥砂浆,并用铁抹子将其抹*,按护角宽度将多余的水泥砂浆铲除。抹完后去掉八字靠尺,用素水泥浆涂刷护角尖角处,并用捋角器自上而下捋一遍,使形成钝角。
先将窗台基层清理干净,松动的砖要重新补砌好。砖缝划深,用水润透,然后用1:2:3豆石混凝土铺实,厚度宜大于2.5cm,次日刷胶粘性素水泥一遍,随后抹1:2.5水泥砂浆面层,待表面达到初凝后,浇水养护2~3d,窗台板下口抹灰要*直,没有毛刺。
当灰饼砂浆达到七/诫干时,即可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充*,充*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和高度确定,一般标*宽度为5cm。两*间距不大于1.5m。当墙面高度小于3.5m时宜做立*。大于3.5m时宜做横*,做横向冲*时做灰饼的间距不宜大于2m。
一般情况下充*完成2h左右可开始抹底灰为宜,抹前应先抹一层薄灰,要求将基体抹严,抹时用力压实使砂浆挤人细小缝隙内,接着分层装档、抹与充**,用木杠刮找*整,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整,阴阳角是否方直、整洁,管道后与阴角交接处、墙顶板交接处是否光滑*整、顺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垂直与*整情况。散热器后边的墙面抹灰,应在散热器安装前进行,抹灰面接槎应*顺,地面踢脚板或墙裙,管道背后应及时清理干净,做到活完底清。
(9)修抹预留孔洞、配电箱、槽、盒当底灰抹*后,要随即由专人把预留孔洞、配电箱、槽、盒周边5cm宽的石灰砂刮掉,并清除干净,用大毛刷沾水沿周边刷水湿润,然后用1:1:4水泥混合砂浆,把洞口、箱、槽、盒周边压抹*整、光滑。
应在底灰六七成千时开始抹罩面灰(抹时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润),罩面灰两遍成活,厚度约2mm,操作时最好两人同时配合进行,一人先刮一遍薄灰,另一人随即抹*。依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然后赶实压光,压时要掌握火候,既不要出现水纹,也不可压活,压好后随即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理干净。施工时整面墙不宜甩破活,如遇有预留施工洞时,可甩下整面墙待为宜。
(1)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检验要求:抹灰前基层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并填写隐蔽验收记录。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2)一般抹灰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应合格。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要求:材料复验要由监理或相关单位负责见证取样,并签字认可。配制砂浆时应使用相应的量器,不得估配或采用经验配制。对配制使用的量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标识,并进行定期检查,做好记录。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复验报告和施工记录。
(3)抹灰层与基层之间的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层无脱层、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检验要求:操作时严格按规范和工艺标准操作。检查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1)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整,分格缝应清晰。
2)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检验要求:抹灰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2)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抹灰表面*整。检验要求:组织专人负责孔洞、槽、盒周围、管道背后抹灰工作、抹完后应由质检部门检验,并填写工程验收记录。检查方法:观察。
(3)抹灰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砍浆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检验要求:施工时要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操作。检查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1)抹灰前必须将门、窗口与墙间的缝隙按工艺要求将其嵌塞密实,对木制门、窗口应采用铁皮、木板或木架进行保护,对塑钢或金属门、窗口应采用贴膜保护。
(2)抹灰完成后应对墙面及门、窗口加以清洁保护,门、窗口原有保护层如有损坏的应及时修补确保完整直至竣工交验。
(3)在施工过程中,搬运材料、机具以及使用小手推车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碰、撞、磕划墙面、门、窗口等。后期施工操作人员严禁蹬踩门、窗口、窗台,以防损坏棱角。
(4)抹灰时墙上的预埋件、线槽、盒、通风篦子、预留孔洞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时灰浆漏人或堵塞。
(5)拆除脚手架、跳板、高马凳时要加倍小心,轻拿轻放集中堆放整齐,以免撞坏门、窗口、墙面或棱角等。
(6)当抹灰层未充分凝结硬化前,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不受损伤和有足够的强度。
(7)施工时不得在楼地面上和休息*台上拌合灰浆,对休息*台、地面和楼梯踏步要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搬运材料或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坏。
(1)室内抹灰采用高凳上铺脚手板时,宽度不得少于两块(50cm)脚手板,间距不得大于2m,移动高凳时上面不得站人,作业人员最多不得超过2人。高度超过2m时,应由架子工搭设脚手架。
(2)室内施工使用手推车时,拐弯时不得猛拐。
(4)采用井子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垂直运输材料时,卸料*台通道的两侧边安全防护必须齐全、牢固,吊盘(笼)内小推车必须加挡车掩,不得向井内探头张望。
(5)脚手板不得搭设在门窗、暖气片、洗脸池等承重的物器上。
(6)夜间或阴暗作业,应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照明。
(1)使用现场搅拌站时,应设置施工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需要向施工区外排放时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方可排放。
(3)大风天严禁筛制砂料、石灰等材料。
(4)砂子、石灰、散装水泥要封闭或苫盖集中存放,不得露天存放。
(6)施工现场应设立合格的卫生环保设施,严禁随处大小便。
(7)施工现场使用或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油措施,严禁将机油滴漏于地表,造成
土壤污染。清修机械时,废弃的棉丝(布)等应集中回收,严禁随意丢弃或燃烧处理。
(1)抹灰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进厂材料复验记录。
(3)工序交接检验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工程检验批检验记录
(6)分项工程检验记录。
装修施工组织设计的内部审核(7)单位工程检验记录。
(8)质量检验评定记录。
(1)按照国家新颁布标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原则,在施工中应实行“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并做好记录。
(2)“主控项目”是对检验批质量起关键作用的项目,验收必须合格。
(4)施工过程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大措施JTG/T 3610-2019标准下载,因此施工过程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过程控制管理。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